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江之電─深澳線的前世今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受到疫情影響,久未出國的你,是否夢想著能搭上像日本神奈川的江島電鐵列車,享受著電車從蔚藍海岸邊呼嘯而過的風景呢?其實,這樣子海邊的鐵道風景,在台灣也能看見。

這條位在台灣東北角,故事非常悠久的鐵道,沿著北海岸的奇岩與湛藍大海,從礦業小鎮通往黃金山腳。

這條鐵道叫做深澳線,聽來好像很深奧,但他的沿線風光淺顯的讓人很悠閒自在。

踏上深澳線,你會發現美麗的海景,依著東北角的秀麗淺山,曲折在北台灣最迷人的景致間。

同時,你也會走過一段東北角的發展歷程,以及充滿想像的黃金歲月。

Podcast版請聽→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NVWSHyNRTv0C1a9IvW8Py?si=2cRtMg2uSlGoPviG_6tGGw

深澳線的前前前世─金瓜石線

2014年,因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的啟用,台鐵重啟了那歷史久遠的深澳支線。

這條支線在很久以前,是條由基隆八尺門(現正濱漁港附近)到金瓜石底下水湳洞的輕便礦業鐵路。當時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了運送礦砂,將金瓜石一帶挖出的礦石,透過索道運至平地後,再由人力輕便車推動,直達港濱,送往彼岸的日出之國。同時,這條路線不只有送礦產,也會運送來回東北角與基隆的人們。

直到戰後,這條鐵道並沒有因政權轉移而廢止。由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手後,持續辦理客貨運的業務,直到1962年後因路線老舊,台金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無力經營,而停止客運的業務。再後來,更因為公路的興建與礦業的衰落,曾經的黃金軌道,便消失於地平線之上。

深澳線的誕生

在那段金瓜石線仍有運行的日子,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在1960年的設立,而多了一條新支線與生命力。

這條被稱為「深澳線」的鐵道,一改原先的762mm,拓寬為1067mm的台鐵軌距,改接連瑞芳車站,直達深澳電廠。

深澳電廠曾經在台灣的發電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剛完工時有著傲視全球的最先進發電設備,並一度為戰後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1967年,深澳發電廠佔台灣電力公司37%的發電量。

然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加上環保意識提升,深澳電廠在2007年9月30日除役後,本來打算轉型升級,讓這座火力發電廠更有效率,但引起在地人的反彈。

什麼「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效率,無法讓在地人與關心環境的團體認同,乾淨的水域與空氣,是怎樣也無法被替代的。

因此,在歷經一連串的抗爭與討論後,2018年10月,政府宣布停止興建深澳發電廠。取而代之的,是如今仍然備受爭議的桃園觀塘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

2007年,深澳線因電廠的拆除而停止運行。而原先通往水湳洞的客運路線,早在1980年代因為北橫公路的興建而停止營運,曾經行駛於濱海,直通黃金山腳的獨特鐵路風情,早已不復存在。

深澳線的今生

2014年,海科館的啟用為深澳線帶來新生,更於2016年復站八斗子。雖然這個車站僅有個月台,卻因為瀕臨大海,而被媲美不輸東部的多良車站,而有「北台灣多良」之稱。

至於八斗子之後的路線呢?2018年底,八斗子通往深澳的「鐵道自行車」,在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帶起潮流後也隨之建立,天氣好時,騎在這條路線上會讓人充滿驚喜。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剛開幕之前就來騎過一次,後來又陸續來兩三次,我很期待這條自行車鐵道路線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好比增加更多「建基煤礦」相關的介紹,在鐵道周邊增設解說設施等等。否則只會變成一次性地拍照景點,會很可惜。

