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選劇|「誰來看見真正的我?」──從《我推的孩子》一窺日本影劇生態

其實早在《我推的孩子》動畫化之前,就已經聽聞多次對於漫畫原作的推薦,只是當時一直對於「轉生為偶像的孩子」這種超現實設定提不起勁,直到本次製作團隊動畫工房驚人地推出長達 90 分鐘、直逼電影規格的動畫第一話,我才終於入坑。不看則已,一看便對雲霄飛車一般難以預料、瘋狂急轉直下的劇情進展深深著迷。
年僅 34 歲,曾經憑藉《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獲得第 65 屆「小學館漫畫賞」一般向部門獎的原作作者赤坂明,特別擅長設計吸引眼球的故事開頭,本次在《我推的孩子》更是火力全開,轉生、復仇、推理、偶像文化、真人實境秀、影劇圈生態⋯⋯等元素全部用上。雖然目前仍在連載中的漫畫中途有一大段劇情變得混亂,許多轉折處也顯得粗暴僵硬,但不論如何,這次動畫化的範圍仍是原作最為精彩的篇章,毋庸置疑是 2023 年日本動畫的必看之作。
※以下有劇情雷,尚未看過漫畫 / 動畫的讀者請慎入※
《我推的孩子》漫畫

完美體現動畫優勢,具有獨立生命的改編之作

漫畫與動畫是截然不同的表現媒材,各有其強項,後者由於具備顏色、動態效果、配音演繹,觀者的想像空間變少了,但若詮釋手法得宜,更容易帶來沈浸且渲染力強大的體驗。在「偶像」這個五光十色的題材上,動畫顯然更能發揮優勢,而《我推的孩子》也是我認為動畫改編顯著優於漫畫原作的作品。
《我推的孩子》劇照
舉例來說,故事的引子,也就是主角阿奎亞與露比的偶像母親星野愛,在原作吸引人的程度遠遠不如動畫。原作與動畫的劇情其實完全一致,不過關於愛的迷人之處,對於讀者而言只是單純的角色設定,難以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愛擄獲,但動畫完美地堆疊出愛的魅力。
除了聲優高橋李依的演出功不可沒之外,製作方更找來人氣正盛的創作團體 YOASOBI,將赤坂明以愛所屬的 B 小町團員為視角撰寫的短篇小說〈45510〉改編為片頭曲〈アイドル(偶像)〉,劇情編排則是選擇將原作約 10 話的劇情一氣呵成濃縮為第一集,在同一集內讓「迷上愛」與「失去愛」同時發生,將愛推上了更具神話性的偶像位置。
星野愛只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其餘《我推的孩子》動畫優於原作的呈現,真是數也數不清,甚至還發生了漫畫只有單格分鏡,動畫卻擴充為一整隻 MV 的瘋狂事蹟。有趣的是,本次改編範圍裡的劇情,剛好也觸及了「原作改編」議題。劇中劇《今天吃甜甜》被設定為串流平台製播,改編自人氣少女漫畫的真人版日劇,這部低成本、短集數的日劇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捧紅特定的男性模特兒而生,因此除了女主角具備紮實演技以外,絕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都太過拙劣,只能仰賴製作團隊的運鏡、剪輯包裝成一部勉強能看的作品,漫畫原作老師也無奈到幾乎不忍直視。
如同《今天吃甜甜》,現實當中,改編遜於原作的背後可能原因太多,也太常見了,但《我推的孩子》幸運地遇上了對原作非常有愛的製作團隊,讓動畫改編甚至有了獨立於原作之外的生命。
《我推的孩子》劇照

「養成失敗」的童星與他們的掙扎

前面所提到的劇中劇《今天吃甜甜》女主角,實際上是在《我推的孩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有馬加奈。圍繞在她身上的劇情,可說是日本影劇圈的童星縮影。
童星出身的她,從小就被譽為「能夠十秒落淚的天才演員」,引人目光的魅力雖然是她與生俱來的優勢,使她在踏入影劇業界後有極佳的開局,卻也讓她養成了跋扈、強勢的性格。加上母親替她安排工作的斡旋手法容易招惹反感,在「關係」比什麼都重要的圈子裡,在討喜的「兒童」身份隨著時間消散之後,加奈的演員之路便走得極其艱困,不只難以接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更不斷承受著「長歪了」、「養成失敗」的尖酸批評。
有馬加奈人物圖
加奈所面對的這一切,充滿既視感。雖然每個國家的影劇圈都存在童星,但潛藏於日本文化裡對「可愛」的迷戀與執著,幾乎可說是一種變態的牢籠,一旦童星的成長──尤其是外貌的變化──不符大眾期待,便會遭到加倍無情的奚落。近年因為《Silent》《初戀》裡的純熟演技而廣受好評的夏帆,就曾經歷過這般慘痛的歷程,然而夏帆甚至已經算是幸運的案例,還有更多童星仍在轉型的泥淖裡掙扎,例如《藝伎回憶錄》中飾演章子怡童年時期的大後壽壽花,以及與蘆田愛菜同期出道的谷花音。
在《我推的孩子》裡,加奈為了在影劇圈生存,除了放軟身段,也調整了演技,從曾經的鋒芒畢露,改為以配合他人為優先的詮釋方式。這樣的變化有兩層意義,一是反映了加奈在不健康的演藝生態中的自信全失與委屈求全,另一則是引導觀眾思考,「好演員」到底該是什麼樣子?該具備哪些要素?
《我推的孩子》劇照
我們通常傾向將具備深厚演技實力,能夠將自己的角色表現得入木三分者視為「好演員」,但從動畫第一集開始,作者便藉由五反田導演之口,提出了另一種「好演員」的詮釋:身為演員,最重要的不是演技實力,而是溝通能力。理解導演的意圖,掌握導演心目中的畫面想像,做出恰如其分的表演,就是一名好演員。
藉由加奈的故事線推進,觀眾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演員並不是一種能夠恣意 SOLO 的生物。不論電影或戲劇,都是一種集體創作,演員的演出必須座落於劇本的框架之中,更必須考量共演的其他演員。如果只顧著展露自身的鋒芒,而不顧及他人是否跟得上、接得住球,最終只會暴露演技的差距,讓整部作品徹底失去平衡,難以下嚥。
《我推的孩子》劇照

