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捐血人數的減少只是因為不想捐?11張圖看台灣捐血人口學 | 資料台灣DATAiWAN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高所得國家的國民捐血率中位數為 3.15% ,而台灣達 8% ,更是世界第一。但,這樣的世界第一可以維持多久?台灣的捐血量變化如何?捐血人數在性別、年齡上又有什麼特徵?捐血人的年輕新血比例下降,有沒有其他非個人的原因?我們一起從血液基金會的年報統計看看吧!

內容

  • 台灣的捐血運動可追溯至二次世界大戰
  • 捐血量自 2001 年起達 200 萬單位, 2022 年達 280 萬單位
  • 捐血量及捐血率成長,但捐血人數未增加的隱憂
  • 男性女性捐血的續航力大不同
  • 年輕捐血人數的減少,有一半是受整體人口結構影響
  • 首次捐血人口數大幅減少,年輕新血 8 年減少 4 成
  • 學生、軍人、家管的捐血人次及佔比下滑
  • 未完成捐血的 3 大因素:血紅素、健康問卷、血壓
  • 結論
  • 最後
  • 邀請你一起加入「定期」捐血人的行列

台灣的捐血運動可追溯至二次世界大戰

流血,大規模的流血讓人想到的是戰爭。

參考林昕樺的《救國、助人、顧自己:台灣捐血運動的歷史初探,1950-1989》,在 17 世紀時,西方已有血液的保存和輸用的紀錄。然而,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熟的血液應用技術才獲得大幅度的成長。而早期台灣的「捐」血運動,里程碑依時間序整理如下:

在 1980 年以前,台灣社會因為捐血的觀念不普及,醫療用血的來源主要是用血者的親屬,或是賣血者(血牛)身上得來,甚至有「血牛頭」作為醫院和血牛之間的仲介,從中牟利或是發生黑道、暴力脅迫事件。並且,根據紅十字會統計, 1955 到 1957 年底為止,登記捐血人數只有 30 人,而賣血人數為 4,735 人;顯示無償捐血的觀念並不盛行

然而,用血需求不會因此減少。《在「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之前》中寫道,為了補足醫療用血的缺口,紅十字會的血液銀行,以一袋 250ml 的血,補償 500 元的營養費「鼓勵」大眾「捐」血

據說一個月收入可有二到四千不等的「薪水」,視賣血次數而定,不過若是以公定價格換算下來,這些職業「血牛」一個月至少要抽五至六次的血。

「血牛」一個月若「捐」滿 6 次,等同於現在男性一年最多可捐的血量 1,500ml ,無疑是拿命換錢。很難想像用一個人的健康,換其他人的健康。而如何讓人可以有機會付出,同時不損害自身健康,在後來成為風潮。

本文由台灣血液基金會年報,和你一起看看台灣捐血的風景。


捐血量自2001年起達200萬單位,2022年達280萬單位

以全血每 250ml 、分離術血小板每成人劑為 1 單位統計

血液基金會在 1974 年成立之初採血近 4 千單位。並在 28 年後的 2001 年達到 200 萬單位,幾經波動後成長至 2022 年的 280 萬單位近 10 年每年平均增加 3 萬單位

隨著捐血技術、不同血液需求及捐血觀念的普及,捐血所需耗時較長的「分離術血小板」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逐年成長至 2017 年起,每年約占整體捐血單位數的 10 %

1974 年至 2022 年捐血量趨勢

1974 年至 2022 年捐血量趨勢


捐血量及捐血率成長,但捐血人數未增加的隱憂

血液基金會由台北發跡,並依序在台中、高雄、台南、花蓮、新竹成立捐血中心, 2016 年起花蓮業務整併至台北,2022 年台南捐血中心業務與高雄整併,故撰文時為 4 個捐血中心,有各自的負責範圍。不過現有各年度統計中,在描述長期趨勢時仍以 6 個捐血中心為單位,故當比較不同地理區位時,直接參照年報中使用的統計單位。

在 2022 年報中,各捐血中心管轄範圍分別如下,並用前二字簡稱為捐血中心範圍:

