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高所得國家的國民捐血率中位數為 3.15% ,而台灣達 8% ,更是世界第一。但,這樣的世界第一可以維持多久?台灣的捐血量變化如何?捐血人數在性別、年齡上又有什麼特徵?捐血人的年輕新血比例下降,有沒有其他非個人的原因?我們一起從血液基金會的年報統計看看吧!
流血,大規模的流血讓人想到的是戰爭。
參考林昕樺的《救國、助人、顧自己:台灣捐血運動的歷史初探,1950-1989》,在 17 世紀時,西方已有血液的保存和輸用的紀錄。然而,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熟的血液應用技術才獲得大幅度的成長。而早期台灣的「捐」血運動,里程碑依時間序整理如下:
在 1980 年以前,台灣社會因為捐血的觀念不普及,醫療用血的來源主要是用血者的親屬,或是賣血者(血牛)身上得來,甚至有「血牛頭」作為醫院和血牛之間的仲介,從中牟利或是發生黑道、暴力脅迫事件。並且,根據紅十字會統計, 1955 到 1957 年底為止,登記捐血人數只有 30 人,而賣血人數為 4,735 人;顯示無償捐血的觀念並不盛行。
然而,用血需求不會因此減少。《在「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之前》中寫道,為了補足醫療用血的缺口,紅十字會的血液銀行,以一袋 250ml 的血,補償 500 元的營養費「鼓勵」大眾「捐」血。
據說一個月收入可有二到四千不等的「薪水」,視賣血次數而定,不過若是以公定價格換算下來,這些職業「血牛」一個月至少要抽五至六次的血。
「血牛」一個月若「捐」滿 6 次,等同於現在男性一年最多可捐的血量 1,500ml ,無疑是拿命換錢。很難想像用一個人的健康,換其他人的健康。而如何讓人可以有機會付出,同時不損害自身健康,在後來成為風潮。
以全血每 250ml 、分離術血小板每成人劑為 1 單位統計
血液基金會在 1974 年成立之初採血近 4 千單位。並在 28 年後的 2001 年達到 200 萬單位,幾經波動後成長至 2022 年的 280 萬單位,近 10 年每年平均增加 3 萬單位。
隨著捐血技術、不同血液需求及捐血觀念的普及,捐血所需耗時較長的「分離術血小板」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逐年成長至 2017 年起,每年約占整體捐血單位數的 10 %。
血液基金會由台北發跡,並依序在台中、高雄、台南、花蓮、新竹成立捐血中心, 2016 年起花蓮業務整併至台北,2022 年台南捐血中心業務與高雄整併,故撰文時為 4 個捐血中心,有各自的負責範圍。不過現有各年度統計中,在描述長期趨勢時仍以 6 個捐血中心為單位,故當比較不同地理區位時,直接參照年報中使用的統計單位。
在 2022 年報中,各捐血中心管轄範圍分別如下,並用前二字簡稱為捐血中心範圍:
2022 年的捐血量,以台北的 89 萬(佔該年度 31%,後者同)單位最高,依序是台中的 67 萬(24%)、高雄的 47 萬(17%)、新竹的 41 萬(15%)及台南的 38 萬(13%)單位。
若藉此下了「台北範圍內的居民,長期皆較其他區域樂於捐血」的結論,則忽略了不同捐血中心所涵蓋的人口數不同;經過各捐血中心涵蓋的人口數調整後,才可以比較不同區域的差異。以捐血量而言,可以計算每 1,000 人的平均捐血量。
整體而言,自 2006 年以來每千人捐血量尚屬平穩,介於 24 至 27 公升,等同於每 1 千人捐 40 瓶 600ml 寶特瓶的血量。觀察台南於 2011 年起穩定領先其他中心,在 2022 年達到 33 公升最多,新竹不到 25 公升最低。雖然台北的整體的捐血量長期最高,但實際上每千人捐血量為 5 個捐血中心第 4 位。
另一個觀察的方式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捐血率,即整體的捐血次數,對比整體人口數。
捐血率 = 捐血人次 ÷ 人口數
整體來看,台灣的整體捐血率長期介於 7% 至 8% !其中又以台南最高,在 2022 年近 10% !而新竹最低,約 7 %。但無論哪個捐血中心的捐血率,皆高於世界高所得國家中位數的 3.15% ,或許可以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部分是透過這樣的「善」連結而來。
