流量鬼才Toyz給我的反思(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那是不是能夠反思,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獲得的便利跟急迫性,讓大家對於資訊的定變成「必須要在瞬間達到能夠滿足人類對於娛樂的感受」。然後也因為癮越來越大,於是口味越來越重。
「大於40萬/天觀看的Toyz直播」VS. 「0觀看的傳統媒體播放」
我想,除了非營利單位,應該大部分老闆設立公司都是為了賺錢,隨著傳統媒體式微,更多的電視或綜藝節目會透過新平台(如Youtube、TikTok、Podcast、IG、FB、方格子等)來呈現節目,但是手機、平板及電腦,可能也是無法滿足影像的呈現,所以又回到智慧電視,透過電視收看各新平台的節目。似乎,又回到原點了!
感覺,不管是新舊媒體或平台或途徑。最終,能不能經營妥善的點,都是在於「內容」,而「內容」是不是解決了觀眾或讀者的「痛點」,而解決了「痛點」,成功只是早晚的事。列舉幾個例子:
  1. 得到App:用說書的方式,將各項知識及智慧乾貨帶給聽眾,內容實用性極高。這種就是受到新媒體及其平台的影響,觸及率更高了!不是要業配或幹ㄍㄧㄠˇ我用大陸人的App。啊我就真的聽了至少六七年,時事資訊的獲得及管理手段都這邊學的,這是事實。
  2. Youtube/Tiktok/Podcast/方格子:對於作者而言,藉由搭建最大的自媒體平台,透過廣告分潤的方式,輕鬆且無痛入手,做得好,搞不好副業能夠取代本業;對於觀眾而言,只要有網路,就可以免費觀看,除了殺時間、還可以學東西,沒什麼缺點。
  3. IG/FB/Podcast:除了可以及時分享資訊外,平台一樣提供了免費的方式,讓作者透過快速取得瀏覽量,再帶入業配商品,進而達到獲利;另一方面,也讓使用者快速取得該項服務及商品。
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代,物價飛漲、環境內捲。如果不想躺平,好像只能想辦法自己增加外業收入了!
你以為穩定是很輕鬆的事,但其實要用盡全力才能穩定。
很多事情,彬先生知道很多時候,用嘴巴說沒有用,成功與否都不是自己說了算!我也知道自己爛,所以要更努力,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比自己更厲害的人、更有資源的人。
如果把時間花在抱怨跟怨懟,好像也沒屁用。也許就像孫腫講的,你/妳不爽、你/妳眼紅,我還是過我的好日子,這點還真的被他講對。
要嘛就繼續自怨自艾、被人家不當一回事或忽略,要嘛就是掌握方法,實踐出來自己的賺錢方式,當個能被利用、有價值的人。
以下是彬先生正在做的事,不管是本業還是副業,自己都一直努力嘗試跟實踐,這就是我能想到的翻身方式。而我真的很平凡,但花很多時間想要賺合法的錢,想要讓自己在這一代翻身。
你要說我爛也行、太看重錢也行,我沒意見,但我至少對我自己人生很負責、對我這個小家庭很負責,這是事實。
當然對你/妳可能有用、也可能沒用,但就是給大家參考參考,不須太過於認真,哈哈:
  1. 多重職業及身份 aka 斜槓人生(https://vocus.cc/article/5d9d9a98fd89780001404d37)。
  2. 投資配置懶人包(https://vocus.cc/article/63f9a88afd89780001d7a0a0)。
  3. 近期分享(https://vocus.cc/article/63f4692ffd89780001f3f620)。
  4. 挖角之我思我見(https://vocus.cc/article/631bf294fd897800013f8396)。
  5. 中階主管試煉Part 1(https://vocus.cc/article/5fcc4d0cfd89780001d6ca28)
  6. 彬先生個人有限公司(https://vocus.cc/article/5e6367ebfd897800018bbf2f)
  7. 有效的管理手段(https://vocus.cc/article/5dce7113fd897800015a48a3)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希望能透過簡單又輕鬆的方式,向大家分享職涯相關的感想或方向。 【2】在集思廣益下,對於職場、人生發展等相關問題能夠有所突破,獲得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在PTT或迪卡看一些新聞,都不約而同看到大家在討論「國際詐騙」,特別是柬埔寨的部分,一堆網路電商詐騙的大本營。
