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挖掘更多博物館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𝟒.𝟐𝟎 經典上市
作者:漢寶德;編者:黃健敏


raw-image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博物館發展已有幾百年歷史,在二次大戰後,博物館最大的改變就是繼「收藏」之後增強了教育功能。而台灣博物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因地制宜展現了哪些風貌?又有哪些值得玩味深思改進的地方?

本書《繆思談片》分為上下篇,上篇「博物館談片」是漢寶德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任內,在《博物館學季刊》所撰寫之「論評」結集而成;下篇「宗教建築」則收錄「世界十大宗教建築」三篇相關專文,綜合回顧台灣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並且對於全球博物館的所見所聞也有獨特觀點。


❑ 書籍連結

​典藏網路書店 https://bit.ly/3nxEQha
典藏蝦皮商城 https://bit.ly/3zjIvBJ
博客來 https://bit.ly/40tKJe1
誠品線上 https://bit.ly/3UcT5EB
讀冊 https://bit.ly/3TXe5Pf

各大通路銷售中,也歡迎至實體書店購書


❑ 漢寶德.藝術札記全書系

暢議建築✕博物館✕公眾美學✕藝術生活

​#實體書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繆思意境:漢寶德再談博物館》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
《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電子書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漢寶德談現代建築》
《漢寶德談文化》
《漢寶德談藝術教育》
《漢寶德談藝術》


作者簡介

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 編者簡介

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台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


更多請至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Facebook粉絲專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的沙龍
65會員
122內容數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2023/10/15
宮崎說,他做動畫的原點,是「對失落的世界的憧憬」。宮崎最迷漫畫的時期,是在深陷升學考試之苦的中學時代。中學階段看起來自由,但同時也是被強迫、壓抑和鬱悶的時期,因此,想要有一個獨處的世界。為了逃避現實,於是他迷上了漫畫和動畫。創作動畫就是在創造「虛構」的世界。「那個世界解放了對僵硬現實感到疲乏的心、消
Thumbnail
2023/10/15
宮崎說,他做動畫的原點,是「對失落的世界的憧憬」。宮崎最迷漫畫的時期,是在深陷升學考試之苦的中學時代。中學階段看起來自由,但同時也是被強迫、壓抑和鬱悶的時期,因此,想要有一個獨處的世界。為了逃避現實,於是他迷上了漫畫和動畫。創作動畫就是在創造「虛構」的世界。「那個世界解放了對僵硬現實感到疲乏的心、消
Thumbnail
2023/10/03
請環顧你身邊周圍的人。這個世界上,有著數不清像大雄一樣的人,像星星一樣多。這是真的。那著實是件令人驚訝的事。但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就要你別放棄,要努力。我說不出這種期望的話。我甚至連「活著一定會遇到好事的」,或「活著總比死了好」這種話都說不出口。
Thumbnail
2023/10/03
請環顧你身邊周圍的人。這個世界上,有著數不清像大雄一樣的人,像星星一樣多。這是真的。那著實是件令人驚訝的事。但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就要你別放棄,要努力。我說不出這種期望的話。我甚至連「活著一定會遇到好事的」,或「活著總比死了好」這種話都說不出口。
Thumbnail
2023/09/14
對於藝術家來說,在城市博物館中,要如何以其藝術生產的觀點,跟觀眾有更好的溝通呢?海德根(Carl Heideken)提出了以一個藝術家在城市博物館中應該如何策展的見解,並從這個提問的問題意識出發,闡述他自身在諸多城市博物館工作的經驗與觀察。對藝術家來說,可以在博物館裡創造跟觀眾對話的方式,是一種很好
Thumbnail
2023/09/14
對於藝術家來說,在城市博物館中,要如何以其藝術生產的觀點,跟觀眾有更好的溝通呢?海德根(Carl Heideken)提出了以一個藝術家在城市博物館中應該如何策展的見解,並從這個提問的問題意識出發,闡述他自身在諸多城市博物館工作的經驗與觀察。對藝術家來說,可以在博物館裡創造跟觀眾對話的方式,是一種很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Thumbnail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Thumbnail
從「邁向繆思」到暢遊「繆思意境」!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
Thumbnail
從「邁向繆思」到暢遊「繆思意境」!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
Thumbnail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源於國藝會董事長 林曼麗博士所發想與主持的研究出版計畫。​計畫邀集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三位學者,以英、法、日三國為對象,分別爬梳在世界趨勢變化與國家政策變革中,三個國家於博物館/美術館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並探討整理其相關法規的制定、執行...
Thumbnail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源於國藝會董事長 林曼麗博士所發想與主持的研究出版計畫。​計畫邀集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三位學者,以英、法、日三國為對象,分別爬梳在世界趨勢變化與國家政策變革中,三個國家於博物館/美術館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並探討整理其相關法規的制定、執行...
Thumbnail
「任何的制度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換句話說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how to do的問題。」——林曼麗 本書是一項集結諸多專業者心血投入的成果,期待藉由這項為回應臺灣當下需要所創生的專著,能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事業迎向21世紀的挑戰。
Thumbnail
「任何的制度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換句話說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how to do的問題。」——林曼麗 本書是一項集結諸多專業者心血投入的成果,期待藉由這項為回應臺灣當下需要所創生的專著,能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事業迎向21世紀的挑戰。
Thumbnail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Thumbnail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Thumbnail
博物館吧希望針對各種議題,適時、勇敢地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透過向他人借鏡的過程中,傾聽不同立場的聲音,也不斷地邀請大家一起思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
Thumbnail
博物館吧希望針對各種議題,適時、勇敢地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透過向他人借鏡的過程中,傾聽不同立場的聲音,也不斷地邀請大家一起思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展區內容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的知識性繪本,從六零年代的「中華兒童叢書」,七八零年代成套百科代表「漢聲小百科」,九零年代單本台灣自然科學家繪本,如邱承宗的「蝴蝶」等。第二部分是邁向未來的知識性繪本,說明現代知識性繪本以圖像為主角,文字為輔,打破文字的疆界,讓人能夠靠著圖像理解內容。
Thumbnail
展區內容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的知識性繪本,從六零年代的「中華兒童叢書」,七八零年代成套百科代表「漢聲小百科」,九零年代單本台灣自然科學家繪本,如邱承宗的「蝴蝶」等。第二部分是邁向未來的知識性繪本,說明現代知識性繪本以圖像為主角,文字為輔,打破文字的疆界,讓人能夠靠著圖像理解內容。
Thumbnail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Thumbnail
做為全臺灣第一座國家級文學主題博物館,臺文館試圖在有限的經驗和資源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在這樣的脈絡下,臺文館與眾多文學館的成立,並執行各種研究推廣,似乎也是一件相當自然甚至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對於作家、家屬、文學愛好者(文青)乃至於一般大眾來說,或許這個問題遠比想像的要複雜許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