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現代被譽為鬼才導演Quentin Tarantino的一些看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到近年來影響好萊塢最深遠的導演,一定離不開以下的幾位人物:
以燒腦、操弄時間為招牌的Christoper Nolan,以及創作出《大白鯊》、《搶救雷恩大兵》、《辛德勒的名單》等經典的Steven Spielberg,還有屢屢打破觀眾對於特效、視覺效果認知的James Cameron,當然還有今天的主角:Quentin Tarantino。對Tarantino不熟的人以下我訊續概括:他是以非線性敘事,黑色幽默、暴力美學為著名的導演,並以《黑色追緝令》、《惡棍特工》最廣為人知。
說實話我只有看過Tarantino的三部作品,分別是:《黑色追緝令》、《決殺令》、《從前,有個好萊塢》,所以以下評論僅圍繞這三部電影展開。
以下的評論帶有強烈個人觀感以及劇透,有可能冒犯到喜愛Tarantino的觀眾,還請斟酌閱讀。
對於我來說,Tarantino的電影最讓我覺得詬病的風格是角色之間的對話過於冗長、劇情稍顯單薄,以及為了番茄醬而番茄醬,一個個來說好了,對話過於冗長的部分我知道是為了描繪出角色之間的性格以及行事風格,但是真的太!長!了!我身為一個Nolan忠實粉絲,常常聽到一些人說Nolan電影解釋性對話過多、一部電影幾乎有8成都在對話,我都想說你要不要先去看看《黑色追緝令》,其中的開場白就佔據了4分鐘的無意義對話,還有Mother fuxker所飾演配角的聖經獨白:以西結書25章17節"正義之人的道路被自私的不公和邪惡的暴行所包圍,以慈悲和善意為名的人有福了,他帶領弱者走過黑暗山谷,因為他才是兄弟的守護人、迷失孩子的尋早人,我要向那些企圖毒害與摧毀我兄弟的人大施報復並斥責他們,當我報復他們時,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句話是很帥沒錯,但是有必要出現那麼多次嗎?這些台詞的用意幾乎只是為了「凸顯角色性格」而不是推動劇情也不是什麼劇情伏筆,這樣的手法對我來說不僅無法加深我對角色的印象,而且還讓我對於這位人物更提不起勁。對於現代大多都是快節奏電影的時代,看了這種風格的作品會相對難受些,這例子能在也是知名導演Denis Villeneuve身上看到,他大多數的作品像是:《銀翼殺手2049》、《異星入境》、《雙面危敵》等大多都是叫好不叫座,其原因就是敘事節奏慢,對話太過冗長的關係。藝術和商業的衝突是永恆的,也許是我無法看透其中的藝術價值而已。
再來說到劇情稍顯單薄、邏輯的問題,一樣在《黑色追緝令》中,我看了兩次還是不明白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兩個黑幫因為奇蹟的緣故而開始改變自我?還是一個拳擊手因故需要逃亡遇到敵人然後...復仇?嗯?還有《從前,有個好萊塢》中一個瀕臨過氣演員和他的兄弟(替身)的日常和重新找到自己出路的故事,就....這樣,還有最後的曼森家庭謀殺案雖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會完全不知道在演什麼,而且這應該是我看過電影史上反派塑造最差的案例之一,他的作案動機就只是Bradley Pitt所飾演的配角在他們的地盤打人,而且對面好像才是有錯在先?還有《決殺令》中Christoph Waltz所飾演的配角開槍殺農場主人(雖然此處的call back我很喜歡)的動機也只是不想握手?之後還害了主角陷入險境,是不是做出這個選擇會顯得有點自私?真的很耐人尋味。
最後說道為了番茄醬而番茄醬,不知道看Tarantino電影的觀眾會部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點影演到一個階段開始無意義地撒番茄醬(至少對我來說無意義),基於《從前,有個好萊塢》是根據真實歷史情況改變就先不說,但是《決殺令》片尾的槍戰真的讓我感到匪夷所思,害我以為經費是不是花道片尾時發現還有很多所以全砸下去買番茄醬,而且說實話,片尾突然大開殺戒真的會讓人很出戲,如果這是所謂的「暴力美學」好了,那...好吧,不符合我的胃口。
但是Tarantino的電影對我來說也不是一無是處,首先他的非線性敘事手法法之高明(對我來說僅次Nolan的《記憶拼圖》),能讓同個時間線的角色被分批介紹並且到最後來個完美彙整,這是令我最大開眼界的地方(《黑色追緝令》),還有電影的某些黑色幽默也會讓人會心一笑,也被人稱之為Quentin式笑話,不是保守派的人應該會蠻吃這套的。
總之以上是我對導演Quentin Tarantino的淺見,感謝閱讀。
水母腦
水母腦
喜歡觀察生活、電影、電玩、美食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