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準備緊急備用金了,還有需要配置債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已經準備緊急備用金了,還有需要配置債券嗎?
如果說備用金是第一道護城河,那債券可以是第二道護城河,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很寬、長期都能高於債券報酬、又有機會與股票出現負相關利用,那沒有債券又何妨呢?
可是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報酬低於債券長期的表現,或是你不想要配置債券只是因為你預測債券的報酬會低於備用金,那你的資產配置其實就有主動成份。
比起需不需要配置債券,你其實更需要明確設定你如此配置的原因,並且有一套清楚的SOP依循,否則你只是率性而為的在作主動投資。
那你問我你那即將率性而為的計畫有什麽看法,請問又有多少實質意義呢?
另外,更高的股票比重在回測上有更高的報酬,可是你是想問的是「我現在不想要配置債券」,還是「你打算一輩子都不配置債券呢?」。
很多人的股債比是會根據年齡逐年拉高債券比重,目的是為了在屆退之前就能減少資產波動,以期能如順利在目標日完成計畫。
像這樣的想法都是在一開始資產配置時就如此規畫,而非隨性而行,那你不想配置債券又是出於什麽想法呢?
你使用100%的股票比重,但是如果計畫到期時正好是崩盤之後,你是否又留有時間的緩沖,是能續留職場靜待熊市甚致是蕭條結束呢?
要考慮股債比的因素其實還很多,像是個人心理素質與家庭成員的影響,你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脆弱,或是你的家庭成員可能在熊市時需要你幫忙金援。
內在與外在因素都可能攻擊你挖好的護城河,不過更多時候護城河會失效的原因,通常是你親手填平了它。
不照計畫進行的行事,三心二意的投資行為,胡亂加碼,這些在投資人常見的投資失敗原因的排名永遠是高居不下。
於是又回到一開始所說的,比起需不需要配置債券,你其實更需要明確設定你如此配置的原因,並且有一套清楚的SOP依循,否則你只是率性而為的在作主動投資。
那現在問我這種問題的你,只是在說我現在是個韭菜散戶,所以大叔建議你最好多讀一些資產配置的書,例如資產配置投資策略、智慧型資產配置、投資金律等經典書。
不然你早晚會變成臨陣脫逃的股市逃兵。
avatar-img
590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你們有去過電子廠產線或類似的流水綫嗎?大叔在2002-2006年間斷斷續續跑了幾趟寶安的工廠,當時大叔是在一家電子產品的ODM廠打工,我們設計的產品在台灣試產過後就會轉移到寶安的組裝廠進行量產組裝。 通常在台灣組裝的試驗機大約會有30-50套,在轉移到大陸的產線就會以百台(產線試Run),然後是千台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最近參加了一場非公開性質的實體場投資年會,期間與兩位參加者有了一些對話。不出我意料之外的,這些朋友果然提出這樣的問題,例如: 我需要買進公債嗎?或是我的資產配置中使用VGIT好還是BNDW好? 當下其實我是這樣反問對方的。 如果我
約翰.柏格為何最後選擇“堅持不懈”作為他給指數化投資人最首要建議? 他是要你堅持什麽?他要你堅持的就是現在投資網紅要你做的事。 買了一些策略型ETF就是指數化投資?你有使用動態股債比也是指數化投資?用了大量因子ETF也是指數化投資? 如果以上這些都算是指數化投資,那麽柏格根本不需要跟你說堅持不懈了,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你們有去過電子廠產線或類似的流水綫嗎?大叔在2002-2006年間斷斷續續跑了幾趟寶安的工廠,當時大叔是在一家電子產品的ODM廠打工,我們設計的產品在台灣試產過後就會轉移到寶安的組裝廠進行量產組裝。 通常在台灣組裝的試驗機大約會有30-50套,在轉移到大陸的產線就會以百台(產線試Run),然後是千台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最近參加了一場非公開性質的實體場投資年會,期間與兩位參加者有了一些對話。不出我意料之外的,這些朋友果然提出這樣的問題,例如: 我需要買進公債嗎?或是我的資產配置中使用VGIT好還是BNDW好? 當下其實我是這樣反問對方的。 如果我
約翰.柏格為何最後選擇“堅持不懈”作為他給指數化投資人最首要建議? 他是要你堅持什麽?他要你堅持的就是現在投資網紅要你做的事。 買了一些策略型ETF就是指數化投資?你有使用動態股債比也是指數化投資?用了大量因子ETF也是指數化投資? 如果以上這些都算是指數化投資,那麽柏格根本不需要跟你說堅持不懈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資產配置中是否需要配置債券,取決於您的風險承受度、投資目標、年齡及投資時限。以下是幾個在決定是否加入債券時的考量因素: 分散風險:債券通常被視為防禦型資產,因其波動性相對較低。當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時,債券的穩定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衝整體組合的風險,平衡收益。 降低波動性:債券的價格波動通常比股票
