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定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都想要的是,如果我有錢了,我就會幸福。如果今天我可以自由自在,我就會幸福。如果做到了很多事情,我就會幸福?

然而幸福是一種感受,很多時候的擁有,真的幸福嗎?就像生活裡需要的斷捨離,你以為多就是好,然而精緻才是最重要。

於是囤積了很多的想要,忽略自己心中真正的需要,你,真的幸福嗎?

如果我有錢了,我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是幸福!因為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所以我是幸福!

然而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是一種身心靈的平衡跟和諧的生活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多看見的當下,不再追求外界的肯定,而是對於自己的向內探尋,找到自己的真正需要。

幸福如果始於夢想,夢想始於你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然而你是否能夠帶給別人幸福,也能讓自己幸福的人?

「幸福感」(英文 psychological well-being)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情緒的快樂、滿足。當一個人經歷正向經驗、達到某種成就或渴求時,可能是吃甜食後,也可能是披上婚紗,都會令人感到幸福,臉上盪漾著笑容。

美國心理學家迪納(Ed Diener)歸納出以下幸福感的徵兆

  • 對他人接受度高
  • 持續保持社交
  • 有歸屬感、認為自己被接納
  • 感覺自己很獨立,但不易感受到孤獨
  • 認為自己的生命與理想生活很接近
  • 對生命感到滿足
  • 比較容易出現正向情緒,而非負面情緒
  • 在重視的領域裡,把事情掌握得很好
  • 睡眠、運動充足,營養攝取也均衡
  • 完整的自我接納

 

在那些你想要的幸福,其實也藏著你不要的改變。就像自由當中必須保有自律。

而所謂有錢真的會一直幸福快樂嗎?更重要的是不被金錢慾望綑綁迷失,而是真正的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金錢、名聲、地位,就叫幸福!

多少有錢的人,其實不快樂,其實潛藏憂鬱,更多是永遠都不會滿足自己慾望的無底洞當中。

所以藉由酒精、情色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有錢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這樣的建構之下,反而成為一種病態。在幸福的追求當中,其實是一件應該簡單的事情,就是回到當下的自己,享受生命的每一刻的擁有存在,而感覺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感。

給自己幸福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心態。在所謂的夢想追求中,不會迷失在慾望的追求享受,更多時候反而是不斷內省自己,進而也有帶給別人溫暖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感覺,必須是用心去體會,細細品味人生的美好。

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賽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指出,幸福感來源包括:

1.   社會參與

2.   良好的人際關係

3.   成就感

4.   生活的目的性

 

幸福感來源包括:

1.   基礎需求滿足:生活中所需的資源充足,如金錢、房屋、健康照護,是重要的幸福感來源。

2.   人格特質與脾性:天生的脾氣好壞也會終其一生影響一個人幸福感,個性是另一個關鍵要素。外向的人比較容易感受到幸福,神經質傾向的人,則比較不易體會幸福感。

3.   心理韌性:比較容易正向思考的人,或是抗壓性更強、心理韌性更高的人,比其他人更樂觀,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4.   社群支持:研究指出,來自社會的支持系統,無論對身或心的幸福感都更高。

5.   社會性要素:所居住社會的特徵,包括是否有犯罪、貧窮或戰亂問題。

當我們希望得到幸福的前提,是需要靜下心來了解自己的需要是什麼,進而去創造擁有自己的幸福。

然而夢想的實現當中,除了金錢以外,更重要的是自我價值感跟歸屬感的提升。人是有能量的,幸福是一種高能量的看見。

如何提升幸福感?

《紐約時報》列舉4招,教你從生活中提升幸福感。

1.    辨識你的招牌優勢:每當自己很有成就感、做得很不錯時,記下來,事後問問自己「我哪裡做得不錯」。

2.    找出生活中的美好事件:每天睡前寫下今天發生的3件好事,並詢問「為什麼這樣的好事會發生呢」。賽里格曼指出,比起把目光放在生活中的低潮上,多去凝視美好的事件,也會創造幸福感。

3.    安排一趟感恩探訪:回想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感謝,但自己沒有好好感謝、回饋的人。寫下他/她為你做的事情,並把感恩化為行動,實地去探訪對方。

4.    嘗試用「建構性語言」做回應:當別人與你分享值得興奮的事,不要使用「好喔」「這樣啊」等語句,而是用更正面的態度與之共鳴,甚至提議去慶祝一番。

 

如果幸福是一種測量,而在當中可以尋找自己對幸福的價值跟方向,就會讓自己可以變成更好的人。

在生活上,在人際關係上擁有更多幸福的可能性!

