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殺後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選自《雜阿含》

有一天,佛住在王舍城,有一馴馬師村主向世尊問訊後,在一旁坐。

佛問馴馬師:「調伏馬有幾種方法?」

馴馬師回答:「有三種,一種是用柔軟的方式,第二種是用強硬的方式,第三種是軟硬兼施的方法。」

佛再問:「假如這三種方法都沒辦法調伏這匹馬,又該如何呢?」

馴馬師回答:「那就只能將馬殺了。」

接下來馴馬師問佛:「您是至高無上又能調御一切眾生的人,您有幾種方法來調伏教育眾生呢?」

佛說:「我也是用這三種方法,第一種柔軟的,第二種強硬的,第三種是軟硬兼施的方法。」

馴馬師問佛:「假如這三種方法都沒辦法調伏,又該如何?」

佛回答:「如果這三種方法都沒辦法調伏這個人,我也只能殺了他,為什麼呢?為了不使佛法受到辱沒及貶抑。」

馴馬師對佛說:「世尊教法中殺生是不清淨的,也說是不殺生,然而,世尊說:『不被調伏的人,我殺他。』」

佛對馴馬師說:「誠如你所言,在如來的教法中一向主張『不殺生』,殺生也的確是一種惡業,然而當如來以種種善巧方便教育眾生的時候,若遇有眾生就是不受教,那麼如來將不再理會他,也不再好言相勸,更不再訶斥勸誡,對於這樣的眾生豈不等於是把他給殺了一樣?」

馴馬師回應佛:『如果佛陀不再跟這樣的人講話、不再教導、也不教誡,對這個人而言真是被殺了。從今天開始,我要捨棄所有的惡業,歸依佛法僧三寶。』。

佛陀說:「很好,這真的是很重要!」

馴馬師聽完佛陀的說法後,滿心歡喜的離去。

思學

常說「先生緣,主人福」醫生病人之間要有相信,要看得順眼是能治病之因的開始,所以有很多老醫生非常帥氣,一感覺病人不信任,或者開的藥病人沒好好吃就不再接受掛號。老師和學生之間,不管學的是生命的學問或是技藝的學習,有時需要菩薩低眉的微笑鼓勵、有時也需邀金剛怒目的威嚇,去驕除惰、大多數都需要軟硬兼施。如果都不受教,只好殺!

raw-image


​「殺」 是你的緣不在此,另投明師吧,別在此處斷了你的慧根;「殺」 是暫時無溫柔也無剛強,冷凍,拉遠,讓人自覺反省;「殺」是可能時機未到,做得多了反而增加學者抵抗、混亂,錯過了啟明時!

​佛法即是覺醒之法 或許你只是需要更大的鬧鐘!

