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感覺中國近幾年實力有飛躍式的發展,尤其是在軍事領域?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因爲中國想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實力,
就像全球現役轟炸機,美國仨,俄國仨,中國一,天下就這麼三家,
就連大英帝國和傲嬌法蘭西都沒有保留。
大夥對轟炸機的普遍印象是:不就一扔炸彈的嗎?一開始確實是這麼回事,後來扔着扔着就變味了。
戰略轟炸機
先咬文嚼字,戰略轟炸機的「戰略」二字可不是白來的,對比一下「戰略核潛艇」、「戰略彈道導彈」這些名字,咱們就知道這位爺是接什麼業務的了。所謂的戰略,就是能改變敵我攻防態勢的能力,試問,還有啥東西比核武器更好使的呢?
那麼問題來了,接這等大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現代戰爭講究體系化作戰,但壓箱底的核武器卻是個例外。很多人以爲洲際導彈靠衛星導航,實際上,這位爺只依靠慣性制導和星光制導。慣性制導是通過導彈內部的陀螺儀修正偏差,星光制導是測量特定星星的位置來定位自己。這倆制導方式完全不受外界影響,幾乎不可能被幹擾。
爲啥不用衛星呢?爲啥不用無線電遙控呢?既然到了核大戰的程度,就要做好最壞打算,衛星全被捅光了,通信雷達全被抹平了,大氣層內外全是電磁干擾……這種時候,越依賴體系越沒用。
所以,接大活的基本功就是:獨立完成工作。
這要求體現在轟炸機上就是「航程」,一旦起飛就可以滿世界溜達,不依賴機場。
雖然陸基和海基纔是核威懾的主力,但空基核威懾也是一個不錯的補充。海基勝在隱蔽,陸基勝在快速反擊,空基嘛,勝在花樣多。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導彈也只能攻擊幾百公里外的飛機,戰略轟炸機升空後,至少中途是挺安全的,這就增加了很多迂迴空間。
舉個例子,美蘇爭霸時,雙方都有核彈攻擊的誤報事件,實際上,一般人真正面對核打擊時,很難果斷髮射核彈反擊,通常都是覈對覈對再覈對。於是問題就來了,萬一是真的核打擊,這一耽誤,事情就得涼。
雖然還有核潛艇可以翻盤,但核潛艇仍然有很小的概率被一路跟蹤(爲避免被跟蹤,核潛艇出門時要把周圍海域空域都清空,架子大得很),只有戰略轟炸機,一旦升空,即便被發現也無法第一時間被消滅。
局勢緊張時,戰略轟炸機就會不間斷升空巡邏,保持一定數量的核彈在天空,使各大流氓之間的核威懾平衡更加穩固:哥們兒,咱家轟炸機剛起飛,反正到你家還得好一會,不如坐下來談談吧?
不過,轟炸機只能扔核炸彈或核巡航導彈,這玩意兒在攻擊階段有不小的概率被攔截,所以戰略轟炸機目前很難成爲核威懾的主力,算是「三位一體核打擊」的最後一位。這也是我兔早早就咬牙出了戰略核潛艇,卻直到最近幾年纔出戰略轟炸機的根本原因。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既然大活幹得不利索,專門伺候一羣戰略轟炸機就有點不划算了,於是,戰略轟炸機還得兼職接小活,扔扔土炸彈什麼的,一架頂別人三架。
可惜,大老闆到了工地不一定幹得過農民工兄弟!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的戰爭中,毛子親手操刀,出動圖-22M戰略轟炸機,本以爲去虐菜,結果……居然被擊落了!
