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斷離煩惱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有一對中年夫妻,妻子身體不佳,有乳癌、副甲狀腺問題、蕁麻疹,開示為沖犯所致;因為時日過長未處理,已經影響到肉體。佛菩薩開示:「可請高明的中醫生診治病疾。」

丈夫多年前在公司誦《地藏經》,結果人暈眩被送去醫院,至此之後再也不敢誦《地藏經》,後來,佛菩薩開示:「此為精靈干擾。」

人若沒有正知正見,就容易道聽塗說、定力不足,做出愚痴無知的的事情,錯失與正法接觸的良緣,佛菩薩處理完之後,師兄對《地藏經》就比較沒有那麼恐懼了!

後來師兄跟我分享,其實他誦經一次就能知道經典的意思,後來佛菩薩開示才知道,原來師兄過去世曾經出家。他跟我說,他也誦過《楞嚴經》和其他大乘經典,他覺得其實萬法修到最後都是在說「不二法門」,而我們大家都被這善惡給迷惑了,不得解套。

他的這席話有如當頭棒喝,我自己對於善惡的分別執著心還是很重,所以,煩惱心才會斷不離。在這場巧妙安排的因緣際會,感恩有緣人幫我上了一課!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六祖大師說:「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煩惱是無明、妄想,菩提是清淨、正覺,這兩個怎麼會是一樣的呢?其實,在真如自性裡頭,確實是一樣的!在凡夫眾生的念頭裡,有分別、好壞、得失、是非、染淨……等等,但是在真如的自性裡頭,一切都是清淨、平等,哪有這些對立的分別呢?所有的對立分別,都是凡夫眾生的妄想、妄念、執著。《金剛經》:「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離一切相,就是在任何境相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雖然身在諸相之中,但不起心動念,就不會受諸相干擾,心清淨禪定、自在光明,這就是諸佛境界。

眾生因為有煩惱,所以起惑造業,流轉於五濁惡世、六道輪迴之中。修行要有所提升,也要在這五濁惡世修才能成就菩提。因為世間萬相,都是讓眾生來藉假修真的,沒有這些境相來磨,歷事練心,就如同溫室的花朵,永遠要躲在別人的羽翼之下,不能自己成長茁壯。佛法教導眾生要腳踏實地,要一步一腳印去實修、行道、悟道、證道。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若有人告訴您可以不努力就成佛,那絕對不是正法,請千萬要遠離,否則一墮落就萬劫不復了!

每個人來到這世間都要修行,煩惱可以長養菩提,歷事可以練心,正如同蓮花可以生長在汙濁的爛泥裡,無論環境多麼艱困,一樣是出淤泥而不染,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精神。經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起心動念若都是妄想,那就是執迷不悟;若修行能覺察出煩惱背後的深意,那離覺悟不遠了。凡聖迷悟都在一念之間,所以,修行人不要害怕、畏懼人生中的煩惱,要勇敢地面對他,解決他,放下他,才能轉煩惱為菩提。

上述分享提到:「萬法修到最後都是在說『不二法門』,而我們大家都被這善惡給迷惑了,不得解套。」什麼是不二法門?以下引用淨空法師開示:

「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所有一切對立都沒有了,這是真的,可不是假的。

什麼是對立?善惡對立,覺迷對立,正邪對立,染淨對立,不都對立,這是二法。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從這裡體會,世間人所講的沒有離開對立。如來所說的法沒有對立,如來講覺迷不二。法是邪正不二,邪正一如,這個道理一般人就不懂了。迷了就是邪,悟了就是正,迷悟不二,你能懂嗎?如果真懂了,恭喜你,佛家所謂入不二法門。是誰?圓教初住菩薩,破無明了。

什麼叫無明,你懂嗎?二就是無明,不二,無明就破了,無明破了才真正得大自在,清淨心現前。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沒有開悟之前聽到,印度有位高僧住在少林寺,達摩祖師。他心不安,求祖師給他安心。那時候正是冬天,達摩祖師在打坐,他在門外雪地裡。雪下得很大,差不多到膝蓋了,他還站在那裡不動。祖師不理他,於是他把手臂割斷,拿著手臂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睜開眼睛說:你何苦!到這兒來為什麼?「我心未寧,乞師安心」。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現在很多達摩祖師像,一隻手伸出來,那就是慧可求法時所表現的。