很快的,離開同奈省也快五個月了!是時候來跟大家報告一下心得。一般的台廠,為了節省成本跟可以對員工隨叫隨到,通常都是將生活區蓋在工廠附近。像彬先生的公司算台商裡面很不錯的了,就是把生活區獨立在廠商附近,餐廳、住宿一起。
來平衡報導一下,4/12孫腫上了館長的節目,彬先生覺得有幾點想提出來跟大家討論的,因為的確孫腫的論點是站得住腳。
之前應該有跟大家提過,彬先生是台灣跨國公司派駐在越南的打工仔,職位跟薪水在外人看來是光鮮亮麗,但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清楚。但別戰我,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辛苦的地方,我們應該尊重每個行業;高薪有高工時的壓力,低薪有可以選擇的家庭生活,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不同選擇(政治正確)。
很多人說要有管理經驗,這點我覺得講得很對,但沒人教的情況下,還真的很難有效學習到方法。彬先生很謝謝一路上有這麼多前輩及貴人的教導,讓自己對於「管理」有一套自己的手段。有關於管理的手段,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很認真的分享生活或工作的酸甜苦辣,倒不如找個風口上的話題,難怪一堆創作者會覺得經營自媒體很辛苦。乾,三年多了!平常寫個半死都幾十個在看,4/8撞到關鍵字+話題,就流量爆衝。
最近在PTT或迪卡看一些新聞,都不約而同看到大家在討論「國際詐騙」,特別是柬埔寨的部分,一堆網路電商詐騙的大本營。
很快的,離開同奈省也快五個月了!是時候來跟大家報告一下心得。一般的台廠,為了節省成本跟可以對員工隨叫隨到,通常都是將生活區蓋在工廠附近。像彬先生的公司算台商裡面很不錯的了,就是把生活區獨立在廠商附近,餐廳、住宿一起。
來平衡報導一下,4/12孫腫上了館長的節目,彬先生覺得有幾點想提出來跟大家討論的,因為的確孫腫的論點是站得住腳。
之前應該有跟大家提過,彬先生是台灣跨國公司派駐在越南的打工仔,職位跟薪水在外人看來是光鮮亮麗,但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清楚。但別戰我,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辛苦的地方,我們應該尊重每個行業;高薪有高工時的壓力,低薪有可以選擇的家庭生活,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不同選擇(政治正確)。
很多人說要有管理經驗,這點我覺得講得很對,但沒人教的情況下,還真的很難有效學習到方法。彬先生很謝謝一路上有這麼多前輩及貴人的教導,讓自己對於「管理」有一套自己的手段。有關於管理的手段,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很認真的分享生活或工作的酸甜苦辣,倒不如找個風口上的話題,難怪一堆創作者會覺得經營自媒體很辛苦。乾,三年多了!平常寫個半死都幾十個在看,4/8撞到關鍵字+話題,就流量爆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部落客/長、短影音越來越多,很難找到喜歡的嗎? 你是否感覺每天都被各種部落格文章、YouTube影片、短影音轟炸?資訊爆炸的時代,內容創作的門檻降低,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主題、風格應有盡有。然而,正因為選擇太多,要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真正契合自己口味的內容,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 資訊過載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部落客/長、短影音越來越多,很難找到喜歡的嗎? 你是否感覺每天都被各種部落格文章、YouTube影片、短影音轟炸?資訊爆炸的時代,內容創作的門檻降低,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主題、風格應有盡有。然而,正因為選擇太多,要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真正契合自己口味的內容,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 資訊過載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