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不再抗拒看《百年孤寂》,我看到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一家系的第一個祖先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子孫被螞蟻吃掉。——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

我看的《百年孤寂》是志文出版社2001年由楊耐冬翻譯的版本,這本是我媽媽的書,已經在我們家的書櫃裡躺了很久,從舊家搬到新家,我一次也沒翻過,也沒看過家裡有人翻過,他就像邦家的幽靈一樣存在。

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況的良好嚇到,它明明比我還老,表面上除了有些黃斑之外,內裡卻一點污漬跟泛黃都沒有(只有少數我媽校正錯字的劃記),如今想來是跟麥魁迪的手稿一樣,不被外在環境影響。不過我也是很久沒有看過這種印刷的方式了,字體跟墨水還有封面排版都讓我驚奇,浮誇一點來說,很像歷史遺跡。可惜它被我看完書背就多了一條壓痕,因為我看到一半太激動凹得太用力。

其實以前我真的很抗拒看《百年孤寂》,因為我小時候不愛看書,更討厭看經典名著,所以越有名越被吹捧的書我就不看,特別是得獎的書我都盡量繞道,因為我抓不到精隨。再加上一種排斥感:我不知道各位在看這本書之前有沒有耳聞過它的人物複雜性,加上使人退卻的篇幅長度?我聽很多人這麼說。

實際上,看完以後我必須得破除外界對《百年孤寂》的刻板印象。

📍首先,人物關係真的沒有到很複雜,只是出場人物很多而已。開頭附上的族譜很棒,可以起到喚醒記憶的作用,雖然一開始的確嚇到我了,但其實並不會需要一直頻繁翻閱,除非你的記憶力跟魚一樣只有七秒。我發覺中南美洲的作者寫作都是這樣,他們提及角色都是連名帶姓,只出場一兩次的人也都有名有姓。姓名那麼長,光是看都暈了,更何況他們因為取名的習慣而全家都共用同一個名字。我之前看最新版本的《預知死亡紀事》就被搞得很迷糊,那是我第一次看馬奎斯的書。

我會想看《百年孤寂》正是因為《預知死亡紀事》。我因緣際會下被《預知死亡紀事》的簡介給深深吸引,在此之前我寫了一個跟它很像的故事,因此我覺得是我筆下的角色把它帶到我面前,再加上魔幻寫實的手法實在寫進我的心坎裡,也就對馬奎斯產生興趣,之後看了《關於愛與其它的惡魔》,我就下定決心我要來看《百年孤寂》,因為我太好奇這會是一個什麼故事了。

回到前面說的,名字很長給人角色錯縱複雜的錯覺:真的只是錯覺!

強烈建議各位跟我一樣看早期的翻譯版本,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不只適用在馬奎斯的書上。那就是譯者的翻譯習慣可以幫助讀者更容易閱讀,也就是在翻譯人名時不連名帶姓,對於中譯出來的字型也有不同的選擇。當然有的人可能不會喜歡這種方式。比如第一代的邦迪亞就叫老邦迪亞,老邦迪亞的次子(第二代)就叫通稱邦迪亞上校。又或是亞瑪蘭塔(邦迪亞上校的妹妹)與亞瑪倫塔(卡碧娥的女兒)。

我自己是覺得早期的譯者都會將角色名稱本土化,比如我之前看神鬼奇航,字幕竟然把傑克史派羅翻成「史船長」,我就很不喜歡這個版本。還有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裡面Draco Malfoy被翻譯成跩哥.馬份也是一個例子。這些例子可能還不夠早期,但很抱歉我一時之間想不太到(原諒我的見識短淺)。

總之,我必須說我很慶幸我家的書非常舊,這個版本非常好懂。不過我也有看到有人說不喜歡這個版本,我自己是很喜歡啦。

📍再來,我覺得篇幅並沒有長到嚇死人,也不是放在書架上會讓人覺得看不完的厚度,連我這麼沒耐心的人都還看過更厚的書。也有可能是我手上的版本字很小,所以書背很薄,但我真的覺得很容易閱讀,比我之前看馬奎斯的其他作品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他將孤寂這種難以言喻的東西具象化,文字像羽毛一樣輕輕地掃過,到了心裡卻是重重砸下。

