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夜與兩千三百公里

大概可以環台灣三圈
道別
在艾伯塔(Alberta)省的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住了七個月,即便我深深地被這地方的人文、自然風景、愜意的日子與平價的生活開銷(僅限員工)所吸引,也時常出現在這村莊定居下來的想法,但考量到簽證時間僅有 365 天,加上心中還有個未完成的夢想持續督促我,我必須持續前進、探索、繼續旅行。
履行對自己的承諾。
聚餐不免俗要來張合照
我的大紅
出發當天早上,我親愛的大紅與宿舍的最後合照。在踏上加拿大打工度假之旅之前,從沒想過會在這裡駕車甚至是購車,但因緣際會,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八月初在坎莫爾(Canmore)鎮上從一位印度女士手上購入了這台福特休旅車,車齡十年,以加幣 5,700 現金成交,領車牌加幣 80 元,車保則是每月加幣 230 元。打工半年的積蓄直接砍半,但在擁有大紅之後的日子和眼界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它才促成了與幾位好友們的賈斯珀(Jasper)國家公園之旅、恐龍公園之旅、半夜出門追極光、在南邊的林中小路親眼見證駝鹿(Moose)和美洲灰熊(Grizzly),在北方公路上巧遇成群的美洲野牛(Bison)和落單的可愛豪豬(Porcupine)以及日後在育空省那些瘋狂且難忘的冒險。最重要的是我還學到了與台灣完全不一樣的用路觀念以及養車知識,如何在如此寒冷的地方保養好一台車,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任何一趟的遠門也都必須做好萬全準備,我承認這確實耗時費神,但我仍然想說:
「購入這台車,是我在加拿大那一年,最值回票價的投資。」

大紅,學名為 Ford Escape XLT 2012
公路旅行
四天三夜路程,從艾伯塔 22 號公路一路向北接 43 號公路往西北,經由英屬哥倫比亞 2 號公路和 97 號公路通往育空省,再接上育空省 1 號公路向西抵達育空首都白馬鎮。其中從 97 號公路的起點-道森河市(Dawson Creek)開始屬於阿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的一部分,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可以通往阿拉斯加的公路,建於西元 1942,終點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德爾塔章克申(Delta Junction),全長超過 2,300 公里。前前後後也歷經路線調整跟重鋪多次,沿路上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是一條不會讓你開到「度估」的路,雖然不至於出現天坑,但時常遇到路面維護整修,寒帶氣候導致僅有夏季可以施工,加上山崩雪崩時而發生,地處偏遠,路面工程人員們真的都非常辛苦。

首先,加拿大大部分的公路長這樣

秋季,金黃色的阿拉斯加公路
我們先後於大草原城(Grande Prairie)、納爾遜堡(Fort Nelson)和沃森湖鎮(Watson Lake)停靠,為了兼顧舒適與安全,各站皆於民宿休息,並沒有選擇車宿,9 月份的加拿大晚上氣溫會降至 10 度甚至 0 度以下,我們的求生欲都是很強的,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可以活下去的機會。
至于為何選在這三個小鎮休息呢?其實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雖然他們各自都真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我們當初是考量到距離跟時間,以法定工時一日 8 小時來計算,以時速每小時 100 公里前進,一天大約就是開個 700 到 800 公里之間,剛好就會經過這三個住宿還算方便的地方。是的,人在加拿大就要融入他們的文化,即便是旅行也不能超時加班。
大草原城(Grande Prairie)
鎮上其實比我預期還要繁榮的多,下午 5 點多抵達剛好是下班時段,鎮上是有點塞車的狀況!然後,很重要的是,這裡有一間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還附設加油站!為什麼我說很重要?因為對育空省首都白馬鎮跟西北領地首都黃刀鎮的市民來說,這是加拿大境內距離他們最近的的好市多,分別距離 1,536 公里跟 1,170 公里。不過育空省的南邊有個小鎮位於阿拉斯加-朱諾(Juneau),也有一間好市多,距離白馬鎮僅 342 公里,但是沒有公路可以直接通行,需要在史凱威(Skagway)轉搭渡輪經由海恩斯(Haines)再轉往朱諾,所以不僅需要攜帶證件護照,還需要準備暈船藥。或是選擇徒步跋山涉水克服海拔 1,000 公尺左右的高低差,順利的話大概 3 天可以抵達,登山車會快一點,大概 2 天。

傍晚的大草原城

從艾伯塔跨到英屬哥倫比亞
納爾遜堡(Fort Nelson)
相比大草原城這裡清幽許多,住了一晚只遇到 4 個人,民宿的老闆、超市的店員和一對散步的老夫妻。民宿報到的時候瞄了一眼牆上的鐘,17 點 57 分,恩......該吃晚餐了,後來想到今早從大草原城出發時提到我們會跨一個時區,會有多一個小時的錯覺,大概 17 點左右就會抵達目的地。17點,疑?怎麼會已經將近 18 點 了?一路上沒什麼耽誤耶,先連上民宿的無線網路讓手機更新時間,時區一樣沒變,再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地方雖然地處英屬哥倫比亞,但沒有採用相同時區,而是使用跟艾伯塔省相同的山區時間(MST),那為什麽這麼大的省份唯獨這個地方如此呢?追根究底答案是因為這裡是個自治區,英屬哥倫比亞省底下的北洛磯山脈自治區(Northern Rockies Regional Municipality, NRRM),而納爾遜堡是自治區的行政中心。因此,使用獨立的時區也不意外。

