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影《色|戒》中的「看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也許大家有發現,近期更新文章的速度變慢了很多,那是因為我正深陷在博士論文的寫作地獄裡。而在與張愛玲朝夕相處的漫長日子裡,突然又翻到了2017曾經於韓國全南大學《東亞研究》發表的一篇關於《色|戒》的短文,在此就以簡略的形式和大家稍作分享。

2007年李安的《色|戒》上映後,在中、港、台地區引發熱烈討論。長久以來,企圖將張愛玲文字付諸影像的導演們,都未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色|戒》編劇王蕙玲曾在訪談中說到:「李安與其他導演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從來不是張迷,從來沒有想過要複製張愛玲的文字影像,沒有膜拜之心,才能悠遊自在,才有可能重新創造小說在文字之外的另一種生命。」(王蕙玲:〈編劇就像《世說新語》〉)

李安本人也說過:「我一直說我不是張愛玲的翻譯,我是受到她的提示去發揮。」(李安:〈拍戲比做愛更費氣力〉)在王蕙玲與李安兩人的訪談中可以發覺,面對《色|戒》,兩人似乎都將「電影」視為一種「跨媒介」的「翻譯」方式。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譯作者的任務〉就特別適合拿來與之對照。

圖片來源:《色|戒》劇照

圖片來源:《色|戒》劇照


李安的意譯

班雅明在〈譯作者的任務〉中不斷嘗試闡述傳統概念裡的「直譯」(忠實於原作)與「意譯」(創造的自由)。他從這兩個看似衝突的概念裡,給出了一種新的說法:「在譯作中,對個別詞句的忠實翻譯幾乎從來不能將該詞句在原作中的本義複製出來。因為詩意的韻味並不局限於意義,而是來自由精心挑選的詞語所傳達和表現的內涵。」可以如此理解,相較於「翻譯」傳統概念裡將直譯與意譯視為相互衝突的兩種傾向,班雅明認為意譯(創造的自由)必須以直譯(忠實於原作)為基礎,於此之上再去追求自由創造時選擇翻譯詞語的「精確性」。循此,當譯作者以精確的詞語翻譯原作時,就不僅是再現原作之意圖了,更是展現譯作(者)自身的意圖。

李安似乎也從張愛玲的原作裡挖掘出,連張愛玲自己也許都未曾觸及又或是被遺落的文字碎片。李安在張愛玲不過萬字的文字空白中,聽見了一道道被張愛玲遺落、潛藏的「回聲」。其中,最令人關注的便是片中安排女主角王佳芝去戲院看了三部老電影。香港學者李歐梵的〈《色・戒》和老電影〉,便是第一篇討論這三部老電影的文章:「片中直接引用了三部電影的片段:一是女主角王佳芝在香港做學生時候看的《寒夜琴挑》(Intermezzo, 1939);二是她到上海美琪大戲院看的《斷腸記》(Penny Serenade, 1941);還有一部國產片有待查證,可能是《博愛》——至少在平安大戲院門口貼了一張《博愛》的海報招牌。」

圖片來源:《色|戒》劇照

圖片來源:《色|戒》劇照


《寒夜琴挑》(Intermezzo, 1939)

王佳芝看的第一部電影是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1915-1982)和李斯利.霍華(Leslie Howard, 1893-1943)主演的《寒夜情挑》。那時嶺南大學剛遷到香港不久,學生正準備上演抗日愛國劇,要「敲鑼打鼓」,喚醒悠哉度日的香港人。王佳芝獨自看電影,淚流滿面,強忍哭泣。這一煽情鏡頭有什麼意義呢?在前一幕,王佳芝發現父親在英國結婚了,寫了一封祝福信給他。她看的這部愛情片,說的是一個女人愛上了有夫之婦,最後不得不分手,男人回到妻子身邊。王佳芝淚流滿面,顯然是觸景生情,自憐身世——母親死了,父親又娶了別的女人,無意接她去團圓。當然,只有獨自在電影院裡,王佳芝才能這樣宣洩情緒。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就是她在舞臺上演出的戲。在舞臺上,為了家國被日帝蹂躪,她毫無顧忌地淚流滿面。這樣激情的演出,不正是她可以忘情宣洩的時刻?總之,電影塑造了一個脆弱、易感的女主角,正是易先生這種愛情玩家最容易得手的獵物。

raw-image

《月夜情歌》(Penny Serenade, 1941)

王佳芝看另一部好萊塢愛情片時,已經由香港回到淪陷的上海念書。易先生因工作調動離開香港,使得學生刺殺漢奸的計畫無疾而終。看這場電影之前,王佳芝在學校裡不情不願地上日文課。電影散場後,鄺裕民在電影院門口等她,要說服她加入刺易的未竟之業。這次她看的電影是一九四一年愛琳・敦妮(Irene Dune, 1898-1990)、卡萊・葛倫(Cary Grant, 1904-1986)主演的《月夜情歌》(Penny Serenade, 1941;中國大陸翻譯成《斷腸記》),也是不圓滿的愛情故事。女主角回憶在她工作的唱片行,男主角來買唱片而相識、相戀的過去。這一幕最重要的部分是,電影演了一半,突然插入日本鼓吹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片,讓觀眾大為掃興。但是,將看似毫不相干的兩類影片先後並陳,對筆者而言卻意味深長,意即:愛情與意識狀態都是宣傳建構的產物。

raw-image

《博愛》(1941)

