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書遁

2023/06/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納頭鑽入浩瀚無際的書籍世界,好比孫猴兒駕起跟頭雲,轉瞬間到了十萬八千里外。我遠遠地拋開了家,竟忘了自己何在。」
楊絳愛讀書,人生最輕鬆愉快的時候讀書,在牛津大學滿室滿架都是文學經典的圖書館裡,從容自在地為自己定下課表,一本書一本書從頭到尾細讀。當楊絳羨慕錢鍾書在牛津大學接受嚴格的學術訓練,錢鍾書卻為必修課程耗費太多時間精力所苦,反而羨慕楊絳有許多自由閱讀時間,兩人到了巴黎大學,放下了追求學位的執念,各按自己定下的課程扎扎實實的讀書。
楊絳在人生飽受折磨對待的時候也讀書,把廁所清掃的乾乾淨淨讀著詩詞卡片,年近半百學習西班牙文翻譯唐吉軻德。看著年邁楊絳的照片,想著為何經歷諸多磨難的楊絳仍能保有自然溫煦的笑容?是經年累月讀書的滋養吧!
楊絳曾說: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生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
楊絳愛讀蘇東坡的「萬人如海一身藏」,也企慕莊子所謂「陸沉」,低調優雅地面對世事紛擾,「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藏在草叢中。」追求「安閒舒適,得其所哉。」心中明明白白「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受到未曾教過學生對她公開批鬥的當晚,楊絳看了一會兒書睡覺,隔早醒來,她決定打扮得喜盈盈的,拿著菜籃子到校內菜市場人最多的地方去招搖,看不理她的人怎麼逃避她。她安慰自己:「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隨他們怎麼想去吧。人生在世,冤屈總歸是難免的。」
楊絳安慰她自己,她的書也安慰著我們。「『每一朵烏雲都有一道銀邊。』…烏雲愈是厚密,銀色會變成金色。常言『彩雲易散』,烏雲也何嘗能永遠佔領天空。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藴著光和熱的金邊。」人生沒有回頭路,也就沒有什麼好追悔的,而且「既然是自己的選擇,而且不是盲目的選擇,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當代人讀書比起百年前容易許多,透過網路,隨手一查,經典書籍整本下載;打開影音串連,名家演講全場可聽,但,我們當代人的智識以及應對人生的方法真的有比百年前的人更好嗎?
楊絳 (2003)。《我們仨》。 臺北:時報。
楊絳 (2006)。《幹校六記——及將飲茶等編》。 臺北:時報。
楊絳 (2007)。《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臺北:時報。
楊絳 (2016)。《雜億與雜寫:楊絳散文集》。 臺北:時報。
蔡季言
蔡季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