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溢折價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最近債券ETF非常熱門,大部分較為熱門的債券ETF普遍都有溢價的情形。
資料來源 玩股網
很多投資專家建議避免在溢價幅度過大的情形下買進,關於這點我提供一些看法給大家參考。
首先債券價格隨時在波動,溢折價很正常,債券ETF溢折價過大時,會引發套利交易,所以溢折價的幅度,往往會收斂,除非發生一些申贖額度問題,否則不可能有過大的溢折價。
因為溢價,所以不買,這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市價跟淨值比),以上圖元大美債20為例,因為你覺得如果淨值就只有31.36為何需要用31.73買進?這不是買進當下就虧了1.18%。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以絕對報酬的角度來看:下圖是元大美債20年期ETF,近四季的配息,合計為:1.22元。
資料來源:看盤軟體富邦e01
元大美債20年期ETF,6/2的市價31.73來看,殖利率約為3.844%。
如果以6/2淨值31.36來算,殖利率應該為:3.890%。
兩者相差約0.046%。
如果投資100萬來計算,市價買入,年領:38,440元
以淨值買入,年領:38,900元
市價與淨值,每年領息的差異約為460元。
你在意的是100萬可以領38,440,還是少領460元?
會不會因為覺得少領460元就不想領38,440元,這就見仁見智了。
結論:
1. 從長期的趨勢來看,通膨必須被控制,20年期美債利率不太可能長期維持在4%以上,這對美國政府的財政負擔太大了。
2. 從個人現金流的角度來看,應該思考3.8%左右的報酬率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如果你認為未來通膨可以控制在3%以下,那3.8%的殖利率是可以抵抗資產面臨通膨的減損,至於溢價只要在2%以下,我是不介意的。
3. 目前通膨仍居高不下,投資債券ETF還是應該採去分批的方式進行,這或許不是報酬最佳的買進策略,但在心理來說會是比較舒服的投資策略。
4.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比較喜歡投資等級公司債ETF,他的缺點是無法抵抗金融危機或是短期劇烈嚴重的經濟衰退,但是就以殖利率及違約率來看,CP值比美債高。
資料來源 玩股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16內容數
投資世界是嚴謹的數字推演加上天馬行空的造夢計畫,彼此交織而成詭異世界,投資看似博弈,充分結合心理與機率的元素,如何在茫茫的投資世界裡成為贏家,是大部分人的願望,在此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除了可以滿足自己的發表慾望,可以希望可以獲得回響,自我實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神采飛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探討兩個個問題 Q1:當你買進債券ETF(美國國債、全球投資等級公司債)後,如果碰到升息循環,究竟是好,還是壞? A1: 這個問題從兩個角度來看,分別是:賺價差 VS 賺利息 我的結論是 1.以現金流的角度來看,碰到升息循環配息會越配越多(但淨值會降低) 2.以賺價差來看,碰到升息循環配息會越
3/10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接管矽谷銀行時,許多與矽谷銀行往來的新創公司及一般存戶,想必是渡過一個驚心動魄的周末,財產很可能一夕歸零,這種事情,光想都覺的十分恐怖,更何況是當事人,慶幸的是最後存款人都獲的保障。 3/20 瑞銀以30億瑞郎收購瑞信,股東損失慘重,而擁有瑞信AT1債券
當你聽到”他”說:一年內用了300萬賺了300萬,整整一倍 你是否很羨慕他? 仔細地聽他說:由於看好某產業,所以重壓某支股票,所以獲得了優異的報酬 於是心裡就響起一種聲音,如果我能跟他一樣多好,是不是我也可以跟他學這樣的投資方法,獲得同樣的投資績效,或許這就是我由小資邁向富足人生的機會。 雖然我只有
有一句話說:不管是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又常聽說給我對帳單,其他不用說。 這種邏輯之下任何股票都可以交易,只要你能賺到錢。 如果我講得天花亂墜,在交易的實務上卻是賠錢,大概也很難取信於人吧 好吧先貼對帳單,有圖有真相(這些股票大都是去年第四季布局的) 股票的波動大略可以分為 1. 上漲、
想要在未來不為五斗米折腰,優雅享受退休生活,首先要檢視你現有是否有致富種子。 土地、房產、股票、收藏品...等,如果你沒有投資,將來又怎會無緣無故地變有錢呢? 我的岳父年輕時在木柵買了一間員工宿舍(大約40幾年前吧),當時木柵算是偏鄉了,10年前有建商來談都更,市值估價5000多萬,一夕致富大概說的
先說一下目前市場的主流看法: 1. 通膨高點已過,但下降幅度緩慢。 2. FED升息周期接近末段,終點利率預測在5%-5.5%,且會維持一段足夠的時間,讓通膨能持續的下降。 3. 從美國總經數據來看,2023年下半年將發生經濟衰退,但有機會軟著陸。 基於以上的看法,第2點有利投資債券,第3點雖不利股
今天來探討兩個個問題 Q1:當你買進債券ETF(美國國債、全球投資等級公司債)後,如果碰到升息循環,究竟是好,還是壞? A1: 這個問題從兩個角度來看,分別是:賺價差 VS 賺利息 我的結論是 1.以現金流的角度來看,碰到升息循環配息會越配越多(但淨值會降低) 2.以賺價差來看,碰到升息循環配息會越
3/10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接管矽谷銀行時,許多與矽谷銀行往來的新創公司及一般存戶,想必是渡過一個驚心動魄的周末,財產很可能一夕歸零,這種事情,光想都覺的十分恐怖,更何況是當事人,慶幸的是最後存款人都獲的保障。 3/20 瑞銀以30億瑞郎收購瑞信,股東損失慘重,而擁有瑞信AT1債券
