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日本的時空膠囊系列||日本的「城」-「城」的演變:其實曾經被當成辦公室、巨大垃圾的日本城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感謝大家對於上一集講講自己的故事系列的回饋與留言,通常NANA濕婦在巴士上閒聊自己的經歷與感想時,大家都聽得都比聊歷史故事時認真。我原本以為只有在巴士上會這樣,這次非常意外地發現,原來在線上的效果也一樣XD,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以後有機會再來多聊聊一點自己的八卦好了~這次還是讓我們回歸到與日本相關的內容,聊聊大家去到日本的時候,除了神社與寺廟之外,多多少少一定會有機會造訪的歷史建築-「城」。

「城」的演變:大家一起來築城

在日本當我們講到「城」的時候,其實是泛指用所有用柵欄圍起來,並用以防止敵人攻擊的地方。所以,如果以這樣廣義的定義來說,舉凡是日本早期為了防禦中國與朝鮮而搭建的高塔、到江戶末期的砲台,都可被視為是「城」的一種,自古至今在日本像這樣的建築,大約有3000多個。
然而,我們今天在旅遊日本時,比較常見的、比較狹義的城(包括有天守閣、城牆、城郭等),則大多都是在距今約四~五百年前的室町幕府時期(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開始陸續修築建起來的。那個年代的兩個日本頭頭-天皇與將軍,可以說是沒有在管事的(又或是說,就算是想管事也沒本事),先說天皇,他雖然可以仗著自己的千年血脈背景,不動如山地坐在老祖宗傳給他的皇位上,卻早就被將軍請到一旁納涼;而將軍呢?自從我們之前提到的足利義政(就是那個修建銀閣寺的宅男將軍)之後,多選擇早早就退休,過著在自家宅院享受著每天喝茶、打滾耍廢的日子。因此,當時的日本,就跟我們的春秋戰國時期一樣,將軍約天皇來家裡喝茶開趴,然後下面各地的大名(諸侯)各據一地、彼此互相較勁,在天皇與將軍的腳下打成一片。從前,我們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日本則是有兩個頭頭可以挾,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可以挾將軍以令諸侯,所以這些大名(諸侯)們就有更多打法,也打得更起勁了(更熱鬧了?)。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各國大名紛紛在自己的領土內築起各式各樣的城,主要的用途當然是用來跟別人幹架用的,所以講究禦敵與守城的實用功能。

「城」的演變:大家一起來拆城

隨著時代慢慢推進到江戶幕府時代(四百多年前),天下終於被德川老大統一,為了避免戰國時代的混亂再起,當時的江戶幕府頒布了很多措施,來削減地方大名的勢力。像前面我們在聊浮世繪的時候提到的「參勤交代」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而與「城」相關的命令,則是頒布了「一國一城令」。由於過去戰爭時,各地大名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所以留下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城,但現在我德川老大已經統一了全日本,所以你們這些小嘍嘍(各國的大名)不需要再互相打架了,留下這些城只是徒增戰亂的根源罷了,來!給我拆!通通給我拆掉!拆掉之後你們就不會糕拐了。因此,顧名思義,這道命令就是指「一個國家(大名),只能留下一座城」,其餘相較之下不重要的小城,全部都得拆除。不僅如此,就連唯一留下來的城,日後如果需要修繕、或是要新建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理由,且一定要經過幕府發給合法的建築執照才能蓋。因此,瞬間全日本拆到只剩下170座城左右,這樣的規模一直維持到明治維新(1873年)左右,長達200~300年之間,幾乎都沒甚麼改變。同時,這期間所新建的城,也都會顧慮到德川老大,無論怎麼蓋,天守閣的高度絕對不敢比老大家(江戶城)的還高,範圍也不敢比他還大。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江戶城(也就是現在的皇居)可說是江戶時期城池規模的天花板了。

「城」的演變:當城變成了辦公室?

