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愧疚的迴圈

更新於 2023/07/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0706靜心、釋放、愛第18場線上讀書會

主題:走出愧疚的迴圈

1.愧疚感對健康,事業,慣性與命運的影響

2.我知道自己在愧疚嗎?

3.愧疚是為了想得到什麼?

4.認清愧疚的面具

FC(主持人):今天的主題是走出愧疚的迴圈,從書上看到愧疚的一些作為,大概有16點,我們的愧疚實在是有太多的方式在呈現。

認清愧疚的面具

1.照顧小孩

2.助人

3.濫好人

4.委屈

5.受苦

6.配合

7.憐惜

8.贖罪

9.得到歸屬、安全感

10.害怕不被接納

11.自我犧牲

12.無法原諒自己

13.懲罰自己

14.罪惡感

15.不能好起來

16.不可以快樂

我來分享關於這個部分,上禮拜宗燁老師的心靈講座剛好聊到不捨,這個不捨對我來講就是不捨丟東西,我一直在頭腦的慣性思維覺得這樣很好,東西可以好好地利用,再把它整理清洗,可以讓它再續命。我的老公跟兒子就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家就是要有空間感,不要堆太多東西,所以二十年來我們常常為了這個有摩擦起衝突,有時候過了就好了,可是一直在重複發生。

在這個學習中才發現我這麼不捨丟東西是有家族能量的影響,為什麼呢?我在靜坐、釋放、靜心的練習,這個點是有鬆開一點,但這個習性還是在影響關係。在家族能量的學習,原來我的愧疚感來自於童養媳的阿嬤,她在很小就被送走,阿嬤也捨不得得丟東西,很會檢東西。

我先生他是需要空間感的人,上禮拜他看到一個堆東西的箱子很生氣,他可能忍很久了,他說我跟我爸爸一樣,從來沒有人對我講過這樣的話,還好我有把老師常常提醒我們的就是在關係中,如果有一些事件發生,我們要回來看我們的反應,我去看我先生這一句話,其實是真的講對了。

要是我以前沒有學習的時候,一定不會接受,可是他這樣講我再回頭看,原來這個就是家族能量的影響,已經是三代了,就是阿嬤、爸爸、我,我們都捨不得丟東西,是有愧疚。阿嬤被送走就好像是被遺棄的感覺,我覺得丟東西就好像是在遺棄一個東西,承接了阿嬤這個部分;我爸爸其實也不知不覺承接了,如果沒有這個學習我就不清楚,而且還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其實在這當中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跨過這個坎,為什麼?我也會看不慣阿嬤跟爸爸的一些行為跟特質,但在不知不覺中我跟他們是一樣的,當初還沒有學習,我就不承認,現在看到了家族能量的學習,讓我看清楚是一代一代的傳承延續下來,承接這樣的能量跟作為,也影響著關係。

然後也經過很多次跟父母的敬重,敬重父母、祖先的家族能量,如實地看見他們會這麼做背後受一些能量的影響,現在我比較可以輕鬆自在的丟東西。有發現我在回收東西的時候,看見老公、兒子他們都比我還開心,他們會覺得好像看見一個不一樣的我,不會一直執著於一定要做什麼、要怎麼做,關係也是真的變得很不一樣。