Thumbnail
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保留適當的緊急預備金部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 本文探討如何規劃並在風險與機會間取得平衡,確保長期財務健康和穩定成長。
Thumbnail
在「財富投資防火牆」的閱讀中收穫到了,當遇到投資風險該要怎麼做準備的思考面向。因為我們如果沒準備就越容易在市場恐慌時,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在不確定的風險下,我認同的是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把資產分佈於多個類別,投資者可以降低風險,並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機會。
昨天網友提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一下,我想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的探討一下, 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要準備緊急預備金以及用途, 緊急預備金主要是用來應對以下幾種突發情況,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資金控管】   目前我粗淺的想法,應該是將自有資金分成三個大部分,想要安全的投資,就是要從可轉債、股票、期貨三個部分下手,可轉債的比例拉高,CBAS和選擇權期貨的風險較高,當作同一個類型。     可轉債幾乎不會輸錢,只有贏多贏少的問題,但是進場點的選擇就需要一點耐心了,接近轉換價或是低
Thumbnail
去年其實有發一篇文章敘述到底手上該持有這麼多現金嗎?還是買債劵 因為我知道即使股市在好,我的部位都不會all in 一定會保留30%的 現金預防極端事件,例如-50%的金融海嘯,原本的70%部位也是透過 槓桿型ETF來保持高額曝險,不會有投入本金過少的問題,問題來了 最近把房子賣掉手上有多一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資產配置中是否需要配置債券,取決於您的風險承受度、投資目標、年齡及投資時限。以下是幾個在決定是否加入債券時的考量因素: 分散風險:債券通常被視為防禦型資產,因其波動性相對較低。當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時,債券的穩定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衝整體組合的風險,平衡收益。 降低波動性:債券的價格波動通常比股票
Thumbnail
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保留適當的緊急預備金部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 本文探討如何規劃並在風險與機會間取得平衡,確保長期財務健康和穩定成長。
Thumbnail
在「財富投資防火牆」的閱讀中收穫到了,當遇到投資風險該要怎麼做準備的思考面向。因為我們如果沒準備就越容易在市場恐慌時,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在不確定的風險下,我認同的是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把資產分佈於多個類別,投資者可以降低風險,並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機會。
昨天網友提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一下,我想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的探討一下, 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要準備緊急預備金以及用途, 緊急預備金主要是用來應對以下幾種突發情況,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資金控管】   目前我粗淺的想法,應該是將自有資金分成三個大部分,想要安全的投資,就是要從可轉債、股票、期貨三個部分下手,可轉債的比例拉高,CBAS和選擇權期貨的風險較高,當作同一個類型。     可轉債幾乎不會輸錢,只有贏多贏少的問題,但是進場點的選擇就需要一點耐心了,接近轉換價或是低
Thumbnail
去年其實有發一篇文章敘述到底手上該持有這麼多現金嗎?還是買債劵 因為我知道即使股市在好,我的部位都不會all in 一定會保留30%的 現金預防極端事件,例如-50%的金融海嘯,原本的70%部位也是透過 槓桿型ETF來保持高額曝險,不會有投入本金過少的問題,問題來了 最近把房子賣掉手上有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