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要有武德

「武德」這兩個字淺顯易懂,但要有武德不容易,特別是年輕人,都不太講武德。
1879年,隨著劍道成為巡查必修課,武道風氣再起,並隨著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大日本武德會」因此建立。
大日本武德會首先在京都建立本部,將「武德殿」作為演武場,並在後來成為所有演武場的通稱,特別是武德會的地方支部都跟隨著警察體系,所以武德殿也成為警察武道場的專稱。
1906年,武德會在台灣設支部,由於武藝訓練是警察平時主要的之一講習課程,所以凡是有設置武德會支部與武德會支所的地方皆建有武德殿,以作為警察練習劍道、柔道等武藝及各種演武大會的場所,1902年,台北的第一座武德殿落成,開啟了全台各地興建武德殿的序幕。
浴火重生的武德殿

建於1934年的旗山武德殿,位於當年的神社下方,採傳統日本式寺殿式樣建築建造,又因日本寺廟大多仿唐朝風格,所以也可以說這是個「唐風」的武德殿。
這棟建築在改朝換代後逐漸荒廢,甚至於1994年遭逢大火,但整修後的透明玻璃帷幕屋頂卻太「標新立異」,監察委員趙榮耀、李伸一大嘆可惜,不符合古蹟氛圍。2014年底經第二度重建復舊,武德殿總算呈現原來的歷史風貌。
旗山武德殿可以說是現存少數完整的武德殿建築,除了武德殿本體,現在作為賣店、和服體驗空間的旗山武德殿附屬建築─齋館,則有給武德會會員交誼空間的功能,其典型的和風式樣,與武德殿本體相互輝映。
建於1934年的旗山武德殿,位於當年的神社下方,採傳統日本式寺殿式樣建築建造,又因日本寺廟大多仿唐朝風格,所以也可以說這是個「唐風」的武德殿。
這棟建築在改朝換代後逐漸荒廢,甚至於1994年遭逢大火,但整修後的透明玻璃帷幕屋頂卻太「標新立異」,監察委員趙榮耀、李伸一大嘆可惜,不符合古蹟氛圍。2014年底經第二度重建復舊,武德殿總算呈現原來的歷史風貌。
旗山武德殿可以說是現存少數完整的武德殿建築,除了武德殿本體,現在作為賣店、和服體驗空間的旗山武德殿附屬建築─齋館,則有給武德會會員交誼空間的功能,其典型的和風式樣,與武德殿本體相互輝映。
修舊如舊之外,還可以有更多可能

現在的旗山武德殿主要作為展覽空間,我這次到訪,是個藝術家的畫展。畫作本身好看,但跟武德殿沒有太多的關聯,有點可惜。
除了修舊如舊回復「外觀」外,旗山武德殿需要多一點的「內在」。就我一個觀光客初淺的走逛,相關的介紹隱藏在室內一角,除此之外,好像沒其他管道可以更認識這棟建築。
旗山武德殿前是一個小公園,這樣的空間值得好好利用,我很希望這裡不是只有作為單純的藝文展示功能而已。
以桃園大溪的武德殿來說,現在成為「大溪無圍牆博物館」的一部分,裏頭變成介紹大溪風土人文的空間,也在別館提供大溪相關讀物的閱覽,我覺得是旗山武德殿可以考慮的方向。
不然這麼美、這麼威風凜凜的建築,單純空有典雅外觀,內部卻相對匱乏,就有點太可惜了。
現在的旗山武德殿主要作為展覽空間,我這次到訪,是個藝術家的畫展。畫作本身好看,但跟武德殿沒有太多的關聯,有點可惜。
參考資料
- 高雄旅遊網
- wiki
- 陳亮吟,2010,武德殿空間形式組成之研究-以高雄、台南、彰化、大溪及南投為例
更多角落故事
新北淡水│漫步紅毛城,走過荷蘭與英國的足跡,品味歷史的光景 – 敘事圈 Story Circle (storycircle571.com)
三峽山林裡消失的記憶:大豹社、原民英傑與三井企業 – 敘事圈 Story Circle (storycircle571.com)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