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以英法日三國制度設計為借鏡,助臺灣博物館事業迎向21世紀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典藏藝術家庭編輯製作之《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今(21日)於北師美術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擔任本書總監修的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偕本書另兩位作者張瑜倩、陳彥伶均出席與會,會中在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主持下,由三位作者向媒體朋友與出席貴賓說明發想本書的源起、規劃及實際執行本書內容的過程、參與本計畫的心得,以及對這本專著出版後的期許等。​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源於國藝會董事長 林曼麗博士所發想與主持的研究出版計畫。​計畫邀集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三位學者,以英、法、日三國為對象,分別爬梳在世界趨勢變化與國家政策變革中,三個國家於博物館/美術館法人制度的演進與變遷,並探討整理其相關法規的制定、執行,更加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剖析不同樣態的博物館/美術館在營運管理上的績效與利弊得失。​
​與此同時,林曼麗也在為本書寫就的總論中,縝密且深刻地論述了其對全球博物館/美術館發展趨勢的觀察,以及英、法、日三國制度設計的獨到之處,並且提示出臺灣在相關制度的設計上尤須關注與思考的各種面向。​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是一項集結諸多專業者心血投入的成果,期待藉由這項為回應臺灣當下需要所創生的專著,能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事業迎向21世紀的挑戰。​
(新聞稿:國藝會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作者簡介

林曼麗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現任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榮譽教授。
自日本學成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創設藝術教育學系,長期投身藝術教育,曾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期間,策辦首屆具國際視野之臺北雙年展,並以國家館名義參與威尼斯雙年展,提升臺灣當代藝術的國際能見度。2003 年首次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於任期內開啟具倡議性質之專案補助政策,並在促進藝術與企業合作的概念下創設「國藝之友」組織。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期間,提出「Old is New」概念,透過各種跨界合作打造博物館的創新價值,並帶動故宮轉型為現代化博物館。2011年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創設「北師美術館」,在「新型態美術館」的理念下,推動多項跨領域與實驗性的展演計畫,以及具開創性之文化交流活動。長期關注臺灣美術史之梳理與建構,歷年來策辦多項重要美術史展覽,近年更透過集結產官學界之合作,積極投入臺灣珍貴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推廣。
自2017年迄今,連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八屆、第九屆董事長,於2018 年創設「ARTWAVE– 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藉主動出擊以促成臺灣當代藝術與國際的鏈結。2021年考量行政法人制度將成為國內博物館/美術館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規劃並主持以英法日三國之博物館行政法人制度為對象之研究計畫,進而促成本書《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之出版。
林曼麗(本書作者/國藝會董事長)。圖片來源:國藝會

張瑜倩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行銷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物館學組碩士,曾擔任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行銷部門研究人員、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兼任講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亦擔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ICOM MPR)理事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藝術行銷、行銷管理、文化創意產業管理。
相信宿命論。自英返臺後曾當過幾年博物館的逃兵,漫遊於表演藝術及藝術節行銷領域;數年前命運引領、重拾博物館研究,甚至有機會參與此書出版。撰寫英國篇時,更像是坐上時光機,回到那兩年在V&A 進行組織研究的時光,得以窺探一個複雜組織的運作機制。
深信藝術文化能夠在亂世中撫慰人心、給予力量。
張瑜倩(本書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圖片來源:國藝會

陳彥伶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以及有章藝術博物館助理研究員。2019 年獲頒法國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UniversitéSorbonne Nouvelle – Paris 3 ) 藝術與文化史學博士學位,研究專長包括視覺文化、博物館中的文化中介研究(médiation culturelle),最近關注於博物館中的跨域實踐,例如當代藝術場域中的自然史圖像,以及自然科學博物館中的當代藝術。
旅法十年期間曾於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任職視覺藝術專員助理,為期五年;2013 年擔任臺灣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d’Avignon)專案行政助理;2011年曾於法國龐畢度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舉辦之年度活動「Les Jeudi’s 2011」中擔任導覽團隊。
法國博物館的法人體系,是一個需要多方涉略的研究議題,必須同時了解法國博物館近代史、法律依據、行政結構,以及法國的社會與文化狀態,因此,博物館在邁向法人化的路徑上,重要的是能與各界一起理出共識,並在制度的生成過程中彼此聆聽,使博物館邁向更好的未來。
陳彥伶(本書作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有章藝術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圖片來源:國藝會

邱君妮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訪問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博物館學,關注博物館民主化、去殖民化改革及文化公民權之實踐;包容性與協作性活動。
2011年獲選為文部科學省夏季實習生於文化廳實習博物館行政工作。2013 年起於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任訪問研究員前往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文化人類學部門等參與博物館交流研究專案。2020 年起為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訪問研究員。
致力於博物館國際交流,自2012 年起協助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日本委員會爭取主辦第25屆ICOM大會,於2017至19 年任ICOM京都大會籌備處研究員,統籌溝通宣傳。現任ICOM-CAMOC城市博物館委員會理事及ICOM組織規章改革工作小組成員。
獨立行政法人制度20年發展不單是博物館管理機制,也反映出日本的社會文化思維,促進博物館開放場域,提升易及性,背後細緻的規章設計與嚴謹的工作操守不容忽視。包容多元觀點的制度建構過程是必要,正確了解與運用機制是必須,期以日本篇為起點,提供博物館相關人士攜手探討行政法人制度作為博物館事業永續經營機制的可能性。

