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浮山蜃市星閃閃》:城市的光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坊間總是有這麼一種說法:藝術家眼中的風景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但難道你都沒有好奇過:是怎樣的不同?可惜的是當代藝術的創作主題寬廣如星辰大海,普通地畫風景主題的作品倒是買少見少。

然而,這次香港藝術家周俊輝和黃進曦的聯展《浮山蜃市星閃閃》,不但讓我們看到熟悉又迷幻的香港風景,也完全表現出兩位藝術家的高可塑性和創作突破,實在難得!

首先是,藝術家的作品明顯是為了這次展覽特別創作的作品。坦白說大部分時候我對商業畫廊的策展都不會有太大期望,畢竟人家主要還是以銷售為主嘛!所以主要也是認識一下新藝術家、或者看看某位藝術家的創作有甚麼變化。不過二人或以上的群展,也總得有個主題的。下下之策、不過也很常見的,就是套個定義廣闊像「自然」、「未來」、「青春」之類的主題,然後把一大堆藝術家放在一起的群展。好一點的是藝術家之間的靈感、手法或者創作背景有相似之處,令群展比較統一。最好的當然就是和本次展覽一樣,畫廊和藝術家商量好主題,同時藝術家專門為展覽主題創作新作。

raw-image

展覽以「光」為主題,香港從早晨到黃昏到深夜的光景被收藏在畫框中;甚至有些作品模糊了時間,或真或假的場景也突顯了「浮山蜃市」的意象。

黃進曦依舊以他擅長的寫生風景為主,鮮艷的顏色、精準的比例、和清楚勾勒的細節,構成了一幅幅風格浪漫但細節真實的香港風景。這次他把焦點放在工作室所在的火炭,精細地描繪了他以前鮮少下筆的城市建築,很有新鮮感。他過往的創作以山野為主,同時大多是陽光明媚的時間,以對比強烈的色彩塑造出既立體又如幻夢般的郊外風景。但這次選擇了自然和城市交界的火炭,一方面是呼應聯展另一位主角周俊輝的選題風格,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一個突破。

raw-image


黃進曦筆下的日光,主要是色彩對比的光影來強調「光」的存在。但這次在《也許城市是囚禁星光的牢》中,他筆下的萬光燈火卻畫得很具體,像一顆顆掉落凡間的星星,甚有趣味。另外一幅作品《玖壹零》,描繪的或許是他的住處,在一幅畫中同時包含了日間和夜晚,窗外光線和室內冷暖光在地板上的反射緩緩變化,既虛幻又真實,是我其中一幅很喜歡的作品。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幅作品的視角有別於他的其他作品,帶着超廣闊魚眼鏡頭特有的扭曲,和周俊輝的作畫互應,真的很棒!



而另一位藝術家周俊輝,繼Touch Gallery的個展「永遠在目前之後」之後,這次展出的新作也算是他對自己創作模式的再次挑戰。他放下了一向慣用的低對比灰調色彩,用黃進曦經常大面積使用的紫色、橙色和綠色,畫出了很有個人風格的作品。

raw-image

如果說黃進曦以光線來表達時間的虛實交錯,那周俊輝則是以穿越過去與現在的空間來表現「浮山蜃市」的主題。他在作品中偷偷加入了他一直以來的創作主題:香港電影,但又讓他們出現在不同的時空。像《1996年的食神於2021年1月的廟街》、《花樣年華於1999年蓮香樓開鏡記者招待會》等等,讓當年《食神》中一群吵吵鬧鬧的角色置身於2021年在疫情中封城的廟街,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周俊輝不是單純的畫風景,同時也在隱晦地表達他一直很關注的本土變遷。事實上,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看到一篇訪問中,周俊輝是這麼說的:

時代不饒人。提到城市更替,周俊輝感受更深。
他說向來不欲繪畫那些過份直白的「香港」符號,例如天星小輪、獅子山等,但近年想法漸漸改變:「東西逐一消失,它們開始對我說:是時候畫我了,再不畫便沒有機會。有種它們迫我趕快去畫的感覺。」
最近一齣講述霓虹燈的電影,他覺得正是這個道理:「不是導演去拍霓虹燈,是霓虹燈追著導演去拍。」
曾經生怕賣弄情懷,現在害怕的是,有天失去賣弄的機會。

我很享受這次的展覽。對比平日熟知的風景和藝術家完成的作品,想像他們眼中的世界,這個過程有種和兩人在心靈交流的感覺。同時,兩位香港青年藝術家的合作的而且確碰撞出了很亮麗的火花,期待他們以後更多的創新!