  • 台北捐血中心:台北、新北、基隆、宜蘭、花蓮
  • 新竹捐血中心:桃園、新竹、苗栗。
  • 台中捐血中心:台中、彰化、南投、雲林( 2020 年以前屬台南)
  • 台南捐血中心:嘉義、台南。
  • 高雄捐血中心:高雄、屏東、台東。

2022 年的捐血量,以台北的 89 萬(佔該年度 31%,後者同)單位最高,依序是台中的 67 萬(24%)、高雄的 47 萬(17%)、新竹的 41 萬(15%)及台南的 38 萬(13%)單位。

1974 至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量趨勢圖

1974 至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量趨勢圖


若藉此下了「台北範圍內的居民,長期皆較其他區域樂於捐血」的結論,則忽略了不同捐血中心所涵蓋的人口數不同;經過各捐血中心涵蓋的人口數調整後,才可以比較不同區域的差異。以捐血量而言,可以計算每 1,000 人的平均捐血量

2006 至 2022年每千人捐血量趨勢

2006 至 2022年每千人捐血量趨勢

整體而言,自 2006 年以來每千人捐血量尚屬平穩,介於 24 至 27 公升,等同於每 1 千人捐 40 瓶 600ml 寶特瓶的血量。觀察台南於 2011 年起穩定領先其他中心,在 2022 年達到 33 公升最多,新竹不到 25 公升最低。雖然台北的整體的捐血量長期最高,但實際上每千人捐血量為 5 個捐血中心第 4 位。

另一個觀察的方式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捐血率,即整體的捐血次數,對比整體人口數

捐血率 = 捐血人次 ÷ 人口數
2006 至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率

2006 至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率

整體來看,台灣的整體捐血率長期介於 7% 至 8% !其中又以台南最高,在 2022 年近 10% !而新竹最低,約 7 %。但無論哪個捐血中心的捐血率,皆高於世界高所得國家中位數的 3.15% ,或許可以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部分是透過這樣的「善」連結而來。

台灣的人和人之間的連結,不只透過馬路線和網路線,也透過捐血線。

進一步觀察捐血參與率,可以知道捐血者佔各區人口的比例

捐血參與率 = 捐血人數 ÷ 人口數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率與參與率

2022 年各捐血中心捐血率與參與率

經計算,在 2022 年每遇到 100 個人,其中有近 7 位捐過血,而該比例在台中更達 8 位,但在高雄僅 5 位。由捐血率和參與率交互參考,台南及台中同時擁有高捐血率及高參與率,代表捐血來源較為豐富,相對其他捐血中心「安全」。反之,高雄的捐血率與整體平均相當,但捐血人相對集中在 5% 的人口,長期而言,相對脆弱。不過,台南自 2022 年起併入高雄捐血中心,或許未來有利於整體台南、高雄地區整體的血液捐輸分配。


男性女性捐血的續航力大不同

那麼,捐血人數到底有多少?性別、年齡的特徵又是如何呢?自 2015 至 2022 年間,捐血人數各年度在 100 萬至 105 萬之間,變化幅度不大。在 2022 年捐血的 104 萬人中,男性 60 萬人、女性 44 萬人。而從年齡觀察,介於 31 至 40 歲及 41 至 50 歲的捐血人數最多,皆約 26 萬,接續是 51 至 65 歲的 24 萬。 21 至 30 歲的捐血人相對少,僅有 22 萬;小於等於 20 歲者(即 17 至 20 歲,以下同)則為 7 萬人

2022 年捐血人數性別年齡分布

2022 年捐血人數性別年齡分布

藉由性別年齡的交叉分析,可以發現女性在 20 歲以下(A組)的捐血人為 4 萬人,略高於同年齡組的男性。且女性在 21 歲 至 65 歲(B至E組)間的各年齡層捐血人數皆在 10 萬人上下,但男性則在同年齡段之間,呈現明顯的倒U型。顯示男性「捐血」的啟航時間較女性晚,但加速度較女性大(B較A組增加 8 萬人,C較B組增加 4 萬人),不過續航力較差(E較D組減少2萬人)

若這樣的性別年齡分布在時間上長期不變,表示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對於捐血行動的影響不大;但男性捐血人到 50 歲之後開始流失,其原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議題