其實在這個丟掉一些東西,也是在清理自己的內在,因為自己的內在有一些障礙痛苦卡住了,就覺得好像擁有一些什麼,才有一個安全感或歸屬感,你就可以不用去面對那個愧疚的感覺,當這些東西經過自己的學習,還有家族能量的一個帶領,才發現能夠清理掉這樣一直執著的自己、過不去的卡點,真的是非常的自在輕鬆跟殊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孩看到媽媽在受苦的時候,她很心疼,自然的想要去幫媽媽承擔,替她受苦。不是我們把什麼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她很自然的想要替我們承擔,替我們分擔一些痛苦。 這是沒有辦法用「你不需要替我承擔」,或是靠意志力、或是任何的方式說不要,這樣做就會停止,這是沒辦法克制的。 從有人類開始,家族能量很多都是在這樣的模式
    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這些對話是如此地熟悉跟理所當然,可是這些聲音也反映著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我們深入探討在關係卡住或受苦的原因時,似乎都離不開我與自己的關係。 例如:有時候我們非常擔心他人的評價,因為一句話就耿耿於懷好幾天,表面上是別人的那句話,但再仔細觀察,原來我也認同他的評價,因為
    20230504靜心釋放愛讀書會-當下的釋放第129-140頁認識期望的分享 非常歡迎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當你說出來時,可能你的障礙或痛苦能量,它就會開始轉化了,這是我自己的體會跟轉變喔! 今天要講我認識期望嗎?有三個部分1.期望到底怎麼來的2.期望怎麼影響我們的關係3.如何讓期望背後的痛苦
    有一次半夜起來我一直哭,就覺得自己很孤單,結果被我先生發現了。 他說:你到底怎麼了,你幹嘛一個人在這邊哭? 我說:我不知道,我就覺得我自己好孤單喔! 他說:你孤單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滿的?你對我們這個生活你覺得有什麼不滿? 我說:沒有。 他說:那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你為什麼要把生活搞成自己在這邊自憐,
    以前我也因為來自於保守務農的大家庭,親身見到家族中長輩們爭吵衝突矛盾的糾結關係,很是害怕。 所以就形成了少說話、少犯錯、少被罵被責怪的信念,也覺得很丟臉,家醜不可外揚,因此不敢在人前分享自己的心境跟成長的故事,不管是好的壞的都不敢說。 但是這些藏在心裡不能說的事情跟能量,卻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總覺得
    沒有人可以給你幸福,也沒有人可以傷害你 同學:在關係中的劈腿,是確實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念頭,可是老師說這些都是假象,不是真的,我不太理解? 老師:你小時候住哪裡? 同學:高雄左營的眷村。 老師:你現在還有回去嗎? 同學:沒有。 老師:最後一次回去是什麼時候? 同學:大概有40年了。那地方變成軍區,不
    小孩看到媽媽在受苦的時候,她很心疼,自然的想要去幫媽媽承擔,替她受苦。不是我們把什麼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她很自然的想要替我們承擔,替我們分擔一些痛苦。 這是沒有辦法用「你不需要替我承擔」,或是靠意志力、或是任何的方式說不要,這樣做就會停止,這是沒辦法克制的。 從有人類開始,家族能量很多都是在這樣的模式
    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這些對話是如此地熟悉跟理所當然,可是這些聲音也反映著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我們深入探討在關係卡住或受苦的原因時,似乎都離不開我與自己的關係。 例如:有時候我們非常擔心他人的評價,因為一句話就耿耿於懷好幾天,表面上是別人的那句話,但再仔細觀察,原來我也認同他的評價,因為
    20230504靜心釋放愛讀書會-當下的釋放第129-140頁認識期望的分享 非常歡迎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當你說出來時,可能你的障礙或痛苦能量,它就會開始轉化了,這是我自己的體會跟轉變喔! 今天要講我認識期望嗎?有三個部分1.期望到底怎麼來的2.期望怎麼影響我們的關係3.如何讓期望背後的痛苦
    有一次半夜起來我一直哭,就覺得自己很孤單,結果被我先生發現了。 他說:你到底怎麼了,你幹嘛一個人在這邊哭? 我說:我不知道,我就覺得我自己好孤單喔! 他說:你孤單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滿的?你對我們這個生活你覺得有什麼不滿? 我說:沒有。 他說:那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你為什麼要把生活搞成自己在這邊自憐,
    以前我也因為來自於保守務農的大家庭,親身見到家族中長輩們爭吵衝突矛盾的糾結關係,很是害怕。 所以就形成了少說話、少犯錯、少被罵被責怪的信念,也覺得很丟臉,家醜不可外揚,因此不敢在人前分享自己的心境跟成長的故事,不管是好的壞的都不敢說。 但是這些藏在心裡不能說的事情跟能量,卻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總覺得
    沒有人可以給你幸福,也沒有人可以傷害你 同學:在關係中的劈腿,是確實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念頭,可是老師說這些都是假象,不是真的,我不太理解? 老師:你小時候住哪裡? 同學:高雄左營的眷村。 老師:你現在還有回去嗎? 同學:沒有。 老師:最後一次回去是什麼時候? 同學:大概有40年了。那地方變成軍區,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你丟掉的不是東西,而是造成你人生不幸福的原因,清除之後,就能將偏差的人生軌道調整回來。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我的父母親那一代,屬於嬰兒潮世代,很多都有收集東西的特別需求。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上一代生活在物資缺乏、靠著配給度日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平常省吃簡用慣了,而父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父母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困擾,並提出與自己的連結以發展智慧的觀點。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善良且溫柔的靈魂,總不忍傷害他人一絲一毫,而選擇獨自承受,也正因如此,你才會走上靈性的道路。 並藉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轉變了家庭的舊有模式,為家人帶來和諧與愛的能量,累積了許多福報。 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會互相影響,但我們要覺察自己是為他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你丟掉的不是東西,而是造成你人生不幸福的原因,清除之後,就能將偏差的人生軌道調整回來。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我的父母親那一代,屬於嬰兒潮世代,很多都有收集東西的特別需求。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上一代生活在物資缺乏、靠著配給度日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平常省吃簡用慣了,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