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更容易職業倦怠?紐約時報說:你必須活得更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根據調查,有超過80%的千禧世代曾經歷職業倦怠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想到要上班就覺得痛苦、因為工作而感到憂鬱,提不起勁?
如果符合所述狀況,也許職業倦怠正找上你。這個近年流行的名詞,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特徵為在工作上感到疲倦、消極以及效率降低
而年輕世代與這個議題的關係更加緊密。根據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調查,在美國有超過7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經歷職業倦怠,其中千禧世代比例最高。
年輕世代更容易倦怠?
  • 數位時代:在數位時代中,網路模糊了工作生活界線,在家上班或加班都是輕而易舉;沒有設定好界線,就容易陷入倦怠中。
  • 社群媒體:你曾經在社群看過這樣的內容嗎?朋友們分享自己升遷的消息、抱怨又加班到半夜,或者表示要開啟斜槓事業。
    在社群世界裡,我們能輕易看見他人的工作成就與狀況,也可能因此造成競爭焦慮,回過頭來鞭策自己要不停前進,而忘了休息。
如何避免職業倦怠?紐約時報這樣說
你必須真實地與自己身體、個性及現實為伍(burnout prevention is about living out what is true about your body, your personality and your reality)。包含:
  • 你的身體──觀察身體狀態,並根據三種核心需求──睡眠、飲食及運動給予其所需。
  • 你的個性──了解自己的個性,從事對應的活動來獲得能量。例如,內向者可能需要獨處整天,而外向的人則需要跟朋友外出來重拾動力。
  • 你的現實──接受目前的實際情況,了解什麼是可改變,而哪些則是不可變的。例如你總是期待老闆能在每次任務完成後稱讚你,但他就是做不到;或許可以從年度考核,或其他時候的認同來滿足期待。
將目光轉向自己,擺脫與別人比較的心態,能減緩倦怠狀態。
作為一個職業倦怠過來人的看法
曾經走過職業倦怠,也有過社群媒體焦慮,我認為該篇內容是很好的提醒。
提醒人們在容易迷失的表象裡,要回到自己。
在我的經驗中,過往很多時候會受到社群媒體的影響,忍不住也要自己再撐一下,遠離休息。現在,我會將注意力轉回自身,觀察身體與心理狀態,想休息的時候就停下來;也發現這樣做之後,反而更有效率了。

在前進與休息的光譜間,我們需要持續練習平衡,並且時常觀照自己,包括真實的身體狀況、個性與現實。

遠離職業倦怠的方法,推薦給有相同困擾的你,也給我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nana_knockknock的沙龍
22會員
10內容數
歡迎光臨我的書房與影視廳,在這裡分享書籍閱讀與觀影心得,推薦好書好劇,剖析內容與提供個人觀點,無收費,歡迎入內觀賞。#書評#影評#讀書心得#觀影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3/03/10
看到「人們透過那些『方格子』與圓圈展現自己」,讓我笑了一下 哈哈 我也曾經走過職業倦怠的時期,那段時期真的很難受,文中提到的方法很棒,將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遠離社群焦慮,多陪陪家人和朋友會很有幫助!
nana_knockknock-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0
感謝回覆與分享:)職業倦怠真的不好受,但走過之後也讓人更懂得拿捏對工作的投入與休息之間的平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是歐美國家的趨勢,台灣會不會也開始跟進? 英國年輕人越來越不愛去夜店、越來越不喜歡飲酒聚會,導致夜店大量倒閉。
Thumbnail
是什麼力量推動日新月異的科技業?先進複雜的演算法背後,是每年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懷抱著嶄新的想法與熱忱,投身科技新創或大企業,眾菁英用一行行程式碼,打造出令世人心馳神往的矽谷。然而美國近期一份調查顯示,科技巨頭不再是畢業生的職涯首選;當科技業失去未來世代的支持,是否也將影響整體產業地位與競爭力?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本文探討職場過勞,其中介紹了工作與職業對於一個人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影響,以及過勞的常見症狀。透過個案故事,探討職場過勞是如何發生,是一種系統性的崩壞,是由各個層面的自我誤判而造成的。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面對職業倦怠時的心路歷程。他深入探討了人們為什麼會感到急躁和緊張,以及如何透過適度比較來尋找人生的平衡點。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際的例子和觀點,對於面對倦怠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你心目中夢幻的職業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應該是所謂的富二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負二代」。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以及社群媒體的興起,再加上2019年爆發導致全球封鎖待在家,宅經濟興起,工作的產業及模式也出現巨大變化。就像之前寫部落格的格主,可以從觀看人數發展到業配文,到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是歐美國家的趨勢,台灣會不會也開始跟進? 英國年輕人越來越不愛去夜店、越來越不喜歡飲酒聚會,導致夜店大量倒閉。
Thumbnail
是什麼力量推動日新月異的科技業?先進複雜的演算法背後,是每年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懷抱著嶄新的想法與熱忱,投身科技新創或大企業,眾菁英用一行行程式碼,打造出令世人心馳神往的矽谷。然而美國近期一份調查顯示,科技巨頭不再是畢業生的職涯首選;當科技業失去未來世代的支持,是否也將影響整體產業地位與競爭力?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本文探討職場過勞,其中介紹了工作與職業對於一個人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影響,以及過勞的常見症狀。透過個案故事,探討職場過勞是如何發生,是一種系統性的崩壞,是由各個層面的自我誤判而造成的。
Thumbnail
職場倦怠,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沉重,但它卻是許多人在職場中經歷的真實寫照。每天朝九晚五,面對重複的工作內容,漸漸地,你會覺得疲憊、無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那麼,當你感到職業倦怠時,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重燃工作熱情。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面對職業倦怠時的心路歷程。他深入探討了人們為什麼會感到急躁和緊張,以及如何透過適度比較來尋找人生的平衡點。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際的例子和觀點,對於面對倦怠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Thumbnail
 年輕世代有活力、有創意、有勇氣,希望被週遭親友肯定,卻也容易在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徬徨。想要追求高薪,期待在職場上成就一番事業,不如聰明運用政府資源,為年輕的自己闖出一番璀璨未來!
Thumbnail
你心目中夢幻的職業是什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應該是所謂的富二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負二代」。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以及社群媒體的興起,再加上2019年爆發導致全球封鎖待在家,宅經濟興起,工作的產業及模式也出現巨大變化。就像之前寫部落格的格主,可以從觀看人數發展到業配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