慧可大師聽到這句話,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達摩祖師回他一句「與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在這句話下,慧可大師大悟,西返天竺前,達摩祖師把衣缽傳給他。悟什麼?沒悟之前,安與不安,二法,不安,求安心。祖師一點化,一回頭,安與不安不二。我們常講,內心深處的對立化解了。一個對立化解,所有一切對立統統化解,心沒有對立,沒有疑慮,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悟入破無明,證法身的境界,這是真法!佛祖教我們『自歸於法』,真正意思就在此地。」(引用完畢)

修行要從煩惱中生出智慧,用智慧滅除無明塵勞。六祖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眾生皆具真如佛性,這是不假外求的,要向內觀照。阿伯說:、「修行在心不在相,萬境本閒,惟心自鬧,修行要悟道,行道,證道。」我們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現代社會當中,誘惑很多、欲望很多,養成凡事向外貪求的習氣。習慣向外貪求,就找不到自心中的如來寶藏,修行就是幫助我們找回自心,找回本真,找回真如自性。

真如自性無所不在,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同《六祖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眾生皆具佛性,只要有心想修,用心修,就能漸漸地明心見性,走上光明的正道。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菩提是覺醒、覺悟的意思。不生不滅之無為法稱之為「理」,就理而言,菩提是斷絕世間煩惱障而證涅槃的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因緣生之有為法稱之為「事」,就事而言,菩提是斷所知障而知諸法的一切種智,唯佛可證,佛之菩提,無上究竟,通事理二法,乃無上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
Thumbnail
菩提是覺醒、覺悟的意思。不生不滅之無為法稱之為「理」,就理而言,菩提是斷絕世間煩惱障而證涅槃的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因緣生之有為法稱之為「事」,就事而言,菩提是斷所知障而知諸法的一切種智,唯佛可證,佛之菩提,無上究竟,通事理二法,乃無上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六祖壇經精選》:「多尊重其他的人,而提供自己的智慧,我們關懷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關懷的時候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自己的知能、技能來關懷人。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其他的人,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跟這個原則不相違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我執。因為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六祖壇經精選》:「多尊重其他的人,而提供自己的智慧,我們關懷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關懷的時候就要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自己的知能、技能來關懷人。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其他的人,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跟這個原則不相違背;否則的話,可能就是我執。因為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有一對中年夫妻,妻子身體不佳,有乳癌、副甲狀腺問題、蕁麻疹,開示為沖犯所致;因為時日過長未處理,已經影響到肉體。佛菩薩開示:「可請高明的中醫生診治病疾。」 丈夫多年前在公司誦《地藏經》,結果人暈眩被送去醫院,至此之後再也不敢誦《地藏經》,後來,佛菩薩開示:「此為精靈干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有一對中年夫妻,妻子身體不佳,有乳癌、副甲狀腺問題、蕁麻疹,開示為沖犯所致;因為時日過長未處理,已經影響到肉體。佛菩薩開示:「可請高明的中醫生診治病疾。」 丈夫多年前在公司誦《地藏經》,結果人暈眩被送去醫院,至此之後再也不敢誦《地藏經》,後來,佛菩薩開示:「此為精靈干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而且一切法中,都沒有一個真實、有主宰性的主體存在。 <經文>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此理真實不虛,並非佛陀發明,而是宇宙當中的真理,佛陀只是為我們宣說,稱之為「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而且一切法中,都沒有一個真實、有主宰性的主體存在。 <經文>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此理真實不虛,並非佛陀發明,而是宇宙當中的真理,佛陀只是為我們宣說,稱之為「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也不知道要斷除煩惱,只希望生活中沒有痛苦就好。遇到可愛的還是要貪,遇到不合意的還是要嗔。只希望不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揚揚止沸,這就是眾生的愚痴。
Thumbnail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也不知道要斷除煩惱,只希望生活中沒有痛苦就好。遇到可愛的還是要貪,遇到不合意的還是要嗔。只希望不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揚揚止沸,這就是眾生的愚痴。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