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爺不一定姓張,有時候姓楊(本文曾刊登於聚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般民間所說福德爺,僅知為守境之神,未必有名有姓,要說有的話,大多說是張福德,但彰化銀行山福德宮所祀之福德爺,卻是真實人物,清朝時期彰化大墾戶楊志申。

  據1807年成書的「續修臺灣縣志」中載,楊志申有卹鄰、賑貧、捨棺、修廟宇、治橋梁等諸多義行,且能敦睦親族、孝母友弟。這些都是有家資之人所能為,但楊志申還大力資助縣學,且為挪地讓蔣毓英蓋學宮,把父親的墳也遷了,後他也因此義舉入祀忠義孝悌祠。

  蔣要人遷墳,大概自己也有點不好意思,特地幫他父親另選了一個「金盤搖珠」的吉穴,並鼓勵他到彰化開墾,還預言他子孫必昌。

  其實蔣會這麼做,也是因為楊老太公可不是普通人,他娶了一個家世顯赫的妻子,是清朝大學士李光地之女,蔣毓英建學宮當時,李光地已經是大破三藩之亂的功臣,也就是說,楊志申的母親大有來頭,哪個官來不得高看兩眼。這蔣公膽子夠大,敢叫人遷墳,事後還不得大大彌補一下。

  楊母之墳現在在和美,已被列為古蹟,而當初葬父的金盤搖珠穴,在林爽文之變時被林軍所毀。

  楊志申到彰化後,開闢有二八圳,可灌田千餘甲,快官圳和深圳之開闢亦有他的功勞。

  楊富甲一方,其墾地最北甚至到金包里。楊家自志申始,一直和官方關係良好,不管朝代更迭皆然,其子協助清廷平林爽文(這一定要的,祖墳都被林爽文給刨了,還不跟你拼命嗎!),孫子協助平陳周全、蔡牽。

  後裔楊吉臣協助清廷擊退法軍,待日人治臺,楊吉臣出任彰化區街長,百年多來楊家在彰化可說是屹立不搖。

  雖江山更迭,但楊吉臣繼承了先祖精神,依舊熱心公益,當時彰化甚至有條吉臣路用以紀念他的義行。

  吉臣之子英梧,出資開闢道路(今彰化之139線),雖是為了種植水果,但民亦同享其便,惜天有不測風雲,楊英梧在廈門遇船難身亡,後代因繳不出開路所借貸款之利息,用來抵押的山區土地被彰銀沒收,這也就是銀行山的由來。

raw-image

  1971年銀行山居民感念楊家貢獻,為其建廟,並以祂為土地公。2020年彰化縣城隍遶境時,封銀行山土地公為「輔州之丞」(其實楊志申在世時已有州同頭銜),算是縣城隍的副手。

