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號地,夢想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塊土地,對我們來說,算是大片土地。工作夥伴鍾明慧說,先不用什麼開心農場,心靈耕地等名稱,我們就先稱作【709號地】吧。或許我們在種植的過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屆時在看什麼名稱,最適合我們這塊土地。
709號地,是部落用將近50年的是時間,從一位隔壁社區陳先生的手裡拿回來的土地。從拿回來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多,部落對於這塊的土地有蠻多的想法。但是真的落實使用這塊土地者,只有第四鄰鄰長夫人-小美,按季節種植一些傳統作物。其他4/5的土地,就是任它長草,沒有利用。
在部落的生存,一直都是日常生活長出來的
對709號地,協會工作團隊,有些想像……。
這塊土地是我們歷經50年才要回來的土地
這塊土地能否成為部落耆老/青年/學童/幼兒對共同園地
這塊土地能否成為我們認識平和部落環境/土地知識的介面
這塊土地能否讓再為部落創造新的契機/新的連結/新的畫面
不知道這些想像能否成真。即便,老人家認為這裡沒有水,又離水源很遠,遲遲沒有開啟耕作;部落族人覺得這塊土地可以做其他收費;部落厲害的農夫們說,你們要種植什麼,不如去市場購買便宜快速;
但是,協會工作團隊執意的,啟動了,青年會割草,挖土地翻土,製作大水池,翻土機翻土,大水池再換工業用水塔,終於在2020年3月19日。我們種下了小米、紅藜、樹豆、南瓜。
長者一起一起
儘管如此,將來會不會有產值,收成好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目標,至少我們開始了……
接下來,不知道成果會如何。但是,總是喜歡這樣的畫面⋯老人,大人,小孩,一起工作,一起學習的畫面。一起的過程裡,總有些價值的衝突,例如vuvu們覺得只要能燒的,都是垃圾,包括塑膠;vuvu在這塊田地裡,變撒種,邊牢騷說…..唉…唉….唉…這個以後的拔草的工作會是大工程啊…..
部落孩子就該,貼近土地
開始讓這塊土地有氣息
開始讓這塊土地有人來來往往
開始讓部落耆老、孩子一起在這裡連結、創造我們自己可能也意想不到的契機。祝福我們吧!
回到部落18年了,離開部落時候也是18歲。回頭看自己有了些變化,部落也發生了不少變化。只是,有察覺,有些部落經驗,是自己心底深刻的能量來源。希望~這股力量一直都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旗山生活園11月2日開始有一個展覽,是由社團法人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主辦小小的,不誇大,但很有設計,且感動人的展覽。展覽主題是「小步舞曲,鄉村長出來的照顧力量」。是吧,看到主題,立刻感受到是個很有鄉村主體意識的展覽。
自從回到部落(12年前)擔任總幹事之後,一直都關切甚而有時引導收穫祭的各項活動。所謂引導是在活動過程中讓活動順利,讓大家每年再次創造美好記憶的收穫祭。因為明白收穫祭對部落的重要,對我自己的重要意義。高中畢業離開部落,許下要回部落的心願,或者就是部落收穫祭的影響力。
#尋找縫隙,近身部落 #團隊形成,理解部落 #即便建設,也是軟體 #女性位置,關注照顧 #開啟對話,互助分享 #深耕培力,自力照顧
這塊土地,對我們來說,算是一大片土地。工作夥伴鍾明慧說,先不用什麼開心農場,心靈耕地等名稱,我們就先稱作【709號地】吧。或許我們在種植的過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屆時在看什麼名稱,最適合我們這塊土地。 對709號地,協會工作團隊,有些想像……。
旗山生活園11月2日開始有一個展覽,是由社團法人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主辦小小的,不誇大,但很有設計,且感動人的展覽。展覽主題是「小步舞曲,鄉村長出來的照顧力量」。是吧,看到主題,立刻感受到是個很有鄉村主體意識的展覽。
自從回到部落(12年前)擔任總幹事之後,一直都關切甚而有時引導收穫祭的各項活動。所謂引導是在活動過程中讓活動順利,讓大家每年再次創造美好記憶的收穫祭。因為明白收穫祭對部落的重要,對我自己的重要意義。高中畢業離開部落,許下要回部落的心願,或者就是部落收穫祭的影響力。
#尋找縫隙,近身部落 #團隊形成,理解部落 #即便建設,也是軟體 #女性位置,關注照顧 #開啟對話,互助分享 #深耕培力,自力照顧
這塊土地,對我們來說,算是一大片土地。工作夥伴鍾明慧說,先不用什麼開心農場,心靈耕地等名稱,我們就先稱作【709號地】吧。或許我們在種植的過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屆時在看什麼名稱,最適合我們這塊土地。 對709號地,協會工作團隊,有些想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是這樣的,因為某些原因,我決定從現在種植的土地離開。 放棄已經用小鋤頭一點一點挖開的渠道,也放棄把這塊土地一點一點打開流動能量的想法。 人世間的理法,我沒有特別的執著,唯一難過的是要和相處了半年的土地,再花不到半年道別。 我意識到這是自然流動的必然發生,這塊土地已經教會我祂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有一塊土地,面積非常大,價值不菲,但是土地持有人上百,所以就算有人想割愛,只要少數人不同意,也是無法成交。應該說,就算九十九人同意,只要有一個人不願意,也是要拉倒。要成就一樁好事,需要人人同心同德,明明是一樁好因緣卻偏偏差臨門一腳,也是福德不俱足的象徵。 有一位慈善家,相中偏鄉一塊土地,想要在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是這樣的,因為某些原因,我決定從現在種植的土地離開。 放棄已經用小鋤頭一點一點挖開的渠道,也放棄把這塊土地一點一點打開流動能量的想法。 人世間的理法,我沒有特別的執著,唯一難過的是要和相處了半年的土地,再花不到半年道別。 我意識到這是自然流動的必然發生,這塊土地已經教會我祂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有一塊土地,面積非常大,價值不菲,但是土地持有人上百,所以就算有人想割愛,只要少數人不同意,也是無法成交。應該說,就算九十九人同意,只要有一個人不願意,也是要拉倒。要成就一樁好事,需要人人同心同德,明明是一樁好因緣卻偏偏差臨門一腳,也是福德不俱足的象徵。 有一位慈善家,相中偏鄉一塊土地,想要在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