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容易替別人著想,是好,還是不好?
心軟,容易原諒,是好,亦或不好?
有很多種原因,可能,不清楚是哪一個?
找藉口,是給檯階下。
殊不知,只是在説服自己的理由。
放棄,是因為看清楚,不再留戀。
放棄,是因為傷痕累累,最後~才斷捨離。
不瞭解,猜測。
理解,弄明白。
對與錯,始終沒有搞懂。
衝動,不顧一切,行動力滿滿。
該怎麼說,如何說,淡淡一笑置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1會員
201內容數
喜歡笑,喜歡開心的笑;喜歡簡單,平凡的小事物。容易感動,容易滿足。喜歡寫下腦海裏浮現的文字,紀錄品嚐過的美食、遊憩的地方。每件簡單的事物,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芙璐夢的小窩 的其他內容
如果,一切是幻覺
習以為常,習慣存在
一切唯心願, 一切唯心造。
有著使命、有著任務。
觸目所及~是蹤影
思緒,又飄哪了?!
如果,一切是幻覺
習以為常,習慣存在
一切唯心願, 一切唯心造。
有著使命、有著任務。
觸目所及~是蹤影
思緒,又飄哪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誠實書寫練習 #Day134 「我們都有選擇能力。」 沒錯!我怎麼忘記了,還一昧責怪他人,把自己當成可憐人,充滿怨懟和難過,心裡有很多委屈。 我不想當一個“關係吸血鬼”過度依賴者,為了不想模糊彼此該有的界限,我將自己拉出界線。 不容易,有時也會吃味,也會認為朋友拋棄我,但我得明瞭:「我們都有選擇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你說,最近深有所感,感覺變了。你不明白,為什麼人説變就變了。不管是人還是事,或環境都一樣,包括感情也是如此。以前不明白,最近好像慢慢懂了。
Thumbnail
看到認為有瑕疵的觀點時,我總會想"好心"地提點對方。但這種自以為的善舉,對方不見得能心領,有時候反而還會因此為自己招致了仇恨。
#誠實書寫練習 #Day134 「我們都有選擇能力。」 沒錯!我怎麼忘記了,還一昧責怪他人,把自己當成可憐人,充滿怨懟和難過,心裡有很多委屈。 我不想當一個“關係吸血鬼”過度依賴者,為了不想模糊彼此該有的界限,我將自己拉出界線。 不容易,有時也會吃味,也會認為朋友拋棄我,但我得明瞭:「我們都有選擇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Thumbnail
很多人有這種「奇怪」的經驗:  明明是對方不講理在先,吵完架之後,卻一直難過地在反芻「是不是我也做錯什麼」、「我剛剛如果換個方式講,他也不會這麼生氣」、「一定我也有哪裡不對,我也要改」。 聽起來很「善良」、很「自我覺察」吧!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