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們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長時間的戰爭除了造成歐洲多個國家人員大量傷亡外,巨量的武器與戰場補給開銷也令主要參戰國負債累累,為十九世紀歐洲列強退出世界霸權地位的主因之一,而凡爾賽條約要求戰敗國之一的德國不公平且鉅額的賠款要求不僅拖垮德國的經濟,也在德國人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種子,造成日後二戰爆發,下面篇幅敘述戰間期的發展。
戰間期
蘇聯成立前後
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國名,大部份都是一戰後陸續出現。在一個世紀前,歐洲主要是由幾大帝國主宰,1914年的戰爭終結了4個王朝帝國、催生了10個民族國家,以及幾個中東的託管地。這絕對是戰爭初期從未想過的情境,因此無論是被分裂的戰敗國或分裂出的新生國,其實都有未獲公平待遇的怨念,各地接連迎來野蠻化(brutalization)的暴力行為。
而1917年俄國發生二月革命、羅曼諾夫王朝倒台,接著迎來十月革命,建立布爾什維克政府。(共產政權始祖)在此期間,蘇俄為求與同盟國議和,簽訂《布列斯特條約》,放棄對芬蘭、烏克蘭、俄屬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等地的控制。原本這些地方將落入德國等同盟國的手裡,詎料同盟國不久後投降,芬蘭等地也獲得獨立的機會。
對蘇俄來說,如此戲劇性的結果當然不能接受,決定出兵干涉,既可恢復失去的版圖,亦可對外輸出社會主義革命。由於蘇俄不把這些新國當作國家,將蘇俄紅軍對原先屬舊帝國各地的鎮壓——即是中東歐各國的戰爭——稱為內戰,與紅軍白軍之戰同等看待,爆發了許多殘忍的殺戮。
特別是列寧暗殺事件後,布爾什維克發起「紅色恐怖」(Red terror),採取極端暴力手段,包括處決與強徵糧食資源等方式。他們相信,高壓統治不只可以整肅反革命份子,亦有助於威懾潛在敵人,這套手法也被他國的布爾什維克學習來對付政敵,如巴伐利亞、匈牙利等短命的共產政權。
但最慘烈的還是對外戰爭,即1919到1920年間波蘭與蘇俄的戰事,估計約有25萬人死亡與失蹤。當時帝俄崩解,波蘭好不容易獲得復國良機,為了安全與領土,開始對外擴張。侵入烏克蘭後,卻遭蘇俄紅軍反擊,雙方激烈交戰,最後波蘭勝利,簽訂《里加和約》。這次敗戰使得蘇俄暫時停止對歐洲輸出革命,才確保了中東歐各國往後20年的獨立地位。
歐洲新興國家內部也不安
此外,新國家內部亦有著令人不安的暴力,像是波蘭東部出現反猶太人的行動,這是因為波蘭把猶太人當作是布爾什維克——也就是蘇俄紅軍——的幫兇。而蘇俄白軍因為反布爾什維克,也將十月革命渲染為猶太人的陰謀。另外,像是將紅軍標誌人物與猶太掛勾,例如強調其領袖托洛斯基(Leon Trotsky)具猶太血統,以及將「蘇俄紅軍譴責反猶」的行為大力宣傳,都強化了猶太人似有參與紅軍的共產革命之印象,使波蘭將對蘇俄紅軍的敵意,算在猶太人的帳上。
再者,部份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傳播猶太復國主義,而不是選擇融入新生的波蘭第二共和國,也讓波蘭人深感非我族類,必須要除之後快。其他反猶暴行也在蘇俄、烏克蘭等地出現,至少數萬名猶太人遇害。世人多半了解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殘殺數百萬猶太人,其實惡兆早在此時就已顯示。
類似的「白色恐怖」(white terror)也可見於匈牙利。1918到1919年匈牙利同樣歷經兩場革命,先是建立民主政府後是由蘇維埃政府取代。之後協約國發起戰爭,擊敗匈牙利紅軍,匈牙利重新建立王國,實際則由軍人攝政,在軍方專政下,猶太人被塑造為紅色恐怖的推手,讓政府與民兵藉此大肆打擊布爾什維克/猶太。
「反革命」的力量跨國串連,葛沃斯將之形容為「準軍事的超級暴力」(paramilitary ultra-violence)。
一戰對歐洲人心的影響
至於歐洲為何會出現這種野蠻化的傾向,有論者認為是因為戰後復員未成,戰敗國內許多退伍老兵心懷不滿,憤恨《凡爾賽條約》的屈辱,國家又未能給予妥善安置,紛紛加入準軍事組織,變成了法西斯主義的溫床。像是威瑪德國最有名的「民兵自由軍團」,特別針對共產黨人進行攻擊,也參與剿滅巴伐利亞蘇維埃政府的內亂。
又如義大利雖是協約國,卻未能得到戰前允諾的報酬,因此義國內批評是殘缺的勝利。法西斯主義者就利用這種情緒趁機掌權,透過醜化東方對手並強化自身民族革命的正當性,將地緣政治的野心合理化。如1923年藉故攻擊希臘,而此舉也種下日後向南歐擴張的遠因。
也有論者指出,戰爭的本質在一戰期間就已發生了變化。按照慣例,戰爭是對明確界定的戰鬥人員,施行集體的暴力行為。但隨著古老帝國解體、現代科技發展等因素,戰爭越來越不受限,奪去人命變得簡單,人也變得更加殘忍。
此外,總體戰的出現,讓許多智識不足且貧窮的人民被迫入伍,這些人往往順從本能多過服從軍令,對敵方平民的劫掠、性侵都是家常便飯。
納粹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經濟嚴重受挫,並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負擔。新建立的威瑪共和政府難以承受1919年《凡爾賽條約》約定的巨額戰爭賠款,由此不得不大量印刷鈔票以償還賠款和戰爭債務,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國內物價飛漲、經濟混亂,為爭奪糧食而引發的暴動層出不窮。1923年1月,德國政府未能完成全部償還款項,法國為此出兵占領魯爾河沿岸的工業區,造成德國的經濟進一步惡化,內亂也因此而持續擴大。
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工黨(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簡稱國社黨,通稱納粹黨,是當時德國的幾個極右派之一。該黨致力於廢除威瑪政府和《凡爾賽條約》,帶有強烈的反猶太主義和反布爾什維克主義色彩。他們承諾組建一個強硬的中央政府,擴展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間,在種族的基礎上建立民族共同體,剝奪猶太人的公民身份與權利,並對他們實施種族清洗。納粹黨員還提出一種實現民族與文化復興的方式,稱為「大眾運動」,並將猶太人視為民族復興的死敵。
雪上加霜的是,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崩盤而引發經濟大恐慌,德國經濟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多家大銀行倒閉。希特勒及納粹黨抓住這一時機,進行大規模宣傳,承諾重振經濟及降低失業率。許多選民認為納粹黨能夠幫助恢復國家的秩序、平息社會的混亂,能夠提升德國的國際地位。在1932年7月德國國會選舉後,納粹黨取得230個席次,獲得37.4%的選票,崛起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看到納粹當與希特勒各位讀者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沒錯希特勒及其領導的納粹黨正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那希特勒又是如何為德國重整軍裝發動二戰呢?我們下次再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