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旗津渡輪前往一年一度《旗津生命紀念館》祭拜後,難得休閒慵懶的看海日子,輕裝簡行往高雄燈塔、旗后砲塔、星光走廊隧道(戰備道)走了一下午,最後隨意在濱海自行車道旁的沙灘席地而坐。雖然總是自稱高雄人,但旗津半島的足跡,往往也只有在海鮮熱炒店和綿延的黑色沙灘,最多加上旗津過港隧道的往返。這回半日遊行程,總算有另一番體會。
疫情過後終於再次來到鼓山渡船頭(鼓山輪渡站),不同於早期的在地印象,藍色系波浪設計的視覺意象,給予遊客的第一形象勢必有所提升,海港城市的門戶的確需要包裝。做為今非昔比的國際城市,高雄比我年輕時要好玩許多,但也失去不少。
高中時搭過一次10元的私人舢舨,遇到大船行過港內帶動的波浪,小小船身瞬間起伏的厲害,約莫海上五、六級地震的等級。任賢齊《深深太平洋》的MV,憑藉一股義氣搭船尋仇的畫面。可惜,這段演出導演挑選八里淡水拍攝,而非鼓山旗津的航程。
鼓山輪渡站
市府經營的渡輪載客數多,排水量大,下層載送機車與自行車,二樓座艙和甲板,直接讓遊客飽覽高雄港風光,若是正逢黃昏時刻搭乘過港,眺望高雄港航道外即將落海的夕照美景,絕對會是人生畫面裡經典的一幕。
走過增設的候船室,挑高的屋頂懸掛可愛的裝飾,牆上手繪瀕臨絕種動物的可愛樣貌,寬敞的室內設有休息座位,剛好有一群親子旅行團準備搭船前往旗津旅遊,如同外地人的我左右張望,以便重新認識並更新我的記憶體。
旗津生命紀念館
先父獨自在此安置多年,每年一次的祭拜儀式,也是我兩天一夜小旅行的慣例。這處《旗津生命紀念館》橢圓型建築,莊嚴、簡樸、明亮及乾淨的格局,外觀以傳統多皮層磚牆設計,彷彿生命的流逝如風一般,化身不同的型體,輕輕柔柔地向前來祭拜的後代子孫,說聲「我過得很好,大家請放心唷。」
高雄燈塔園區
雄踞旗津半島北端的高雄燈塔(舊稱旗后燈塔),與一旁的旗后砲台鎮守維護港區安全(全臺唯一與砲臺共構的燈塔),清光緒9年建造完成,名為「旂後山燈房」,1916年配合高雄港區擴建計劃,於原址旁改建白色八角形的磚造塔身。自1987年核定為市定古蹟,並於1992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原有辦公空間改為展覽室,陳列高雄燈塔相關文物供民眾了解燈塔歷史。
從山下往《高雄燈塔園區》慢步登高而行,坡度平緩的水泥路面走來不費力,第一個轉彎處設有港口觀景台,站上頂端俯瞰進出港區的船隻,大船壯觀海風強勁,放眼望去高雄港內停泊或行駛的貨輪,還有灣區背景的高樓建築,彷彿電影畫面的海港景象,近距離實地接觸不禁令人印象深刻。
2009年公共電視製播的電視劇《痞子英雄》,劇中的海港城就是以高雄市為原型,實地拍攝進而帶動旅遊觀光。劇中經常帶到的新光碼頭,在高雄輕軌於2017年第一階段通車後,碼頭附近的景點,如:高雄展覽館、市立圖書館總管與承億青鳥,更成為外地旅客搭乘輕軌造訪的熱門去處。
超過百年歷史的高雄燈塔,漆成一片雪白的園區,在太陽底下顯著耀眼醒目。進入園區前需要先拾階而上(超過30層石階),或是續行山路由後方繞道也可由緩坡入內。進入抵達大門前方的員工備勤室,已經改建成帶有地中海風情的輕食販賣部,一旁的座位區以燈塔為背景拍攝,更是網美拍照打卡的熱門處。
往後回望山下的民宅風光,堆疊多彩的火柴屋舍,頗有電影畫面感,有如置身歐洲般小鎮風情。往上望去,百年孤寂的燈塔就在不遠處。全臺唯一夜間開放到九點的燈塔,更添此處浪漫風情的美麗。
展覽室前方有一座日晷儀,當太陽移動著劃過天際,陰影邊緣會與不同的時間線對齊,顯示出當時的時刻(但我一點也看不懂)。園區內其他建築尚包括:原氣象觀測站、旗後山燈房舊址、無線電室、蓄水池、倉庫機房、技工備勤室等。
