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首爾的《首爾乍現—白鉉眞初心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Light23》,圖片來源:https://kdmofa.tnua.edu.tw/mod/exhibition/index.php?REQUEST_ID=e1626ae68798853bcff9a390f902a9df3b8f87b8120b98e3630f9a42d7b2594c#gallery

《Light23》,圖片來源:https://kdmofa.tnua.edu.tw/mod/exhibition/index.php?REQUEST_ID=e1626ae68798853bcff9a390f902a9df3b8f87b8120b98e3630f9a42d7b2594c#gallery

關渡美術館此次推出的個展,是韓國演員兼當代藝術家的白鉉真之初心展。從入口處走下關渡美術館樓中樓的樓梯,就能看到二樓巨大的投影幕上,一名女人在雨中,先是面無表情地行走,隨著影片推展,轉為激動地狂奔著,再搭配粗獷的男聲演唱的深情歌聲,緊緊攫住我的眼球和耳朵。這件作品叫做《Light23》,由名導演奉俊昊執導,由此已經能一窺這次展出作品中的華麗韓國娛樂圈陣容。

|光

整個展覽除了這件尺寸巨大、聲勢浩蕩的《Light23》之外,另有牆面上處處可見的手寫塗鴉、字跡,展場中央的錄像由多個直立式螢幕和映像管電視播映,以及與《Light23》分別位於展間兩側尾端的《The End》這件長達半小時的錄像作品,其旁邊還有兩個尺寸較小的映像管電視。展覽中絕大多數的作品形式都是錄像,不過除了影像之外,聲音也佔了很大的比重。

展覽中的聲音主要來源仍是《Light23》。原創的曲目隨著鏡頭拍攝女人失憶的模樣,不斷地堆疊、起伏,最終來到曲子的高潮。整部錄像攝於韓國鄉村田地間。日落時分,大雨傾盆,心碎的女子不斷地走著、跑著,浸染悲傷的雙眼不時望向夕陽的方向,似乎在通過即將消逝的日光,緬懷心底的遺憾。原先鏡頭都是隨著女人的行走而移動,多以特寫的方式捕捉其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可到了尾聲,女人在雨中張開雙臂、朝遠方跑去時,鏡頭就留在了原地,拍攝女人奔馳的背影。如此周而復始。隨著錄像的重複播映,《Light23》的旋律亦在展場中餘音繞樑。

《Light23》左方牆上的塗鴉

《Light23》左方牆上的塗鴉

看完這件作品後,目光會自然地被投影左方牆角的塗鴉吸引。由藍和黑這兩個簡單顏色組合成的,筆觸稚嫩的風景畫,描繪了一棟全黑的房子,以及其他用藍色顏料繪製成的抽象景觀,僅能勉強辨別最右方的塗鴉是一棵樹。在房子左側,有一張用黃色紙膠帶固定的紙,上頭寫著〈光〉這首歌的歌詞:

「說著說著/我心裡就覺得難過/已無話可說/所以我閉上了嘴/⋯⋯我看到了太陽/而就在那太陽下/你站在那/從你身上散發那神秘又溫柔的/三岔光/在我眼中/在我腦中/在我心中/滲透進了我的深處並留在那/它留下了/留下了⋯⋯」

在整個展覽中,不論觀看哪個作品,即便戴上了耳機,這首歌仍然會闖進耳膜。知曉其歌詞以後,想必裡頭所講述的正是這個展覽的主要概念 — — 那道烙下深刻痕跡的光。此時亦能回扣到展覽標題的「首爾乍現」,與刻板印象中的首爾不同,這個展覽裡沒有任何光鮮亮麗的建築、燈火通明的街、梨泰院上鼓譟的人群。對於生活在首爾的白鉉真來說,首爾不是觀光客眼底的樣子,反倒是那三岔光,構成了他眼裡最真實的首爾。

|首爾印象

中央錄像區

中央錄像區

中央錄像區

中央錄像區

他眼底的首爾是怎麼樣的呢?或許中央錄像區牆面上的手寫字能提供線索。此處的手寫字都是錄像中反覆出現的字幕內容,每句都相當簡短。「我從未見過文明的燦爛,我看到了受污染的空氣、土地、水與海洋」、「我想逃離房地產、股票、加密貨幣、貸款、宗教和政治人物這些事,直到最後」、「我想著充滿活力的時代,並相信這樣的時代」⋯⋯裡頭這幾句比較直接指涉了都市生活的弊病,並且對於自己身處當下的質疑和控訴,卻也懷抱「充滿活力的時代」的希望。

