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多久回家一次:你還剩下多久時間呢?

大學生多久回家一次:你還剩下多久時間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鋒教育,專教學校沒教的知識

✈:官方IG

★:打造理想生活


很多大學生會因為各種理由不回家

但我基本上每個禮拜回

來回一次交通費:590

通勤時間:7小時

這樣值得嗎?


我算給你看

父母可活年齡:80

生你的年紀:30

父母與你相處時間共:50

前18年:365×18=6570

大學四年(週末回家):2x52x4=416

剩下28年(每個禮拜一次):52×28=1456

6570/8442=0.8


當你高中畢業時

也就代表與你父母相處的時間

剩下最後的20%了

請珍惜與你父母相處的每分每秒

這樣一算,你有嚇到嗎?

沒事就多回家陪爸媽吃頓飯吧!


原文發表於先鋒教育官網

到官網繼續看

avatar-img
教育革命軍的沙龍
27會員
17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教育革命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年的學測5選4制度上路之後 有許多的情況是原先大家都沒有事先預期到的 1.通過個人申請一階的比率創下近三年新低 2.個人申請最終上榜率只有56.68%,創下四年來新低記錄 過篩人數暴增,今年落榜機率勢必繼
1.要對答案嗎? 2.要開始準備分科嗎? 3.要開始收集備審資料了嗎? 4.先買落點分析的書 5.經營自媒體 6.開始大量閱讀課外書 1.要對答案嗎? 不用,除了最重要的要好過年以外 就算對了答案
每次段考、模考後 就看到一堆讀書帳在發檢討文 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都是以下的NG版本 我花的時間不夠多、題目做太少 我不夠認真、努力、細心 進度沒跟上、運氣太差、身體不適 以上這種檢討根本是「浪漫廢話」
設計原則1.單純化 2.自動化 3.看清自己 4.想準備模考,就不要期待大考考好 設計指標1.工具→ 2.記憶學原理→ 3.艾賓豪斯遺忘曲線→ 4.意志力頻寬→ 5.各科讀書時間→ 6.監測管控→
1.選校掃系 2.檢查是否符合資格 3.成本考量 4.父母建議 5.風險控管 1.選校掃系 先找出有意願讀的學校 再一個一個系掃,勾選出有意願讀的 2.檢查是否符合資格 先看大學簡章看入門資格 再
聽我說沒說服力,來聽聽獵頭S姐怎麼說吧! 19:21~26:30 文章目錄 1.分數高的學校=資源多,師資好? 2.先不管能力,好學歷就是你曾經努力的證明 3.選擇興趣以外的科系,反而比較不會被學校分數綁手
去年的學測5選4制度上路之後 有許多的情況是原先大家都沒有事先預期到的 1.通過個人申請一階的比率創下近三年新低 2.個人申請最終上榜率只有56.68%,創下四年來新低記錄 過篩人數暴增,今年落榜機率勢必繼
1.要對答案嗎? 2.要開始準備分科嗎? 3.要開始收集備審資料了嗎? 4.先買落點分析的書 5.經營自媒體 6.開始大量閱讀課外書 1.要對答案嗎? 不用,除了最重要的要好過年以外 就算對了答案
每次段考、模考後 就看到一堆讀書帳在發檢討文 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都是以下的NG版本 我花的時間不夠多、題目做太少 我不夠認真、努力、細心 進度沒跟上、運氣太差、身體不適 以上這種檢討根本是「浪漫廢話」
設計原則1.單純化 2.自動化 3.看清自己 4.想準備模考,就不要期待大考考好 設計指標1.工具→ 2.記憶學原理→ 3.艾賓豪斯遺忘曲線→ 4.意志力頻寬→ 5.各科讀書時間→ 6.監測管控→
1.選校掃系 2.檢查是否符合資格 3.成本考量 4.父母建議 5.風險控管 1.選校掃系 先找出有意願讀的學校 再一個一個系掃,勾選出有意願讀的 2.檢查是否符合資格 先看大學簡章看入門資格 再
聽我說沒說服力,來聽聽獵頭S姐怎麼說吧! 19:21~26:30 文章目錄 1.分數高的學校=資源多,師資好? 2.先不管能力,好學歷就是你曾經努力的證明 3.選擇興趣以外的科系,反而比較不會被學校分數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