站在觀景平台上看著高雄港內濱海風貌,輔以前方告示牌標示,比對眼前的具體方位所在位置。這片看似波濤不興猶如鏡面的藍色海港,在2000年之前,擁有全球第3大貨櫃港的排名,如今不斷被競爭對手超車,2022年降為第18名全球貨櫃港。高雄港隨著台灣產業轉型,必須重新定位發展。
旗后砲台
從後方小徑離開《高雄燈塔園區》轉往《旗后砲台》,沿途可見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百萬年造山運動型塑的地質景觀,如同高雄港區另一側的柴山(壽山)。早期部隊於旗后山駐紮,有不少廢棄的軍事坑道,但部隊撤離多年無人維護,為避免發生意外已封閉禁止遊客入內。外觀雜林叢生的石灰岩與坑道,感覺這處遺址秘境別有洞天,不知是否有年輕人膽大糾團進入遊覽拍攝。
走入國定古蹟的《旗后砲台》,已有不少遊客居高望海,格局呈「目」字狀形式構造,砲台共分為三大區域,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裝設大砲。根據資料顯示:
清領初期即有駐軍,清政府在旗后(中位)、哨船頭(低位)、柴山(高位)等三處建立新式砲台,以三個高低層次不同的砲位全方面守護高雄港的安全。
行走於砲台陣地高處,開闊的視野可眺望高雄港外海,港區外的防波堤被網友取名「海馬堤防」,這取名的巧思很棒,實地探訪後果不其然。堤防入口處設有圍欄,避免海釣客或偷渡客潛入。
看著這條航道,不禁想起當年到金門服役,也是搭乘軍艦進出往返的路徑,退伍時最後一趟當軍艦乘客,黎明前夕緩緩進港前,瞧見黝黑偉岸的旗后山影,心中大喜,我真的平安退伍返家了。
操練場的紅磚砌成的拱型門廊,最適合觀察俯瞰的位置,居高臨下美景當前,內觀砲陣地操練場,外看高雄港外大船入港風光,山下民宅外的黑色沙灘一路綿延《旗津風車公園》,坐擁如此景色,很難想像當年乙未戰爭砲火不斷的殘酷。
操練場繼續前行就是《旗后砲台》的主要入口處,也可以選擇陣地外圍的臨海山徑,登上城牆木棧道樓梯進入陣地。看著方正的操練場,想起電影裡古代操兵的畫面,我彷彿鎮守的將領大臂一揮,即刻驗收兵伍陣形的演練成效。
從砲台病房與兵房設施走向營外,沒有進出之路,但可俯瞰山下錯落有致的旗后民宅。回望營門兩邊門牆上以磚砌成「囍」字,上方的門額橫楣題「威震天南」,當年於乙未戰爭被日艦毀損,後來1991年高雄市府依據古照片將「天南」二字摹寫恢復,「威震」二字則以虛字呈現。
星光隧道
這原是一條百年戰備隧道,於日治時期開鑿,2005年後整建開闢的星空隧道,繽紛色彩變化的光影動畫,體驗不同的海洋生物主題,營造浪漫奇幻空間感,成為旅客騎乘鐵馬或散步慢遊旗津必來打卡的景點。
不到五分鐘走過全長88公尺的《星光隧道》後,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隧道口外的海岸地形十分壯觀,珊瑚礁石灰岩的隆起地貌,配上海浪拍打岩壁的壯闊,更形成一股原始的自然之美。
濱海自行車道
沿著海濱木棧道前行,銜接旗津北端的自行車道,欣賞高雄港外海景致,並與形形色色進出的船隻近距離接觸,若是黃昏日落時分,來一場唯美浪漫的沙灘野餐,觀賞逐漸融入海面的蛋黃酥,這幅畫面絕對價值連城。
太陽曬的雖然熱,但海風陣陣伴隨著浪聲一起來襲,望向對面西子灣的中山大學,以前高中生活的假日差不多往哪邊跑,當時我也坐在西子灣的蘿蔔墩裡!眼前的浪花朵朵拍向沙岸,一波又一波的律動,好賞心;外港停泊的大船,一旦獲准入港後響起的汽笛聲,很悅耳。我呆呆的放空,恣意享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