這說明,哪怕是小流氓,只要攢下幾枚防空導彈,大流氓的轟炸機就很難爲所欲爲。咋辦吶,業務總得接啊,於是,轟炸機逐漸變成了一種防區外打擊的空射平臺,也就是說,躲在對方防禦範圍外,遠遠的發射巡航導彈。
但是這樣一來,轟炸機的效費比就有點低,通俗的說,就是不划算。舉個例子,一枚戰斧巡航導彈大約100萬美元,一枚衛星制導炸彈只要1萬美元。注意這裏「導彈」和「炸彈」的區別,遠距離只能扔導彈,近距離才能扔炸彈,如果轟炸機只能遠遠的扔導彈,而不是飛到人家頭頂扔炸彈,那性價比着實不高。
更何況,後面想接小活的飛機還排着隊呢,不就扔個炸彈嘛,好辦吶!不是隻有轟炸機才能扔炸彈,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機扔起炸彈來也是一把好手。
轟炸機的對手
有戰略轟炸機,自然就有戰術轟炸機,就是扔普通炸彈爲主的轟炸機,這裏岔開說一說戰術轟炸機的興衰。
二戰時,從上千米高空扔炸彈能否砸中目標全靠緣分,爲了解決緣分難題,思路有兩條。
要麼降低高度,比如俯衝轟炸機,只帶一兩枚炸彈,從高空直接衝下來投彈,命中率高,但容易被擊落。
要麼增加炸彈數量,那時候叫水平轟炸機,比如美帝炸東京時,炸彈簡直就像下雨一樣。
在當年,這類專業工作,只能交給轟炸機來完成,無可取代。
後來發生了兩件事情:炸彈精度提高了,防空導彈成熟了。這意味着大飛機沒必要、也沒能力在對方頭頂隨意倒炸彈了,於是,業務就被小飛機搶走了。
激光制導、衛星制導的出現,使得戰鬥機帶少量炸彈也能完成有價值的轟炸,而且戰鬥機面對防空導彈多少還有幾分招架之力。最關鍵的是,養一架轟炸機的錢可以養好多戰鬥機了,戰鬥機不但拿錢少,還能超低空突防,到對方頭頂扔廉價炸彈。最後還有一本帳,轟炸機載彈量大約20-30噸,而戰鬥機載彈量也已經10噸往上了,這一算,轟炸機裏裏外外浪費的錢簡直罄竹難書啊!
於是,轟炸機很快就混得快下崗了。
其中最令人唏噓的,當屬英法堂堂兩大流氓。英國火神戰略轟炸機,曾經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守護着日不落帝國的餘暉,直到1993年退役前的最後一次飛行。法國幻影IV,和戰鬥機一般大小的戰略轟炸機,撐着法蘭西的大國門面,直到1996年謝幕退役。
至此,全世界只剩三個國家保留了轟炸機。
能留下來的全是戰略轟炸機,因爲遠距離扔核彈的工作還無法取代,至於俯衝轟炸機、水平轟炸機、戰術轟炸機這些叫法全成了歷史名詞。
天下三分
這真是一個無聊的形容詞,但凡是戰略武器,你就說天下三分,但凡是尖端武器,你就說兩強相爭,基本八九不離十。
美帝三兄弟:B-52,B-1B,B-2,各有特點。
B-52是大哥,代表正統,中規中矩不追求時髦,30噸的載彈量,16000公里的航程,速度不快,年紀有點大(已經60歲了),多次升級後,仍是美帝空軍戰略轟炸主力。
B-1B是二哥,嘗試新玩法「超音速變後掠翼」,就是那種翅膀可以伸縮的飛機,相當時髦,1.2馬赫的速度,12000公里的最大航程,還可以超低空飛行,像戰鬥機一樣有不錯的突防能力。
爲適應不同高度速度,翅膀可以伸縮。
B-2,大名鼎鼎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概括起來就倆字:科幻。反正家裏有大哥二哥頂着,B-2的步子邁得相當大,算得上家裏最任性、最敗家的哥們兒。
B2原先打算靠隱身性飛進去扔炸彈,而不是像別的轟炸機那樣躲遠遠的扔導彈,但B2畢竟有20億身價,讓這麼一堆黃金屢屢涉險,總覺得有點不妥,所以,B2成了三兄弟裏幹活最少的。
後來,美帝覺得長得好看也不能喫空餉啊,於是,爲B2準備了一款防區外打擊的巡航導彈,也就是說,B2可以躲遠遠的扔導彈。不過,這麼一來,隱身性能不是浪費了麼?