除了都市文明之外,這面牆上的文字也貫徹了整個展覽的核心。包含「睜開雙眼,我盯著灼熱、鮮豔、明亮的太陽,我說你好」、「閉上雙眼,我一次一次又一次,閉上眼」、「那家餐廳的泡菜煎餅,真的很好吃,我渴望它」、「我只有在非常特別的狀況下,才能同時欣賞植物和機器」和「已故的你在我夢中如現實中出現,佇留片刻又靜靜消失,我一遍又一遍說了Goodbye」等句。

能從這些句子能窺探到白鉉真所謂的「初心」,在整個展覽裡以光、太陽和泡菜煎餅的形式存在。從這些樸實又明亮的想法出發,他開始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他人的關係。在混沌的都市生活中,他睜開眼,又一遍遍閉上眼,學會遺忘和原諒。

牆面上的手寫字

牆面上的手寫字

|三岔光

《The End》第三段

《The End》第三段

《The End》第三段

《The End》第三段

〈光〉歌詞中提到的三岔光,對應到《The End》這件由三個短篇故事組成的錄像作品。敘述施虐的男人、分手的女人和親子間的感情。談論人性、自然、遺忘與原諒。這三段錄像開頭和結尾處都打上大大的「The End」,因為這句話既是此作的標題,放在開頭處作為介紹,但文字本身又帶有結束的意味,因此結尾時也會再度出現,搭配錄像作品巡迴播放的特性,使得這部錄像呈現一種弔詭的自體輪迴,令人看不清開始與結束。或許這也是白鉉真取名的用意,對應到實際在都市中、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開始和結束。

片中多次提及感情。第二段開頭就是一個女人在對一個男人提分手,但女人說,不要覺得是「我」在和你分手,而是隨便的一個女人跟你分手而已。後來,女人將男人約出去,更提到沒有人能夠獨自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每個人都代表了他身後的無數個人。連接到第三段影像,大多時間是一名女子講電話的畫面,尾聲處,女子聲嘶力竭地對她的母親說:

「即使環境都被破壞了,我原諒了一切。即使整個宇宙都被摧毀,我也會原諒!⋯⋯媽媽,原諒和遺忘是如此容易。⋯⋯媽媽,我是遺忘的專家。」

《The End》裡的人物都不是他們自身。作中對他們的背景毫無交代,可這也無關緊要,因為重點不是畫面上的人是誰,而是那是一個「人」。如同第二段的女子說的,沒有人能夠獨自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所以錄像中的每個人、每句話,都在世界中被重複、被遺忘、又被原諒。

尾聲歇斯底里地哭喊自己是「遺忘的專家」的女子,或許正是白鉉真影射的都市人形象。眼睜睜看著身處的家園被開發,土地被踐踏,即使到後來整個宇宙都在人類的慾望之下被毀,也會選擇遺忘。都市人,何嘗不是「遺忘的專家」呢?白鉉真藉由母女間的通話,替汲汲營營又兢兢業業的都市人叫喊出聲,句句刺骨,聲聲札心。

《The End》第二段

《The End》第二段

《The End》第二段

《The End》第二段

|現場演出

現場演出側拍

現場演出側拍

現場演出側拍

現場演出側拍

此次展覽搭配了現場演出和工作坊活動。在現場演出中,白鉉真赤著腳、站在展覽中的活植栽旁。起初,他像雕像一般佇立,毫無波瀾地朗誦牆上的句子:

「小/乾淨/安靜/這是我想要的房間/素樸的房間

接著,他拿起手上的噴霧器,開始對著植物和展場噴灑防蚊液。到後來,他整個人不支倒地,倒下的模樣像極了一旁的植物,且聲音顯得斷裂,不斷發出不成意義的吼叫,四肢抽動,到後來,防蚊液灑落一地,噴瓶也拆解開來。最後,表演結束在重新起立的白鉉真,再度朗誦牆上的句子。

所謂「房間」可能意指都市的生活,畢竟房間就是人們日常生活時最常待的地方。那白鉉真理想中的生活,就如他朗誦的那樣小、乾淨、安靜、素樸,與首爾這個都市的一切特質相反。通過短暫的文字和失控的噴霧,白鉉真回歸原始的、植物的狀態,以身軀對抗文明的剝削。整個展覽雖以「首爾」為名,卻處處顯現與首爾對抗的決心。

