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電話,讓我又做了一模一樣的惡夢!那是雙腳綁著鐵鍊被投入大海的場景,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掙脫的絕望感,使我淚流滿面地醒來。
「你們一個住得比一個還要遠」
「你們都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我早就知道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熟悉嗎?這是情感勒索的起手式,也是我從小到大很難跳脫的負罪感來源。無論身處何處,我似乎都在與自己的歉疚對抗。因為母親那柔弱、受害者的形象已經深深烙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懂事後便始終覺得有義務去彌補她的需求。有時候我會想,酷似父親的容貌和個性,是不是也加劇了這樣的關係?
父母的感情不睦,婚外情的結果就是母親的情緒不穩定。一方面要承受母親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又覺得她好委屈好可憐。很長一段時間不自覺地做著中間者的角色。似乎永遠也做不回女兒,只是變成了傳聲筒,帶著雙親和睦的卑微期待,疲於勸阻和溝通。
考上研究所的那年暑假,我與先生結識、相戀。逐漸發覺「情勒」、「冷戰」這些母親慣用的手段居然被我完美的複製!我知道如果不改變,便只是重蹈覆徹,終將萬劫不復。
I.am_nah null on Unsplash
改變的第一步是深化自我覺察。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童年創傷」,是生命活得痛苦、病痛不斷的主因。然而接觸許瑞云醫師的能量醫學後,才明白自己必須擔負更大的責任。
很多人常抱怨都是因為誰誰誰的關係,我不能怎樣,這是把問題和責任丟給別人的逃避說法。我們一直都埋怨都是別人害了我們,事實卻是我們把生命自主權交到別人手裡。只要意識到這一點,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自己做決定,學習對別人的要求或期待說「不」,重新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許瑞云--《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
所謂的「情感勒索」,勒索人和被勒索人都必須參與,這樣的關係才會成立。要終止這樣的循環,自覺被勒索的一方必須跳脫根深蒂固的相處模式,即便對方加重力道也不為所動。這是彼此生命的課題,也是終止惡性循環的唯一處方。
許瑞云醫師於《
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一書中說到:「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父母的行為或言語,而是我們的想法和期待,當我們沒有期待時,父母如何做、或如何說,其實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就好比你不會期待不太熟的鄰居應該為你無條件的付出,甚至只是一點點的付出,都覺得不好意思。」
是啊~多年來帶著不切實際的期待的人是自己!覺得父母就該和睦相處、就該無私奉獻、就該參加子女的活動、就該貫徹愛的教育,就該像誰誰誰的爸媽一樣⋯⋯我們很巧妙地用一樣的期待,傷害、耗損著彼此之間的感情。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沒有歉疚、沒有自責、亦沒有傷害。
因為,「當我們能夠全然地接受父母、愛父母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全然地接納和愛自己。」——許瑞云《
哈佛醫師心能量》
我,不需要感到歉疚,因為那不是真的!
📚關於傷痛,閱讀這些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