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移轉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聽了一堂學習移轉的課程
所以把之前找的文獻又拿出來複習一下
當初老師指導的時候有說
學習要能移轉
前提是學習要有成效
而學習的成效最有名的理論是
Kirkpatrick的「反應、學習、行為、結果」四層次評鑑模式
反應層次(Reaction):指參訓者對訓練的觀感(學的爽不爽)
學習層次(Learning):指參訓者因為參與訓練而改變態度、增進知識及(或)增加技能的程度(學的好不好)
行為層次(Behavior):指參訓者因參與訓練而產生工作行為上的改變程度(用的到多少)
結果層次(Result):指參訓者因為參與訓練而產生的最後結果(對組織的幫助有多少)
反應跟學習是學習成效
行為跟結果則是移轉後的成效
移轉過程又如Baldwin and Ford所提出的模型最具代表(如圖)
在這次課程中聽到
沒有行為層次展現的學習
都是無效的學習
讓我蠻震撼也很有感觸

近年來社會上都在鼓勵終身學習
不管線上線下的各式各樣課程
都瘋狂開班
參與學習的人口年齡也分布的很廣
學習的氛圍固然不錯
但是實際能夠運用的程度有幾成
真的值得探究
尤其是有補助的課程
就上圖所示
第一個影響移轉的就是個人因素
其中我認為動機是最大關鍵
第二個影響因素是公司環境
也是我之前研究的方向
公司鼓勵學習
也補助了學習經費
學員也花時間去參與學習了
在工作上
有沒有機會展現所學?
主管能不能放手讓員工展現?
員工展現所學得意願?(有時能者多勞,會讓人不想做太多)
所以在工作上的學跟用之間如何結合
是擔任主管的人有必要認真思量

這次課程中另一個讓我反思的地方
主講老師提到
他過去學習的項目中
只有5%有用到
真的是很低的比例
那我自己學的東西用到多少
管系的二技到碩班
主要都在學"產、銷、人、發、財"
因為工作關係
主要只有人資跟領導類能用上
人資中的"選、訓、育、用、留、離"
又只有訓跟育比較有用到
比例真的很低

所以
後續再選擇課程時
真的要仔細評估是否是能運用的
對工作是否有相關
或對自己的生活、興趣是否有關聯

raw-image


#學習移轉

#四層次評鑑

#Kirkpatrick

#Baldwin and For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20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2024/11/13
在軍退一年多後,本文分享了我在生活型態與健康管理方面的調整與適應。從早上起床喝水到每日的營養補充,再到最近開始的慢跑訓練,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還使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跑步技巧,幫助避免受傷並提升運動的舒適性。希望這些經驗能對正面臨類似境遇的人有所啟發。
Thumbnail
2024/11/13
在軍退一年多後,本文分享了我在生活型態與健康管理方面的調整與適應。從早上起床喝水到每日的營養補充,再到最近開始的慢跑訓練,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還使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跑步技巧,幫助避免受傷並提升運動的舒適性。希望這些經驗能對正面臨類似境遇的人有所啟發。
Thumbnail
2024/03/21
今天有機會回去原單位,分享軍職專長代碼與職能間的關聯性及相關知識。也透過iCAP網站和職能基準表等工具。此外,介紹了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量和Baldwin和Ford的移轉過程模型,來說明訓練成果如何移轉到工作崗位上。最後,分享了選對人對培訓成效的影響,包含選、訓、育、用、留五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3/21
今天有機會回去原單位,分享軍職專長代碼與職能間的關聯性及相關知識。也透過iCAP網站和職能基準表等工具。此外,介紹了Kirkpatrick的四層次評量和Baldwin和Ford的移轉過程模型,來說明訓練成果如何移轉到工作崗位上。最後,分享了選對人對培訓成效的影響,包含選、訓、育、用、留五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1/23
今天參加公司的教育訓練 請到毛鈺禎老師 跟我們分享職能如何導入課程 之前有上過一些職能的課 當時比較偏重在選跟用 今天就比較偏重在訓跟育 政府推動職能真的很不錯 軍中管理常講 人有定職 物有定位 事有定規 職能就是讓每個人的職務有它基本的定職 當然還要看各個公司的中心思想
2024/01/23
今天參加公司的教育訓練 請到毛鈺禎老師 跟我們分享職能如何導入課程 之前有上過一些職能的課 當時比較偏重在選跟用 今天就比較偏重在訓跟育 政府推動職能真的很不錯 軍中管理常講 人有定職 物有定位 事有定規 職能就是讓每個人的職務有它基本的定職 當然還要看各個公司的中心思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學習要移轉,前提是什麼?.....Ans:學習要有效 移轉分為訓練投入-訓練產出-移轉條件三個部分 針對這個現象,接下來會就選、訓、育、用、留這五件事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增加移轉的CP值。
Thumbnail
學習要移轉,前提是什麼?.....Ans:學習要有效 移轉分為訓練投入-訓練產出-移轉條件三個部分 針對這個現象,接下來會就選、訓、育、用、留這五件事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增加移轉的CP值。
Thumbnail
如果能有效率地學會一樣新事物,想必對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要學習語言、技術或是個人興趣都好,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是很重要的事。其實學習一點都不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都蘊藏著共同的本質要領你知道嗎?讓我與你分享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Thumbnail
如果能有效率地學會一樣新事物,想必對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要學習語言、技術或是個人興趣都好,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是很重要的事。其實學習一點都不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都蘊藏著共同的本質要領你知道嗎?讓我與你分享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對學習工作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對於自我成長卻沒有人教我們該怎麼做 1.成為蒐集者 2.找出差異 3.以藍圖的方式思考 4.不要模仿,要加以演變 5.接納願景與能力的落差 6.選擇性計分 7.去除冒險當中的風險 8. 對於舒適的感受抱持懷疑 9. 駕馭未來與過去 10.提出明智的問題
Thumbnail
本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看了高效習慣工作力課程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一直以來對如何優化自己的工作流很有興趣。 其實各種提升工作流的道理,常常聽過。但同樣的道理,不同的人實踐程度不同,講起來的深度也就不同。這次這個課程的組織讓我覺得值得花實踐仔細沈澱思考,找自己更好的工作流。 課程安排是務實到務虛
Thumbnail
本篇文章與你分享我在看了高效習慣工作力課程後,產生的三個思考與理解。 一直以來對如何優化自己的工作流很有興趣。 其實各種提升工作流的道理,常常聽過。但同樣的道理,不同的人實踐程度不同,講起來的深度也就不同。這次這個課程的組織讓我覺得值得花實踐仔細沈澱思考,找自己更好的工作流。 課程安排是務實到務虛
Thumbnail
原本預期這本書只會討論「學習」上的輸出,但後來發現作者把輸出 (說和寫) 擴展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法,諸如簡報製作、拒絕人的公式等等,在本書都有著墨。本書每個章節都短短的,閱讀起來很輕鬆,給的建議也都很具體,獲益良多。今後打算善用書中所述方法加強自己的輸出能力。
Thumbnail
原本預期這本書只會討論「學習」上的輸出,但後來發現作者把輸出 (說和寫) 擴展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法,諸如簡報製作、拒絕人的公式等等,在本書都有著墨。本書每個章節都短短的,閱讀起來很輕鬆,給的建議也都很具體,獲益良多。今後打算善用書中所述方法加強自己的輸出能力。
Thumbnail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Thumbnail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