新書資訊

《博物館/美術館的未來性:行政法人制度研究》
總監修、作者:​林曼麗
作者:張瑜倩、陳彥伶、邱君妮
策劃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出版單位: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1月19日
【各大通路皆可訂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進入1980 年代,攝影不再只是藝術界單純的一時風潮,它已演變成新藝術概念的縮影。 1970 年代和1980 年代,藝術機構明確的攝影收藏行為,意味著大量的公部門投資,這個重要刺激因素促進市場活動,也讓以攝影為主的國際畫廊/經紀人網絡持續成長。
「任何的制度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換句話說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how to do的問題。」——林曼麗 本書是一項集結諸多專業者心血投入的成果,期待藉由這項為回應臺灣當下需要所創生的專著,能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事業迎向21世紀的挑戰。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 驚慌來自於許多情緒的疊加,有莫名從公教體系被逐出的背叛感:同樣都是鐵飯碗,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s length principle) 呢?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應該了解的是,建築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藝術。理想的建築是外形與內部空間配合良好,毫無遺憾。
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時,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曾說行政法人法是政府組織改造案中的「最後一塊拼圖」,不過,在行政法人法改採由董事長對外代表法人的新制後,長臂距未必是一種恩賜。
進入1980 年代,攝影不再只是藝術界單純的一時風潮,它已演變成新藝術概念的縮影。 1970 年代和1980 年代,藝術機構明確的攝影收藏行為,意味著大量的公部門投資,這個重要刺激因素促進市場活動,也讓以攝影為主的國際畫廊/經紀人網絡持續成長。
「任何的制度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換句話說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how to do的問題。」——林曼麗 本書是一項集結諸多專業者心血投入的成果,期待藉由這項為回應臺灣當下需要所創生的專著,能有助於臺灣博物館/美術館事業迎向21世紀的挑戰。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 驚慌來自於許多情緒的疊加,有莫名從公教體系被逐出的背叛感:同樣都是鐵飯碗,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s length principle) 呢?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應該了解的是,建築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藝術。理想的建築是外形與內部空間配合良好,毫無遺憾。
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時,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曾說行政法人法是政府組織改造案中的「最後一塊拼圖」,不過,在行政法人法改採由董事長對外代表法人的新制後,長臂距未必是一種恩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前往日本旅遊,並且造訪了我一直很想去的石川縣金澤市。自2015年北陸新幹線正式延伸到金澤之後,這座繼承了江戶時期加賀藩武士文化的石川縣首府,就成為許多旅客享受傳統日本的新選擇。不過,我之所以當初會想去金澤,是因為我看了日本作家唯川惠《滑過河面的風》小說改編的動畫。
Thumbnail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青埔分館這棟建築可以成為新埔區地標。外觀上看讓人再三酌磨,從四月三日開始免費開放參觀以來;為期五個月的試營運期間。現在又正在暑假假期間、此處成為桃園市熱門人氣景點。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青埔分館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90號 ​開放時間: PM09:
Thumbnail
巴黎奧運開幕式倒數計時!看開幕式前,先來認識塞納河畔旁有「歐洲最美博物館」之稱的奧塞美術館冷知識...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藝術品不是每個都是「禁止觸摸」,來看這件有趣的藝術作品,一秒把美術館變成養雞場(?)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踏進鳳甲美術館,猶如進入一個深藏在都會裡的靜謐洞穴,灰黑色調的長廊,一股沉靜而高雅的氣氛,顯現當代前衛藝術的場域性格。這個場館面積不大、但卻是很有自己場館風格。 鳳甲美術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營業時間: AM10:30-PM17:30 (館休日:
Thumbnail
  2016年,行政院設置行政院文化會報,目標為統籌國家文化發展政策、整合國家文化資源、協調跨部會文化發展事務、促進民間參與國家文化政策等相關工作。實施內容為每6個月召開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2017年,時任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亦提出「部部是文化部」的理念,並希望下一步推廣至地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前往日本旅遊,並且造訪了我一直很想去的石川縣金澤市。自2015年北陸新幹線正式延伸到金澤之後,這座繼承了江戶時期加賀藩武士文化的石川縣首府,就成為許多旅客享受傳統日本的新選擇。不過,我之所以當初會想去金澤,是因為我看了日本作家唯川惠《滑過河面的風》小說改編的動畫。
Thumbnail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青埔分館這棟建築可以成為新埔區地標。外觀上看讓人再三酌磨,從四月三日開始免費開放參觀以來;為期五個月的試營運期間。現在又正在暑假假期間、此處成為桃園市熱門人氣景點。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青埔分館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90號 ​開放時間: PM09:
Thumbnail
巴黎奧運開幕式倒數計時!看開幕式前,先來認識塞納河畔旁有「歐洲最美博物館」之稱的奧塞美術館冷知識...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藝術品不是每個都是「禁止觸摸」,來看這件有趣的藝術作品,一秒把美術館變成養雞場(?)
Thumbnail
不管是外表的變化,還是內在的成長,即使無法一次到位也沒有關係,畢竟,就連國家級博物館這種大型公共建築的重整與修建,也常常耗費很多年呢! 像是位在臺北市植物園旁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在經過將近六年的整修後,終於在今年(2024年)初再次開放大眾參觀,並推出嶄新的常設展與特展。
Thumbnail
​踏進鳳甲美術館,猶如進入一個深藏在都會裡的靜謐洞穴,灰黑色調的長廊,一股沉靜而高雅的氣氛,顯現當代前衛藝術的場域性格。這個場館面積不大、但卻是很有自己場館風格。 鳳甲美術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營業時間: AM10:30-PM17:30 (館休日:
Thumbnail
  2016年,行政院設置行政院文化會報,目標為統籌國家文化發展政策、整合國家文化資源、協調跨部會文化發展事務、促進民間參與國家文化政策等相關工作。實施內容為每6個月召開會議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2017年,時任文化部鄭麗君部長亦提出「部部是文化部」的理念,並希望下一步推廣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