年輕捐血人數的減少,有一半是受整體人口結構影響

前述整體捐血人數在各年度間介於 100 萬至 105萬之間,變化幅度不大;但進一步觀察性別年齡的結構,可以明顯看到,男性和女性在 31 至 65 歲的捐血人數緩慢增加;不過, 30 歲以下( 20 歲以下及 21 - 30 歲)明顯下降

2015 至 2022 年性別年齡捐血人數趨勢

2015 至 2022 年性別年齡捐血人數趨勢

從上圖中已經觀察到捐血人的性別年齡結構大幅度變動。下圖整理 2022 年相較於 2015 年的捐血人和全體人口變化率。以整體捐血人數來看,僅相對下降 1% ,但 2022 年 20 歲以下男性捐血人數幾乎腰斬(-49%),女性捐血人也減少超過 4 成; 21 - 30 歲男性減少超過 3 成、女性減少 1 成 5 ;反之, 31 歲以上的捐血人數則大部分增加;年輕捐血人數減少的幅度剛好被青年以上年齡層的增加幅度補上。

2022 年相對 2015 年性別年齡結構的變化對照

2022 年相對 2015 年性別年齡結構的變化對照

這樣看來,是否可以將捐血人數的減少,完全歸咎於年輕人不捐血呢?如同在《台灣的人口結構與變化趨勢》一文中關心人口結構改變的狀況,年輕捐血人數的減少,部分受到結構改變的影響。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堪比磁浮列車!台灣的人口結構與變化趨勢 | 資料台灣DATAiWAN

對照全體人口數的變化。全體人口在 2022 年相對於 2015 年, 20 歲以下(即 17 至 20 歲,以下同)男性人數減少 27% ,女性減少 28% ; 21 - 30 歲男性減少 6% 、女性減少 7%。藉此可約略推估 20 歲以下男性捐血人減少的 49% 當中,超過一半(27%)可以歸因於人口結構的改變,即少子化下年輕人口數的減少

更需要注意的是,時間推動的人口結構浪潮,將逐漸平移下降幅度到 30 歲以上的捐血人口數,進而導致現在「賣力」的捐血人,在邁入高用血需求的老年時,可能遇上無血可用的窘境。且根據研究推估在 7 年後的 2030 年,全血會短缺 195,266 單位(研究中以 500ml 為 1 單位,故將原文短缺量 97,633 x 2,轉換成本文一致的單位)。

不過,仔細觀察也會發現, 31 至 40 的全體男女,降幅皆超過 1 成,但對應的捐血人數並未明顯減少,女性捐血人數甚至有所增加;或許是因為年齡跨組的稀釋效果,也可能是在這個世代以前的青、中年人,普遍感動於孫越在1984年發起的「快樂捐血人」,逐漸養成習慣並將「捐血助人」的觀念傳遞給下一代。但原因為何,有待額外的資蒐集料分析,以了解捐血人和非捐血人的差異,或是研究「為什麼不捐血」取代捐血人特徵的研究,甚至是曾經的捐血人了解不再捐血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有助於捐血業務的推廣


首次捐血人口數大幅減少,年輕新血 8 年減少 4 成

由整體捐血量 280 萬觀察,台灣的醫療用血雖無即刻性的缺口;但從捐血人的性別年齡結構的改變卻敲響了未來醫療用血短缺的警鐘。

相似的結論可從首次捐血人數中觀察到。 2022 年首次捐血人數相對於 2015 年減少 1/4 ,平均每年減少超過 5,000 位新血,其中原本 24 歲以下年輕人下降 4 成最多, 25 歲以上年輕人反而在疫情後的近 2 年略為成長。

2015 至 2022 年首次捐血人數趨勢

2015 至 2022 年首次捐血人數趨勢


學生、軍人、家管類的捐血人數及佔比下滑

從職業類別觀察,也可以發現捐血人次中,學生所佔的比例也幾乎腰斬,由 2015 年佔全體捐血人次的 18% ,下降至 2022 年的 9% ;此外,軍人是另一個佔比下降較多的職業類別,由 7% 下降至 4% ,降幅超過 3 成;另外則是家管,從 6% 下降至 5% ,降幅超過 1 成。反之,工、商則分別由 21%、 11% 各增加 3%。

