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系的第一個祖先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子孫被螞蟻吃掉。——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
我看的《百年孤寂》是志文出版社2001年由楊耐冬翻譯的版本,這本是我媽媽的書,已經在我們家的書櫃裡躺了很久,從舊家搬到新家,我一次也沒翻過,也沒看過家裡有人翻過,他就像邦家的幽靈一樣存在。
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況的良好嚇到,它明明比我還老,表面上除了有些黃斑之外,內裡卻一點污漬跟泛黃都沒有(只有少數我媽校正錯字的劃記),如今想來是跟麥魁迪的手稿一樣,不被外在環境影響。不過我也是很久沒有看過這種印刷的方式了,字體跟墨水還有封面排版都讓我驚奇,浮誇一點來說,很像歷史遺跡。可惜它被我看完書背就多了一條壓痕,因為我看到一半太激動凹得太用力。
其實以前我真的很抗拒看《百年孤寂》,因為我小時候不愛看書,更討厭看經典名著,所以越有名越被吹捧的書我就不看,特別是得獎的書我都盡量繞道,因為我抓不到精隨。再加上一種排斥感:我不知道各位在看這本書之前有沒有耳聞過它的人物複雜性,加上使人退卻的篇幅長度?我聽很多人這麼說。
實際上,看完以後我必須得破除外界對《百年孤寂》的刻板印象。
📍首先,人物關係真的沒有到很複雜,只是出場人物很多而已。開頭附上的族譜很棒,可以起到喚醒記憶的作用,雖然一開始的確嚇到我了,但其實並不會需要一直頻繁翻閱,除非你的記憶力跟魚一樣只有七秒。我發覺中南美洲的作者寫作都是這樣,他們提及角色都是連名帶姓,只出場一兩次的人也都有名有姓。姓名那麼長,光是看都暈了,更何況他們因為取名的習慣而全家都共用同一個名字。我之前看最新版本的《預知死亡紀事》就被搞得很迷糊,那是我第一次看馬奎斯的書。
我會想看《百年孤寂》正是因為《預知死亡紀事》。我因緣際會下被《預知死亡紀事》的簡介給深深吸引,在此之前我寫了一個跟它很像的故事,因此我覺得是我筆下的角色把它帶到我面前,再加上魔幻寫實的手法實在寫進我的心坎裡,也就對馬奎斯產生興趣,之後看了《關於愛與其它的惡魔》,我就下定決心我要來看《百年孤寂》,因為我太好奇這會是一個什麼故事了。
回到前面說的,名字很長給人角色錯縱複雜的錯覺:真的只是錯覺!
強烈建議各位跟我一樣看早期的翻譯版本,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不只適用在馬奎斯的書上。那就是譯者的翻譯習慣可以幫助讀者更容易閱讀,也就是在翻譯人名時不連名帶姓,對於中譯出來的字型也有不同的選擇。當然有的人可能不會喜歡這種方式。比如第一代的邦迪亞就叫老邦迪亞,老邦迪亞的次子(第二代)就叫通稱邦迪亞上校。又或是亞瑪蘭塔(邦迪亞上校的妹妹)與亞瑪倫塔(卡碧娥的女兒)。
我自己是覺得早期的譯者都會將角色名稱本土化,比如我之前看神鬼奇航,字幕竟然把傑克史派羅翻成「史船長」,我就很不喜歡這個版本。還有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裡面Draco Malfoy被翻譯成跩哥.馬份也是一個例子。這些例子可能還不夠早期,但很抱歉我一時之間想不太到(原諒我的見識短淺)。
總之,我必須說我很慶幸我家的書非常舊,這個版本非常好懂。不過我也有看到有人說不喜歡這個版本,我自己是很喜歡啦。
📍再來,我覺得篇幅並沒有長到嚇死人,也不是放在書架上會讓人覺得看不完的厚度,連我這麼沒耐心的人都還看過更厚的書。也有可能是我手上的版本字很小,所以書背很薄,但我真的覺得很容易閱讀,比我之前看馬奎斯的其他作品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他將孤寂這種難以言喻的東西具象化,文字像羽毛一樣輕輕地掃過,到了心裡卻是重重砸下。
我有時候會忘了看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呼吸,因為進展實在太過快速,也許某個角色在下一秒就會被宣告退場的命運。