至於更後面的幾座車站呢?除了海濱車站有被當地社區保存下來,其他早已經不見蹤影,只留下滿滿的遺憾。

深澳沿線車站的故事與特色景觀

海科館站

海科館車站是隱藏在山林間的驚喜,從瑞芳出發轉過180度的大彎,就能抵達這座隱密的車站。或許它的周邊看似沒什麼風景,但事實上卻隱藏著很多故事。

這座車站雖然新穎,但他可是台鐵最北的車站,有著獨特的地位。而走出車站,在附近就有個「容軒步道」,除了能輕鬆站上置高點一覽八斗子乃至遠方基隆和平島,以及另一面深澳岬灣的濱海風光,還能走過舊時北部火力發電廠(如今的海科館)員工宿舍區,發現曾經的生活記憶。

走出海科館站,往海科館所在的八斗子而去,更是有著美麗的海景之外,一整天也看不完的精彩。

八斗子站

通過瑞澳隧道,迎接在眼前的,便是遼闊的大海,一瞬間的心境轉換,猝不及防的很快樂。

濱海的八斗子車站,有著不輸東部多良車站的風光,讓這裡又有「北台灣多良」之稱。

然而,八斗子車站雖稱為「八斗子」,但想從這個車站到八斗子半島,可能不比海科館站近。

這裡除了海,最具討論度的就是深澳鐵道自行車了。利用過往通往深澳車站的舊鐵道為基底,打造出河豚外觀的深澳鐵道自行車,在前陣子是非常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然而周邊其實除了海,沒有太多的東西,鐵道自行車沿線會經過的建基煤礦遺址,是全臺灣第一大的海底煤礦坑,但至少在我自己前往過幾次的經驗中,沒有太多的介紹,也無法直接在現場下車走動。

至於通往深澳電廠的那段鐵軌,已經被拆除,我們也無法一窺那座曾經照亮台灣,也帶來灰黑空氣的龐然大物,所乘載的時代記憶。

瑞濱站

過了深澳站後的三站,都已經不存在實質的用途,甚至站體本身也消失了。像是瑞濱車站,已經被拓寬的公路給取代。

若是觀察瑞濱站原址周邊,會發現這裡沒有聚落。那為何要設站呢?原來,是因為過去這裡有個瑞濱海水浴場,可惜在周邊的港口設施擴建、公路拓寬,以及丟下大量醜陋卻充滿靈魂的消波塊已穩固濱海公路的路基後,這座海水浴場就不復存在了。

海濱站

海濱站可說是深澳站之後的深澳線小站中,保存最完整的。原名焿子寮的這座車站在1989年廢止,卻也在在地社群的維護下,保存了下來。目前仍能見到月台與站房,是很值得開心的。

濂洞站

濂洞站就位在通往金瓜石的水金公路入口,也藏身在魔幻的十三層遺址下方。依山傍水的風光,不免讓人想像當年還有火車行駛至此,會是怎樣不可思議的迷人風景。

做一個金光閃閃的夢

雖然過往那條從八尺門直達濂洞的鐵道,不太可能會有再重啟的機會,但每當來到這一帶,我都不免想像人們坐在台車或火車上,看出去的景象,會是怎樣一生難忘的風光。

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我是以「台版江之電」為名,但除了海,深澳線有著太多不同,而這些隱藏在鐵道背後的故事,可是有著遠遠車過江之電的豐富。

我來到金瓜石一帶,站上制高點的觀景台,往深澳方向看過去時,都會做著一個畫面非常生動的白日夢,這場白日夢裡,有輛沿著海行駛的火車,拖著一節節長長的歡樂與好奇,把人們從基隆、瑞芳一帶,帶到那座黃金山頭。

而在那個黃金與它們的產地,一個個金光閃閃的礦砂,經過冒著煙,充滿著生命力的工廠,藉由索道送至陰陽海邊的那輛列車。

嗚的一聲,火車轉向了返程的路途,把一列列金光閃閃的夢,載向那個看不見盡頭的海之彼端,伴隨著柴油的氣味,與東北角海岸的浪濤聲,帶著人們,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更多鐵道故事