今天的你,幸福嗎?希望每個人都能走在讓自己身心靈平衡而富足的路上,擁有你想要的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的開始,是原生家庭。然而成長的過程,夢想是自己未來人生的定義。 然而經過了時間的洗禮,你還記得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嗎? 如果你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夢想,現在的你又在哪裡呢? 想起從小很印象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 which way I ought t
夫妻關,天下第一關 (轉載自劉仁州老師) 夫妻關係是人生重要的關係,不要把老公當兒子,也不要把老公當爸爸,當夫妻關係變成親子關係,那就變成困難關係。 夫妻關係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就是不要改變對方,尊重他也是尊重自己。 要相信他的生命,如何在老公面前做真實的自己,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允許他的真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病。最大的病,是群體當中的心理疾病。 很多時候,我們都生病了,但卻不自覺。其實在我們言行當中,很多時候都是在為自己人設包裝,隱藏內心真實的自己。 但是其實光鮮亮麗,或者有名有利的背後,你真的快樂嗎? 李玟的離世,讓我們看見什麼?你以為她什麼都有了,但卻是如此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家應該是溫暖的避風港,但是家庭會傷人! 生命中的歸屬感,家的溫暖跟支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無論是學習與人相處,或是說出什麼樣的語言,所有種種,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 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當父母,沒有一個父母從前不是孩子,每個父母都需要從孩子身上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父母。 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是孩子,也
後來的以後,沒有了我們,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我們沒有在一起,後來什麼都有了,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 井柏然:「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周冬雨:「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很多時候,沒有勇氣說出口的挽留,我們沒有再一起!
很多年以前,我可能不會愛妳的李大仁,其實在我的生命中,也真實存在過。 只是後來,我生命中的李大仁,沒有足夠自信,多年後的失去機會錯過,我們依然還是好朋友。 李大仁就像一首歌,以後別做朋友,總會記得有那樣一個人對自己好,默默的對自己好! 愛情有時候就是一個moment的問題,錯過了,就沒有了 生命中
生命的開始,是原生家庭。然而成長的過程,夢想是自己未來人生的定義。 然而經過了時間的洗禮,你還記得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嗎? 如果你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夢想,現在的你又在哪裡呢? 想起從小很印象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 which way I ought t
夫妻關,天下第一關 (轉載自劉仁州老師) 夫妻關係是人生重要的關係,不要把老公當兒子,也不要把老公當爸爸,當夫妻關係變成親子關係,那就變成困難關係。 夫妻關係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就是不要改變對方,尊重他也是尊重自己。 要相信他的生命,如何在老公面前做真實的自己,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允許他的真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病。最大的病,是群體當中的心理疾病。 很多時候,我們都生病了,但卻不自覺。其實在我們言行當中,很多時候都是在為自己人設包裝,隱藏內心真實的自己。 但是其實光鮮亮麗,或者有名有利的背後,你真的快樂嗎? 李玟的離世,讓我們看見什麼?你以為她什麼都有了,但卻是如此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家應該是溫暖的避風港,但是家庭會傷人! 生命中的歸屬感,家的溫暖跟支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無論是學習與人相處,或是說出什麼樣的語言,所有種種,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 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當父母,沒有一個父母從前不是孩子,每個父母都需要從孩子身上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父母。 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我們是孩子,也
後來的以後,沒有了我們,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我們沒有在一起,後來什麼都有了,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 井柏然:「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周冬雨:「如果當時,你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很多時候,沒有勇氣說出口的挽留,我們沒有再一起!
很多年以前,我可能不會愛妳的李大仁,其實在我的生命中,也真實存在過。 只是後來,我生命中的李大仁,沒有足夠自信,多年後的失去機會錯過,我們依然還是好朋友。 李大仁就像一首歌,以後別做朋友,總會記得有那樣一個人對自己好,默默的對自己好! 愛情有時候就是一個moment的問題,錯過了,就沒有了 生命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同的定義 幸福這個詞語,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認為擁有一棟大房子、豪華的車子,甚至是金錢上的無憂無慮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能和家人團聚、每天簡單而安穩地過生活就是幸福。幸福的標準雖然多元,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無法否認,追求更多的東西時,我們常常會迷失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反而忽略了真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如果我是百萬富翁,我一定很快樂」 「如果我是世界首富,我就會很快樂」 「如果我足夠成功,開豪車,買名牌,我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你是這樣定義你的幸福嗎?還是這個如今的社會幫我們定制了這個幸福的框架?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同的定義 幸福這個詞語,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認為擁有一棟大房子、豪華的車子,甚至是金錢上的無憂無慮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能和家人團聚、每天簡單而安穩地過生活就是幸福。幸福的標準雖然多元,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無法否認,追求更多的東西時,我們常常會迷失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反而忽略了真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如果我是百萬富翁,我一定很快樂」 「如果我是世界首富,我就會很快樂」 「如果我足夠成功,開豪車,買名牌,我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你是這樣定義你的幸福嗎?還是這個如今的社會幫我們定制了這個幸福的框架?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金錢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是生活的基石,它能夠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讓我們不再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煩惱。然而,金錢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快樂?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幸福感受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追求富足而非物質將帶給我們內在滿滿的幸福感。滿足和內心豐富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錢的奴隸」反而會讓生活失去掌控感。基本需求滿足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開始減弱,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管理期望,感恩而不抱怨,正念思想活在當下,這是建立幸福人生的基石。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