我喜歡他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絕對不是說他寫的很隨便,而是他講述故事的筆觸很平淡,就像是在陳述事實而已,但他敘述的內容很重創人心,即便是魔幻的敘事在他的筆下也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誰不知道死去的人會變成幽靈徘徊在家裡呢?拜託,人本來就有可能突然靈魂跟身體同時升天好嗎?(並不是)
很多人都讚嘆馬奎斯的魔幻寫實手法,其實在看他的書之前很難理解「魔幻寫實」怎麼可能共存(畢竟要怎麼又魔幻又寫實?),但看了《百年孤寂》以後,我覺得根本就是教科書等級的使用典範。
魔幻寫實的手法他用得一點也不突兀,我特別喜歡他用這種手法來描述角色死亡,把死亡提升到一種藝術的境界。之前我看《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因為前面故事的鋪陳帶給我對角色的感情,以至於看到最後少女希娃.瑪麗亞如同夢境內容的死法於我而言簡直就是神蹟。
但在《百年孤寂》裡面,死亡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人物很多,馬奎斯卻還是能讓我每一次都屏住呼吸:他用一種很淡然的態度描寫角色死去的景象,他把孤獨感呈現到極致。
很神奇的是,這個故事裡有那麼多人來來去去,在一開始我幾乎是在對這本書毫無了解的情況下閱讀(因為我手上2001年的版本沒有簡介),起初還在講述第一代的故事時,像《預知死亡紀事》一樣,不停出現「某人站在行刑槍隊前」的提示,暗示阿克迪亞或是邦迪亞上校會死於槍決(後來邦迪亞上校逃過一劫)。那時我還會擔心書中的角色是否迎來死亡的命運,後來當死去的人越來越多,都落得同樣孤獨的下場,我便知道死亡是共同的終點,也就漸漸不那麼大驚小怪了。
我很驚訝他能有這麼多種讓人驚豔的揭露死亡的方式——幾乎都是孤獨的死去,隔天才被人發現屍體。其中我很喜歡邦迪亞上校的死法,我覺得他是死在了過去的回憶裡。即使如此,儘管他所占的篇幅以及對邦家的重要性都很高,他也不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亞瑪蘭塔,有點說不出來這種喜愛是來自哪裡,我猜是因為她的善妒以及對改變的猶豫與恐懼。我覺得某部分的我跟她很像,再加上她最後面對死亡的泰然我很喜歡,為自己縫製壽衣實在是太帥氣了。她這個人也有很多可怕的缺點,對莉比卡的仇恨以及與男人們的糾葛,我是真的很不贊同,但又覺得她在這整本小說裡是我覺得最鮮明的形象,這麼多出場人物很容易讓人麻痺,再加上馬奎斯的敘事很平淡,我總感覺自己是作為旁觀者在觀看一場家庭悲劇(也的確如此),可是亞瑪蘭塔對我來說像是真的人一樣打破了那道牆。
我花了兩週才看完這本書,我每次都告訴自己一天只能看一兩章,因為雖然內容沒有勁爆的劇情(欸但是有很多亂倫和出軌,而且我赫然發現邦家的後代幾乎都是透娜拉的血脈),不過不知道馬奎斯到底是有什麼魔法,我會一直很想看下去,就算我跟邦家完全不熟,我也還是很想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事。
結局call back實在太強了,關於近親相姦會生出豬尾巴以及麥魁迪的手稿之謎,我簡直要被這種揭開謎底的方式給鬱悶到窒息。(褒義)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是在長大後才看《百年孤寂》,我很著迷於馬奎斯說故事的方式,他輸出故事,卻像是把讀者的心掏空。要是在更早以前我就看這本書,肯定是不會被引起共鳴的,或許還會覺得內容沒有重點又過於攏長,誰沒事會寫一本小說講到角色的第六代、還甚至沒有主角!(啊,主角是馬康多。)
因為長大以後看待人生的方式變得跟以前太不相同了,現在我心裡也有同樣孤寂的種子,在翻書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呼吸跟著劇情震顫,忍不住讚嘆世界上為什麼有人可以把我說不出來的抽象感受具體呈現出來。馬奎斯的筆觸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他呈現孤寂的方式讓讀者知道世界上孤獨的人不是只有自己,往另一個角度想,其實也就可以釋懷一些、不那麼孤獨了。
看到馬康多一連下了四年多雨,那天台北也正好是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