牆上的句子:「小/乾淨/安靜/這是我想要的房間/素樸的房間」

牆上的句子:「小/乾淨/安靜/這是我想要的房間/素樸的房間」

|小結

此次白鉉真在台北的個展呈現了都市人心底的掙扎,以及對於周遭環境的敏銳觀察,展露出一種脆弱的感性。此展中最主要的意象都相當單純:光、太陽、房間,這些簡要的概念囊括了都市中的凌亂和不堪,被白鉉真巧妙地化約到零碎的檔案影像、牆面塗鴉以及錄像作品中。在強烈的歌曲中,白鉉真以藝術家的身份,或說是任何一個生活在首爾的人的身份,將內心深處對於那道光芒的憧憬,甚至連負面的控訴都納入其中,轉化為藝術創作,試圖在誤闖這間隱蔽房間的觀眾心底,留下一道痕跡。

「滲透進了我的深處並留在那/它留下了/留下了⋯⋯」
《The End》第一段

《The End》第一段

《The End》第一段

《The End》第一段

|延伸閱讀

展覽官方介紹:https://kdmofa.tnua.edu.tw/mod/exhibition/index.php?REQUEST_ID=e1626ae68798853bcff9a390f902a9df3b8f87b8120b98e3630f9a42d7b2594c

avatar-img
18會員
58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它 — — 萬物的終焉,鐵軌無可避免的末站,死寂的必然。龔卓軍形容此次展覽是以死亡為終點倒退回來思考。在這個脈絡下,回望楊茂林過去的作品,以及七十歲的現在,仍然創作不輟的身影,不由得帶起感性的有色眼鏡。楊茂林的靈魂仍年輕、澄澈無比。
藝術家的書這一媒材在觀念藝術裡如此重要,是因為觀念藝術的主張之一就是反對傳統藝術機構的權威,而書本作為一種容易流通的媒材,可以作為一種「另類空間」存在,提供藝術家除了提供藝術家除了傳統的美術館和藝廊以外的展示方式,能夠以更民主的方式,將創作想法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觀看和邊界這兩個主題,是可以統合起來做結的:藝術家展現自己在展覽中的權力。觀眾和藝術家何嘗不是《打獵》中競逐的兩者?觀眾的眼睛恣意地搜尋自己想看見的,藝術家拚命敘述自己想呈現的,當這兩者產生交集時,這個展覽便在觀眾心底印下一個赭紅的印記。
它 — — 萬物的終焉,鐵軌無可避免的末站,死寂的必然。龔卓軍形容此次展覽是以死亡為終點倒退回來思考。在這個脈絡下,回望楊茂林過去的作品,以及七十歲的現在,仍然創作不輟的身影,不由得帶起感性的有色眼鏡。楊茂林的靈魂仍年輕、澄澈無比。
藝術家的書這一媒材在觀念藝術裡如此重要,是因為觀念藝術的主張之一就是反對傳統藝術機構的權威,而書本作為一種容易流通的媒材,可以作為一種「另類空間」存在,提供藝術家除了提供藝術家除了傳統的美術館和藝廊以外的展示方式,能夠以更民主的方式,將創作想法更廣泛地傳播出去。
處在資本社會的我們面對疲乏的日常,通過藝術來反思自己所處社會的異樣,此次展覽藉由「非地方」的切入手法,帶領觀眾討論日常中遇到的細小違和感,以繪畫、錄像、VR、AR、裝置或演出等形式,站在資本社會裡,批判金錢宰制的現狀。
水、不鏽鋼和光都是這個展覽中相當搶眼的元素,並且構成了整個展的氣氛、想像、似是而非的過度感,若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中的「limbo」概念挪到這個展覽中討論的話,能夠抽離原先虛浮於空中的無措感,轉而對生命、存在和本質進行探討,可惜目前對物質的執念太深,我也只能在這裡停筆了。
這是一個用「行為藝術」之名包裝的,對奇觀和傷痕的販賣。我像是被邀請進羔羊獻祭現場而驚慌失措的最愚昧之人,眼睜睜看著藝術家和拍賣會和評論家和館方宣稱的「純潔、希望」被當作一種可以消費的娛樂。這不是矗立於懸崖之上的大佛,只是被製造、被行銷、被操弄的圖像。
觀看和邊界這兩個主題,是可以統合起來做結的:藝術家展現自己在展覽中的權力。觀眾和藝術家何嘗不是《打獵》中競逐的兩者?觀眾的眼睛恣意地搜尋自己想看見的,藝術家拚命敘述自己想呈現的,當這兩者產生交集時,這個展覽便在觀眾心底印下一個赭紅的印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知道韓國導演李滄東的名字,是在看了他導演的電影《密陽》(女主角全度妍因為這片成為韓國史上第一位坎城影后)。這部電影直接挑戰了我的基督教信仰,但也讓我對信仰有了更深層的反思。
Thumbnail