2014 至 2022 年捐血人次職業佔比趨勢

2014 至 2022 年捐血人次職業佔比趨勢

學生的人數下滑,從前述的年輕捐血人的減少已可以觀察到。而軍人的部分,和近年來國軍在人力上的精實案可能有關,致使軍人所佔比例下降。


未完成捐血的 3 大因素:血紅素、健康問卷、血壓

捐血人也並非所有狀態都適合捐血,例如要捐血的當下血紅素不足、血壓異常等,而無法完成捐血。這樣的損失,在 2022 年約 10% ,也就是實際上到各式捐血點的人次,在 2022 年總計為 200 萬,但其中 20 萬人次,無法完成捐血!細究原因可以發現,主要是血紅素不足(50%)、健康問卷不合格(34%,有無充足睡眠、國外旅遊史、飲酒、安全性行為等)、血壓異常(6%)或其他(11%,包含血管過細、體重不足、過度緊張、體溫過高等其他原因);而這樣的不合格原因,也和不同地區有關,例如:新竹的健康問卷不合格及血壓過高、台南的健康問卷不合格、高雄的血紅素不足等狀況比例皆較整體高。

2022 年各捐血中心無法捐血之不合格比例

2022 年各捐血中心無法捐血之不合格比例

若能針對不同地區或不同族群,加強自我健康管理,這 20 萬人次的捐血量或許可以即時、短效地為臨時性的庫存不足帶來助益;此外,一次無法完成捐血,是否會將潛在的捐血人永久拒於門外,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結論

台灣得以建立完善的血庫和血液的捐用流程,必須感謝許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本文透過資料的呈現,敘述台灣的捐血發展。首先回顧文獻,簡列台灣「捐」血運動的里程碑,接續透過血液基金會的年報,呈現捐血量、捐血率的趨勢,並整理捐血參與率、捐血人數及其性別及年齡結構的改變情況,探討台灣整體人口結構對於年輕人成為捐血人在數量上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產生捐血量不足的情況。

本文的 3 點結論如下:

  1. 捐血量雖逐年增加,但捐血人數並未增加,特別觀察到捐血人的性別年齡結構變化,凸顯了台灣血液供給的脆弱性。
  2. 捐血人不再擁有大量年輕人(幾乎是學生族群)加入成為新血,有將近一半可以歸因為整體人口結構的改變;未來如何持續邀請年輕人或學生加入新血行列,必定是重中之重的議題,但不應流於道德綁架或是仁義口號。
  3. 未完成捐血的人次達 1 成,若可妥善建議提升自我健康管理,得以補充臨時性的血庫需求。

並有以下 3 點建議:

  1. 男性捐血人到 50 歲之後的流失比例較女性高,其原因值得深入探討;在無法即刻拓展新血加入的情況下,如何減少流失也是確保血液供應的方式之一。
  2. 過去多數研究可能因為資料蒐集的便利性,多數的問題是「捐血人為什麼捐血」,探討捐血人的特質;但這樣的資料並無法和「非捐血人」比較,亦即無法得知「捐血人和非捐血人」的差異,甚至無法知道國民「為什麼不捐血」的原因。建議透過其他資料蒐集方式,研究為什麼不捐血的原因,以及什麼條件下有機為成為捐血人,有助於捐血業務推展。
  3. 單次無法完成捐血者的後續追蹤,是否再也不回頭?流失比例為何?這些問題都需要被界定和分析,結論可能和目前可捐血的標準有關;標準的調整在未來也會是確保捐血量的方式之一。

延伸閱讀
SARS與COVID-19大流行時期血液供應與捐血量之比較


最後

自從 17 歲高中還沒畢業的那年開始,跟著母親定期到捐血車報到,經過數十年捐血次數也已破百。問我為什麼定期捐血,應該是因為自己的家人朋友也曾有大量的用血需求,本著這種匿名性的報恩「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的想法,無法直接回報家人朋友用血的捐血人,那就將這樣的信念把愛傳下去(pass forward)吧!

對本文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這篇可以不點擊♥或追蹤,但邀請你加入定期捐血的行列!