至於第三部電影,若以李歐梵的推測為準,電影所播映的應是1941年的中國電影《博愛》。如部老電影被李安置放於《色|戒》當中,顯得寓意深遠。《博愛》已很難找到影像資料。其故事說的是關於風花雪月,又是從汪偽政府的意識形態出發,所以在抗日勝利後,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都未曾公開放映過,只提供學術研究之用。然而,單就《博愛》的片名而言就已別具意義。試問,何種形式的愛,會比願意愛上自己的「敵人」更加「博愛」?通過《色|戒》,透過女主人公王佳芝與易先生最終對彼此產生的真情實意,或許李安早已通過這部國產老電影向觀眾訴說,他心中所理解的「博愛」了。

raw-image


*《寒夜琴挑》和《月夜情歌》的介紹與分析參考自彭小妍:〈女人作為隱喻:《色|戒》的歷史建構與解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批判了《色,戒》故事裡女角“由性生愛”放走了行刺對象漢奸特務頭子的看法。不論小說版與電影版,女角王佳芝都是由她不喜歡的一位同黨“破身”的,正因為這種“性”生不了“愛”,方能去執行任務。李安將此任務拍成了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原著小說則與“由性生愛”更無關係,張愛玲是描寫女性受“二度傷害”的先驅。
Thumbnail
文章批判了《色,戒》故事裡女角“由性生愛”放走了行刺對象漢奸特務頭子的看法。不論小說版與電影版,女角王佳芝都是由她不喜歡的一位同黨“破身”的,正因為這種“性”生不了“愛”,方能去執行任務。李安將此任務拍成了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原著小說則與“由性生愛”更無關係,張愛玲是描寫女性受“二度傷害”的先驅。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色,戒》雖然只有約1.4萬字,但「由性生愛」這個探觸女性尊嚴及道德底線的敏感主題的確太難寫,難度超過“又吃掉蛋糕,又留下蛋糕”,就連大師級的張愛玲都琢磨了30多年。 《色,戒》的意在言外敘事技巧是為了避免意圖外露的 為虎作倀。卻引起讀者普遍的誤讀,連超級粉絲水晶的解讀都令張愛玲「呲牙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色,戒》雖然只有約1.4萬字,但「由性生愛」這個探觸女性尊嚴及道德底線的敏感主題的確太難寫,難度超過“又吃掉蛋糕,又留下蛋糕”,就連大師級的張愛玲都琢磨了30多年。 《色,戒》的意在言外敘事技巧是為了避免意圖外露的 為虎作倀。卻引起讀者普遍的誤讀,連超級粉絲水晶的解讀都令張愛玲「呲牙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看電影。有人視作消閒娛樂,過目即忘。有人視作第二生命,念念不忘。我身邊有個很沉迷電影的朋友,經常向我推介優質作品,說IMDb評分很高之類。他本身是精算師,為要學會專業欣賞電影,特地到演藝學院去修讀電影課程。可說是狂熱的愛好者。 可惜,我看電影是不看評分的,也不理影評。喜歡的電影,就無限輪迴的看。所以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都說張愛玲的小說是很難拍成電影的。其實看電影之前,我不曾看過一篇關於《第一爐香》的影評。小說版,因為是小時候讀的了,印象好模糊。只記得我很喜歡故事的開頭,覺得很有味道。可角色情節統統都記不起了。那也很好,反而可以心無雜念,撇除所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用最客觀的角度欣賞這部改編電影。 一個人對愛情太執迷是
Thumbnail
也許大家有發現,近期更新文章的速度變慢了很多,那是因為我正深陷在博士論文的寫作地獄裡。而在與張愛玲朝夕相處的漫長日子裡,突然又翻到了2017曾經於韓國全南大學《東亞研究》發表的一篇關於《色|戒》的短文,在此就以簡略的形式和大家稍作分享。
Thumbnail
也許大家有發現,近期更新文章的速度變慢了很多,那是因為我正深陷在博士論文的寫作地獄裡。而在與張愛玲朝夕相處的漫長日子裡,突然又翻到了2017曾經於韓國全南大學《東亞研究》發表的一篇關於《色|戒》的短文,在此就以簡略的形式和大家稍作分享。
Thumbnail
未來的導演要改編張愛玲作品的難度,除了張愛玲本身文字的魔障外,李安這回的【色戒】也創造一個新高標準。有些電影是拍給當時的人看的,好的電影是拍給以後的人看的,大師作品是拍現在的電影給以後的人看的,【色戒】就符合我理想的這個標準,即使故事的題材是舊的上海三十年代。
Thumbnail
未來的導演要改編張愛玲作品的難度,除了張愛玲本身文字的魔障外,李安這回的【色戒】也創造一個新高標準。有些電影是拍給當時的人看的,好的電影是拍給以後的人看的,大師作品是拍現在的電影給以後的人看的,【色戒】就符合我理想的這個標準,即使故事的題材是舊的上海三十年代。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Thumbnail
這不是「懂不懂張愛玲」的問題,而是「懂不懂文學」的問題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