當你聽到”他”說:一年內用了300萬賺了300萬,整整一倍 你是否很羨慕他? 仔細地聽他說:由於看好某產業,所以重壓某支股票,所以獲得了優異的報酬 於是心裡就響起一種聲音,如果我能跟他一樣多好,是不是我也可以跟他學這樣的投資方法,獲得同樣的投資績效,或許這就是我由小資邁向富足人生的機會。 雖然我只有
有一句話說:不管是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又常聽說給我對帳單,其他不用說。 這種邏輯之下任何股票都可以交易,只要你能賺到錢。 如果我講得天花亂墜,在交易的實務上卻是賠錢,大概也很難取信於人吧 好吧先貼對帳單,有圖有真相(這些股票大都是去年第四季布局的) 股票的波動大略可以分為 1. 上漲、
想要在未來不為五斗米折腰,優雅享受退休生活,首先要檢視你現有是否有致富種子。 土地、房產、股票、收藏品...等,如果你沒有投資,將來又怎會無緣無故地變有錢呢? 我的岳父年輕時在木柵買了一間員工宿舍(大約40幾年前吧),當時木柵算是偏鄉了,10年前有建商來談都更,市值估價5000多萬,一夕致富大概說的
先說一下目前市場的主流看法: 1. 通膨高點已過,但下降幅度緩慢。 2. FED升息周期接近末段,終點利率預測在5%-5.5%,且會維持一段足夠的時間,讓通膨能持續的下降。 3. 從美國總經數據來看,2023年下半年將發生經濟衰退,但有機會軟著陸。 基於以上的看法,第2點有利投資債券,第3點雖不利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美國基準利率升至4.58%時投資債券ETF的優勢,包括穩定領息和減少資產波動。文章中我分享了個人投資經驗,強調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合理配置股票與債券的好處,並引導讀者考慮債券型ETF作為穩定現金流的投資選擇。
Thumbnail
美債連載小說是不是已經到了尾聲? 終於要到了收割期了嗎? 接下來策略如何因應呢? 在美債殖利率大跌的情況下,之前持有美債的人該賣掉嗎? 還是持續持有? 怎麼做法才能保住獲利並安心持有
這幾天台股創高,開始回頭檢視資產配置,回顧了債券投資中的幾個主要風險。 利率風險是最明顯的,當聯準會升息時,債券價格會下跌;反之,當聯準會降息時,債券價格會上升。這種翹翹板效應尤其在長期債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例如,我持有的元大00679B債券,它的到期殖利率為4.85%,存續期間為16年。如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債ETF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投資價值。隨著聯準會降息預期不明,投資者希望藉由美債ETF獲取資本利得與債息。然而,專家哆啦王提醒,長期債券波動性高且未來利率走向不確定,建議投資者選擇中期債券或綜合天期的債券ETF,以平衡收益與風險。通過詳細分析市場現狀與投資策略,本文提供了全面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大約一兩個月前,聽說現在是買美債ETF的好時機。 我想我得先說我對債沒有研究,只是因為投資股票,對股與債之間的微妙關係覺得需要了解,所以過去很粗略的了解過一下。只能說我對債券的認識只淺薄的停留在利用股與債的配置來降低風險的觀念中。 但前一陣子美債ETF這件事被市場炒翻天了,原因是新聞提到有位分析
Thumbnail
近期論壇上有人討論,債券ETF跌到信心全無。新聞提到債券虧損「綠油油」。新聞提到20年美債ETF今年已跌掉約15%,有些朋友再思考是否要停損?加碼、按兵不動?是否投資債券ETF是個錯?到底為何你要投資債券ETF?為何要笑買債券ETF的人?這集來研究一下前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美國基準利率升至4.58%時投資債券ETF的優勢,包括穩定領息和減少資產波動。文章中我分享了個人投資經驗,強調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合理配置股票與債券的好處,並引導讀者考慮債券型ETF作為穩定現金流的投資選擇。
Thumbnail
美債連載小說是不是已經到了尾聲? 終於要到了收割期了嗎? 接下來策略如何因應呢? 在美債殖利率大跌的情況下,之前持有美債的人該賣掉嗎? 還是持續持有? 怎麼做法才能保住獲利並安心持有
這幾天台股創高,開始回頭檢視資產配置,回顧了債券投資中的幾個主要風險。 利率風險是最明顯的,當聯準會升息時,債券價格會下跌;反之,當聯準會降息時,債券價格會上升。這種翹翹板效應尤其在長期債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例如,我持有的元大00679B債券,它的到期殖利率為4.85%,存續期間為16年。如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債ETF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投資價值。隨著聯準會降息預期不明,投資者希望藉由美債ETF獲取資本利得與債息。然而,專家哆啦王提醒,長期債券波動性高且未來利率走向不確定,建議投資者選擇中期債券或綜合天期的債券ETF,以平衡收益與風險。通過詳細分析市場現狀與投資策略,本文提供了全面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大約一兩個月前,聽說現在是買美債ETF的好時機。 我想我得先說我對債沒有研究,只是因為投資股票,對股與債之間的微妙關係覺得需要了解,所以過去很粗略的了解過一下。只能說我對債券的認識只淺薄的停留在利用股與債的配置來降低風險的觀念中。 但前一陣子美債ETF這件事被市場炒翻天了,原因是新聞提到有位分析
Thumbnail
近期論壇上有人討論,債券ETF跌到信心全無。新聞提到債券虧損「綠油油」。新聞提到20年美債ETF今年已跌掉約15%,有些朋友再思考是否要停損?加碼、按兵不動?是否投資債券ETF是個錯?到底為何你要投資債券ETF?為何要笑買債券ETF的人?這集來研究一下前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