「真實」與「人設」,後者才是演藝圈的必須

在《我推的孩子》與有馬加奈形成微妙對立關係的黑川茜,則是用以映射日本演藝圈的另一種黑暗──戀愛實境秀,以及因刻意打造的虛實難辨而加倍激化的網路霸凌。
黑川茜是戀愛實境秀《從現在開始認真戀愛》的參與一員。相比其他早早就參透「人設」重要性的出演者,本業為舞台劇演員的她對於這種綜藝型態極為陌生,很快地淪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受到經紀公司的壓力以及本身認真性格的驅使,她向製作團隊尋求建議,卻因為一連串被後製惡意裁剪出的不討喜情節捲入炎上風波,甚至一度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試圖結束生命。幸而在男主角阿奎亞後續的一連串精心操作下,成功扭轉輿論風向。
黑川茜人物圖
故事裡這段情節,固然是太過理想化的 Happy ending,但也並不意外原作赤坂明如此書寫的用意。如果說有馬加奈的角色設計是提取日本童星的普遍性困境,那麼黑川茜很可能就是直接指涉特定節目與事件──曾經紅極一時的《雙層公寓》東京篇,2020 年 3 月底播出了一名出演者將摔角選手木村花的摔角服洗到縮水,而遭到木村花斥責,並被動手拍掉帽子的畫面,隨後立刻引來觀眾對木村花排山倒海的謾罵。事隔 2 個月後,木村花自殺身亡,生前與友人的訊息透露了拍攝過程不時遭到工作人員煽動,被要求將程度僅有 1 的事件炒到 100 的痛苦。
「如果那時有阿奎亞」、「如果當時的輿論風向有機會扭轉的話」⋯⋯這些如果,恐怕是知曉木村花事件的人在看畢《我推的孩子》之後,無法不浮現的念頭吧。
〈Idol〉/YOASOBI
在黑川茜的劇情線當中,我特別喜歡阿奎亞和劇中知名 Youtuber MEM 對於網路霸凌的側面剖析:越是「真誠」的人,越無法承受;越是「認真」的人,越容易崩毀。如果事先替自己定義好「人設」,那麼至少被評價的、被炎上的,都不是真實的自我。將自我與鏡頭前的姿態切割,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歷經波折後重返實境秀的黑川茜,最終選擇以星野愛為模板,在鏡頭裡呈現明媚活潑的姿態。諷刺的是,這個「全新的黑川茜」獲得網路一面倒的好評,紛紛稱讚她變得開朗、活潑、討喜好多。《我推的孩子》並沒有再針對這點加以延伸,但我不禁在想,當世界在你的「真實」與「人設」間選擇了後者,你又到底該如何肯定「真實」的價值?
MEM 人物圖

結語:想像的投射

最後,特別想談動畫第一季最後一集,製作團隊可能是基於動畫敘事流暢度,以及與第二季舞台劇篇的銜接性的考量,而選擇移除了一段漫畫原作劇情。
在加奈、露比、MEM 三人初次登場的偶像祭,另一個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偶像團體的成員因為在休息室裡發現了可愛的她們,興沖沖地決定去看演出。注視著在舞台上散發著迷人光芒的新出道的偶像,長久以來蟄伏在她心底、不斷被壓抑的迷惘頓時破裂開來。那一刻,她決定不當偶像了。
《我推的孩子》宣傳圖
選擇進入演藝圈的人們,都懷抱著「被看見」的渴望,然而恐怕只有踏入其中之後才能深刻明白,台下、鏡頭外、螢幕外的觀眾所想要看見的並非真實,而是一種想像的投射。「滿足想像」於是成為了一種不得不的宿命,字斟句酌每一個謊言,算計每一張笑臉的上揚弧度,直到就連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真實的模樣。
「誰來看見真正的我?」是《我推的孩子》裡的集體吶喊,不過這樣的聲嘶力竭,又有誰聽得見呢?
《我推的孩子》劇照
全文劇照提供:JUMP 官網漫畫官方推特《我推的孩子》官方網站動畫官方推特、IMDb、TMDB、YOASOBI 官方YouTube
責任編輯:張硯拓
核稿編輯:黃于真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