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減法」了一番。
減除視覺噪音後,心靈無比清爽,在斷捨物品的同時,真的會有一種「自由感」,那些一直沒使用的物品,總感覺它們飄著一股哀淒之氣,尤其是價格昂貴的物件(多年前我還很「物質腦」時購入的)。
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邊斷捨物品,邊重聽《蔣勳-細說紅樓夢》,這部作品,開啟了我對古典文學的興趣,一再的重聽、一再的被提醒如何溫柔面對世事,如何保有純粹的生命態度。很喜歡蔣老師用『明鏡』形容紅樓夢:曹雪芹的包容心及對生命態度的超越感,具體呈現紅樓夢裡各色人物獨有的百種生命。文學裡的『全知觀點』即是超越感,不會偏頗的『成為』小說裡任一個角色,也沒有對個別角色的愛恨,而是透過更高、更超越的視角,將這些人的生命呈現出來,就如鏡子般,鏡子本身沒有選擇,也沒有愛恨,你走近鏡子,鏡子就如實呈現你的客觀情狀。林黛玉的哭泣、薛寶釵的周到、王熙鳳的精明,都只是如實呈現,曹雪芹從沒對任何角色有主觀的批判或評價,即便對賈璉或薛蟠亦然。
無論我們的生命形態比較偏向紅樓裡的哪個人物,也無論我們的脾性如何,始終都有專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無論我們是主流世界的貧賤或富貴,所有的經歷,無論是清醒、明晰或是短暫的麻痺、沈淪,都必定是為了成為更包容、更無爭、更愛這個世界的自己。曹雪芹雖謙稱自己的書寫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但他更像《流浪者之歌》裡的悉達塔,在經歷過所有繁華、權力、情愛後,觸發了『覺察』的可能,最後讓自己看穿、透析,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
從物質我過渡到心靈我;從利己過渡到利他,很感謝有許許多多文學的陪伴,也感謝曾經經歷過的挑戰,否則處在安逸裡,永遠都無從思考所為何來!文學能讓我們看見他人用盡生命酸苦淬鍊出的甜美,在享用前人的光、善良、信仰及力量的同時,願我也能成為影響他人生命的存在。
《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因爲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綻放著所有的美好!
很喜歡現在的類隱士生活,可以無痛早睡早起,可以隨時投入大自然懷抱,可以擁有單純的人我關係,小日子簡單、純粹、美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