隨著時代演進,我們來到了江戶末期,安逸已久的江戶幕府將軍以及旗下的武士們,在太平盛世下早已忘記何謂「戰爭」。各地的武士們就像現在的上班族一樣,過著每天到城裡打卡上班的日子。雖然,他們每天出門前仍舊會配戴上武士刀才出門,但這把刀早已不拿來砍殺敵軍(因為已經沒有敵軍了),反而變成了身分階級的象徵之一,就像是現在上班族要打領帶一樣(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白領階級、藍領階級?);而「城」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就像是每天必須通勤前往上班的辦公大樓,成為了一種毫無威脅、無害的存在。

「城」的演變:這下好了!只剩12個了...

這樣小確幸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幕府末期,直到許多歪國人們來到日本敲門為止,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就像我們清末民初時期一樣,日本國內開始因為歪國人的造訪,又開始進入了一段內憂外患的紛擾時期。當時,因為所以說來話長的點點點(之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聊)...,總之就是逃不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定律,經歷好長一段太平盛世的日本,終於在十九世紀末分裂成兩大派系:(1)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軍」,主張要推翻舊政府,建立新體制的進步日本(明治天皇決定從坐了很久的龍椅上站了起來,想要搶回從800年前小平與小源時期就失去的說話權);(2)以江戶幕府將軍為首的「舊政府軍」,正所謂一日老大、終生老大,這些大名們秉持著沒有將軍老大、哪有我們的精神,誓死效忠將軍。
總之,兩大軍團互相殺得你死我活,就連一些歪國人也透過軍備用品(槍、船、技術等)的支援、間接參戰,整個日本可說是亂成一團。最終,以將軍為首的舊政府軍,一路從京都被追到了北海道的函館,最後宣告戰敗。而這一路上被兩方人馬當成防守與攻擊的據點,正是那些長久以來暫時被當成辦公室的「城」們,所以有不少的城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被毀掉的。也正因為如此,明治政府在取得勝利之後,便開始著手一連串大刀闊斧的改革計畫(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明治維新運動)。其中,關於這些舊政府時期所留下來的「城」們,則下達了「廢城令」。意思是,少部分位於重要要塞地區的、完整的且堪用的,就留下來收歸國產,當作軍隊訓練使用的基地;其餘剩下的則為了避免以後又被不肖人士拿來當作反叛的根據地使用,又或是整修與拆除成本太高,所以乾脆被當成「巨大垃圾」,下令一律拆除,或是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賣給民間人士(隨便怎麼用都可以,總之我不要了)。因此,就在這段時間,日本國內的城的數量,大幅減少了約2/3左右,剩下約不到50個。一路到了,1945年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得以留下來的城,又因為有不少都是軍用設施,所以不意外地被當成敵軍的目標物之一,再被炸毀了一批,例如以金色鯱(しゃちほこ)著稱的名古屋城天守閣,就是在二戰中被摧毀的。
日本現存十二天守/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就這樣,大部分的城在經過這一連串無論是戰爭或是政策磨難之後,多只剩下石垣牆或是少數的櫓(規模比天守閣小,多建在石垣牆上,用來存放兵器的小型建築)得以保存,而真正挺過所有災難、且天守閣從興建至今沒被摧毀過的城,只剩下了12個(註1)。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到日本各地旅遊時,往往只能看到留下石垣牆的「XX城 城跡」,而非完整的「城」的原因了。