台灣的人和人之間的連結,不只透過馬路線和網路線,也透過捐血線。
進一步觀察捐血參與率,可以知道捐血者佔各區人口的比例。
捐血參與率 = 捐血人數 ÷ 人口數
經計算,在 2022 年每遇到 100 個人,其中有近 7 位捐過血,而該比例在台中更達 8 位,但在高雄僅 5 位。由捐血率和參與率交互參考,台南及台中同時擁有高捐血率及高參與率,代表捐血來源較為豐富,相對其他捐血中心「安全」。反之,高雄的捐血率與整體平均相當,但捐血人相對集中在 5% 的人口,長期而言,相對脆弱。不過,台南自 2022 年起併入高雄捐血中心,或許未來有利於整體台南、高雄地區整體的血液捐輸分配。
那麼,捐血人數到底有多少?性別、年齡的特徵又是如何呢?自 2015 至 2022 年間,捐血人數各年度在 100 萬至 105 萬之間,變化幅度不大。在 2022 年捐血的 104 萬人中,男性 60 萬人、女性 44 萬人。而從年齡觀察,介於 31 至 40 歲及 41 至 50 歲的捐血人數最多,皆約 26 萬,接續是 51 至 65 歲的 24 萬。 21 至 30 歲的捐血人相對少,僅有 22 萬;小於等於 20 歲者(即 17 至 20 歲,以下同)則為 7 萬人。
藉由性別年齡的交叉分析,可以發現女性在 20 歲以下(A組)的捐血人為 4 萬人,略高於同年齡組的男性。且女性在 21 歲 至 65 歲(B至E組)間的各年齡層捐血人數皆在 10 萬人上下,但男性則在同年齡段之間,呈現明顯的倒U型。顯示男性「捐血」的啟航時間較女性晚,但加速度較女性大(B較A組增加 8 萬人,C較B組增加 4 萬人),不過續航力較差(E較D組減少2萬人)。
若這樣的性別年齡分布在時間上長期不變,表示女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對於捐血行動的影響不大;但男性捐血人到 50 歲之後開始流失,其原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議題。
前述整體捐血人數在各年度間介於 100 萬至 105萬之間,變化幅度不大;但進一步觀察性別年齡的結構,可以明顯看到,男性和女性在 31 至 65 歲的捐血人數緩慢增加;不過, 30 歲以下( 20 歲以下及 21 - 30 歲)明顯下降。
從上圖中已經觀察到捐血人的性別年齡結構大幅度變動。下圖整理 2022 年相較於 2015 年的捐血人和全體人口變化率。以整體捐血人數來看,僅相對下降 1% ,但 2022 年 20 歲以下男性捐血人數幾乎腰斬(-49%),女性捐血人也減少超過 4 成; 21 - 30 歲男性減少超過 3 成、女性減少 1 成 5 ;反之, 31 歲以上的捐血人數則大部分增加;年輕捐血人數減少的幅度剛好被青年以上年齡層的增加幅度補上。
這樣看來,是否可以將捐血人數的減少,完全歸咎於年輕人不捐血呢?如同在《台灣的人口結構與變化趨勢》一文中關心人口結構改變的狀況,年輕捐血人數的減少,部分受到結構改變的影響。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堪比磁浮列車!台灣的人口結構與變化趨勢 | 資料台灣DATAiWAN
對照全體人口數的變化。全體人口在 2022 年相對於 2015 年, 20 歲以下(即 17 至 20 歲,以下同)男性人數減少 27% ,女性減少 28% ; 21 - 30 歲男性減少 6% 、女性減少 7%。藉此可約略推估 20 歲以下男性捐血人減少的 49% 當中,超過一半(27%)可以歸因於人口結構的改變,即少子化下年輕人口數的減少。
更需要注意的是,時間推動的人口結構浪潮,將逐漸平移下降幅度到 30 歲以上的捐血人口數,進而導致現在「賣力」的捐血人,在邁入高用血需求的老年時,可能遇上無血可用的窘境。且根據研究,推估在 7 年後的 2030 年,全血會短缺 195,266 單位(研究中以 500ml 為 1 單位,故將原文短缺量 97,633 x 2,轉換成本文一致的單位)。
