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百年孤寂》?在講馬奎斯對於《百年孤寂》的執著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閱讀經驗。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試著讀《百年孤寂》是在幾年前的某個晚上,有個朋友曾經跟說過,要想認識某個國家,就從那個國家最有名、最厲害的作品下手,因為通常這種作品都會把該國家的文化寫得很透徹。於是當時我決定在去哥倫比亞之前,我想把這本書先看過,透過這本書來了解這個國家。
印象深刻的是,那天我晚上,我先讀完導讀,抵達了人物介紹,我稍微看了一眼,就翻開書本第一章開始讀,我沒料想到的事情是,我居然看了十幾頁就開始被像到不行的人名,和一些優美但艱澀詞語搞得頭暈轉向…所以沒過多久…我就被周公找去聊天了…。
第二次嘗試閱讀《百年孤寂》大約在一個月後,這次我有在人物介紹的頁面多停留幾秒,但結果還是一樣,因為實在沒辦法讓自己在這本書裡,仍舊有很多不了解、不明白,所以又是沒看幾頁,就…又放棄了。
第三次看是在一年多後,那時候的我第一次去哥倫比亞,然後被遣送回國(?)沒有啦,不是遣送,我當時差點因為簽證過期準備要被罰三百萬……披索,獨自一個人進到移民局被移民官問話的故事,之後在跟大家分享哈哈!總之,當時我已經待在哥國有一年的時間,回到台灣之後,我又把在書櫃的《百年孤寂》挖出來,打算重新在挑戰一次。
這次我很仔細地先研究人物介紹,從第一章節開始,只要忘記人名,就翻回人物介紹,這次讀得比前兩次都還要順暢,因為去過哥倫比亞,有些作者筆下的地方、人物和魔幻的景象,在我腦袋都會有一個我想像的樣子,沒想到就默默的把它看完了!
第一次我把這本書看完,它帶給我的啟發和意義是絕無僅有的,每個人在看完《百年孤寂》一定都會有非常不同的想法,我們在閱讀的當下,就很像在跟馬奎斯對話,同時也很像在聽他本人說故事,因為他總能在對的時刻解答我的疑惑。
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進步,從沒去過哥倫比亞,沒辦法開始閱讀這本書;到我真的去過哥倫比亞,並能讓自己深入書中,心甘情願地讓自己栽入馬奎斯的魔幻世界,我只能說這真的是一本需要耐心跟力氣以及很多、很多想像才能看完的一本世界之作。
最近因為Netflix釋出《百年孤寂》的預告,讓各位粉絲興奮不已(我也是超級興奮!)讓《百年孤寂》又再次成為話題,我最近看了幾個馬奎斯本人的訪談和他的兒子的訪談,他有提到一些關於馬奎斯對於《百年孤寂》的執著,我覺得很有趣,所以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
一、《百年孤寂》絕對不能拍成電影
有看過書的人都知道,這本書的人物、內容都是非常多元豐富的,想用一部電影說完整本故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有人可能會想,那可以像現在很多電影,拍成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啊?馬奎斯說不管拍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還是更長時間,都沒辦法把這本書想說的故事說完整。
他自己也說過:「我之所以不想把《百年孤寂》拍成電影,是因為小說與電影不同,它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可能性,可以想像人物、環境和情境。 然後,當他們讀到書中某個角色時,然後有天看到一個看起來就像他們小時候認識的阿姨,或上週在路上遇到的某個女人;又或者,有一天他們遇到了一個跟自己想像中小說角色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透過這種方式,在讀者的想像中重建小說並為自己創作一部小說。」
二、《百年孤寂》拍成影集,如果可以在哥倫比亞拍攝、演員們都說西班牙文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馬奎斯生前就有很多廠商、很多導演想要把《百年孤寂》拍成電影或影集,他自己也知道這個作品如果搬上大螢幕花費一定會非常、非常昂貴,那當時有能力提供財力拍完這個作品的只有Hollywood、或是其他美國大公司。
例如他另一個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就有拍成電影,拍得很棒;不過語言是英文,對我來說,就少了一點什麼。
所以據他兒子所說,馬奎斯曾經說過:「《百年孤寂》如果可以在哥倫比亞拍攝、演員們都用西班牙語,然後拍成四十集之類的,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兩件事情,是我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關於馬奎斯的執著,從以上觀點我認為馬奎斯真的是一個很浪漫的「詩人」,雖說他是作家,但他的想法和他帶給我的感受更像是一個詩人會做的事,他的文筆很好,用詞艱深卻不失美麗,在他的作品裡,你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交給他,就像他一直堅持把「想像」留給我們一樣。他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能跟每個不同的讀者對話,那是一場靈魂交換的盛會,他軀殼不在了,但精神會永遠地存留在人間。
第四次讀《百年孤寂》是在我第二次去完哥倫比亞,回到台灣在防疫旅館讀的。
那次,我又有更多不同的收穫和想像,去了更多哥倫比亞的地方之後,就有更多想像,那種感覺的神奇,就像一個不完整的拼圖,慢慢地被拼湊起來。
最後,我已經迫不期待等著影集上映了!你們呢?在這之前我想,我應該先再去把《百年孤寂》挖出來,重新享受一次馬奎斯想帶給我們的魔幻之旅,不知道這次看完,又會有什麼新的想法和感受?嗯…看就知道了吧!:)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