我有時候會忘了看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呼吸,因為進展實在太過快速,也許某個角色在下一秒就會被宣告退場的命運。

我喜歡他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絕對不是說他寫的很隨便,而是他講述故事的筆觸很平淡,就像是在陳述事實而已,但他敘述的內容很重創人心,即便是魔幻的敘事在他的筆下也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誰不知道死去的人會變成幽靈徘徊在家裡呢?拜託,人本來就有可能突然靈魂跟身體同時升天好嗎?(並不是)

很多人都讚嘆馬奎斯的魔幻寫實手法,其實在看他的書之前很難理解「魔幻寫實」怎麼可能共存(畢竟要怎麼又魔幻又寫實?),但看了《百年孤寂》以後,我覺得根本就是教科書等級的使用典範。

魔幻寫實的手法他用得一點也不突兀,我特別喜歡他用這種手法來描述角色死亡,把死亡提升到一種藝術的境界。之前我看《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因為前面故事的鋪陳帶給我對角色的感情,以至於看到最後少女希娃.瑪麗亞如同夢境內容的死法於我而言簡直就是神蹟。

但在《百年孤寂》裡面,死亡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人物很多,馬奎斯卻還是能讓我每一次都屏住呼吸:他用一種很淡然的態度描寫角色死去的景象,他把孤獨感呈現到極致。

很神奇的是,這個故事裡有那麼多人來來去去,在一開始我幾乎是在對這本書毫無了解的情況下閱讀(因為我手上2001年的版本沒有簡介),起初還在講述第一代的故事時,像《預知死亡紀事》一樣,不停出現「某人站在行刑槍隊前」的提示,暗示阿克迪亞或是邦迪亞上校會死於槍決(後來邦迪亞上校逃過一劫)。那時我還會擔心書中的角色是否迎來死亡的命運,後來當死去的人越來越多,都落得同樣孤獨的下場,我便知道死亡是共同的終點,也就漸漸不那麼大驚小怪了。

我很驚訝他能有這麼多種讓人驚豔的揭露死亡的方式——幾乎都是孤獨的死去,隔天才被人發現屍體。其中我很喜歡邦迪亞上校的死法,我覺得他是死在了過去的回憶裡。即使如此,儘管他所占的篇幅以及對邦家的重要性都很高,他也不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亞瑪蘭塔,有點說不出來這種喜愛是來自哪裡,我猜是因為她的善妒以及對改變的猶豫與恐懼。我覺得某部分的我跟她很像,再加上她最後面對死亡的泰然我很喜歡,為自己縫製壽衣實在是太帥氣了。她這個人也有很多可怕的缺點,對莉比卡的仇恨以及與男人們的糾葛,我是真的很不贊同,但又覺得她在這整本小說裡是我覺得最鮮明的形象,這麼多出場人物很容易讓人麻痺,再加上馬奎斯的敘事很平淡,我總感覺自己是作為旁觀者在觀看一場家庭悲劇(也的確如此),可是亞瑪蘭塔對我來說像是真的人一樣打破了那道牆。

我花了兩週才看完這本書,我每次都告訴自己一天只能看一兩章,因為雖然內容沒有勁爆的劇情(欸但是有很多亂倫和出軌,而且我赫然發現邦家的後代幾乎都是透娜拉的血脈),不過不知道馬奎斯到底是有什麼魔法,我會一直很想看下去,就算我跟邦家完全不熟,我也還是很想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結局call back實在太強了,關於近親相姦會生出豬尾巴以及麥魁迪的手稿之謎,我簡直要被這種揭開謎底的方式給鬱悶到窒息。(褒義)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是在長大後才看《百年孤寂》,我很著迷於馬奎斯說故事的方式,他輸出故事,卻像是把讀者的心掏空。要是在更早以前我就看這本書,肯定是不會被引起共鳴的,或許還會覺得內容沒有重點又過於攏長,誰沒事會寫一本小說講到角色的第六代、還甚至沒有主角!(啊,主角是馬康多。)