阿里山鐵路消失的片段:那條直衝玉山口,雲端上的東埔線
穿越山林的礦業密徑─平溪支線鐵道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Mixerbox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1會員
56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3/11/06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2023/11/06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2023/07/28
從捷運站名開始,到周邊的文史建築,每一個站點,都有著值得我們發現,被遺忘在城市角落的過去。就讓我們搭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信義線),由台灣神宮(劍潭)到原漢界碑(石牌),發現沿途各站的過往記憶,還有留存至今的歷史風華吧!
Thumbnail
2023/07/28
從捷運站名開始,到周邊的文史建築,每一個站點,都有著值得我們發現,被遺忘在城市角落的過去。就讓我們搭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信義線),由台灣神宮(劍潭)到原漢界碑(石牌),發現沿途各站的過往記憶,還有留存至今的歷史風華吧!
Thumbnail
2023/07/01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27 六月, 2023分類角落。故事、敘。世界鐵道、角落故事、宜蘭、旅行在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發表留言 請閉上眼睛,想像著這樣的畫面:90多年前的一個午後,一列小火車緩緩地駛在綠蔭林間,以一種沉穩有力的節奏,在鐵軌上製造出碰
Thumbnail
2023/07/01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27 六月, 2023分類角落。故事、敘。世界鐵道、角落故事、宜蘭、旅行在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發表留言 請閉上眼睛,想像著這樣的畫面:90多年前的一個午後,一列小火車緩緩地駛在綠蔭林間,以一種沉穩有力的節奏,在鐵軌上製造出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兩年前抽空從現今深澳線終點的八斗子車站出發,完成了長度近4公里的舊線跡踏查後,我仍心心念念著遠在3.7公里外、名義上深澳線的終點濂洞車站!這回我再次回到濱海公路,從海濱走向比起全線更早就沒有火車的濂洞,並試圖從頭理解那段公路與鐵路的恩怨。
Thumbnail
兩年前抽空從現今深澳線終點的八斗子車站出發,完成了長度近4公里的舊線跡踏查後,我仍心心念念著遠在3.7公里外、名義上深澳線的終點濂洞車站!這回我再次回到濱海公路,從海濱走向比起全線更早就沒有火車的濂洞,並試圖從頭理解那段公路與鐵路的恩怨。
Thumbnail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Thumbnail
聯絡瑞芳與八斗子的深澳線鐵道是北臺灣相當有名的臨海鐵道,不過這條路線通車時的起點和終點既不是瑞芳,也不是八斗子,反而是現今稱呼為水湳洞的濂洞,以及和平島對岸的八尺門。2021年剛好來自小笠原群島的火山浮石抵達臺灣,趁著來海邊撿石頭,我這次從八斗子開始,一路踏查至1989年一度停駛的終點海濱站。
Thumbnail
來北海岸賞石槽、玩迷宮,到風力發電廠賞風景
Thumbnail
來北海岸賞石槽、玩迷宮,到風力發電廠賞風景
Thumbnail
近年,隨著台鐵舊鐵道支線開放觀光,或廢棄無人車站陸續整建,以往只能搭火車欣賞到的絕美景觀,將能改以徒步探索鐵道方式展開,吸引許多背包旅人、鐵道迷或攝影師再度踏上鐵道旅行,探訪不被過度打擾的隱密秘境,更深入地走進森林、海濱、鄉間、古道、聚落的鐵路風景與自我回憶之中。