「殺」不是真的取了性命,而是慈悲的先「止」!讓生命有機緣再碰撞其他的善因緣!現在學生聽說都玻璃心,也無為法忘驅的決心(找不到雪中求法斷臂的二祖了!),老師也常因為利益不忍殺,或者看不出該不該殺,彼此耽誤了一陣花信風!但朋友安慰說:「別想這麼多了,大家都只是消磨打發時間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怡然的沙龍
26會員
176內容數
王怡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2
2023/07/23巳時大暑節氣   曾有一個題目:“用一句話形容你那裡的天氣有多熱?” 網友們詼諧並略帶誇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
Thumbnail
2023/07/22
2023/07/23巳時大暑節氣   曾有一個題目:“用一句話形容你那裡的天氣有多熱?” 網友們詼諧並略帶誇張的回復中,透露出暑熱的煎熬 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在路上摔倒了,90%的面積燙傷! 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 我一直都是七分熟的! 整座城市就是一個露天燒烤攤
Thumbnail
2023/07/06
《駱駝祥子》中對於暑熱的描述 ​ 他拉上了個買賣,把車拉起來,他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過氣來,而且嘴唇發焦,明如心裡不渴、也見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褲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搧搧,沒用。風是熱的。他已經不知
Thumbnail
2023/07/06
《駱駝祥子》中對於暑熱的描述 ​ 他拉上了個買賣,把車拉起來,他才曉得天氣的厲害已經到了不允許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過氣來,而且嘴唇發焦,明如心裡不渴、也見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褲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搧搧,沒用。風是熱的。他已經不知
Thumbnail
2023/07/06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2023/07/06
2023/07/07申時小暑節氣 暑者,《說文》曰:“熱也。”《釋名》曰:“熱如煮物也”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 《池亭納涼》 明 朱高熾(明世宗) 夏日多炎熱,臨池憩午涼。雨滋槐葉翠,風過藕花香。 舞燕來青瑣,流鶯出建章。援琴彈雅操,民物樂時康。 ​ 皇帝消暑方,除了體感的炎熱,午間最熱時找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
Thumbnail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
Thumbnail
聖喜長老 – 2019.07.20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當他人帶給我們傷害,無論是行為上造成內心的傷害,或人際關係上間接帶來的傷害,等等以任何的形式傷害我們,但
Thumbnail
聖喜長老 – 2019.07.20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當他人帶給我們傷害,無論是行為上造成內心的傷害,或人際關係上間接帶來的傷害,等等以任何的形式傷害我們,但
Thumbnail
何以應當戒殺 節錄自《學佛淺說》 印光法師鑑訂 水鏡居士王博謙輯述
Thumbnail
何以應當戒殺 節錄自《學佛淺說》 印光法師鑑訂 水鏡居士王博謙輯述
Thumbnail
聞 ​ 選自《雜阿含》 有一天,佛住在王舍城,有一馴馬師村主向世尊問訊後,在一旁坐。 佛問馴馬師:「調伏馬有幾種方法?」 馴馬師回答:「有三種,一種是用柔軟的方式,第二種是用強硬的方式,第三種是軟硬兼施的方法。」 佛再問:「假如這三種方法都沒辦法調伏這匹馬,又該如何呢?」 馴馬師回答:「那就只能將馬
Thumbnail
聞 ​ 選自《雜阿含》 有一天,佛住在王舍城,有一馴馬師村主向世尊問訊後,在一旁坐。 佛問馴馬師:「調伏馬有幾種方法?」 馴馬師回答:「有三種,一種是用柔軟的方式,第二種是用強硬的方式,第三種是軟硬兼施的方法。」 佛再問:「假如這三種方法都沒辦法調伏這匹馬,又該如何呢?」 馴馬師回答:「那就只能將馬
Thumbnail
素食的功德利益 古德云:「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世人每遇到天災人禍,往往心中憤恨不平,怨天尤人,而不去深入的研究其中的道理及原因。人們應該知道,有果必有因,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感召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此乃真理也。
Thumbnail
素食的功德利益 古德云:「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世人每遇到天災人禍,往往心中憤恨不平,怨天尤人,而不去深入的研究其中的道理及原因。人們應該知道,有果必有因,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感召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此乃真理也。
Thumbnail
(三) 麒麟王母: 『所謂"和"者,意謂與大地和諧,與草木和諧,與人畜飛禽走獸和諧。 和諧者為〔四不生心〕:不生殺心,不生傷心,不生奪心,不生恨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殺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傷心欲絕,痛失摯愛之苦,不願此苦痛現於他人,故不生殺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傷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身殘體痛
Thumbnail
(三) 麒麟王母: 『所謂"和"者,意謂與大地和諧,與草木和諧,與人畜飛禽走獸和諧。 和諧者為〔四不生心〕:不生殺心,不生傷心,不生奪心,不生恨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殺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傷心欲絕,痛失摯愛之苦,不願此苦痛現於他人,故不生殺心。 行者應常思維,若傷者於我,或其親眷,自己必身殘體痛
Thumbnail
以上和大家分享佛陀電視劇內的兩段故事,旨在說明甚麼是正命,如何用智慧去生活和施行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並非教條,而是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如何做一個追尋解脫的人,同時也不違背自己應該要做到的義務與職責,慈悲並非迷信,真理並非愚癡,愛貫穿其中,慈悲是從愛中生出的智慧,與大家共勉!
Thumbnail
以上和大家分享佛陀電視劇內的兩段故事,旨在說明甚麼是正命,如何用智慧去生活和施行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並非教條,而是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如何做一個追尋解脫的人,同時也不違背自己應該要做到的義務與職責,慈悲並非迷信,真理並非愚癡,愛貫穿其中,慈悲是從愛中生出的智慧,與大家共勉!
Thumbnail
乖!按摩喔 《莊子 養生主》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
Thumbnail
乖!按摩喔 《莊子 養生主》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