「城」的演變:慢慢長回來的城

近年來,日本人望著這些被炸毀的斷垣殘壁、被各種原因而除建頹傾的城,這才開始意識到,「城」的存,早已不是用來打仗的城池、也不是用來上班的辦公室、更不應該是毫無用途的「巨大垃圾」。他們開始正視「城」的歷史價值,無論是在哪個城市,無論城的規模大小,一座有「城」的城市,對當地人來說都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建築。因此,上述目前幸存的12個天守閣中,有五座城被列為日本國寶,另外七座城也分別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而其他不幸沒挺過劫難的城們,現在多改為公園,甚至也有不少地方開始向民眾募款,重新一棟一棟地蓋回來,這種「復建」古城的過程,堪稱日本現代的「築城」運動。
以上,NANA濕婦大致上帶著大家,一起走過了日本「城」在歷史長流中,經歷不同階段的使命與命運,下一次開始,我們就來開始真正走入城內,看看日本城中到底有哪些有趣的元素,希望可以更豐富大家的日本城之旅嘍~
註1(日本現存12天守):國寶-姬路城、彥根城、松城、犬山城、松江城;重要文化財:伊予松山城、丸龜城、宇和島城、高知城、弘前城、丸岡城、備中松山城。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231會員
191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逛完二樓的開放空間之後,接著我們可以搭電梯來到四樓,看看大家最想去的、一直被說成彷彿電影哈利波特夢幻場景,但其實根本不是的「本棚劇場」,以及除了本棚劇場之外,這一層樓還有甚麼有趣的角落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呢。
在上一次我們對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以及其所屬的所澤櫻花城稍微有個概略了解之後,這次就要來帶大家走進博物館裡頭一探究竟。這次我們可以先進到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中的2F免費區域,如果你單純只是想來這裡看看建築,戶外走走的話,或許這一篇的內容就可以做為你的行前參考嘍。
這次開始的筆記中,將會從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的(1)整體規劃、(2)室內區(2F與4F);與(3)戶外區來分別介紹,無論是提及隈研吾作品的部分,又或是與建築無關的部分,都能作為大家未來在實際造訪時的參考,以增加探險與發現的樂趣嘍。
廢話不多說(留在最後面有時間再說XD),這一次NANA濕婦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栃木三部曲中,最常被隈研吾放在演講內容中的經典案例「那珂川町馬頭広重美術館」。
如果說上次我們提到的檮原町帶領著他與木頭相遇、登米市的能舞台教會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創意,那麼這一次我們要提到的「栃木三部曲」,則是他首次與石材、和紙的邂逅,也是他開始手握著木頭,勇於挑戰既有法規的開端。這次開始,我們就來看看他在2000年前後,在栃木縣的三個精彩作品吧。
隈研吾自從「M2」這個備受爭議的案子之後,幾乎無法在東京接到任何CASE,「被迫」走出東京的他,進而因為各種因緣際會來到了日本各地的鄉下城鎮;慢慢地,也在這些里山地區(人類生活與自然森林的交界之地)有了許多新的發現與發想;在面臨各種場域、經費等限制與挑戰之下,反而激發出過去從來不曾有過的靈感。
逛完二樓的開放空間之後,接著我們可以搭電梯來到四樓,看看大家最想去的、一直被說成彷彿電影哈利波特夢幻場景,但其實根本不是的「本棚劇場」,以及除了本棚劇場之外,這一層樓還有甚麼有趣的角落等待著大家去發現呢。
在上一次我們對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以及其所屬的所澤櫻花城稍微有個概略了解之後,這次就要來帶大家走進博物館裡頭一探究竟。這次我們可以先進到角川武藏野博物館中的2F免費區域,如果你單純只是想來這裡看看建築,戶外走走的話,或許這一篇的內容就可以做為你的行前參考嘍。
這次開始的筆記中,將會從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的(1)整體規劃、(2)室內區(2F與4F);與(3)戶外區來分別介紹,無論是提及隈研吾作品的部分,又或是與建築無關的部分,都能作為大家未來在實際造訪時的參考,以增加探險與發現的樂趣嘍。
廢話不多說(留在最後面有時間再說XD),這一次NANA濕婦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栃木三部曲中,最常被隈研吾放在演講內容中的經典案例「那珂川町馬頭広重美術館」。
如果說上次我們提到的檮原町帶領著他與木頭相遇、登米市的能舞台教會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創意,那麼這一次我們要提到的「栃木三部曲」,則是他首次與石材、和紙的邂逅,也是他開始手握著木頭,勇於挑戰既有法規的開端。這次開始,我們就來看看他在2000年前後,在栃木縣的三個精彩作品吧。