邀請你一起加入「定期」捐血人的行列

捐血條件

年滿 17 至 65 歲,女性體重達 45 公斤、男性達 50 公斤可捐全血 250 ml,60 公斤以上則可以捐 500 ml。

捐血流程

捐血對於捐血人而言相當友善,流程上也相當簡便,可以分為以下 5 個步驟

  1. 報到:攜帶身分證或是駕照,進入捐血車的服務範圍,熱心的服務人員就會詢問是不是要捐血。
  2. 填寫捐血登記表:如果捐血車,都是在車旁的報到桌,用平板填寫登記表,包含簡單的健康問卷,也會在等待面談前先量血壓
  3. 體檢面談:包含面談確認健康問卷的回答、量體溫、扎針無名指量血紅素、確認體重和詢問本次的捐血量、用左或右手捐血,並且提供捐血中心的紀念品或集點。
  4. 捐血:躺上捐血床後,護理師確認身分、血型、捐血量,在消毒之後扎針開始捐血,會有點痛,但和助人的貢獻相比,這一點痛好像有不算什麼了。
  5. 休息:達成預定的捐血量後,護理師會包扎,接著捐血人按壓扎針處休息 5 分鐘後可以下床,完成這次捐血。

來去捐血

一袋袋血液,後續如何處理呢?