算了算了,不管怎麼說,B2始終是地球上最先進的轟炸機,毋庸置疑。
哥仨加一起大約150架,可以輕鬆推平世界上99%的國家。如此霸道,以美軍的嘚瑟勁,不給三位爺合個影是說不過去的。
美帝經常讓這三位爺一起出鏡,天上地上都得有照片。
這還不夠嘚瑟,2021年超級碗開賽時,三大戰略轟炸機專程跑來助興,從賽場上空飛過。
對了,剩下那1%推不平嘛?地球上大約200來個國家,200的1%就是2。
毛子三兄弟:圖-95,圖-160,圖-22M。
圖-95,定位和美帝B52類似,服役時間、服役數量也差不多,雖然各項性能略差些,但拉出來叫板還是叫得響的。
圖-160,和美帝B1B類似,超音速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外形和服役時間都差不多,就是數量少點,不過速度可以到2馬赫,有一次把伴飛的F35直接甩沒影了,人送外號「白天鵝」。
圖-22M,有點像圖160的縮小版,各項性能打點折扣。實際上,圖160原先是打算取代圖22M的,只不過後來毛子掛了,圖160沒造多少,圖22M卻剩下一大堆,於是圖22M依舊是主力轟炸機。
(由大到小分別是:圖160、圖22M、雅克130教練機,感受一下轟炸機和戰鬥機的尺寸對比。)
圖22M剛出道時是非常成功的轟炸機,有很多開創性技術,美帝對此一度非常忌憚,談判時,美帝對圖22M提出了很多限制要求,諸如取消空中加油功能使其不具備洲際飛行能力等。只是沒想到,後來會混到被格魯吉亞破身……
更沒想到的是,毛子居然也耍起了寶,弄了一張少見的三巨頭合影:
大哥圖95打頭,二哥三弟分列左右。
原先毛哥仨和美哥仨是等量齊觀的對手,可惜蘇聯解體後分給烏克蘭的那些家當全被美帝忽悠銷燬了,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讓我們一個廣東省的財政承擔如此龐大的戰略武庫以及常規軍力,
省長肯定頭很大。於是,戰略轟炸機數量一減再減,如今還剩100來架,其中最先進的圖160,能飛的只剩十幾架。
永遠的六爺
相比美俄這種威懾全球的戰略轟炸機羣,咱們的六爺就只能低調一點了。轟-6轟炸機是參照毛子圖16設計的,從1969年服役以來,已經有十幾種改進型號了,轟-6A、轟-6B、轟-6C、轟-6D、轟-E、轟-6F、轟-6G、轟-6H、轟-6I、轟-6M、轟-6J、轟-6K、轟-6N……網友戲稱26個字母快不夠用了。
從後面幾個字母開始,轟6纔算摸着了戰略轟炸機的門檻,K首次亮相是2015閱兵,N首次亮相是2019年閱兵,服役時間更早。哥倆是中國目前主力轟炸機,航程超過8000公里,再配上射程2000公里的長劍巡航導彈,妥妥世界第三。
相比前面的字母,除了骨架沒動,K和N的改裝率高達90%,幾乎就是新飛機了。中國空軍從K開始,真正具備遠程打擊能力,中國也隨之正式成爲全球第三個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到了N,把肚子裏的彈倉都改成了油箱,又能空中加油,據說航程可以輕鬆破萬,勉強跟上了美俄腳步。
說到航程,咱想到一個有趣的博弈。按理說,10000公里航程意味着5000公里作戰半徑,因爲有去有回嘛。5000公里管住家門口是夠了,但離着美帝本土還差口氣,不過呢,咱六爺是可以帶核彈的,算戰略武器。
戰略武器不在於自己打算怎麼用,而在於對手認爲你會怎麼用。
咱們就幫美帝出出主意,假設六爺就帶2枚核導彈,剩下全灌滿油,再帶一架加油機,不考慮回程,一口氣飛到頭,扔完核彈就迫降或跳傘,那打擊距離少說10000公里起步,覆蓋美帝全境不是問題。