夏賢尚 第5張數位單曲《Living the moment of love》 Dream Pop曲風,一首以空無一人夜晚道路的空間感和漫步其中的吉他旋律的思念、看似無心隱隱約約的鼓聲和貝斯節奏填滿的歌。夏賢尚的歌聲像是夜晚道路上獨自發光的路燈一樣,時而輕拍安撫、時而使人落淚,溫暖地照亮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長夜過後,總有光。 《長夜盡頭的微光》,一部由日本導演三宅唱執導的作品,講述一個患有 PMS(經前綜合症)的女主角與一個患有恐慌症的男主角相識相知的故事。這部電影用16mm菲林拍攝,所以它的顏色、光都十分美,是會令人想馬上去日本的美。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在繁忙的城市夜晚模糊的燈光中,珍的面容反射出一幅情感的馬賽克。她的眼睛是深綠色的,閃爍著未落的淚水,通常被遮住的臉頰上的小疤痕今晚在附近霓虹燈的光芒下被照亮。珍一直在城市的混亂能量中找到慰藉,但今晚,她的思緒卻像周圍的狂亂一樣動盪不安。
Thumbnail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KIRA-KIRA DAYS. 故事再現計劃】 『キラキラ Kira-Kira』(adj.) =閃閃發光、熠熠生輝的樣子 可以用來形容波光粼粼的湖水,或是眼神中的閃耀,又或者每天努力生活著的你。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有關「回憶」的再敘,透過對談、敘述與聆聽,讓一段記憶中的故事重新被書寫與解讀。
Thumbnail
當大雨被閃電劃破天際,它帶來的強烈衝擊足以照亮房間,我們看見了蜷縮在角落的女主角折村花子,她的臉上帶著淚珠,與她平時開朗示人產生形象上的反差。「閃電」就此成了貫穿整部作品中的意象,正如電影開場折村紀錄了人們「一閃而過的念頭」,像是一名老者對自殺者的催促與訕笑,看似荒謬卻又無比真實的片刻,好似一記響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知道韓國導演李滄東的名字,是在看了他導演的電影《密陽》(女主角全度妍因為這片成為韓國史上第一位坎城影后)。這部電影直接挑戰了我的基督教信仰,但也讓我對信仰有了更深層的反思。
Thumbnail
夏賢尚 第5張數位單曲《Living the moment of love》 Dream Pop曲風,一首以空無一人夜晚道路的空間感和漫步其中的吉他旋律的思念、看似無心隱隱約約的鼓聲和貝斯節奏填滿的歌。夏賢尚的歌聲像是夜晚道路上獨自發光的路燈一樣,時而輕拍安撫、時而使人落淚,溫暖地照亮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長夜過後,總有光。 《長夜盡頭的微光》,一部由日本導演三宅唱執導的作品,講述一個患有 PMS(經前綜合症)的女主角與一個患有恐慌症的男主角相識相知的故事。這部電影用16mm菲林拍攝,所以它的顏色、光都十分美,是會令人想馬上去日本的美。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在繁忙的城市夜晚模糊的燈光中,珍的面容反射出一幅情感的馬賽克。她的眼睛是深綠色的,閃爍著未落的淚水,通常被遮住的臉頰上的小疤痕今晚在附近霓虹燈的光芒下被照亮。珍一直在城市的混亂能量中找到慰藉,但今晚,她的思緒卻像周圍的狂亂一樣動盪不安。
Thumbnail
這次陳怡今在2024的第一檔展覽定名為「在家寫生」, 展出有三種不同的媒材,圍繞在生活物件、移動中的風景。 ... 這次的作品雖然是平靜的畫面,卻讓我的心裡澎湃洶湧。 我在作品前忽遠忽近,然後還側面看, 想要找出一些讓我心臟怦怦跳的原因😂
Thumbnail
【KIRA-KIRA DAYS. 故事再現計劃】 『キラキラ Kira-Kira』(adj.) =閃閃發光、熠熠生輝的樣子 可以用來形容波光粼粼的湖水,或是眼神中的閃耀,又或者每天努力生活著的你。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有關「回憶」的再敘,透過對談、敘述與聆聽,讓一段記憶中的故事重新被書寫與解讀。
Thumbnail
當大雨被閃電劃破天際,它帶來的強烈衝擊足以照亮房間,我們看見了蜷縮在角落的女主角折村花子,她的臉上帶著淚珠,與她平時開朗示人產生形象上的反差。「閃電」就此成了貫穿整部作品中的意象,正如電影開場折村紀錄了人們「一閃而過的念頭」,像是一名老者對自殺者的催促與訕笑,看似荒謬卻又無比真實的片刻,好似一記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