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vana Co. (CVNA):勉強支撐 pt.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篇文章譯自 Kerrisdale Capital 於 2023/06/12  發表的報告,由於報告篇幅較長,將分為幾個部分分別發表,本篇是報告的執行摘要章節。

執行摘要

股票上漲是基於對獲利能力的錯誤樂觀情緒。

2023 年上半年的業績結果並不能代表正常化的獲利能力, 2023 年第一季受到異常的庫存和價格調整的影響,這是繼災難性的 2022 年第四季之後的結果,而最近宣布的 2023 年第二季的「超乎預期」表現完全是由於貸款出售提前發生,這在未來幾個季內是無法持續的。我們認為投資者應對這家企業的業績結果保持高度懷疑,該企業試圖以新的故事吸引市場,以籌集資本抵禦破產的威脅。

流動性不足,投資者承擔著被稀釋的風險。

Carvana所宣稱的 15 億美元現金和可用的循環額度中,只有約 5 億美元現金可供支付債務利息;其餘資金僅可用於車輛庫存融資和汽車貸款業務。此外,發行有擔保債務或進行房地產的售後租回,特別是 ADESA 的資產存在被低估的風險,並在 Carvana 應該要減少債務和利息費用的時候增加更多的債務和利息成本。 Carvana 正在與擁有其 90% 債券的債券持有人群體進行長期的奮鬥。一項原本能夠稍微減少債務額度並避免股權稀釋的債務交換計畫立刻遭到了該群體的反對,最終宣告協調失敗。僵持局面持續,特別是在 2023 年第四季到期時需要支付2.55億美元債券利息款項,增加了 Carvana 利用最近股價上升來增資發行股票的風險。

削減成本不是應對資產負債表和流動性問題的可行策略。

以目前的銷售速度計算, Carvana 需要每一輛銷售單位產生超過 2,300 美元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來支付7億美元的利息費用和資本支出(約30萬輛汽車 × 每輛車 2,300 美元的 EBITDA = 7 億美元的EBITDA)。這是不切實際的,在削減成本並受益於顯著異常的備抵評價後, Carvana 在 2023 年第一季每銷售一輛汽車仍損失303美元調整後的EBITDA。絕大多數的費用削減來自行銷(導致網站流量下降約 50% )和削減員工數量,如果 Carvana 希望恢復有意義的增長,這些將需要再進行投資。 Carvana 需要更多的利潤和更多的增長,而不僅僅是其中一項,但它缺乏流動性、資本結構、管理能力或業務經營,因此無法實現兩者中的大部分。

Carvana 在應對不確定的二手車市場方面缺乏工具和人才。

據多位具有在建立和運營 Carvana 所使用的數據平台方面經驗的前員工表示, Carvana 的數據分析存在根本上的缺陷。該系統過於緩慢、過度依賴歷史數據,且無法捕捉到各種總體變化,無法在穩定且可預測的環境之外做出可靠的決策。這些缺陷在疫情時及疫情後中暴露出來,並因為缺乏有豐富汽車和物流經驗的管理團隊而加劇。Carvana 並未建立一家利用技術來解決二手車行業在困難時期所面對的營運挑戰的公司,而是建立了一家加劇這些挑戰的公司。

Carvana 失去了競爭差異化。

根據我們訪問的幾位 Carvana 資深主管的說法,許多使 Carvana 快速增長及具差異化且對消費者友善的服務,現在已不再獨特。此外, Carvana 無法再透過不負責任的成本管理將帳單塞進信貸市場,未來的營收增長將與任何其他大型汽車經銷商類似。多家線上競爭對手提供不二價、快速支付和彈性交車的選項。同時, Carvana 不得不採取傳統經銷商對消費者不那麼友善的做法,這曾經是 Carvana 瞄準的目標族群,以獲得更好的利潤。在過去一年中, Carvana 縮減了車輛選擇,並對有意買車的客戶收取較高的交車費用。我們認為 Carvana 不應該被評價為除了定位不佳、資本短缺的汽車零售商以外的任何企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鳶研究
18會員
116內容數
黑鳶研究致力於商業上的打詐揭弊,期能改善商業環境,分享經驗使讀者都具備查證能力。 另外身為NFL綠灣包裝工球迷,若有心力也會分享美式足球的心得或簡介。
黑鳶研究的其他內容
2024/11/02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2024/11/02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2024/10/26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2024/10/26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2024/10/19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2024/10/19
歡迎來到Hoverin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SLA 公布 2Q24 財報,整體營收報 255.0 億美元,YoY +2.3%、QoQ +19.71%,超越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46.29 億美元,亦大幅超越 Model 預期的 225.14 億美元,另外,整體公司毛利率也進一步上升至 18.0%,亦是高於 Bloomberg
Thumbnail
TSLA 公布 2Q24 財報,整體營收報 255.0 億美元,YoY +2.3%、QoQ +19.71%,超越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46.29 億美元,亦大幅超越 Model 預期的 225.14 億美元,另外,整體公司毛利率也進一步上升至 18.0%,亦是高於 Bloomberg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TSLA 公布 1Q24 財報,雖然 Topline 營收與 Bottom line EPS 仍舊低於進入財報前已經下修過的市場預期,但汽車部門毛利率 (扣除碳權) 是合於預期,這刺激財報公布當下 TSLA 盤後股價即大漲回應,市場似乎想去找尋 TSLA 電動車部門毛利率的底部位置。
Thumbnail
TSLA 公布 1Q24 財報,雖然 Topline 營收與 Bottom line EPS 仍舊低於進入財報前已經下修過的市場預期,但汽車部門毛利率 (扣除碳權) 是合於預期,這刺激財報公布當下 TSLA 盤後股價即大漲回應,市場似乎想去找尋 TSLA 電動車部門毛利率的底部位置。
Thumbnail
Tsla的電動車成績在2024Q1的繳出了一個糟糕的季度,交付38.7萬輛車生產43.3萬輛車低於預期,盤前下跌6%,股價低的時候就會有一堆鬼故事,就來看看我對特斯拉的看法,以及長線的思維。
Thumbnail
Tsla的電動車成績在2024Q1的繳出了一個糟糕的季度,交付38.7萬輛車生產43.3萬輛車低於預期,盤前下跌6%,股價低的時候就會有一堆鬼故事,就來看看我對特斯拉的看法,以及長線的思維。
Thumbnail
2月,多家新能源車企的交付數據疲態盡顯,整體猶如迎來了一陣“倒春寒”。文章詳細總結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量數據和趨勢,以及市場價格戰的細節和分析。
Thumbnail
2月,多家新能源車企的交付數據疲態盡顯,整體猶如迎來了一陣“倒春寒”。文章詳細總結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量數據和趨勢,以及市場價格戰的細節和分析。
Thumbnail
財報亮點:前三季毛利率 19.7%,主因來自匯率、中國內銷暢旺,中國銷售額 YoY +65%。 產能狀態:目前進行降載,預計 2024 年 3 月逐步退場。 Q2 產業庫存有望去化完畢。 產業庫存:還需再 6 個月時間去化。 產品別庫存:高階的公路車、電動自行車沒有庫存,反之中低階車庫存皆高。
Thumbnail
財報亮點:前三季毛利率 19.7%,主因來自匯率、中國內銷暢旺,中國銷售額 YoY +65%。 產能狀態:目前進行降載,預計 2024 年 3 月逐步退場。 Q2 產業庫存有望去化完畢。 產業庫存:還需再 6 個月時間去化。 產品別庫存:高階的公路車、電動自行車沒有庫存,反之中低階車庫存皆高。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