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台灣的嬰兒死亡率為4.4‰,高於於其他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的中位數(3.15‰),排名為38+1個OECD國家第31名,僅優於其他8個國家,且是同處東亞但排名首位的日本(1.7‰)的2.6倍、第10位的南韓(2.4‰)的1.8倍。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可能原因為何?
內容
- 新生兒一年內死亡數統計
- 台灣在OECD國家中排名後段
- 台灣嬰兒死亡率連兩年成長
- 社會經濟導致普遍性晚婚才是根本原因
- 對資料分析的啟示
- 結論
- 最後
- 碎念
新生兒一年內死亡數統計
嬰兒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嬰兒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我們依據
行政院主計處了解嬰兒死亡率的計算方式:
嬰兒死亡率 = 一年內未滿一歲即死亡之嬰兒數 / 一年內之活產總數 × 1,000
也就是說,台灣每千個嬰兒中,超過 4 位活不到 1 歲生日,但在日本則是不到 2 位嬰兒。實際數字為 610 位嬰兒,等同於每天 1 至 2 位死亡。
台灣在OECD國家中排名後段
根據
OECD最新的數據,嬰兒死亡率表現最佳的是同在東亞的日本,為1.7‰,其次分別為芬蘭及斯洛維尼亞(皆約1.8‰),另一個在東亞的南韓(2.4‰)居於第10位;而OECD共38國家的中位數為(3.15‰),顯示
台灣的嬰兒死亡率(4.4‰)表現落後於多數OECD國家;實際上,若將台灣和38個OECD國家一起排名,則位居39個國家中的第31名,與紐西蘭和加拿大相去不遠(95%信賴區間內),等同於僅顯著優於6個國家。代表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表現並不理想且仍有進步空間,且早已,也無怪乎2022年時蘇前行政院長接受
質詢時,大喊慚愧。
嬰兒死亡率比較,各國最新資料日期由2018至2022年
台灣嬰兒死亡率連兩年成長
統計數據指出,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趨勢圖先下後上,經過一段平穩下滑時期後,近十年來下降趨勢似乎不再。
根據學者呂宗學、江東亮在2020年的
研究指出,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有5個重要的里程碑,依序是
1980年代:台灣嬰兒死亡率低於瑞典
1990-92年:規劃出生通報系統
1992-94年:出生通報法源
1995年:全民健保對兒死亡率的影響
2015年:又出現嬰兒死亡率上升
整體來說,1980年代台灣嬰兒死亡率曾一度低於瑞典的主要原因,在於新生兒通報系統不健全所致。故90年代初期的努力在於建立通報數據系統和標準流程,於1992年「試辦出生通報數據電腦化」,以及1993年修正「兒童福利法」規定「兒童出生十日內」接生人員須通報戶政、衛生主管機關,因此軟體到位、相應的法規也就緒。
接著1995年實施全民健保,使得原本可能直接放棄治療的極低體重的新生兒,開始有更大的機會進入新生兒加護病房;這樣的氛圍下,醫療機構為申請健保需嬰兒的身分證字號,促使原本可能「漏報」的家長申報戶口,因此加大了嬰兒死亡率的分母,尤其是極低體重的嬰兒,仍有較大機會死亡,故同時也加大了分子,導致死亡率大幅增加。
後續醫療技術發展和資源的投入下,嬰兒死亡率逐漸下降;但自2015年起,出生體重小於500公克的極輕新生兒被判定為活產的比例,從2014年之前各年約莫6.1%,至2015年起皆超過10%,但這些極低體重的嬰兒同樣容易死亡,故又抬升死亡率。而由趨勢觀察,2015年起,嬰兒死亡率即無明顯的下降或上升趨勢,反而呈現波動狀態。
搭配呂宗學、江東亮的研究和嬰兒死亡率趨勢圖,我們大致可以將台灣1981年至2022年大致分為4個階段,依序是通報不全的「I 通報電子化前期」、建置中的「II 通報系統建立期」、全民健康保險上路後的「III 健保效果期」,以及自2015年起,「IV 波動期」。
社會經濟導致普遍性晚婚才是根本原因
台灣嬰兒死亡率的高低有其歷史趨勢,但自2015年以來已無明顯下降趨勢,甚至在2020-22年連續 2 年上升,其原因值得探究。分別以微觀和宏觀的角度來觀察。
微觀角度
根據
新聞報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任周弘傑以天數區分新生兒的死亡,新生兒於第 0 天死亡的比例最高,其次是 1 至 6 天與 7 至 27 天。以新北市兒童死亡回顧(Children Death Review)為例,新生兒死因多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 早產:包含極低出生體重、心肺衰竭、極度不成熟
