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vocus.cc/a9b5ab53-32f7-4f15-add3-332a71388cf2.jpg" data-width="825" data-height="825" data-position="center">【舞·舞·舞】◎ 村上春樹#書摘這種事情是會慢性化的。吞進日常生活裡去,弄不清楚什麼地方受傷了。不過那卻是存在的。傷這東西就是這樣。並不是可以說就是這個,然後拿出來給人家看的。能夠讓人家看的東西,就不是什麼嚴重的傷了。「你確實是累了、疲倦、害怕。任何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覺得一切的一切好像都錯了似的。所以停下腳步。」「不過只能夠跳舞。」羊男繼續說。「而且要跳得格外好。好得讓人家佩服。這樣的話或許我就可以幫助你也不一定。所以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父親、愛人、朋友十五歲時我得到了幾乎一整套村上春樹時報藍小說系列的書,那之後的七八年間,我反覆將他的每一本書看過十遍以上。說起來有點怪異,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任何學習與詢問的對象,不擅交際也無法交出心,於是在最辛苦的青春時期,無論遭遇到什麼,我都會去翻閱村上春樹的書找答案,就像是某種啓示一樣,我總會找到我需要的回應,這個人,長年以來就是我的父親、我的愛人、我的朋友。而此時,我當然又想起他。▍聯繫著死的配電盤這本《舞·舞·舞》的主角與《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是同一人,雖然故事情節相關聯,但分開閱讀也完全沒有問題。主角在《舞·舞·舞》裡面就像是柯南一樣,每到哪裡就有人死去,簡直就像攜帶著死的傳染病一樣,唯獨他自己一人在死的中心完全摸不著頭緒,深愛的、剛愛上的、買春的、點頭之交的、從前的帥氣高中同學,一一的從他生活永遠離席。▍ 把人拉開靈魂的重量相較於其他作家總會把死亡渲染的悲哀悔恨或某種陰謀論,《舞·舞·舞》裡的死雖然奇異卻又平淡日常,我難以解釋這種感覺,就像是生命中的發生想想都不可思議,但不可思議其實非常正常。父親過世後我一直處在一種走在水裡的感覺,生活好像有點無形的阻力,腳舉起來需要多花一點力氣,又像是身體的重心會隨時移轉位置,明明日光晃晃,卻像在黑暗踩空了階梯那樣,原來死,是一種會把人拉開靈魂的重量。▍異常才是正常在《舞·舞·舞》裡天才女攝影師的獨臂詩人伴侶死後,她穿上了不同於平常的優雅服飾,還仔細的畫了妝,非常美麗的,一整天,呆坐在客廳沙發上。最近我就是總想起這個畫面。從前看的時候只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的橋段,但現在卻感覺無比真實,因為一個生命逝去,活著的人名符其實什麼也無法做。閱讀時看得懂字卻無法讀出意思,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卻不知道為什麼,電視開了畫面閃過一幕一幕像是無意義的圖片,連音樂也沒辦法聽了。只能梳梳頭髮化個妝,不需要思考也無法思考,生活習慣變得異常,在這時候才是正常。▍繼續跳舞我知道我這樣逃避面對有一天後作用力會反撲到我身上,我還是每天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就像開啟自動導航,我是我,人生的角色是人生的角色,那之間有非常巨大的落差,我心知肚明,總之就是在演戲,一齣長長的舞台劇。我謹記羊男說的:「不過只能繼續跳舞。」還有在《挪威的森林》裡永澤說:「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下等人做的事。」我是個憋腳的二流演員,但還算敬業,我會繼續跳舞,就算燈光不在我身上,也沒人在意我的演出。假想的舞台上BGM是Ray Charles 的《Born to Lose》。「我從生下來就繼續失去。」Ray Charles 唱著。「而現在我又將失去你。」「所以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羊男的聲音在暗處迴盪。"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5N0Ki9CUA4">◍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時報出版"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https://resize-image.vocus.cc/resize?norotation=true&quality=80&url=https%3A%2F%2Fimages.vocus.cc%2F02d5619d-4777-4cbc-9742-94b757b29ea4.jpeg&width=550&sign=qy7fqVPF64LgJ7sNAgJcDOMWg2MEkN5iutGJR-0qHmg">#舞舞舞 #死亡 #受傷 #跳舞 #默默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