因為長大以後看待人生的方式變得跟以前太不相同了,現在我心裡也有同樣孤寂的種子,在翻書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呼吸跟著劇情震顫,忍不住讚嘆世界上為什麼有人可以把我說不出來的抽象感受具體呈現出來。馬奎斯的筆觸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他呈現孤寂的方式讓讀者知道世界上孤獨的人不是只有自己,往另一個角度想,其實也就可以釋懷一些、不那麼孤獨了。


看到馬康多一連下了四年多雨,那天台北也正好是下大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也要BGM|背景音樂
10會員
11內容數
擬態怪的人類觀察日記🌼 📍雜食派。什麼都吃,什麼都寫。 📢書籍、影集、音樂,日常分享。 👀資深腐女。📌一起變快Law:快速獲得法律知識。 ⚡可以透過小盒子跟我聯絡,也歡迎贊助!
2024/11/13
從故事的剛開始,主角羅烏爾就莫名其妙從一個相貌平平的粗俗大叔,換了張英俊帥氣的臉龐——身體、聲線都還是他本人,只是變了張臉。
Thumbnail
2024/11/13
從故事的剛開始,主角羅烏爾就莫名其妙從一個相貌平平的粗俗大叔,換了張英俊帥氣的臉龐——身體、聲線都還是他本人,只是變了張臉。
Thumbnail
2024/11/12
其實很多事情就跟米奇的存在一樣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你想,事情就可以成為你想要的樣子,反之亦然。若是一定要在僵局中找到答案,那就自己創造一個出來。
Thumbnail
2024/11/12
其實很多事情就跟米奇的存在一樣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你想,事情就可以成為你想要的樣子,反之亦然。若是一定要在僵局中找到答案,那就自己創造一個出來。
Thumbnail
2024/11/10
我覺得作者安排比利遇到外星人是一種惡趣味,他把戰爭故事加入了這個荒誕離奇的元素,再加上比利本來就因為時空痙攣症而是個怪人,將種種荒唐的設定用一種平淡的語調描述,營造出幽默嘲諷的氛圍,調和了現實的殘酷。
Thumbnail
2024/11/10
我覺得作者安排比利遇到外星人是一種惡趣味,他把戰爭故事加入了這個荒誕離奇的元素,再加上比利本來就因為時空痙攣症而是個怪人,將種種荒唐的設定用一種平淡的語調描述,營造出幽默嘲諷的氛圍,調和了現實的殘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邦迪亞上校面對死亡時也是這樣嗎?面對他生命中輪轉不歇的馬康多也是這樣嗎?他是靜止的,卻能在瞬間抽離凝視著自己在所處時空中不同階段的流轉,也象徵著家族的機運與注定。《百年孤寂》 的閱讀過程是個新穎的體驗,故事講述了邦迪亞家族六代在一座名為馬康多的城鎮所經歷的繁盛與衰亡,跳脫了歷史年表般的敘事,從故事的
Thumbnail
邦迪亞上校面對死亡時也是這樣嗎?面對他生命中輪轉不歇的馬康多也是這樣嗎?他是靜止的,卻能在瞬間抽離凝視著自己在所處時空中不同階段的流轉,也象徵著家族的機運與注定。《百年孤寂》 的閱讀過程是個新穎的體驗,故事講述了邦迪亞家族六代在一座名為馬康多的城鎮所經歷的繁盛與衰亡,跳脫了歷史年表般的敘事,從故事的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Thumbnail
楊照的《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讓我比較理解故事在比喻什麼,不過這本書使用楊耐冬譯版。 本文有比較「楊耐東譯版」與「葉淑吟譯版」的人名差異,以及聊聊我與這本書相關的回憶。
Thumbnail
楊照的《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讓我比較理解故事在比喻什麼,不過這本書使用楊耐冬譯版。 本文有比較「楊耐東譯版」與「葉淑吟譯版」的人名差異,以及聊聊我與這本書相關的回憶。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開始之後,便像搭上一班沒有停靠站的直達列車,一心想要趕緊抵達終點,看看波恩地亞家族最後究竟會去向何方。
Thumbnail
開始之後,便像搭上一班沒有停靠站的直達列車,一心想要趕緊抵達終點,看看波恩地亞家族最後究竟會去向何方。
Thumbnail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Thumbnail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Thumbnail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的閱讀心得。
Thumbnail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的閱讀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