你若是美帝決策層,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呢?所以,別嫌咱們六爺年紀大,幹活還是槓槓的,在可遇見的將來,字母還會繼續往下排。
放一張全球七大現役轟炸機合影,中間的圖16相當於咱們六爺,體格最大的當屬毛子圖160。
六爺的逆襲
之前幾十年,中國空軍總體是防禦性的,制空戰機刷了一代又一代,對地飛機卻永遠是老面孔:五爺(強5)、六爺(轟6)、七爺(殲轟7)。
2016年造價堪比殲20的殲16正式服役,炸彈卡車橫空出世,幾乎全攬對地對海打擊業務,於是,2017年五爺退役、七爺停產,唯有六爺無可取代。
指望六爺吊打美俄轟炸機是不現實的,不過轟6的生產線倒是可以說道說道,這倒不是因爲咱們多先進,而是因爲別家的生產線都涼了。
不管美俄的轟炸機有多牛,畢竟全都是幾十年的庫存貨。注意,這裏說B52已經服役60年,說的不是這款機型,而是指這架飛機,你可能有點意外,最後一架B52是1962年下線的,然後生產線就一直涼到現在,美帝計劃讓B52服役到2050年,叫一聲太爺爺都不嫌多。
即便是最年輕的B2,也有二十餘年沒開張了。今年還有個趣事,B2核心零件找不到原廠配件,因爲很多供應商已經涼了,於是,美軍公開招標開展逆向研究,要山寨自己的產品……B1B的處境也好不了太多,美帝把十幾架好好的B1B拆解成零件狀態封存了,準備以後給其他飛機做備用零件。
毛子的情況稍微好一點,生產線只涼了二十多年。2016年勒緊褲腰帶重啓了圖160生產線,號稱這一波要下50架。折騰了5年,利用蘇聯時代留下的零件組裝了2架,順利首飛,最後能飛出幾架就看造化了。
說個題外話,毛子雖然快把褲腰帶勒斷了,但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還真捨得下血本,仍保持了全球頂級水準。
不過咱們也不用過分羨慕,咱們有咱們的優勢。
全世界只有轟6的生產線還能熱火朝天干活,數量早就破200架了,正火速奔着300架去。按照美俄那種讓轟炸機幹到100歲才退休的做法,相當一部分轟6正值壯年,又因骨架相同,估計很多老款都可以改造成K款和N款。
咱們不要貪心,就改出200架吧,每架帶6枚導彈,一共1200枚,在西太平洋夠那誰和那誰,還有那誰喝一壺了。
更何況,咱們還有一條生產線沒公開呢,到時候幕布一揭,估計有驚喜。
很多人以爲,只要出了轟20,就可以淘汰轟6了,因爲六爺的造型實在不討喜。實際上,任何武器必須要有足夠的規模才能形成戰鬥力,說到規模就不得不說性價比,轟炸機也講究「高低搭配,幹活不累」,美帝出了科幻的B2,幹活主力還是爺爺輩的B52、B1B,就是因爲划算。所以呢,六爺這麼厚道,沒理由不讓他繼續接活。
提高性價比的捷徑
英法這些國家放棄轟炸機的原因是性價比不高,其實提高性價比有條捷徑,那就是找一個高價值的目標。比如,航母,尤其是,美帝航母。顯然,這是隻有中俄纔會感興趣且有能力感興趣的目標。
不過,反艦導彈的射程通常不超過400公里,讓蠢萌蠢萌的轟炸機靠近到航母400公里,即便有戰鬥機護航,不付點代價是不可能的,這場面,大概和二戰俯衝轟炸機攻擊戰列艦同樣慘烈。
這樣看起來,轟炸機打航母,頗爲雞肋。於是,美帝就點了個新技能,雞肋瞬間變真香。
LRASM導彈,號稱射程超過800公里的反艦導彈:
美帝試射時一口氣扔了2枚,成功命中目標,具體細節不詳(不排除吹牛的可能性,800公里實在很離譜)。但是LRASM導彈速度很慢,0.8馬赫,飛完800公里都快1小時了,中間大把時間可供攔截,除非,你有足夠的數量。
按照B1B轟炸機以往的表現來看,可以輕鬆帶上20枚,飛到800公里處,扔完導彈就超音速往回奔,大概率是可以奔回家的。如果出動20架的話,對方就要接400枚導彈,這事兒,地球人都不好辦。