納爾遜堡街景
另外,我對納爾遜堡的「風」印象深刻,不知道是天氣不好還是這兒的特色,若 8 級以上算是輕颱,這邊的風應該有 5 至 6 級,且跟我的鼻涕一下,源源不絕。

正式踏上育空省
沃森湖鎮(Watson Lake)
從英屬哥倫比亞跨越北緯 60 度就正式踏上育空省了,遇到的第一個村莊就是沃森湖鎮,這裡有幾間民宿,都只能透過電話預訂,有幾間修車廠,一間雜貨店,一間醫院,和一個公園。基本上這裡是往返育空的貨車司機一個重要的中繼站,並不是個熱門的觀光區,但卻藏著一個特別的公園!

到處釘滿車牌與路牌

轉個彎還是車牌與路牌
全名是 Sign Post Forest,聽說有台灣人曾到此一遊釘下有國旗的看板,很可惜我沒找到,也不知從何找起,但我喜歡下面這個!

暖心的無名氏留下了誠心的祝福
從納爾遜堡前往沃森湖鎮的路上遇到成群結隊的美洲野牛(Bison),俗稱肯泰羅。成牛的體型跟我的大紅差不多高壯。

美洲野牛群,多起來是可以癱瘓交通的
白馬鎮(Whitehorse)
最後一天從沃森湖到白馬路程僅約 450 公里,時間寬裕的條件下,我們決定在中繼點特斯林(Teslin)吃個午餐,在餐廳遇到一位菲律賓來的移民大姐,看到我們一臉亞洲樣子便開始寒暄問暖,得知我們來自台灣超級開心以外,還告訴我們對面超市有個台灣男生,名叫 Bright,是鎮上唯一會說中文的人。話不多說用完餐後就去拜訪他,原來他是 2019 年底來的,在白馬鎮歷經了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拿到永居身份後才搬來特斯林,分享了很多生存指南,生活開銷其實蠻高的,存錢不太容易等等。
離開特斯林繼續沿著育空省 1 號公路前往目的地-育空首府白馬鎮,路上其實我們特地繞去了一個夢寐以求、朝思暮想,一個以為一輩子只能從地理課本上欣賞的地方 - 阿拉斯加,時間不夠只有跟看板合影留念,但也夠讓我整晚睡不著了,等日後工作跟起居安定下來,再來一趟一日遊。

合影紀念一定要的
歷經四天三夜與兩千三百公里,我們終於做到了!We Made it!(振奮握拳)

白馬鎮街景
最喜歡的地方
位於英屬哥倫比亞省 97 號公路的利亞德河溫泉公園(Liard River Hot Springs Provincial Park)毫無懸念空降冠軍,我本身就是個溫泉愛好者,能在寒冷的加拿大遇到天然溫泉,實在太幸福了!一年四季開放,溫泉外同時是個露營區,單純泡湯一人僅需加幣 5 元,使用露營區一日加幣 25 元,這價位真的真的非常佛心。

利亞德河溫泉

開心泡溫泉的我
溫泉佔地蠻大的,門口進來右邊那區是溫泉口,溫度比較高,大約落在 43 度以上,越往左邊溫度越低。當天人數不算少,但也不會感到擁擠,天氣好風景美,心情自然跟著美麗,唯一的缺點是不能煮溫泉蛋。加拿大人很喜歡聊天,在這裡遇到一位獵人大叔,強烈推薦我來到北方一定要吃吃看駝鹿跟野牛,他最愛吃駝鹿肉,比任何牛肉都好吃。有些地方是可以合法獵捕動物的,他說有興趣的話,往南走一點到翡翠市(Jade City)是個獵捕駝鹿的好地方,牠們大隻又笨,所以其實並不難。
雖然這是這趟公路旅行最喜歡的地方,但我恐怕沒辦法強力推薦它,主要原因是這裡對於遊客來說實在太難到達,最近的白馬機場就要 700 公里,況且這地方除了溫泉以外,沒有其他東西了,除非你真的熱愛鄉間田野調查或是野生動物方面的研究。所以,我真地很幸運,除了幸運以外,也很感謝當初的決定以及認真規劃路線與探索景點的我與夥伴們。
先把自己準備好,再祈求好運降臨。
下方為 YouTube 影片連結,紀錄的是一路上的風景,因為我的 GoPro 記憶卡容量有限,遺憾無法為各位讀者們獻上完整版。
- [Day 1] Kananaskis to Rocky Mountain House
- [Day 2] Grande Prairie to Fort St John
- [Day 3] Fort Nelson to Liard River
- [Day 4] Teslin to Alaska (Welcome to Alaska Sign, Skagway)
「如果喜歡 Corey 的內容,歡迎用一杯冰淇淋紅茶贊助支持我的創作,讓 Corey 更有動力持續推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