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把自己安放進世界的夾縫——關於臺南美術館特展「不適者生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那天去臺南,下著薄薄的細雨,驅散了一些悶熱。

這次預定參觀的展覽在建築較為現代化的美術館2館。外觀上,整棟白色建築以不規則錯落的方塊堆疊而成,產生很多角落與邊陲,有階梯可以直上到某層樓的落地窗及戶外平臺,不起眼處也放著令人驚喜的植栽。

大廳內有每一層樓的平面圖,呈現這棟建築每個大方塊(一個方塊就是一個展間)的位置,每個方塊的大小與方向皆不同,每層樓的數量與排列方式也不一樣,方塊與方塊之間留下許多空隙與角落。屋頂由五角碎形的玻璃組成,呈現如同陽光穿透樹蔭的光線。

我覺得這棟建築的設計其實能與特展「不適者生存」的理念相互映照——在如此開闊透亮的空間,依然隱藏許多邊邊角角,如果我們經過時願意停下腳步、探頭進去,其實每個角落都自有其獨特的風景。

這次看展,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陳念瑩的一系列畫作,題材包含新婚之夜的夫妻、正宮與小三爭論的場景等,也有一些表露情慾的畫面。她的畫風乍看較為通俗、艷麗,甚至在我看來,她描繪的人物容貌並非那麼出眾,但卻讓我產生「其實這些都是存在你我身邊、再普通不過的人」的感覺。

陳念瑩以直接且大膽的色彩呈現畫面,且沒有任何遮掩或隱晦的手法,提醒我們,那些下意識別開眼的,都是人性的真實,無須視而不見,但也不用刻意突顯。

另一個展間中,蔡草如的畫作〈工地〉和林柏樑的攝影作品〈娼妓:不被承認的勞動〉各在一面牆遙遙相對,形成鮮明對比。同樣都是勞動,〈工地〉描繪一對男女相互協助進行工作,看不到任何因性別而產生的位階高低,突顯兩人的重要性皆不可或缺;〈娼妓〉呈現的畫面卻是一般人會自動樹起防線的燈紅酒綠,相較沐浴在艷陽下坦蕩蕩的工程作業,藏身於陰暗處的聲色場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難以言說,身在其中工作的女性,更無法擁有一個堂皇的社會身分。

在這裡,她們只是一件供人逸樂的工具。成為工具本身就是對人的一種剝奪,而社會創造了這個工具,卻又不敢承認這個工具的價值。同樣是為了生存,性工作者的勞動卻長期被汙名化,然而我們可曾想過,每個職業都是因應不同需求而生,哪些高尚、哪些醜陋,其中的價值判斷都是人類自己制定,並非理所應當、更非永恆不變。

在看這些照片時,心情很複雜。除了爭取勞動與名譽的平等,歌舞昇平裡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壓迫?照片上看不見,只看到人們自覺清高而輕易跨過的縫隙中,有許多掙扎生長、為自己爭取一點空間的堅毅靈魂。


在展間的最裡面有一個裝置藝術:一幅畫成粉色的萬年青,底下有許多不鏽鋼盒整齊排列,每個盒子上躺著銅線編織成的「春仔花」,花輕輕擺動,與盒子摩擦發出微微刺耳的聲響,整個作品宛如一座墓園,令人不自覺肅穆而立。

作品名為〈是青春〉,以此紀念玫瑰少年葉永鋕。

其實站在作品前,我覺得自己失去說話的能力,因為不知能說什麼,只能使自己盡量平靜地注視面前粉色柔和的萬年青,仔細傾聽春仔花被縛在鋼盒上扭動掙扎的探問。在青春與死亡之間。

如果葉永鋕可以平安長大,今年就已經是35歲的成人了,在我們自詡更進步與多元的現在,他能過得好嗎?

我無法斷然給出答案。但我想引一首詩,來自臺灣文學館的特展「可讀。性」,追奇的〈玫瑰少年——紀念葉永鋕〉:

其實我沒有刺的
也尚未愛過別人,那種
可能與我不同或近似的人
還未能聚首,看看自己究竟能否
被醫好天生溫柔的病
讓別人願意擁抱並且明白
他們不會受傷

留下一點香氣給母親帶著
什麼都好好的,未來交給世局
沒有人能再真正定義我

寫到這裡,也大致爬梳完自己對這個特展的感想。參觀當天時間比較緊迫,許多展品來不及一一細看,因此只能挑印象最深的寫下。

其實面對這個世界,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無論是身體、是社會期待,又或是自我認同,總有某些時刻、甚至全部時間,只能蜷在狹小的縫隙中,別人望不見的黑色地帶。特別是在強調多元與開放的現代,我們常以為眼前的光亮就是全部,卻看不見光亮造成的陰影,那些觸及不到的死角。

