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動念
作為一名作者,精進寫作技術的最佳方法除了多練習以外,跟這世上其他技能一樣,就是「多看」。然而這個「看」不是普通的看,而是研究、拆解、洞悉,徹底搞清楚它的原理──我們這個系列就是要做這件事。
再稍微回溯,幾天前,我從書架上拿下那本《獵魔士-最後的願望》短篇集時,還真不知道用分析的眼光去看這一套小說會看見什麼。我是本系列的忠實粉絲,小說、遊戲跟影集都有涉獵,多虧作者高超的說故事技巧,以及遊戲、影集出色的畫面演繹,獵魔士的世界早已跳脫白紙黑字的範疇,每當我想起這個系列,腦海中浮現出的總是壯麗廣闊、猶如電影的鮮明景象,以至於我幾乎忘記在它最初的載體──也就是書本上時,構築出這個世界的文字本身長什麼樣子。
安傑‧薩普科夫斯基果然是當代的奇幻大師。光是研究獵魔士系列主角傑洛特第一次出場的短篇:〈獵魔士〉就讓我有驚為天人的發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本文內容含有《獵魔士-最後的願望》第一篇短篇〈獵魔士〉劇透)
短篇奇幻小說的困境
寫小說的人都知道短篇小說難寫。短篇小說顧名思義就難寫在它的篇幅限制,當所謂的短篇又升級為「奇幻短篇」,那簡直是一場災難。奇幻小說本來就是一種閱讀門檻上比較高的文類,而它的門檻正好來自於繁複的背景設定,繁複的背景設定又等同於繁複的文字資訊,當這道門檻又被按上短篇小說的篇幅,也就難怪奇幻類的短篇會這麼難寫了。
通常,在篇幅限制的情況下要想把內容發揮得當,有幾種常見的做法:
- 最初界定故事範圍時刻意定得小一些
- 用「說」代替「演」,簡化一些不必要的情節
- 在情況允許的狀況中把一些情節合併處理,以節省篇幅
以上只是比較普遍的技巧,小說是一種彈性很大的文類,一定還有很多技巧是我這邊沒有列出來的。通常上述的技巧在應用時多多少少都會犧牲掉故事的某些面向,比方說情節的複雜性、通篇的豐富性等。但如果你寫的剛好就是短篇奇幻,為了要呈現出奇幻應有的樣貌,你半點都不願意取捨呢?
〈獵魔士〉這篇短篇就為我們做了一個教課書等級的示範。
招式一:背景資訊埋藏法
看一下下面這段文字。你看見了什麼?
「獎金三千。」魏樂拉德撇著頭說:「就如傳言,還可娶公主為妻。雖然仁慈的佛特斯特沒寫。」
「我對公主沒興趣。」傑洛特平靜地說,把手放在膝上,動也不動地坐著。「上面寫三千歐蘭。」
城主嘆了一口氣。二十年前誰會想到呢?獵魔士──到處流浪,專殺翼蜥的人。挨家挨戶提供服務,還負責收服惡龍和水鬼。真是可怕的時代啊。
「傑洛特,幹你這行可以喝啤酒嗎?」
「當然。」
這段文字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該給的資訊都給了,也沒有用過度厚重的內容淹死讀者,對吧?只不過這段是我改寫的,現在我們再看一下原著實際的呈現方式:
「獎金三千。」魏樂拉德撇著頭說:「就如傳言,還可娶公主為妻。雖然仁慈的佛特斯特沒寫。」
「我對公主沒興趣。」傑洛特平靜地說,把手放在膝上,動也不動地坐著。「上面寫三千歐蘭。」
「真是,這是什麼時代啊,」城主嘆了一口氣,「真是可怕的時代!二十年前誰會想到?就算是說醉話,也沒有人會想到竟然會出現這種職業。獵魔士!到處流浪,專殺翼蜥的人!挨家挨戶提供服務,收服惡龍和水鬼!傑洛特,幹你這行可以喝啤酒嗎?」
「當然。」
如果你也是獵魔士的忠實讀者,你會觀察到薩普科夫斯基大師筆下的角色經常說個不停,除了寫作風格之外,這樣的寫作方式其實大有原因:透過對白的適度包裝,能夠把一些厚重的背景資訊「變輕」。
這種對話跟解釋性對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通常能很巧妙的結合當下的情境,用不突兀的方式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提供讀者資訊。仔細比較兩段文字,你會發現我改寫的版本雖然只是拿掉對話框、修掉城主的語氣,句子本身讀起來卻忽然成為一個巨大的頓點,和原作相比之下段落本身看起來就不那麼活潑了。
在原作當中,作者也應用了相同的技巧去講述整個主要事件的背景梗概(因為這一段很長,就不特別引用了)。運用對白,原本應該生硬難讀的內容忽然有了畫面跟語氣,而且因為加上了城主的觀點,整件事頓時更顯得逼真可信。也就是說,透過對白的巧妙應用,作者突破了「演」和「說」的限制,把應該要用「說」的資訊變成了「演」的一部份。非常高明,對不對?
那麼,除此之外,作者還有沒有在其他對白上動了什麼手腳?