目前中國還沒聽說有類似的導彈,不過咱有東風,所以這活也能接。
東風負責掀翻航母,只要對方艦載機不能起飛就行,具體過程看以前的文章吧,航母戰鬥羣剩下的軍艦再用東風就有點敗家了。這時,就得六爺出馬了,6枚大號反艦導彈伺候着,外加三四百公里的射程,管你是巡洋艦還是驅逐艦,只要不是航母,都得叫爺爺。轟6可以遊弋在軍艦防禦圈邊緣,可進可退,一路吊着打,轟炸機滯空時間可長着呢。
一旦沒了航母,六爺在海上就是一霸,憑着遠超軍艦的機動性,只要幾架就能管住一大片,非常划算。順便說一說,地盤大也是提高性價比的一條路子,像英法這種小地盤只要在岸邊豎幾枚岸艦導彈就管夠了,但是像美帝這種想管全球的主,只有靠轟炸機拎着導彈到處跑才趕得上事。
好了,既然大夥都有了思路,那這路子走的咋樣了呢?
現狀呢?
只有大流氓手上纔有高價值目標,這可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所以大夥只能相互友好交流了。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日本海已經常態化,轟6K和圖95合作N多次了。因爲美帝在日本有軍事基地,這事相當於中俄美三者互動,順帶捎上本子一起玩,至少本子可以跟着拍拍照。
爲了給本子撐腰,美帝在印太部署了不少戰略轟炸機,經常到中俄邊境來碰瓷。其中美俄的互動方式比較親切,總是拿戰鬥機攆着對方轟炸機跑。
交流到手癢,實在想動手了,那就跑到小流氓家裏剿個匪什麼的。
毛子最喜歡炸敘利亞,有一次出動十幾架各型戰略轟炸機,還發射了昂貴的巡航導彈,炸的竟然是敘利亞境內的IS恐怖分子……
話說回來,毛子在敘利亞有不小的利益,航母又使喚不了,轟炸機確實是不錯的選項,2021年索性直接把圖-22M部署到了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這一下,毛子兵鋒直指中東、地中海,惹得美帝到處罵娘。
罵娘歸罵娘,美帝一點沒耽誤自己在全球部署戰略轟炸機。
美帝在歷次戰爭中,充分演示瞭如何用轟炸機虐待一個失去防空能力的小流氓,展現了轟炸機的赫赫淫威。不過最近幾年,大仗幹不動了,於是和毛子一樣,堂堂戰略轟炸機淪落到中東剿匪去了。
更沒出息的是,2019年一架B52墜毀在阿富汗,疑似被游擊隊擊落(塔利班宣佈對此事負責),雖然疑點頗多,但美軍也不給個準信(拒絕回應),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說個題外話,轟炸機運輸機在高空其實很難被擊落,但在起降階段卻可以被便攜式導彈偷襲,爲此,若在游擊隊出沒的基地降落,可能會採用所謂的「阿富汗降落法」,就是快速俯衝下降,儘量縮短降落時間。
這架運輸機因爲下降太快,把前輪給折斷了,這事兒多發生在阿富汗,故得此名。
鐵飯碗-空射彈道導彈
戰略轟炸機的本職工作畢竟是執行戰略任務,也就是扔核彈,只要守住這份工作,就不至於下崗。
現有的兩種扔法。一種是扔核炸彈,比如美帝的B61核航空炸彈,這玩意兒雖然能滑行一段距離,但轟炸機還是得儘量靠近目標投彈,也就只能嚇唬嚇唬小流氓了。
另一種是扔核巡航導彈,比如美帝空軍扔核彈的主力:AGM-86和AGM-129,後者有一定的隱身性能,射程3000公里。
最近,美國B52已經徹底取消了扔核炸彈的功能,全都改成了AGM-86核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幾乎超過了所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就是說,轟炸機可以在2500公里處悠哉悠哉發射巡航導彈而不用擔心被攻擊。