隈研吾自從「M2」這個備受爭議的案子之後,幾乎無法在東京接到任何CASE,「被迫」走出東京的他,進而因為各種因緣際會來到了日本各地的鄉下城鎮;慢慢地,也在這些里山地區(人類生活與自然森林的交界之地)有了許多新的發現與發想;在面臨各種場域、經費等限制與挑戰之下,反而激發出過去從來不曾有過的靈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北賓館最初是日本統治時期的日本總督官邸,由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主導興建。當時正是日本軍國主義最興盛且日本最強大的時期,這間官邸的設計極為雄偉,所費不貲,甚至還動用到興建圓山神社的經費而被當時的日本國會議員糾舉,兒玉源太郎特地派遣他最重要的副手進入國會報告才說服國會。怎麼知道以木造為底的第一代官邸在
東京這座都市,不僅僅是現代化的象徵,還有許多隱藏的歷史與文化瑰寶。今天,我們將帶您一同探索三個必訪的景點:皇居、根津神社與龍安寺,感受東京的歷史厚重與禪意之美。
Thumbnail
東京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瞭解東京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主要地標及其面臨的挑戰。
飯店離天守閣不遠,走路20分鐘就到,趕在關園之前進去看看,才知道原來不只天守閣,還有其他殿也很漂亮但忘記名字😂,一樣要脫鞋參觀,我一樣有進去裡面看看,看古代的將軍住在怎樣的環境裡。 天守閣無法進去參觀,因為目前還在修復,但可以親眼看到已經雀躍不已,我一樣拍了幾張照,找各種美麗的角度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2017/11 秋】<五陵郭跡> 是江戶幕府所建造的五星狀要塞,全日本第一座仿造歐洲「棱堡式」的建築。 在火藥大砲盛行的時代,陵角造型利於掩護,也善於反擊,因為無論敵方從哪個角度進攻,防守方都可從側邊使用弓箭、火槍或大砲進行反擊。
Thumbnail
犬山城,位於日本愛知縣的犬山市。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有天守,但此天守卻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的12座現今還存在的天守中,最古老的一座。而犬山城天守也被指定為國寶的5座天守之一,另四座則位於姬路城、松本城、彥根城和松江城。 當時規劃名古屋行程時,不想只待在市區,畢竟我是個喜歡鄉村勝於大都市的旅行者
Thumbnail
世界知名城市的誕生,多半源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或者源於歷代皇家居所範圍。但日本京都很不一樣,日本京都是源於日本武士獲得天皇認可和官場位階而誕生的城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北賓館最初是日本統治時期的日本總督官邸,由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主導興建。當時正是日本軍國主義最興盛且日本最強大的時期,這間官邸的設計極為雄偉,所費不貲,甚至還動用到興建圓山神社的經費而被當時的日本國會議員糾舉,兒玉源太郎特地派遣他最重要的副手進入國會報告才說服國會。怎麼知道以木造為底的第一代官邸在
東京這座都市,不僅僅是現代化的象徵,還有許多隱藏的歷史與文化瑰寶。今天,我們將帶您一同探索三個必訪的景點:皇居、根津神社與龍安寺,感受東京的歷史厚重與禪意之美。
Thumbnail
東京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豐富的歷史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瞭解東京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主要地標及其面臨的挑戰。
飯店離天守閣不遠,走路20分鐘就到,趕在關園之前進去看看,才知道原來不只天守閣,還有其他殿也很漂亮但忘記名字😂,一樣要脫鞋參觀,我一樣有進去裡面看看,看古代的將軍住在怎樣的環境裡。 天守閣無法進去參觀,因為目前還在修復,但可以親眼看到已經雀躍不已,我一樣拍了幾張照,找各種美麗的角度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2017/11 秋】<五陵郭跡> 是江戶幕府所建造的五星狀要塞,全日本第一座仿造歐洲「棱堡式」的建築。 在火藥大砲盛行的時代,陵角造型利於掩護,也善於反擊,因為無論敵方從哪個角度進攻,防守方都可從側邊使用弓箭、火槍或大砲進行反擊。
Thumbnail
犬山城,位於日本愛知縣的犬山市。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有天守,但此天守卻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的12座現今還存在的天守中,最古老的一座。而犬山城天守也被指定為國寶的5座天守之一,另四座則位於姬路城、松本城、彥根城和松江城。 當時規劃名古屋行程時,不想只待在市區,畢竟我是個喜歡鄉村勝於大都市的旅行者
Thumbnail
世界知名城市的誕生,多半源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或者源於歷代皇家居所範圍。但日本京都很不一樣,日本京都是源於日本武士獲得天皇認可和官場位階而誕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