然而,即使距離世界變好還很漫長,我們還是可以在縫隙中好好生長,不用急,一點一點慢慢撐開,讓陽光能穿透而入。

而我也期待往後,遇到不同的縫隙、不同的人時,我們都能以平等的視角去理解,尊重每個生命在不同角落的安頓與生長。




◇謝謝您看到最後,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按愛心,若希望持續看到我之後的作品,請追蹤專題並在下方免費的綠色拍手幫我拍五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禹甄的沙龍
43會員
38內容數
嘗試把一切書寫下來。
陳禹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01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源於我參加2/28成大單車節的感想,單車節主要分成科系博覽會與未來教育展兩大主題,其下還有不同的活動、工作坊與論壇等等。作為參加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2021/03/01
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源於我參加2/28成大單車節的感想,單車節主要分成科系博覽會與未來教育展兩大主題,其下還有不同的活動、工作坊與論壇等等。作為參加活動的紀錄。
Thumbnail
2021/01/12
從演奏者的角度看大提琴大概就是這樣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
Thumbnail
2021/01/12
從演奏者的角度看大提琴大概就是這樣 我曾經擁有過它一段時間。 即使當初的相識是另有目的(幻想考音樂班,缺一樣副修樂器),也忘記當初促使我下決心選擇它的真正理由,但於我而言,只要出現在生命中,就是不可忽視的緣分。 記得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考音樂班,才學了一年多、還無法掌控的大提琴在我心中地位自然比不上
Thumbnail
2020/06/28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2020/06/28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對抗平面的偽裝/偽裝#1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對抗平面的偽裝/偽裝#1
Thumbnail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Thumbnail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雖花了一堆篇幅描述一位時尚女性在職場好像遇到很多挑戰,還有與男子圖鑑們交手,但不知為何看完我只記得三個畫面:倒麵、石之舌、歐文的哭臉。原本有另一篇在收集劇中金句,但記了11集只記得桂綸鎂某句台詞:「他床上功夫超~~好」。 林怡姍就是人生總會遇到的那種:「看起來很美好,但人生觀很自私」的型態。
Thumbnail
雖花了一堆篇幅描述一位時尚女性在職場好像遇到很多挑戰,還有與男子圖鑑們交手,但不知為何看完我只記得三個畫面:倒麵、石之舌、歐文的哭臉。原本有另一篇在收集劇中金句,但記了11集只記得桂綸鎂某句台詞:「他床上功夫超~~好」。 林怡姍就是人生總會遇到的那種:「看起來很美好,但人生觀很自私」的型態。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被消失」的商店?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線?還有複眼叢林和創作者金句。
Thumbnail
縮圖/也趣藝廊展場在西華展出其中一角
Thumbnail
縮圖/也趣藝廊展場在西華展出其中一角
Thumbnail
經歷過流產、罹患卵巢癌、喪父,然後癌症又復發,塩田千春可說是一位不斷地面臨生死交界、將生活中未知方向的種種恐懼,轉化為創作力量的藝術家。 2021年正值許多國家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她不畏疫情的危險仍親自帶著工作人來臺策展,像是在不安的局勢之中,為臺灣人帶來一股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經歷過流產、罹患卵巢癌、喪父,然後癌症又復發,塩田千春可說是一位不斷地面臨生死交界、將生活中未知方向的種種恐懼,轉化為創作力量的藝術家。 2021年正值許多國家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她不畏疫情的危險仍親自帶著工作人來臺策展,像是在不安的局勢之中,為臺灣人帶來一股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在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北一女殉情事件 林青慧遺書。 臺南美術館於去年12月推出「不適者生存」特展,以各式作品表現在夾縫中掙扎生存的人物面貌,探究性別與社會運作的複雜關係。面對這個世界,其實我們都有可能自覺是個不適者。這篇文章便是筆者觀展後的心得以及思考。
Thumbnail
這次展品有許多曾經只見於圖錄不見其實體,或流散於難以維護的環境,以至於情況極糟待修復,因此展覽副標直接點出這是台灣美術的再發現,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手刀飛奔去看展了!何況這七十餘件作品除了本身有其故事,更是件件值得細細觀賞,透過與作品對話,為前輩藝術家們實現他們期待的不朽。
Thumbnail
這次展品有許多曾經只見於圖錄不見其實體,或流散於難以維護的環境,以至於情況極糟待修復,因此展覽副標直接點出這是台灣美術的再發現,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手刀飛奔去看展了!何況這七十餘件作品除了本身有其故事,更是件件值得細細觀賞,透過與作品對話,為前輩藝術家們實現他們期待的不朽。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房思琪受限於傳統女性貞潔操守的價值觀,受制於顏面自尊不卑不亢的溫良恭儉讓,更受困於從科舉考試到升學主義下僵化制式的優良學生模型,然後想著歷史上成雙成對被過度美化的悲壯愛情在默默合理化千百次的身不由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