不過,既然都核大戰了,作戰半徑就不能這麼算了,無論哪個國家,如果遭遇核打擊,一定會湧現出很多英雄飛行員,寧可不考慮回程,也要衝到兩三千公里外攔下轟炸機。即便沒攔下,巡航導彈長途奔襲只能亞音速,靠隱蔽取勝,比如AGM-86跑完2500公里得3小時,中間一旦被發現,有大把的手段可以攔截。
可以被攔截的核武器都不是好核武器,核武器一旦出手,必須成功,不然反而會給自己召來核打擊。換句話說,戰略轟炸機爲了保住飯碗,需要一件更稱心的武器,一件在任何情況下都難以攔截的武器。
不用說了,答案肯定是彈道導彈。
雖然空射彈道導彈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但今天想要玩利索了仍然不容易。彈道導彈對發射要求挺苛刻的,而且又重又大,確實太難爲飛機了,眼下只有三分天下的那幾位有些進展。
毛子最近在這事上異常高調,普大帝都出來站臺了,用米格31或圖22M發射短程彈道導彈,號稱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10馬赫,名曰「匕首」,2017年正式服役,意味着技術已經成熟。2021年首次部署到敘利亞的空軍基地,演習時擊中了地中海上的模擬目標,十分嘚瑟。
美帝在這方面的探索比較早,玩法也比較多,有像毛子這種小號導彈:
也有更兇殘的玩法。先把導彈塞進運輸機:
然後用降落傘拖出來,在空中點火發射:
這玩意兒可以發射貨真價實的洲際導彈,其實美帝好幾次反導試驗的靶彈就是這麼發射的,已經有相當的成熟度。
此外,美帝還用波音747客機發射過一枚火箭,你沒看錯,用客機發射火箭,並且成功了。
這畫面實在難得,再放兩張照片:
2020年咱們的六爺終於趕上來了,可惜,沒有清晰照片:
就是肚子底下那個尖棍子,看尺寸比毛子的大,再多的信息咱也不知道了。
既然三家都有了現貨,那麼戰略轟炸機的鐵飯碗算是端穩了,恭喜世界和平又多了一份保障。
轟20
這檔口說轟炸機,主角肯定得是轟20,不過六爺好像已經能完全撐住場面了,二十弟這事,不用着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930內容數
    所見所聞,皆是感悟,人來人往,萬物生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愛情並非完美,正因為彼此包容,成為更好的那人。【日編聊心|如何讓愛情更久】: 跟在朋友眼中不靠譜的男生在一起是什麼樣的感覺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看似不靠譜但其實很可靠的男友,以及如何透過細心的關心和努力成長維持相愛的情侶關係。本文強調了對方的尊重、陪伴感情、共同進步、價值觀相契合和安全感。讓讀者感到溫暖和理解。
    Thumbnail
    avatar
    羽昊/ 日青總編
    2024-01-13
    「走投無路的感覺」為什麼是一件好事?「走投無路的感覺」是一種「好事」的原因是,通常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注意力才會從外在真的轉一些到自己內在,這時候可能是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打開前往真相的門: 「我怎麼會搞成這樣?」 「我怎麼會把自己活到這一步?」 這一切都有答案。只是,你真的想知道嗎?
