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順遂通達的人生自在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達摩大師直指修行中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前次說明了「觀」乃觀穿、達觀,要觀穿無明煩惱,通達人生真相。

 

此次再說明心乃萬法之根本,若能了心修道,則事半功倍,而了心修道中「了」之一字有二義,一為「了悟真心」,知道何為真心、何為妄心。二為「清理」,將無始劫以來之習氣好好清理一番。

 

本次述記中的簡居士以大海和海浪的關係來譬喻真心與妄心,一切萬法依心而有,真心為一大覺海,妄心則是無明妄動、起心攀緣外境所生之海浪,當體即是海水。海浪以海水為體,正如同識心以真心為體,故心外無法,了心則萬法俱備。

 

每次讀《破相論述記》內心都很歡喜,也有一分寧靜,精舍教導我們誦經,透過般若文字了悟真心;還可消外道願、業障、黑氣、魔性……等,這些都是在「心」上下功夫,修行就是修心,心性提升,自然就能與佛菩薩相應,能在菩提道上行。

 

(分享完畢)

 

佛菩薩與高僧大德都告訴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例如《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覺林菩薩偈〉:「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世間所有的一切,並不是上天創造的,也不是佛菩薩指定的,更沒有什麼創世者來安排我們的命運。宇宙萬物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心識所成就,這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體現。這個世間的存在,都是我們的心念所現,心念一動,就會顯現出世界的一切。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要把心修得清淨、修得如如不動、應無所住,才不會被境所縛,心隨著外境流轉,定不下來、靜不下來,老是浮浮沉沉,被境相牽著走。

 

修行就是在修清淨心與不動心。佛菩薩教導眾生:「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修清淨心就是離一切相,行菩薩道就是修一切善。我們要學習佛經上的智慧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慈悲、卑下、包容,待人處事才會圓滿,廣結善緣,莫結來世怨。離相是看破表相,修行是放下執著,兩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清淨心是智慧,不動心是恆定,定慧等持,就是修行。

 

有句話說:「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人常常會因為遭遇的不如意而生起煩惱心,那您可曾想過,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如意呢?為什麼不如意就會起煩惱心?如意就會生歡喜心呢?世間法是對立的,好壞善惡、高低起伏、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等,都是對立的呈現,也是眾生分別心的來源。凡夫都喜歡順境、喜歡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日子也要過好的,絕對不會有人想要不好看的、不好玩的、不好吃的、過不好的日子,這就是凡夫的執心。因為有這些分別,所以產生我執、我相,當遇到「我」不喜歡的、不愛的、不想要的、不願意的……,就會感到「不如意」,既而生起煩惱心、執著心。當我相越來越重,執心就會越來越強,心就不會平靜,看什麼事都不順眼。貪嗔痴是無底洞,執心越重,不如意的煩惱就越多。

 

人生的不如意那麼多,那人生豈不是很不快樂嗎?並不盡然。人生快不快樂、自不自在,不在於事情如不如意,而在於「心」。〈覺林菩薩偈〉:「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是萬物的主宰,若是不能做自己心的主人,讓外境控制心、讓表相束縛心,那就無時無刻都會感到痛苦、無時無刻生起煩惱,人生當然就不會快樂、不會自在。心平則氣和,氣和順了,看什麼事都變順眼,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不會覺得那麼煩惱痛苦了。

 

我們沒辦法避免人生的不如意,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修行就是在修心,惡心可以修成善心,煩惱可以修成菩提,染識可以修成智慧,妄心可以修成直心,只要心念改變,想法就會改變;想法改變,行為就會改變;行為改變人生就會改變。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因為修行是從源頭去修正,修正不如法的言行舉止,去除貪嗔痴的欲望執心,從根本上去下功夫,才能有效改變命運。

 

有人喜歡晴天,也有人喜歡雨天,但晴天雨天只是當下天氣的表現,是自然現象,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天氣就是天氣,不會被我們的心情左右。凡夫的心會被外境表相所影響,那是因為心不夠堅定,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樣的人一丁點兒苦都吃不了,怕熱、怕冷、怕事、怕挫折、怕困難、怕煩惱……,什麼都怕,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願意去突破。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快樂?一定是天天無病呻吟,天天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義難平,無時無刻都不如意,隨時隨地都處於煩惱與痛苦當中。

 

生活處處都是道場,人生所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是來讓我們「歷事練心」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是常態,要平常心面對,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有困難就想辦法突破困難;若是沒有問題也沒有困難,只是自己心不平,那就要改變自己面對各種境相的心,才能轉煩惱為菩提。《六祖壇經》:「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只要心清淨,人生就會歡喜、清淨、自在!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些日子以來,閱讀高僧大德們的文鈔,也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故事,自己越看越心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也只是修得皮毛功夫罷了。一個人的修行若是得力,一舉一動皆能令人感到歡喜、安定、祥和、清淨。   佛教從不提倡偶像,因為修行是來自於內心自性中的清淨,而非凡事都向外攀求。最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小的時候不懂修行是什麼,不懂佛法的真實義。總覺得修行就是修仙,要修到變成神仙才是圓滿。那時候理解的修行,是深不可測、遙不可及的,誤以為修行的門檻很高,不是我這種凡夫可以觸及,也不是我這個俗子可以承擔的。後來,有機緣接觸佛法,在持誦經典的過程當中,受到佛菩薩的智慧洗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達摩大師直指修行中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前次說明了「觀」乃觀穿、達觀,要觀穿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達磨大師破相論述記》:「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達摩大師直指修行中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前次說明了「觀」乃觀穿、達觀,要觀穿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我們看下一段的偏跟圓,這兩個都是大乘,請合掌: 所修的功德念念執著不忘,我執法執也是沒有消除,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這樣子而已了。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我們看下一段的偏跟圓,這兩個都是大乘,請合掌: 所修的功德念念執著不忘,我執法執也是沒有消除,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這樣子而已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三。「佛」是這顆心;凡夫眾生也是這顆心。《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祖壇經》」阿伯時常耳提面命地叮嚀我們「歷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三。「佛」是這顆心;凡夫眾生也是這顆心。《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祖壇經》」阿伯時常耳提面命地叮嚀我們「歷事
Thumbnail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