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想要讓你產生罪惡感或感到內疚時,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以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不被引發內疚或罪惡感呢?

本文譯自:Is Someone Trying to Make You Feel Guilty?

原文作者:F. Diane Barth, L.C.S.W.

編譯:鄭富文 臨床心理師


重點摘述

  • 罪惡感/內疚是一種你做了不該做或想了不該想的事情之後所衍生出的感覺,也是一種改進的動力。
  • 針對那些讓你產生罪惡感的人,不管你再怎麼努力,通常都是無法滿足他們的。
  • 那些讓你有罪惡感的人,他們通常也很痛苦。即使他們不承認。

raw-image


作者提到,年輕時的她在紐約靠著微薄的薪水過活,她為自己的獨立感到驕傲,那時她經常去探望她的阿公阿嬤。作者的阿公阿嬤對她很照顧、很關心她的工作和生活,她覺得自己被關愛著,但當最後要離開的時候,阿公總是會跟她說:「太好了,也許下次你會待久一點。」阿公一說完,作者一整個下午到晚上所感受到的溫暖與愛意泡泡瞬間破滅,頓時心裡充滿愧疚感:「我應該多待一會兒嗎?我是一個自私和沒有愛心的孫女嗎?我是不是個壞人?」

如今作者已了解,阿公當初說的那些話只是想要讓作者知道他們有多喜歡她去找他們,也許這樣作者就會多花點時間陪他們。作者也知道,如果阿公知道他所說的話搞砸了作者感受到的溫暖與愛意,他一定會很崩潰。


罪惡感/內疚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將「罪惡感/內疚」定義為一種做錯事(或是想了不該想)的感覺,往往會伴隨著一種渴望,會讓人想要消除或者減輕這種想法或行為的錯誤所造成的傷害。不幸的是,那些試圖引起他人內疚的人和那些感到內疚的人都很痛苦,且事實證明,有些痛苦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有罪惡感/內疚的人的痛苦

我們不難理解一個感到內疚的人所遭受的痛苦。通常,無論你如何努力地去滿足生活中那些讓你感到內疚的人的要求,都無法滿足。就像兒童繪本《如果你給老鼠吃餅乾》中的老鼠一樣,無論你給他什麼,他都會想要更多。因此,你會感到難過、糟糕、不足,並最終感到受挫、煩躁和悶不吭聲。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作者也有過不少幫助他人治療內心充滿罪惡感的經驗。曾有一位個案向作者說,因為個案經常不在家,而個案的姐姐(患有殘疾)似乎總想用這件事來讓個案感到內疚(個案所述如下):

如果我去做我姐要我做的事,我會感到難過,因為她往往不滿足,或也許這不是件正確的事,或者她會用我能夠給她東西來證明我擁有的比她還多。所以我可能會因為我沒有給她東西而感到難過,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件容易的事。無論如何,我到最後都還是會有這樣的感覺。


讓他人有罪惡感/內疚的人的痛苦

有時候很難看出那些試圖煽動他人罪惡感的人也在受苦。這是因為引起他人內疚的人可能會生氣或操弄他人,他們經常笑著說出讓別人有罪惡感的話。但這些行為往往隱藏著其他更脆弱的情緒。在引發他人罪惡感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悲傷、孤獨、受傷和需要。不幸的是,做出那些讓人感到內疚的行為反而更沒辦法得到他們迫切想要的愛或情感。他們不免會將人們推得更遠,藉以讓人們感到內疚,從而給他們想要的。


可以怎麼做?

作者提到,她有一個跟她阿公很像的朋友。如果在路上遇到她朋友,朋友一定會問她為什麼沒有打電話給他、為什麼不約他一起吃午餐、喝咖啡或吃晚餐。現在,作者長大了,她沒有內化朋友給的罪惡感。作者對自己說,那是他,雖然他常這樣說,但不代表作者是一個糟糕的人。意識到之後,作者可以對他說:「我時常掛念著你!我們可以一起來做些什麼事呀!」把球踢回去給他,因為互動是雙向的。

但作者也提醒自己,他試圖讓作者感到內疚,是因為他不能直接要求作者為他騰出時間;他很少打電話給作者,是因為他害怕作者會告訴他太忙了、沒時間講電話;他很孤獨,但他害怕被拒絕。作者知道他也經常對小孩們侵略、控制,而且讓他們感到內疚,他害怕向小孩和他朋友那裡要求他需要的東西。他一直無法理解的是他試圖讓別人花時間跟他在一起,但實際上卻是把他們推開。