他動的手腳可多了。根據我的觀察,作者應用在對白中的技巧,大致上可以分成這幾種:
- 招式一:背景資訊埋藏法
- 招式二:細節埋藏法
- 招式三:話題轉移法
- 招式四:由遠至近法
因為招式一已經說明過,就不再贅述了。我們直接來看招式二。
招式二:細節埋藏法
「我不知道。獵魔士呢,城主?有人試過嗎?」
「是有幾個。通常當他們一聽到不能殺死怪物,而是要破除魔咒,聳聳肩就走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越來越尊敬獵魔士,傑洛特。後來又來了一個,比你年輕,名字我想不起來了,他試了。」
「然後?」
「公主的利齒把他的腸子扯出來,扯得老遠,大概有半箭的距離。」
細節埋藏法指的是在對話裡埋進各種細節──這些細節通常包含一些感覺無關緊要的頭銜、天氣、時間、地點、事件,或以這個案例來說,畫面。
話裡到底可以藏什麼內容跟角色的性格多少有關。正好城主是一個喜歡嚼舌根的人,所以比起簡單的說「死了」,他提供了具體的畫面。這樣的寫法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際上一旦和其他細節一同堆疊起來,是很有助於打造真實感的。比方說下面這個案例:
「坐下,別站起來。」國王說:「非官方拜訪。問話還滿意嗎?我聽說,你上午去了舊王宮。」
「是的,陛下。」
這個場景的開頭是獵魔士在深夜中和斯奇嘉攻擊的倖存者談話,跟上一個場景之間沒有半句話提到他早上去了皇宮,甚至沒有半句用「說」的敘述句子在講這件事。國王的一句「我聽說,你上午去了舊王宮」就替場景之間增加了時間的厚度──也就是一種令人感覺「這個世界遠比紙上所看見的故事來得更大」的真實感,而且還是用非常節省篇幅的方式。
招式三:話題轉移法
這一招作者在書裡是搭配背景資訊埋藏法使用的。這個技巧不僅為作者在篇幅掌控上帶來很好的優勢,也是背景資訊埋藏法之所以得以勝過「說」的寫法的關鍵原因──因為它利用了對話的特性給予了「說」的寫法相較之下缺少的切換彈性。我們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然後,兄弟,佛特斯特又做了件蠢事。那個雜種應該趕快燒掉,不然就是埋到荒郊野外,而不是放在王宮地下墓穴的石棺裡。」
「現在檢討太遲了。」傑洛特抬起頭說:「該者智者來商量。」
「你是說那些帽子上有星星的騙徒?對啊,來了十多個,但那是後來的事了,那時我們已經知道石棺裡那個晝伏夜出的東西是什麼玩意,她並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
在傑洛特插話之前,城主花了大把篇幅在說佛特斯特國王讓妹妹雅妲懷孕、生產、生出來的嬰兒嚇得一個產婆跳樓,另一個精神錯亂的故事。傑洛特插話之後,話題立刻被引導到智者的方向,也迅速埋下為什麼要找智者的伏筆。中間不用塞入任何過渡用的文字,只用一句對話就解決了。
如果今天這段情節不是用對話呈現,而是用「說」的表述,恐怕在呈現上不會這麼靈活輕盈,就算想顯得這麼輕盈,大概也得想到破頭。
招式四:由遠至近法
這一招跟對話的節奏鋪排比較有關係。事實上,不只是對話,作者通篇都用上了類似的技巧。不過因為我們今天談的是對白,所以就先來講對白。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由於篇幅的部份,這邊就不做完整的引用了。這段對話大致上是傑洛特在詢問關於變成斯奇嘉的公主的一些狀況細節。以問句來分段落的話,這一整章大致上可以被分成下面這幾階段:
- 國王找來的智者中,是否有比較出名的?
- 這些智者都認為魔法可以被破除嗎?
- 公主長怎樣?
- 只在滿月時攻擊嗎?
- 有沒有在白天攻擊?
- 每次攻擊都會吃人嗎?
- 有沒有人被攻擊後生還?
把結構拆開來看之後,會發現這段對話是一個很典型鋪陳手法。並不是一口氣的給出全部資訊,而是把實際內容拆解成不同的層次,再依序從表層開始把讀者往故事深處帶,以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如果這樣看,感覺不到這個技巧的力量的話,再看一個簡短一點的例子:
「大師,聽著!」
「是。」
「如果我想得沒錯,三聲雞鳴之後就沒有斯奇嘉,那會有什麼?」
「如果一切順利,會有個十四歲的女孩。」
「有血紅的雙眼?鱷魚般的牙齒?」
「是正常的十四歲女孩,只是……」
「只是什麼?」
「生理狀況上。」
「很好。心理上呢?每天早餐一桶血?配上一條小孩的大腿?」
「不。心理上……很難說……我猜,大概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需要長時間細心的照顧。」
上面這一段是國王佛特斯特在私下詢問獵魔士破除詛咒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場景。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利用獵魔士回答這個問題的遲疑心理跟國王的逼問打造成一個簡短有力的由遠至近鋪陳:作者沒有讓獵魔士直接一口氣給出答案,而是從生理談到心理,也就讓本來可能顯得平凡無奇的小段落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總結
在獵魔士系列小說裡,作者善用了大量的對白鋪排節奏技巧,不僅節省了篇幅,還成功維持住奇幻小說應有的世界複雜性與情節複雜性,成功的打破了短篇奇幻小說的窘境,要稱他是用對白鋪排節奏的魔術師都不為過。透過這次的作品分析,我學到了很多,也還有很多心得等著跟大家分享。
你也喜歡薩普科夫斯基大師的作品嗎?留言告訴我你的心得想法。希望這篇文章對於同樣在寫作技藝中摸索的你有所幫助,下一篇我們再來講講〈獵魔士〉其他的技藝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