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收穫前先談成本
這篇文章會談的是,從交換學生結束 1.5 年後的現在,反思當初參加交換學生的收穫。
但在這之前,不免俗的要提到,我沒有推薦任何人都參加交換學生計畫,我鼓勵的是在做任何兩難的決定前,窮盡評估每個行動的可能效益跟潛在成本。一想到潛在成本,大家可能直覺馬上會想到費用的問題,的確像我在 2021 年秋季去捷克布拉格參加交換學生的四個多月,一共花了台幣 33 萬元。除了花費本身之外,同時我也犧牲了這 33 萬可能帶給我的其餘效益,像是拿去投資、貼補家用之類的。但在金錢以外,我也想強調時間的成本,這裡講的是假設不去交換學生,這段時間可能會有什麼運用,先評估一些可能後,再來跟交換學生這件事做出取捨。像是我在去交換前有錄取一間財務顧問的實習生,所以我去交換學生的成本除了 33 萬,可能還包含財務建模的能力,對再生能源產業的熟悉度之類的。
我觀察到網路上不時會有人拋出這個問題:要不要去交換學生,值不值得?底下留言就是各種的 A 說 B 說,惟獨缺少提問者自己的想法還有初步評估,我覺得如果有這類問題(不限交換學生,職缺請益文也適用),必須至少要試著列出自身的金錢和時間機會成本,尤其因為時間機會成本因人而異,所以在跟他人請益時,最好特別補充這塊,如此一來他人的回饋才能更加貼合現況。
談完成本面後,接著來談談效益面,也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雖說交換學生的收穫這種東西,用膝蓋想也知道會因人而異,但我的小腦袋瓜在真的成行前,能想像到的只有「拓展國際觀」、「增進外語能力」這種空話,所以這邊希望藉由分享個人經驗,讓收穫這個詞能夠更具體一點。現在想想交換學生的收穫主要有三點,有趣的是,這三個收穫都是在回國一段時間後,才陸續有感而發的,所以也許我回國五年後、十年後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悟。
拋開成見
這裡談的「成見」類似於俗稱的刻板印象、傳聞、聽說,但也包含一些個人的經驗。像是我還記得踏入新職場的第一天,另一個同事提出要猜其他同事各來自哪間學校哪個科系的想法,不管猜的內容準確度如何,這一切都必須奠基於「成見」,因為他要猜的人是第一天見面才剛講過幾句話的一群人。我過去可能也很習慣,或者沒有意識到我一定程度使用了成見,但在交換學生回來之後,我開始會留意到成見帶來的危害跟盲區,從而主動避免。
在我去年(2022)寫的一篇
文章內,其實已經詳細說明這個收穫的內涵了,但不得不說,我最近認為在職場非常需要隨時拋開成見,像是與其聽再多同事對他人的反應,不如實際找機會和他本人互動或共事,藉此破除或是強化傳聞。或者遇到作風不同(aka看不順眼)的主管或同事時,我的第一直覺會先設想他身處的處境為何?這樣做有什麼優點?這些思維都是我在去交換學生前比較缺乏的。
四處學習
交換學生回來之後,我自認開始蠻喜歡主動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的,像是我有次偶然看到了「曲博科技教室」這個頻道,這是一個以半導體為主,同時涵蓋像能源、面板、物理、AI等等各式知識的科普頻道,初次看到時覺得聽不太懂但感覺很有趣,所以就陸陸續續到現在為止看了一百多個影片。還有像是陳聰富教授的民法概要開放式課程,或是某天突然想考日檢,所以買了參考書來啃。
這裡的學習也不限於那些書本或影片上的內容,像是我去當兵時,因為抽到空軍的關係,我的同梯有一大部分都是航太、飛機修護、機械、大氣背景的,我就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飛機知識,像是引擎的構造,主要的供應廠商,或者聽機械系的鄰兵簡介CNC的流程等等。
雖說在我去交換學生錢就常常「學習」,但這些學習往往都帶有些目的性,像是因為交換學生會看托福成績,所以學習托福,因為期末考會考這個所以學習,學這個對未來好像有用等等,反之現在的學習比較具自發性,不會事先設想會不會有什麼報酬。
上述學習動機的轉換,雖說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因素造成,但交換學生一定是一個關鍵的動因。交換學生的那四個月,大概是我最沒有待辦事項的一段時光,所以我才有機會想試什麼就去做,並且在我回國之後,把這套行為跟思維模式保留了下來。
順帶一提,除了學習動機外,交換學生的經歷也或多或少減少我的「學習門檻」。前陣子和高中社團同學回母校參加校慶,在校門口看到不少學測生的祝福,這些祝福不約而同都有提到「學測麻糬」這四個字,我們幾個就在私下思索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但都沒有什麼想法。於是我就跑去問了一個路過的高中生,才知道這個詞的含義。我個人在以前從來就不會,叫住一個陌生人然後突然問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但在交換學生的時候,時不時會和火車上的鄰座、餐廳坐隔壁桌的客人、泡溫泉的時候坐隔壁的人開啟一段對話,所以對現在的我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要是我當初因為怕覺得唐突,所以沒有問那個高中生,有可能我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詞的含義。
認識自我
交換學生的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認識我自己,知道我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一直以來我以為我是很在意 Work-Life Balance 的人,我在出發前也很期待看到歐洲當地是如何實踐這個精神的,甚至有不少文章的起手式都會是:本來很在意工作,直到在歐洲怎樣怎樣,之後開始關注工作之外的事,而我個人去完的經歷則是,完全相反。我後來自覺,我其實比較偏好類似儒家那種價值觀,以團體為先,犧牲小我服務他人的理念,而工作則是一種實踐的方式,但度假不是。
西歐、北歐大多國家都有令人稱羨的員工福利,像是暑假期間動不動就會請一個月時間到處度假,我雖然以前可能會想在這樣的地方工作,但現在直覺會有的想法是:放假放太久感覺有點無趣。反觀像台灣這樣的休假制度,可能才是適合工作機器我本人的地方,所以我完全不會有在這類歐洲國家工作的打算。上述發現自己是工作狂的過程(?),大概是我去交換學生前完全沒有預期到的。
這個覺察同樣體現在我的職涯選擇上,過去會覺得審計員這個職業又累又低薪,所以嘗試了公司財務、稅務、諮詢等等,不同於審計員,卻又不偏離我會計系所學的職涯,但在交換學生回來之後,我看到的是審計員這項工作,除了本身帶有一點為公眾服務的性質,同時又常態加班,蠻符合我想要的工作型態,所以開始不再排斥這個職涯選擇。
談收穫後再談成本
總結來說,經歷了四個多月的交換學生,我變得很窮(?),然後還是不太了解再生能源跟財務建模,但做事思維及價值觀有些許的變化,我將這些變化用上述三個收穫概括。而這些變化,相較外在能力的學習,我認為是相對難改變的,像是打遊戲可以靠練等學到新的技能,但是習慣使用哪些技能跟如何使用技能,通常和每個人的想法、概念有關,比較不可能說改就改。
但我也覺得,這個改變不會到所謂脫胎換骨的程度。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個人性格跟處事態度,都跟著我到捷克,再跟著我回到臺灣,換言之,交換學生這個經歷不是萬靈丹,它或許可能讓一個人遠離一個問題或現況一段時間,不過問題本身依然存在,需要我投入心力才能改善問題。像是我在去交換之前超胖,回臺灣之後,雖然自認為多了三個收穫,但還是很胖,等到之後開始了一段時間的飲控,才讓我消風了一點。
交換學生收穫(5 年後版本)的文章連結到時會附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