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推出中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紐約時報推出中文版

http://cn.nytimes.com/zh-hk/

其實,有「表哥」在也有方便之處。
可惜,脾氣古怪、自私自利。很難逗陣。

當然,中文比起英文來文法較不精密,也影響著腦袋思考的品質,是缺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紐約時報】強人領袖遇挫,全球選舉年政治現狀大洗牌?這才是媒體應有的討論,我想以此文為基礎繼續討論。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在上海花1000萬人民幣(4472萬新臺幣)買套100平的房子,上海的首付比例是30%,那麽我就要貸款700萬,還款期限30年,縂還款1261萬,月供35000(15萬新臺幣)。 那麽我的一生還有什麽價值,從我買房的那一刻
    Thumbnail
    avatar
    一起讀新聞
    2024-06-07
    【紐約時報】中國政府拯救樓市的做法惹惱了誰我認爲西方記者有時候對中國的社會分析不準確,當然這不歸咎于他們。這源自於中國政府長期對外國媒體的防範政策——即外國媒體不可雇傭中國人,又因爲是外國記者直接調查會遭遇重重阻力,導致報道經常失真。 下面我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根據我的社會觀察,對文中的一些“説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其目的是讓新聞更接
    Thumbnail
    avatar
    一起讀新聞
    2024-06-06
    【紐約時報】「美中關係晴雨表」:香格里拉對話凸顯雙方分歧看標題起得這麽中立,一點進去看内容實簡直要笑死,四囯聯合起來批戰狼。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也是個狠人,四面出擊。臥槽,我要是他的話回去都得駡習近平——“怎麽派了這麽個髒活給我。” 氛圍老尷尬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原文,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烏克蘭、台灣、南海問題展開的討論,我下面必須給大家演繹一下。(含
    Thumbnail
    avatar
    一起讀新聞
    2024-06-03
    【紐約時報】香港「47人案」:14名民主活動人士被判「顛覆」罪成立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avatar
    一起讀新聞
    2024-05-30
    【紐約時報】中國在台灣周邊展開「懲戒性」軍演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avatar
    一起讀新聞
    2024-05-24
    你可以改變別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長銷百萬作家,讓每個人不知不覺照你的心意做乍看書名會覺得這很不符合我本人的性格,到底為了什麼而需要「改變」別人呢?是出自於立意良善,抑或是控制欲呢? 與其說這本書教的是改變別人,不如說是在談如何讓改變這件事可以在出於自願的情況下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也同樣適用於當我們自己想做出改變但卻缺乏誘因及動力的情況下,到底有什麼關鍵點可以促使我們跳脫原
    Thumbnail
    avatar
    射手媽咪婷婷
    2023-04-25
    年輕世代更容易職業倦怠?紐約時報說:你必須活得更真實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想到要上班就覺得痛苦、因為工作而感到憂鬱,提不起勁?也許職業倦怠正找上你。文章將帶你看職業倦怠的定義,以及年輕世代為何與這個議題更加緊密。 而針對避免職業倦怠的方法,紐約時報也提出了建議。
    Thumbnail
    avatar
    nana_knockknock
    2023-03-10
    顏色就像呼吸一樣無處不在!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插畫師為你揭開日常繽紛的色色小故事!世界上有最醜或最美的顏色嗎?什麼顏色會引領今年的潮流?它是怎麼選出來的?速食連鎖店的Logo為什麼愛用紅色和黃色? 《為什麼非蒂芬妮藍不可: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色色故事》 ● 75篇關於色彩歷史的短文 ● 了解顏色的意義和歷史背景 ● 藝術家及設計師必須擁有的色彩知識庫
    Thumbnail
    avatar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2023-03-05
    對話《紐約時報》:這不僅是普京的戰爭12月16日,美媒《紐約時報》刊出長篇文章《普京的戰爭》(Putin's War),指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0個月,俄羅斯面臨了蘇聯解體後的最大戰略災難,就連普京(Vladimir Putin)都承認,戰爭未按計劃進行。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3-01-05
    AI創作之奇文共賞- 仿紐約時報文章生成器GPT Times只要輸入一則推文,選個風格,就可以自動幫你生成一篇仿New York Times的文章...
    Thumbnail
    avatar
    愛吃滷味的破破子
    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