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平面的偽裝/偽裝#1
又發作了。每天,我把所有不夠立體的地方,仔細地描上深刻的陰影。裂開的傷口,我用極深的黑塗滿兩側邊縫,描繪他們精緻的波浪狀的延伸。有時,為了增加異材質的豐富變化,還會用黑線刺繡添增更多起伏。如果沒有空間,就無法前往,一定要有陰暗的地方,才會顯得立體。
─────────
A:你有辦法發現靈魂很平面的人嗎?
B:沒辦法。難道你認為人的靈魂,有辦法收納在一種形容裡被描述嗎?
A:我不知道他們實際的情況,但我很介意平面的世界。平面的人彼此平鋪在一起,不就變成超大片的空地了嗎?空曠讓我害怕。
B:不要怕。你看,從很遠的地方有人托著這個世界,他所處的位置深不可測,那裡深邃的可以裝進空曠的一切。
對話模式
「曬衣間」團隊,由藍念初(文字)和鄭皓允(圖像)組成。
兩人先透過主題討論,針對意欲表達的一種心理狀態,創造出四個仿擬對話記錄的內心場景,再由圖像者者發展作品的視覺呈現模式、決定露出順序。
現代事物包括
(一) 鏡子的發展;
(二) 衣櫃
我們的肉體和靈魂都演變成穿衣的生物。由於靈魂總是依附肉體,它演變出一套無形的衣服。我們發展到擁有一個基本上穿衣的靈魂,同樣地,我們發展到──作為肉體的人──成為一種穿衣的動物。
問題不在於衣服已成為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在於衣服的複雜性,令人奇怪的是,它和我們自然文雅的體態動作毫無關係。
如果有人要和我討論是什麼社會因素使我的靈魂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會默默地指向一面鏡子、一支衣架和一枝鋼筆。
——〈457|現代事物〉費爾南多˙佩索亞《不安之書》
合作之前,先有了想把近期對於這個世界的整理呈現出來,轉譯成彼此能夠創作的符號。因為有這樣的共識,所以挾帶著最近獲得的資訊碰面,但是一碰面,我們不約而同先掃視了彼此的穿搭,關心對方鞋襪的選擇,以至於進展到分享手機裡他人不一定會注意到的APP色彩學排列。
差異。我們意識到、建構的是某種差異。又回到穿搭的討論,於是我們向對方說明自己在人群中,甚至是在自己之中,怎麼看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因而發展出一連串譬喻的譬喻:
穿上今天的偽裝上班,下班後,脫下偽裝的皮層,赤裸站在鏡子前面,站在鏡子前洗滌皮囊,看著鏡中赤裸的自己在為皮囊清洗。洗滌後拿著洗好的皮囊走到曬衣間,晾起皮囊,風乾日曬。
我們關注,並且對於「在鏡子裏看著這一切」的那種迷幻感:
鏡中的自己走到曬衣場把自己曬上去,風很大,鏡中的自己被吹走吹遠;又或者,風繼續吹著曬好的皮囊,吹著吹著,皮囊越來越像鏡中自己的樣子……
於是,我們又重新發現,這些象徵都指向:所有的差異,在世界的風中都不是真正的差異,差異只是對自我的幻覺。於是四篇圖文,都是關於維持幻覺的努力。
文字創作者
藍念初。高雄文學館企劃專員,F編。2014年以「現代詩的語言問題研究」畢業於成大中文研究所。
圖像創作者
鄭皓允。臺灣高雄三民區人,於2017年畢業於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本身熱衷於手繪、插畫以及平面設計的創作,在大學五年過程中,將畫圖作為自己消遣時間的食糧,咀嚼自己喜愛的作品並吸收消化,包括電影、漫畫、插畫、動畫及平面設計等……都是主要涉獵的領域,因此也喜愛嘗試不同風格樣貌的呈現方式。
大學三年級時,有機會在朋友引薦下,在成大某單位與原能會的計劃案兼職做防災地圖的插畫,也是自己插畫相關的第一份工作,同時邊做邊摸索自己擅長的畫法及工具,也開始接觸電腦繪圖。到了大學五年級,開始擔任畢籌會美宣,統籌班上每次活動的視覺及logo,畢業作品集以及畢展的週邊設計,也因此接觸到幀裝及平面設計,加上畢業設計是以大量插圖呈現的文本設計,更加確切了自己走往插畫及平面的人生道路。
畢業後至今,除了中間4個月當兵服役,在各路朋友的介紹及推薦下陸陸續續接了一些插畫及平面的案子,決定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接案,作品例如:2018年初三餘書店城市佛書展的視覺、果陀劇場歷史活化系列主視覺插畫、fun慢坪林活動主視覺等……在設計社群網路上,也把部分較為完整的作品供人瀏覽參閱,隨著不同案子定案持續更新作品,目前仍持續學習累積不同的養分,不侷限自己的發展,探索更多的色彩。
個人網站:https://www.behance.net/architectu0f0e
異位性atopy,源自希臘文,是從1923年開始使用的醫學名詞。它也翻譯成特應性/不尋常,中文諧音「易位」是從固著的一個點,移動到不同的標記位置。
我們能不能被文學觸發,在不同載體中移動?像適應場所的疾病,從觸原地A轉移到B,隨時針對事件生出敏銳的反應,透過有意識地和空間、事件彼此對話,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並開啟創作的可能。
2018年「異位性對話:圖文專欄」系列,由高雄文學館邀請由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各自發展創作方法製造圖文成果,期待讀者有機會透過不同類型閱讀,促進感官聯覺。
此時的高雄文學館,正在探問:「文學是什麼?」圖文搭配,已不算是很新穎的實驗,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該如何從同一種邊境的、詩的啟蒙狀態出發,創造互通有無的作品?在視覺為重的時代,有人會說:文學式微。我們想像這樣的說法成形,很可能是出於對形式想像能力的囿限。或者我們可以提問:「文學轉型了嗎?」有沒有可能,文學的載體一再轉變,如今,思考文學,也包含應該思索一個畫面、一張圖背後有怎麼樣潛伏的思考和理念?
本系列除了「圖」和「文」產出,創作者還需要設計一組「對話模式」,希望能透過不同領域合體工作,讓讀者進入不同型態的語言想像。
其後,2019年「高雄青年文學獎」,首次設立「圖文創作」文類。(2020年再更名為「圖像文學」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