    Thumbnail
    avatar
    Wisdom
    2023-11-28
    為什麼越過越不順?「病識感」決定你的人生好壞在開始討論「病識感」是如何直接影響人生好壞之前,這裡先給出幾個重點: 請不要小看「小的壞習慣」的累積,請記得「雪球效應」這件事 發現自己一直處在「不開心」、「浪費時間」的模式,就要警覺 窮,不是壞事,窮代表著「做正確決定的契機」 就在這幾天摯愛的《六人行》演員馬修‧派瑞猝逝了,雖然我早已知道
    Thumbnail
    avatar
    好學
    2023-10-31
    【身為富豪家子孫,是什麼感覺?】《做你自己》閱讀筆記|蹦蹦阿奇這本書是大家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他兒子-彼得(Peter Buffett)所撰寫的。 其實我一開始有部份的心態,是好奇身為巨富的孩子,究竟能體驗到怎樣的生命與觀點,甚至多少也會有仇富、看戲、挑剔、批判的思緒產生,想知道本書的內容,是否僅僅把幸運當成是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呢? 結果是,對於走在不同於
    Thumbnail
    avatar
    蹦蹦阿奇
    2023-09-05
    ChatGPT投資機遇第1講:與Siri相比,ChatGPT為什麼給你更聰明的感覺?ChatGPT是一種人工智慧技術,相比於其他智能助手如Siri,ChatGPT更聰明。這種技術的發展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因為它背後帶來的投資機遇深度與廣度兼具,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不是非常容易理解。我計劃通過一系列文章來解讀ChatGPT帶來的機遇,並讓更多的投資者了解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Thumbnail
    avatar
    Mr. Alpha
    2023-03-06
    #25提問:想知道為什麼常感覺腰痛?當你談及腰痛,不要急著驅逐它,停在這裡感受一下那種痛感裡還有什麼感受? 與其說是腰痛,其實更像是腰酸,你的腰幫忙前面相對應的肚子負擔起他們本該承擔的支柱力量,也就是說,你身體正前方的核心力量沒有啟動,所以腰日以繼夜做了兩份工,自然會覺得酸痛。
    Thumbnail
    avatar
    愛的正反合
    2022-08-19
    為什麼會感覺力不從心?你有沒有曾經有過,腦袋想著今天要完成什麼,身體卻不聽使喚的經驗?這件事從跑步上就能體會,你會了解到身體的一個限度,這時不是頭腦告訴身體我要辦到,你就會得到相對應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Lianggg
    2022-07-07
    CO1:紅色為什麼給人一種強烈的感覺?大部分人對於紅色的聯想,是愛、憤怒、熱情、興奮、危險、血、太陽、炙熱等強烈的感受,除了心理的感受外,當人們照射紅光時,也會造成血壓升高、脈搏、呼吸與心跳次數增加的生理反應,而其他色彩並無法造成這些反應。人們為什麼對紅色具有如此強烈的感受?也許可以從人類的歷史發展與演化過程中找到解釋。
    Thumbnail
    avatar
    BY COLOR 百色抽屜
    2022-03-17
    拖延不是病,為什麼感覺糟到要了我的命?本文是《拖延心理學》一書的推薦文,同時也是提供時間不足、或缺乏耐心閱讀多達900頁篇幅的使用指南。幫助因拖延所苦的人理性分析有多少時間達成目標、找出拖延的理由與藉口、以及提供立即行動的小技巧。
    Thumbnail
    avatar
    ready for departure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