Thumbnail
近年,隨著台鐵舊鐵道支線開放觀光,或廢棄無人車站陸續整建,以往只能搭火車欣賞到的絕美景觀,將能改以徒步探索鐵道方式展開,吸引許多背包旅人、鐵道迷或攝影師再度踏上鐵道旅行,探訪不被過度打擾的隱密秘境,更深入地走進森林、海濱、鄉間、古道、聚落的鐵路風景與自我回憶之中。
Thumbnail
受到疫情影響,久未出國的你,是否夢想著能搭上像日本神奈川的江島電鐵列車,享受著電車從蔚藍海岸邊呼嘯而過的風景呢?其實,這樣子海邊的鐵道風景,在台灣也能看見。 這條位在台灣東北角,故事非常悠久的鐵道,沿著北海岸的奇岩與湛藍大海,從礦業小鎮通往黃金山腳。
Thumbnail
受到疫情影響,久未出國的你,是否夢想著能搭上像日本神奈川的江島電鐵列車,享受著電車從蔚藍海岸邊呼嘯而過的風景呢?其實,這樣子海邊的鐵道風景,在台灣也能看見。 這條位在台灣東北角,故事非常悠久的鐵道,沿著北海岸的奇岩與湛藍大海,從礦業小鎮通往黃金山腳。
Thumbnail
2014年台東行第二天,搭公車拜訪了因紅色欄杆及太平洋海景而馳名的多良車站,也是台鐵極少數在裁撤之後,反而因地方經營及社群媒體傳播,使名氣不減反增的代表性車站。
Thumbnail
2014年台東行第二天,搭公車拜訪了因紅色欄杆及太平洋海景而馳名的多良車站,也是台鐵極少數在裁撤之後,反而因地方經營及社群媒體傳播,使名氣不減反增的代表性車站。
Thumbnail
月初的時候,我因為採訪的緣故,又到了一次平溪。坐上柴油火車,行駛在綠林與薄霧之間,感受著平溪的靜謐與綠意,讓人感覺十分愜意。 縱使,這裡沒有阿里山鐵路的高與多變的林相,卻仍是一條我很喜歡的鐵道路線。
Thumbnail
月初的時候,我因為採訪的緣故,又到了一次平溪。坐上柴油火車,行駛在綠林與薄霧之間,感受著平溪的靜謐與綠意,讓人感覺十分愜意。 縱使,這裡沒有阿里山鐵路的高與多變的林相,卻仍是一條我很喜歡的鐵道路線。
Thumbnail
有些時光回頭來看跟虛度光陰無異,但那時才有彈性去造訪日常難有契機拜訪之處。竹南鎮的四座車站被台鐵以「黃金鐵三角」之名牽起,而自己選擇一日走完,首站拜訪的是結合夏日及海洋氣息的崎頂車站。
Thumbnail
有些時光回頭來看跟虛度光陰無異,但那時才有彈性去造訪日常難有契機拜訪之處。竹南鎮的四座車站被台鐵以「黃金鐵三角」之名牽起,而自己選擇一日走完,首站拜訪的是結合夏日及海洋氣息的崎頂車站。
Thumbnail
台灣鐵路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鐵道系統,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環島鐵路,台鐵不僅是許多人上班通勤的選擇,更是出外旅遊的得力助手。究竟是哪些別具風味的車站值得分享以及推薦,那就跟著筆者的一起來趟東部幹線深度遊吧!
Thumbnail
台灣鐵路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鐵道系統,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環島鐵路,台鐵不僅是許多人上班通勤的選擇,更是出外旅遊的得力助手。究竟是哪些別具風味的車站值得分享以及推薦,那就跟著筆者的一起來趟東部幹線深度遊吧!
Thumbnail
這次要來分享/紀錄一次特別的旅程,搭台鐵區間車出遊去 一般而言,車站巡禮感覺只有鐵道迷之類的人才會走的行程,但這次旅程發現就算不是鐵道迷也能充分享受的這一趟旅程 從新竹香山車站出發,分別在崎頂及海線五寶(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停留,最後至台中車站解散,各自返家 第一站香山車站 照片集
Thumbnail
這次要來分享/紀錄一次特別的旅程,搭台鐵區間車出遊去 一般而言,車站巡禮感覺只有鐵道迷之類的人才會走的行程,但這次旅程發現就算不是鐵道迷也能充分享受的這一趟旅程 從新竹香山車站出發,分別在崎頂及海線五寶(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停留,最後至台中車站解散,各自返家 第一站香山車站 照片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