- 周產期窒息:指胎兒在生產過程前後因故無法獲得足夠氧合或血液灌流,造成代謝性酸血症及缺氧性腦病變
- 先天畸形及染色體異常
- 顱內出血
- 子宮頸閉鎖不全影響
宏觀角度
前述相對屬於胎兒、生理、基因等的個體微觀角度因素。而在宏觀角度上,
周弘傑也指出,導致台灣高嬰兒死亡率的宏觀原因:
- 晚婚和高齡產婦比例增加:台灣的晚婚和高齡產婦比例逐年升高,增加產婦生育難度和新生兒先天性問題的風險。如下圖觀察生母平均年齡、生第一胎平均年齡及高齡產婦比例,分別由1981年的25.5歲、23.7歲和1.9%,成長到2022年的32.4歲、31.4歲和32.4%,也就是說,幾乎每 3 個新生兒的母親,其中 1 位是高齡產婦。
生母平均年齡、生第一胎平均年齡、高齡產婦(35歲以上)比例趨勢。
- 人工生殖技術使用率增加: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使用率逐年升高,活產數中人工生殖所占比例,自2008年的1.6%,成長至2020年的5.1%;而透過人工生殖,可能導致多胎懷孕和早產等及低出生體重相關,故也有較高的嬰兒死亡率。
- 其他社會經濟因素:醫療資源不足、分配不均、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差異等因素,皆可能和嬰兒死亡率的高低有關。以台灣本島各縣市近10年(2013-2022年)的平均嬰兒死亡率來看,整體平均為 4‰,以彰化縣的2.6‰表現最佳,而前三高者依序為花蓮縣(7.3‰)、屏東縣(6.3‰)、臺東縣(5.8‰);六都中以高雄市的(5.2‰)最高,臺中市(3.1‰)最低。表示每1,000位新生兒,出縣超過 7 位活不到 1 歲生日,在彰化縣則不到 3 位,同個國家不同縣市相差逾 2 倍。
進一步細看最高和最低的前 3 名縣市,可以發現表現優良的縣市,嬰兒死亡率相對穩定,而表現比較差的縣市,則波動相當大。許多人建議可以向國外取經,但實際上跨縣市可能就有學習的模範。
台灣本島2013-2022年平均嬰兒死亡率(每千人)99119
前三和末三縣市的1998-2022年嬰兒死亡率趨勢
綜合而言,導致台灣高嬰兒死亡率的因素相當多元,若以因果的順序性而言,邏輯上是晚婚影響了產婦的年齡,而高齡推升了人工生殖的比例,進而影響嬰兒早產等情況,外加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其他社會經濟因素差異,以致嬰兒死亡率難以控制。不過,其根本原因也許還是造成人們不想早婚、不想早生的社會經濟因素。
對資料分析的啟示
檢視了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趨勢變化後,其中對於資料分析及數位化有不同啟示。
- 資料分析:好的測量指標有利於追蹤和觀察趨勢變化,且最好在開始時就有明確定義,以利觀察趨勢變化。
- 數位化:將測量指標數位化,有助於定義和計算績效指標;有測量才能知道目前位置、相互比較,以及未來可以前進的方向。
結論
我們透過資料比較台灣和其他OECD國家的嬰兒死亡率,也檢視台灣嬰兒死亡率變化趨勢,甚至呈現可能導致高嬰兒死亡率的因果關係。整理 3 個重要結論如下:
- 台灣相較於其他OECD國家的嬰兒死亡率較高,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 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趨勢有其歷史因素,整體而言朝正向發展:但適逢晚婚、高齡產婦、人工生殖等因素,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體重和基因,使得死亡率的下降趨勢難以維持。
- 不同縣市嬰兒死亡率的差異相當大,除了隱含著社會經濟或醫療資源的不平等,甚至是不同縣市政府之間的作為或不作為;與其出國考察,不如徹底了解縣市死亡率差異的原因,對症下藥。
最後
你了解嬰兒死亡率的意思,以及台灣在嬰兒死亡率的趨勢了嗎?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導致高嬰兒死亡率呢?對於本文如果有任何建議或疑問,都歡迎留言和我分享或討論,謝謝收看。
碎念
- 不只嬰兒死亡率高於韓國、日本,其他年齡的青少年死亡率也較高。
- 幾篇新聞中誤植嬰兒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前者如同前述,是每1,000個活產嬰兒,在365天內死亡的比例,但新生兒死亡率則是28天內死亡的比例。正常情況下,嬰兒死亡率會大於新生兒死亡率,因為365天包含28天的死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