《浮山蜃市星閃閃》
日期:5月2日至6月10日
時間:11am – 7pm(逢星期日及一休息)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10樓「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如無書
20會員
30內容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不如無書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看畢這個展覽,我覺得村上隆所追求的藝術之路正是他的もののけ ── 既讓他在家鄉被千夫所指、也令他在海外收穫萬人景仰;是不瘋魔不成活的詛咒、也是祝福。
Thumbnail
2024/09/03
看畢這個展覽,我覺得村上隆所追求的藝術之路正是他的もののけ ── 既讓他在家鄉被千夫所指、也令他在海外收穫萬人景仰;是不瘋魔不成活的詛咒、也是祝福。
Thumbnail
2024/01/27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
Thumbnail
2024/01/27
《離騷幻覺》其中一幕,是單純的黑底白字,以滿屏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當中字字泣血。
Thumbnail
2023/01/12
Stephen Thorpe的新作品多以低明度的顏色為牆身,配以帶有「森林」元素的淡彩地氊,清晰地展現了人類面對未知的躊躇和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2023/01/12
Stephen Thorpe的新作品多以低明度的顏色為牆身,配以帶有「森林」元素的淡彩地氊,清晰地展現了人類面對未知的躊躇和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周森未曾過問影帝後生的出身來歷,就是最忙的時候,至少三個月一次,景耀會來他這兒夜宿,他們一道選了客廳的新燈飾,不如原先的八爪燈華麗,勝在功能性,以及中央那盞唱K時最適宜的橙光;此外,劉少也自發性地每半年上門一回,給他的老卡拉OK機更新曲目。 這些點點滴滴鮮少訴諸言談,似直覺,也似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
Thumbnail
周森未曾過問影帝後生的出身來歷,就是最忙的時候,至少三個月一次,景耀會來他這兒夜宿,他們一道選了客廳的新燈飾,不如原先的八爪燈華麗,勝在功能性,以及中央那盞唱K時最適宜的橙光;此外,劉少也自發性地每半年上門一回,給他的老卡拉OK機更新曲目。 這些點點滴滴鮮少訴諸言談,似直覺,也似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白鉉真在台北的個展呈現了都市人心底的掙扎,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觀察。此展中最主要的意象都相當單純:光、太陽、房間,這些簡要的概念囊括了都市中的凌亂和不堪。白鉉真以藝術家的身份,或說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首爾的人的身份,將內心深處對於光芒的憧憬,轉化為藝術創作,試圖在誤闖這隱蔽房間的觀眾心底,留下痕跡。
Thumbnail
白鉉真在台北的個展呈現了都市人心底的掙扎,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觀察。此展中最主要的意象都相當單純:光、太陽、房間,這些簡要的概念囊括了都市中的凌亂和不堪。白鉉真以藝術家的身份,或說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首爾的人的身份,將內心深處對於光芒的憧憬,轉化為藝術創作,試圖在誤闖這隱蔽房間的觀眾心底,留下痕跡。
Thumbnail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你相信有天使嗎?祂是什麼模樣?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莊立豪作品裡呈現的天使,覺得奇幻到需要去展場感受。
Thumbnail
🌿「這幾乎抽象的,因為不確定而極寬大的一切生發之間。——陳育虹」 光影之間,虛實之間,時空之間 凝望當代女詩人陳育虹文本,打造遼闊的詩性國度,邀觀者自由飛行
Thumbnail
🌿「這幾乎抽象的,因為不確定而極寬大的一切生發之間。——陳育虹」 光影之間,虛實之間,時空之間 凝望當代女詩人陳育虹文本,打造遼闊的詩性國度,邀觀者自由飛行
Thumbnail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一直在香港創作的兩位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表現了香港自疫情後,日常生活一些微不足道但又實實在在的變化。火車車卡由12卡變成9卡;不再存在的麗晶賓館、牛頭角下邨和蓮香樓;還有那萬家燈火背後的人 ── 再過幾年,他們還在不在呢?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