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紐西蘭看不到發電廠大煙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紐西蘭全境的發電廠
為什麼紐西蘭看不到發電廠大煙囪?這是人類學徒我從搬來南島這幾年來一直困擾我許久的問題。
從我家往山下望去,整片海灣就只有長年冒著白色水蒸汽的一家木材工廠的煙囪,除此之外就再沒有任何一根煙囪。
而即便是這麼些年,我開往東南西北幾百公里,縱衡南北島的那麼多次旅途,也一樣沒看過半根冒著黑煙,吐著臭氣的火力發電大煙囪。
對比著老家基隆港那幾根終年黑煙冒頂、煤灰落塵滿地的協和火力發電廠。讓人類學徒不禁疑惑起,
"那我家的電力是從哪裡來的?"
紐西蘭的發電比例與全國主要電網
抱著上述的疑惑,人類學徒展開了圖紙資料上的探查之旅。首先呢,由於紐西蘭在建國之初就已經宣告為無核之國。自然,全紐國是沒有任何核能發電廠的。
不只如此,曾經紐國還因為這個無核政策,禁止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親善訪問行程停靠紐西蘭(移動的核電廠),造成了澳紐美安全條約(ANZUS)的破裂與外交糾紛。使得三國的共同防禦條約改變成美澳雙方與澳紐之間的間接共同防禦。
而全國僅有的三座火力發電廠,有兩座是座落於奧克蘭南邊提供這個大城市的用電。人多垃圾多,所以奧克蘭市還有一座垃圾沼氣發電站。
而這些非永續的火力發電僅占全國23%。
Rotorua的地熱發電站
在地熱溫泉發達的Rotorua 則有三座地熱發電站終年冒著地熱白煙,我們家某次旅遊在Rotorua郊區就發現隱身其中,還非常巨大呢。這些地熱供給了全國11%的發電總量,這規模在全世界範圍都是很大的比例。
在終年狂風吹拂的首都威靈頓四周則有三座風力發電站,占了全國總發電量的8%。
南島的水力發電站
回到南島,讓我訝異的是,整個南島是真的沒有一根火力發電廠煙囪。沒有燒煤、燒汽油、瓦斯,通通沒有!而是靠著南部冰河地形與終年下雨,水量豐沛的西海岸,建構了四座超大型水力發電站。
水力發電占整個紐西蘭發電的大宗
整個紐西蘭有五座大型水力發電,其中南島南部的峽灣冰河地型就佔了四座。水力發電的總發電量占了全國電力將近6成的電力,是紐西蘭的主要發電來源。
而且由於南島的人口僅約100萬人,佔全國的1/5人口。因此水力電廠發出來的電力得經由長長的高壓電纜一路向北通過海峽輸往北島的首都威靈頓。
也因此,紐西蘭的人均碳排放量在全世界是排名非常低的優等生。不過,如果把畜牧業的牛羊放屁大便產生的沼氣算進去溫室氣體排放量,就不知道紐西蘭還能保的住環保績優生這個頭銜了嗎?(哈)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訂閱/追蹤,點擊愛心,留言+分享。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歡迎小額打賞本專欄<羊島走跳人生>,感謝六月份打賞讀者跟著人類學徒在羊島四處走跳。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3K會員
320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都市人日復一日的進出辦公大樓上下班,很容易遺忘人與自然的關係。只有在收到刮大風、下黑雨不用上班的簡訊通知時,才意識到自己頭頂上早已風雲變色。 在中環上班的打工仔所面對的是365日恆溫中控的、一種回到冰河時期的冰凍狀態。 在香港工作的那段歲月,人類學徒經常看到年輕時尚的助理妹妹在桌子底下擺上一台小電暖
紐西蘭的刻板印象 對於多數台灣人而言,紐西蘭並不是個太陌生的國度。但大家對這兩個大島的印象,大概就是跟台灣一樣是個島國?羊比人多的國家?風景很漂亮。 無論你怎麼問台灣人,大概就以上三個印象吧?如果要在請他多說下去,大概就會變成名產是奇異果,無尾熊跟袋鼠之類的話語。 是的沒錯,紐西蘭是個島國,但卻是個
紐西蘭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美。住在這荒島久了,光開車環島都不知道環了五六圈,車子能開能走的都逛了個遍(依照我們家犬兒們的阿宅性格,車子不能到的就只好蟹蟹不聯絡)。 如今改採分不同季節拜訪欣賞不同的景緻。像是春天的Lake Tekapo的魯冰花盛開,夏天的Coromandel岩洞,冬季的皇后鎮雪景都讓人
來紐西蘭旅遊的朋友,除了報名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旅行團外,十有八九應該都是選擇自駕遊。 沒錯,由於紐西蘭地廣人稀,除了機場以外的其它公共交通非常的不方便。除了貴鬆鬆的觀光列車外,基本上沒有商業運行的客運火車可供跨城旅行。 而旅遊巴士的班次大多是一天一班,而且到了目的地巴士站,沒有交通工具,你一樣
話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能看到紐西蘭人。哪兒都沒有危險,那麼紐西蘭人就創造危險。 到了極限運動之國紐西蘭怎麼可以不玩一次Bungy呢?Bungy Jumping,被中譯作「蹦極」、「高空彈跳」、「笨豬跳」,是一種人們利用有彈性的繩索一邊繫着身體或足踝,另一邊繫着高處平台一躍跳下的活動。
聖誕假期,人類學徒在當暑期孝子帶著一家子在南島遊蕩,繞著繞著就繞到了西海岸大區北方的Charleston 小鎮,每年夏季來這個小鎮絡繹不絕的遊客,唯一的理由,就是報名Underworld Advantures 地洞探險的活動了。
都市人日復一日的進出辦公大樓上下班,很容易遺忘人與自然的關係。只有在收到刮大風、下黑雨不用上班的簡訊通知時,才意識到自己頭頂上早已風雲變色。 在中環上班的打工仔所面對的是365日恆溫中控的、一種回到冰河時期的冰凍狀態。 在香港工作的那段歲月,人類學徒經常看到年輕時尚的助理妹妹在桌子底下擺上一台小電暖
紐西蘭的刻板印象 對於多數台灣人而言,紐西蘭並不是個太陌生的國度。但大家對這兩個大島的印象,大概就是跟台灣一樣是個島國?羊比人多的國家?風景很漂亮。 無論你怎麼問台灣人,大概就以上三個印象吧?如果要在請他多說下去,大概就會變成名產是奇異果,無尾熊跟袋鼠之類的話語。 是的沒錯,紐西蘭是個島國,但卻是個
紐西蘭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美。住在這荒島久了,光開車環島都不知道環了五六圈,車子能開能走的都逛了個遍(依照我們家犬兒們的阿宅性格,車子不能到的就只好蟹蟹不聯絡)。 如今改採分不同季節拜訪欣賞不同的景緻。像是春天的Lake Tekapo的魯冰花盛開,夏天的Coromandel岩洞,冬季的皇后鎮雪景都讓人
