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分析

#文學分析含有「文學分析」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Bonus、怎麼寫小說4:獵魔士短篇分析-全短篇分析整理這篇文章是專門整理給想對獵魔士短篇技巧做深度研究的讀者用的。內容是我自己實際在分析這個短篇時寫下來的筆記。注意:本篇我不會特別贅述每一章的劇情內容跟梗概喔。沒有看過這個短篇的讀者請多加留意。本篇文章分析的短篇收錄在〈獵魔士:最後的願望〉的第一篇〈獵魔士〉當中。
Thumbnail
2023-06-17
2
〈雲上兩千米〉到〈雲在兩千米〉:物我關係的轉化與和解〈雲在兩千米〉為台灣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中收錄的其中一篇作品。小說內容描述一位律師關,在妻子於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喪生後,意外地發現了妻子遺留在雲端的小說半成品檔案,因此踏上了追尋雲豹的旅程。
Thumbnail
2022-11-20
7
〖DEKAMI電子報〗No.2 歌單,與倒敘法親愛的收件人: a. 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b. 前陣子聽到一個說法:把一篇小說的開頭切掉,總是能得到一篇更好的小說。如此,沒訂閱第一期的你,是否也收到了一封更好的電子報? 如此,又寫出了兩個版本的開頭。
Thumbnail
2022-08-17
6
關於〈看海〉:一種弧度去年曾寫過一篇關於〈看海〉的感想或分析,近期聽到老師對這篇文的評語,又想到了一些東西。大概沒幾個創作者這麼自戀、對自己的作品這麼執迷不悟的了。 蘋芬說〈看海〉“幻美卻又具備高度生活感的文字”,讓她想到《摺紙動物園》。細思「幻美」的緣由,我則感覺到一種「曲率」。
Thumbnail
2022-08-10
4
關於〈看海〉:風景的創造暫時寫不出任何東西,儘管時限已經一拖再拖。 只好偷一點舊作的切片聊作安慰。 大概聽的時候發現過一次,偶然重聽才又想起,那裡面有幾句歌詞很像原版的〈看海〉。 效果器的空間感也有那麼點宇宙空間的遼闊。 當然是巧合。
Thumbnail
2022-08-08
2
美學—政治:路翎創作的藝術特徵(下)路翎的小說,包括五十年代的作品,凡常採取第三人稱敘事,偶而甚至會出現作者現身說話的解構性敘事。以路翎小說所矢志追求的「那些火辣辣的心靈在歷史命運這個無情的審判者面前搏鬥的經驗」與在「歷史事變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洶湧的波瀾和它們的來根去向」來看,第三人稱敘事確是較便於「陳列」人物的內心圖象,講述那些構織圖
Thumbnail
美學—政治:路翎創作的藝術特徵(上)本節主要試圖探究路翎作品的語言風格和敘事特點,以釐清先前研究者討論中之歧見,同時亦欲藉此申說對於路翎作品的不同看法。路翎好用繁複的長句式和悖反的情感修飾語,特別是四十年代的小說,聚焦於人物內心的心理刻劃,經常採取詮釋性的敘事模式,則一貫是路翎的創作特點,而「複調小說」和「知識語言」的問題,向來是研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