不過,仔細觀察也會發現, 31 至 40 的全體男女,降幅皆超過 1 成,但對應的捐血人數並未明顯減少,女性捐血人數甚至有所增加;或許是因為年齡跨組的稀釋效果,也可能是在這個世代以前的青、中年人,普遍感動於孫越在1984年發起的「快樂捐血人」,逐漸養成習慣並將「捐血助人」的觀念傳遞給下一代。但原因為何,有待額外的資蒐集料分析,以了解捐血人和非捐血人的差異,或是研究「為什麼不捐血」取代捐血人特徵的研究,甚至是曾經的捐血人了解不再捐血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有助於捐血業務的推廣。
由整體捐血量 280 萬觀察,台灣的醫療用血雖無即刻性的缺口;但從捐血人的性別年齡結構的改變卻敲響了未來醫療用血短缺的警鐘。
相似的結論可從首次捐血人數中觀察到。 2022 年首次捐血人數相對於 2015 年減少 1/4 ,平均每年減少超過 5,000 位新血,其中原本 24 歲以下年輕人下降 4 成最多, 25 歲以上年輕人反而在疫情後的近 2 年略為成長。
從職業類別觀察,也可以發現捐血人次中,學生所佔的比例也幾乎腰斬,由 2015 年佔全體捐血人次的 18% ,下降至 2022 年的 9% ;此外,軍人是另一個佔比下降較多的職業類別,由 7% 下降至 4% ,降幅超過 3 成;另外則是家管,從 6% 下降至 5% ,降幅超過 1 成。反之,工、商則分別由 21%、 11% 各增加 3%。
學生的人數下滑,從前述的年輕捐血人的減少已可以觀察到。而軍人的部分,和近年來國軍在人力上的精實案可能有關,致使軍人所佔比例下降。
捐血人也並非所有狀態都適合捐血,例如要捐血的當下血紅素不足、血壓異常等,而無法完成捐血。這樣的損失,在 2022 年約 10% ,也就是實際上到各式捐血點的人次,在 2022 年總計為 200 萬,但其中 20 萬人次,無法完成捐血!細究原因可以發現,主要是血紅素不足(50%)、健康問卷不合格(34%,有無充足睡眠、國外旅遊史、飲酒、安全性行為等)、血壓異常(6%)或其他(11%,包含血管過細、體重不足、過度緊張、體溫過高等其他原因);而這樣的不合格原因,也和不同地區有關,例如:新竹的健康問卷不合格及血壓過高、台南的健康問卷不合格、高雄的血紅素不足等狀況比例皆較整體高。
若能針對不同地區或不同族群,加強自我健康管理,這 20 萬人次的捐血量或許可以即時、短效地為臨時性的庫存不足帶來助益;此外,一次無法完成捐血,是否會將潛在的捐血人永久拒於門外,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台灣得以建立完善的血庫和血液的捐用流程,必須感謝許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本文透過資料的呈現,敘述台灣的捐血發展。首先回顧文獻,簡列台灣「捐」血運動的里程碑,接續透過血液基金會的年報,呈現捐血量、捐血率的趨勢,並整理捐血參與率、捐血人數及其性別及年齡結構的改變情況,探討台灣整體人口結構對於年輕人成為捐血人在數量上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產生捐血量不足的情況。
本文的 3 點結論如下:
並有以下 3 點建議:
延伸閱讀
SARS與COVID-19大流行時期血液供應與捐血量之比較
自從 17 歲高中還沒畢業的那年開始,跟著母親定期到捐血車報到,經過數十年捐血次數也已破百。問我為什麼定期捐血,應該是因為自己的家人朋友也曾有大量的用血需求,本著這種匿名性的報恩「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的想法,無法直接回報家人朋友用血的捐血人,那就將這樣的信念把愛傳下去(pass forward)吧!
對本文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這篇可以不點擊♥或追蹤,但邀請你加入定期捐血的行列!
年滿 17 至 65 歲,女性體重達 45 公斤、男性達 50 公斤可捐全血 250 ml,60 公斤以上則可以捐 500 ml。
捐血對於捐血人而言相當友善,流程上也相當簡便,可以分為以下 5 個步驟。
以下整理自康健的《「捐血一袋」多少關卡才能到輸血者的手裡?》,原文有多圖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