  這兩百多年前的義行,今人還能記得並立廟以祀,這福報真的相當大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3會員
167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劇烈疼痛的牙齒, 參拜後痊癒 台北-大直 楊公楊媽祠 清嘉慶年間已定居大直永安里北安路的楊望公夫婦生前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甚獲鄉民敬佩,尤其楊媽為人,鄉里人人更稱為(楊仔望嫂)或(望婆)。 清光緒廿七年(1901),台北發生一場大瘟疫,楊家上下大小相繼罹病竟至絕嗣,然其家宅空屋及
Thumbnail
  劇烈疼痛的牙齒, 參拜後痊癒 台北-大直 楊公楊媽祠 清嘉慶年間已定居大直永安里北安路的楊望公夫婦生前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甚獲鄉民敬佩,尤其楊媽為人,鄉里人人更稱為(楊仔望嫂)或(望婆)。 清光緒廿七年(1901),台北發生一場大瘟疫,楊家上下大小相繼罹病竟至絕嗣,然其家宅空屋及
Thumbnail
感謝大直植福宮保生大帝祐我全家虎年健康, 關聖帝君及讓我生意順利,文昌帝君賜我思路清晰,2022公司轉虧為盈,渡過難關 大直植福宮蔡英文,賴清德,張忠謀,柯文哲的總統級名人都來參拜過 植福宮保生大帝源自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
Thumbnail
感謝大直植福宮保生大帝祐我全家虎年健康, 關聖帝君及讓我生意順利,文昌帝君賜我思路清晰,2022公司轉虧為盈,渡過難關 大直植福宮蔡英文,賴清德,張忠謀,柯文哲的總統級名人都來參拜過 植福宮保生大帝源自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
Thumbnail
  ......楊老太公可不是普通人,他娶了一個家世顯赫的妻子,是清朝大學士李光地之女,蔣毓英建學宮當時,李光地已經是大破三藩之亂的功臣,也就是說,楊志申的母親大有來頭,哪個官來不得高看兩眼。這蔣毓英膽子夠大,敢叫人遷墳,事後還不得大大彌補一下。
Thumbnail
  ......楊老太公可不是普通人,他娶了一個家世顯赫的妻子,是清朝大學士李光地之女,蔣毓英建學宮當時,李光地已經是大破三藩之亂的功臣,也就是說,楊志申的母親大有來頭,哪個官來不得高看兩眼。這蔣毓英膽子夠大,敢叫人遷墳,事後還不得大大彌補一下。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慈雲巖位於山頂,艋舺地區泉州人每晚望見山上燈火,非常不滿,認為漳州人建的這間廟會破壞艋舺風水,希望能遷移,根據維基百科說法,泉州人甚至願意補貼遷移費用,但漳州人不願意,械鬥因此而起,慈雲巖被毀,這也才有了後來的接雲寺。
Thumbnail
  晉代名相,淝水之戰立有大功的謝安,逝世後成為民間信仰中的廣惠尊王,臺灣以謝安為主神的廟宇並不多,而本文探討的大肚渡船頭王公廟歷史悠久,道光版彰化縣志中曾有記載。
Thumbnail
  晉代名相,淝水之戰立有大功的謝安,逝世後成為民間信仰中的廣惠尊王,臺灣以謝安為主神的廟宇並不多,而本文探討的大肚渡船頭王公廟歷史悠久,道光版彰化縣志中曾有記載。
Thumbnail
台灣五路武財神的信仰始於北港,而傳奇的開始,則在北港的中山路上;北港與目前新港大部舊時合稱笨港,開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顏思齊率部屯墾開始,後來因著地利逐漸演變為中部貨運吞吐的商港,在北港溪未嚴重淤積前可說是商賈雲集,舊時還有一府二笨的說法。而中山路則位居北港最繁華的區段,發展也最早
Thumbnail
台灣五路武財神的信仰始於北港,而傳奇的開始,則在北港的中山路上;北港與目前新港大部舊時合稱笨港,開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顏思齊率部屯墾開始,後來因著地利逐漸演變為中部貨運吞吐的商港,在北港溪未嚴重淤積前可說是商賈雲集,舊時還有一府二笨的說法。而中山路則位居北港最繁華的區段,發展也最早
Thumbnail
感謝北港武德宮助我生意起死回生轉虧為盈 靈驗無比,救苦救難, 助人無數 北港武德宮位處雲林縣西南端台19線公路旁,為嘉南兩縣工商業交通要道,更是全台南北運輸必經之地。 行經此處不妨停下腳步,一窺昂然矗立的巨大金爐 — 天庫,歡迎各地信眾入廟參拜,向五路財神爺誠心祈求、沾沾財氣唷!
Thumbnail
感謝北港武德宮助我生意起死回生轉虧為盈 靈驗無比,救苦救難, 助人無數 北港武德宮位處雲林縣西南端台19線公路旁,為嘉南兩縣工商業交通要道,更是全台南北運輸必經之地。 行經此處不妨停下腳步,一窺昂然矗立的巨大金爐 — 天庫,歡迎各地信眾入廟參拜,向五路財神爺誠心祈求、沾沾財氣唷!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佳冬大戶人家賢人輩出,地方傳聞與宅第風水有關,漫步佳冬的老厝、宗祠中,欣賞客家建築的雕梁畫棟之美,也可研究房舍的坐向,一探早期大戶人家地理風水的祕密。
Thumbnail
📷 彰化縣原有的四個城門都有福德祠,目前只剩下西門福德祠(已被列為縣定古蹟)保留原來的樣子。而北門福德祠(參見地圖📷)是由吳氏家族的吳拔英在嘉慶15年(1810年)倡募興建的,當時的小西街非常熱鬧,所以這裡的香火鼎盛,很快的就不敷使用,而在嘉慶20年(1815年)改為傳統的廟宇。
Thumbnail
📷 彰化縣原有的四個城門都有福德祠,目前只剩下西門福德祠(已被列為縣定古蹟)保留原來的樣子。而北門福德祠(參見地圖📷)是由吳氏家族的吳拔英在嘉慶15年(1810年)倡募興建的,當時的小西街非常熱鬧,所以這裡的香火鼎盛,很快的就不敷使用,而在嘉慶20年(1815年)改為傳統的廟宇。
Thumbnail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Thumbnail
北埔和南埔在一條路的盡頭,右轉下坡是南埔,繼續走是北埔,雖然距離不遠,但兩地人煙、景致截然不同,在這次的遊記篇會介紹南埔石爺,北埔沒有石爺,但到了南埔後,不來北埔實在有些可惜,在本文景點篇裡會寫到北埔的發展歷史與現今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