來紐西蘭旅遊的朋友,除了報名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旅行團外,十有八九應該都是選擇自駕遊。 沒錯,由於紐西蘭地廣人稀,除了機場以外的其它公共交通非常的不方便。除了貴鬆鬆的觀光列車外,基本上沒有商業運行的客運火車可供跨城旅行。 而旅遊巴士的班次大多是一天一班,而且到了目的地巴士站,沒有交通工具,你一樣
話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能看到紐西蘭人。哪兒都沒有危險,那麼紐西蘭人就創造危險。 到了極限運動之國紐西蘭怎麼可以不玩一次Bungy呢?Bungy Jumping,被中譯作「蹦極」、「高空彈跳」、「笨豬跳」,是一種人們利用有彈性的繩索一邊繫着身體或足踝,另一邊繫着高處平台一躍跳下的活動。
聖誕假期,人類學徒在當暑期孝子帶著一家子在南島遊蕩,繞著繞著就繞到了西海岸大區北方的Charleston 小鎮,每年夏季來這個小鎮絡繹不絕的遊客,唯一的理由,就是報名Underworld Advantures 地洞探險的活動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我國98%的能源仰賴進口 發展自主能源勢在必行 也正因為台灣四面環海 面對覆蓋地表面積達2/3以上的海洋 所蘊含著各種巨大能量 如何被轉換為發電力 也是亟需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研究發展 可透過下列四種方式轉為電力 一、「潮汐」 是指隨著地球自轉及月球引力使海面產生高低變化的現象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臺灣北部一家重要發電廠的多個故障幾乎導致半數人口失去電力即時面臨的嚴重風險。臺灣電力網容易受自然災害和外部威脅影響,政府需提高電力網的韌性,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生成電力的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容量指的是在一定期間內發電系統能夠產生的最大電力值,它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反映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性能。 這個容量取決於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設備和結構,為了理解它,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跟水壓、水流不同的是,電壓、電流是抽象的形容且我們的
Thumbnail
巴西目前已有超過八成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最主要是水力,占了總發電的一半,全巴西共有十一個州 + 聯邦特區 (DF) 的主要電力來源都是水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我國98%的能源仰賴進口 發展自主能源勢在必行 也正因為台灣四面環海 面對覆蓋地表面積達2/3以上的海洋 所蘊含著各種巨大能量 如何被轉換為發電力 也是亟需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研究發展 可透過下列四種方式轉為電力 一、「潮汐」 是指隨著地球自轉及月球引力使海面產生高低變化的現象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臺灣北部一家重要發電廠的多個故障幾乎導致半數人口失去電力即時面臨的嚴重風險。臺灣電力網容易受自然災害和外部威脅影響,政府需提高電力網的韌性,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Thumbnail
地窄人稠的台灣,適合廢田種電乎?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為了廢核,搞風電,搞緑電,是不是有些搞錯方向。 我自己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但有興趣鑽研這方面的議題,曾看過不少文獻。我自己沒有答案,但是,看到這一張〔國家地理雜誌〕2023年攝影大賽得獎相片,使得我產生很大的疑惑與感觸!
Thumbnail
離岸風電的話題,自從小英上任後炒的風風火火,又再去年突然傳出許多外商撤資閃人的消息,不免讓人有種人走茶涼,散戶留下來洗碗的感覺。而一直以來都有聽到長輩們在說:風機很貴、發電量很少;又或是圖利廠商;以及破壞環境等言論,我想只能說,所有能源發展,要在量又大又高效率面前,負面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不然可能大家
Thumbnail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生成電力的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容量指的是在一定期間內發電系統能夠產生的最大電力值,它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反映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性能。 這個容量取決於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設備和結構,為了理解它,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跟水壓、水流不同的是,電壓、電流是抽象的形容且我們的
Thumbnail
巴西目前已有超過八成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最主要是水力,占了總發電的一半,全巴西共有十一個州 + 聯邦特區 (DF) 的主要電力來源都是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