作者表示,她其實非常喜歡她朋友,有約好定期聚會的時間。他風趣、聰明、體貼、大方。但是當他想要做出那些令人產生內疚的行為時,作者下意識的反應會對自己說:「我準備好了之後,我再去做。」作者說她覺得自己像個易怒的青少年,而這又讓作者更不想去做他想要作者做的事。作者相信他的許多朋友和小孩也是如此。

raw-image


如果你正在和一個讓你感到內疚的人相處,記住,他們之所以會讓你感到內疚,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讓你以他們需要的方式表現。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但是記住,了解他們的動機後,可以幫助你管理你的內疚和他們的控制欲,進而減少憤怒和挫折,並且可以讓自己不會變成內疚的犧牲品。



原文傳送門:



如果你想更認識作者,可以參考她的網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學一點的沙龍
14會員
9內容數
2023/05/16
達爾文指出,幽默可以被視為一種逗我們內心發笑的東西。 許多動物都會笑,但通常不會笑出聲音。 人和動物在玩耍和被搔癢時都會發出笑聲。 一種較主流的理論認為,笑聲有助於玩耍的進行與延續。
Thumbnail
2023/05/16
達爾文指出,幽默可以被視為一種逗我們內心發笑的東西。 許多動物都會笑,但通常不會笑出聲音。 人和動物在玩耍和被搔癢時都會發出笑聲。 一種較主流的理論認為,笑聲有助於玩耍的進行與延續。
Thumbnail
2022/04/19
快來實測看看你擁有哪種類型的同理心。 本文譯自:How Empathic Are You, Really? 原文作者:Ronald E. Riggio Ph.D. 編譯:鄭富文 臨床心理師 我們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同理心。關鍵在於要理解我們對他人產生同理心的方式,並認識到每種同理心的優勢和限制。
Thumbnail
2022/04/19
快來實測看看你擁有哪種類型的同理心。 本文譯自:How Empathic Are You, Really? 原文作者:Ronald E. Riggio Ph.D. 編譯:鄭富文 臨床心理師 我們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同理心。關鍵在於要理解我們對他人產生同理心的方式,並認識到每種同理心的優勢和限制。
Thumbnail
2022/04/15
你給的是實際上的支持還是情感上的支持?這是在伴侶間很常遇到的難題。 1. 認識到你們都有不同的方式去尋求和提供支持,並努力了解彼此的觀點 2. 不要一直重複沒有幫助的行為 3. 和你的伴侶談談你喜歡的獲得和給予支持的方式,並想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來互相扶持
Thumbnail
2022/04/15
你給的是實際上的支持還是情感上的支持?這是在伴侶間很常遇到的難題。 1. 認識到你們都有不同的方式去尋求和提供支持,並努力了解彼此的觀點 2. 不要一直重複沒有幫助的行為 3. 和你的伴侶談談你喜歡的獲得和給予支持的方式,並想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來互相扶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我在「高敏感是種天賦2」裡面讀到的篇章,裡面提到「別被歉疚感牽著鼻子走」。 我覺得適度的愧疚其實是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因為這表示這個人會自省,但過度的內疚除了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情緒低落之外,長久下來也會因為忽視自己的需求而無法做自己。
Thumbnail
這是我在「高敏感是種天賦2」裡面讀到的篇章,裡面提到「別被歉疚感牽著鼻子走」。 我覺得適度的愧疚其實是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因為這表示這個人會自省,但過度的內疚除了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情緒低落之外,長久下來也會因為忽視自己的需求而無法做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種因為對自己過去所做或是沒做的行為感到懊惱後悔的沉重枷鎖。是的,罪惡感是一種枷鎖般的感受,它會讓我們在「此時什麼都不做」、或是走上自我毀滅的方式以懲罰自己。 有些人會反向大肆攻擊他人、刻意將自己孤立,使自己沉淪並且讓旁人無法提供協助;有些人則會因為內疚而做很多友善他人的舉動,不斷給予、讓他人對
Thumbnail
這是一種因為對自己過去所做或是沒做的行為感到懊惱後悔的沉重枷鎖。是的,罪惡感是一種枷鎖般的感受,它會讓我們在「此時什麼都不做」、或是走上自我毀滅的方式以懲罰自己。 有些人會反向大肆攻擊他人、刻意將自己孤立,使自己沉淪並且讓旁人無法提供協助;有些人則會因為內疚而做很多友善他人的舉動,不斷給予、讓他人對
Thumbnail
談談從近日發掘的心態問題,來講講過與不及在心理上或言語上的反應。
Thumbnail
談談從近日發掘的心態問題,來講講過與不及在心理上或言語上的反應。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由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發揚的詞彙,意指一種在關係中不願意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控制他人的行為模式。
Thumbnail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Thumbnail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