以下整理自康健的《「捐血一袋」多少關卡才能到輸血者的手裡?》,原文有多圖可以參考。

  1. 血液成分課:採血後 8 小時內,送達捐血中心的成分課。藉由離心機「加工」,將全血分離成紅血球、血漿、血小板等「成分血」,並且減除白血球避免輸血引起免疫反應
  2. 血液檢驗課:採血後 16 - 24 小時內,檢體送至檢驗課。檢測捐血人血型及血液相關傳染性病原體等,篩檢結果呈陽性反應,系統自動攔截血品,並由成分課銷毀血品,避免病患因輸血受到感染。醫檢師依檢驗流程進一步確認試驗,若仍呈陽性反應捐血人永久拒絕捐血
  3. 血液供應課:採血後 1 - 3 天,血品送至供應課儲存血品,並掌握醫院的用血需求,確保各血品維持在安全庫存量內。紅血球的安全庫存量為 7 - 10 天,血小板則是 3 天。採先進先出管理,依醫院用血需求每日派送。
  4. 醫院血庫:採血後 12 天,血品依照醫院需求送至醫院血庫保存。取用時,由醫院醫檢師依用血病患的血型,取出對應血品,並將血袋編碼輸入病人資料中建檔,以利追蹤血液去向。輸血前,將病人血清與血品進行體外交叉試驗,確認血液不會產生排斥後放行使用。
  5. 病人輸血:病人的責任護理師核對血袋號碼與病人資料、簽收血品、向系統回報後,開始輸血,並追蹤病人是否有後續輸血反應。
28會員
19內容數
和大家一起看見台灣的資料,包含人口、經濟、社會等相關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政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血型O型比A型壽命長25歲? 新聞記者知道引用出處來自哪裡嗎? 引用出處的可信度又如何呢? 一起來當偵探吧!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血型O型比A型壽命長25歲? 新聞記者知道引用出處來自哪裡嗎? 引用出處的可信度又如何呢? 一起來當偵探吧!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台灣發生性騷擾的行為樣態有哪些? 在哪裡發生? 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呢? 分別有什麼特徵? 來看台灣性騷擾申訴案件的剖析。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病理性變異時,女性罹患乳癌、卵巢癌、胰臟癌的風險較高,男性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的風險也上升。具有明顯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應進行BRCA基因檢測。
Thumbnail
基本上我認為每個世代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挑戰、不同的難處,當然也會有不同的機會,只要願意好好面對,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但若是整天只會抱怨哀嘆,那再平坦的路恐怕也走不好。
Thumbnail
1p3瑞典氣候少女桑伯格,從一人在議會前靜坐,到影響全球超過400萬人響應氣候罷課行動,儘管備受爭議,但她讓世界看到年輕人的影響力,以及他們對環境永續的期盼。年輕人還能怎麼行動? 這篇文章希望帶領大家一起思考年輕族群如何支持永續發展,並成為解決氣候問題的行動方。
Thumbnail
定義健身與自我 健身產業,顧名思義就是從事與健身有關的工作。那麼,什麼又是「健身」?從字面上定義,健身會強健體魄,強化身體素質,使身體更有力量去應對生活中的變化。 但這個定義通用於每個人嗎? 對白領OL而言,舒緩筋骨不適,打造穠纖合度的身材,是他們眼中的健身;對運動員而言,建立基礎肌力並加強專項能力
Thumbnail
文:畢希林 鮭魚之亂改名風潮,已經成為國際媒體的笑話,台灣年輕人的國際形象不是令人害怕的競爭力,而是可以為貪小便宜出賣自己姓名的鮭魚世代。 鮭魚世代的父母很多都經歷了為了改運而改名的年代,也曾衝擊「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祖父母輩對名字的捍衛,但絕對沒有這次為免費吃兩天的鮭魚就把身分證上的名字改掉這麼
Thumbnail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是傻了嗎?姊傻,妹紙也傻。 對男人來說,姊不過就是眾多女性朋友之一,男人拜託姊幫忙照顧家裡的貓,所以把家裡鑰匙給了姊,讓姊可以自由進出男人的家,姊還沒愛上男人,只覺得跟這個男人在一起很開心。 妹紙,是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每年調查人們看見的世界問題,做出報告讓大家參考。今年他們調查了31,495位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總結出千禧世代年輕人看見的世界重大問題。對其中前10名,我以自己的詮釋在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3.05.10 作者:FAHAHA|翁順法 因為到台北上課,就刻意多留了一天,參加六月份的簡報小聚。​ 我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到東門,再轉橘線回行天宮。這約 20 分鐘的路程,腦袋一直浮現大班老師分享的一句話...
Thumbnail
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病理性變異時,女性罹患乳癌、卵巢癌、胰臟癌的風險較高,男性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的風險也上升。具有明顯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應進行BRCA基因檢測。
Thumbnail
基本上我認為每個世代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挑戰、不同的難處,當然也會有不同的機會,只要願意好好面對,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但若是整天只會抱怨哀嘆,那再平坦的路恐怕也走不好。
Thumbnail
1p3瑞典氣候少女桑伯格,從一人在議會前靜坐,到影響全球超過400萬人響應氣候罷課行動,儘管備受爭議,但她讓世界看到年輕人的影響力,以及他們對環境永續的期盼。年輕人還能怎麼行動? 這篇文章希望帶領大家一起思考年輕族群如何支持永續發展,並成為解決氣候問題的行動方。
Thumbnail
定義健身與自我 健身產業,顧名思義就是從事與健身有關的工作。那麼,什麼又是「健身」?從字面上定義,健身會強健體魄,強化身體素質,使身體更有力量去應對生活中的變化。 但這個定義通用於每個人嗎? 對白領OL而言,舒緩筋骨不適,打造穠纖合度的身材,是他們眼中的健身;對運動員而言,建立基礎肌力並加強專項能力
Thumbnail
文:畢希林 鮭魚之亂改名風潮,已經成為國際媒體的笑話,台灣年輕人的國際形象不是令人害怕的競爭力,而是可以為貪小便宜出賣自己姓名的鮭魚世代。 鮭魚世代的父母很多都經歷了為了改運而改名的年代,也曾衝擊「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祖父母輩對名字的捍衛,但絕對沒有這次為免費吃兩天的鮭魚就把身分證上的名字改掉這麼
Thumbnail
「年輕人」這個符號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招牌」、也是一個「標籤」──有時它代表你有熱情、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有時則根本就是在説「你沒有能力」。
是傻了嗎?姊傻,妹紙也傻。 對男人來說,姊不過就是眾多女性朋友之一,男人拜託姊幫忙照顧家裡的貓,所以把家裡鑰匙給了姊,讓姊可以自由進出男人的家,姊還沒愛上男人,只覺得跟這個男人在一起很開心。 妹紙,是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每年調查人們看見的世界問題,做出報告讓大家參考。今年他們調查了31,495位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總結出千禧世代年輕人看見的世界重大問題。對其中前10名,我以自己的詮釋在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