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人遺忘的台灣小人物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輪椅俠客——杏林子


聖經福音書中有段故事,說到耶穌在耶路撒冷的畢士大池子旁,看倒許多殘疾的人,等候跳到池中得醫治。內中有一位躺著不能動的病人,看樣子是毫無希望了。耶穌走到他身邊,簡單問他一句話:「你要痊癒嗎?」病人說出自己的蒼涼無望,耶穌就用有能力的話語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參約翰福音五章1至9節)在二十世紀的台灣,有一位基督徒姊妹,自幼重疾纏身,卻突破自己的困境,去幫助許許多多的殘障人士「起來」,活出了「健康的生命」。她用古代俠士精神,碰撞社會體制,讓政府制定照顧殘障人士的社會福利法案。她用一己生命「醫治」了眾多生命,讓那些本來沒有盼望的人,在社會上得到新生。她,就是劉俠,又稱杏林子,有著一生傳奇的故事。 

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這話用在劉俠,再適當不過;然而,劉俠發病時,有醫生也沒用,她國小將要畢業,突然肌肉關節酸痛,甚至麻痺。關心她的爸媽四處求醫,中藥西藥都下猛藥,卻是藥石枉然。直到一個大醫院的醫生診斷出她是罕見的類風濕關節炎,把她當做研究案例,不收醫療費。「劉上校(劉俠的父親),你女兒得了這種病,簡直好像中了第一特獎!」醫生扎心的玩笑話,真讓劉家難以承受,那是一九五四年七月七日,劉俠認識到自己猶如遇到「七七事變」,對病魔的長期抗戰開始。慶幸的是,劉俠成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父親可以為了她放棄升將官的機會,母親為了她就像傭人般把劉俠照顧得無微不至。姊姊為了這個家,放下攻博士的學業賺錢供弟妹讀大學,而弟弟妹妹們總是會為這生病的姐姐處處著想。因著這可愛的家,劉俠能夠「起來」,成為別人的幫助者。 

有兩個關鍵事情,轉變了劉俠的生命故事。首先是,劉俠初發病時,家中父母都無宗教信仰,母親學生時代讀過教會學校,但沒在信。雖然醫療上有了方向,但劉俠天天與疼痛交戰,劉媽媽與她一起受苦,為心肝寶貝日日愁煩。有一天母親在井邊低頭打水,聽到一句非常清楚的聲音對她說:「你以為什麼不去找主耶穌呢?」她抬頭四望,不見一人,就自言自語說:「去那兒找啊?」。第二天弟弟劉侃從學校放學,說有人在學校講耶穌,劉媽媽驚訝之餘,立刻去學校找到牧師,請到家中。牧師帶來聖經和神的話語,劉俠因此信了耶穌,又受了洗,從此經歷了神的大能。 

另外一件事,劉俠小學沒畢業,就因病痛在家中,未受進一步教育。但她喜歡閱讀,什麼書都看。十萬字的書,在兩、三天內可看完,為此媽媽到處借書。在家附近的監獄圖書館,居然成為她專屬用,館員還特別來教她如何閱讀,同時教她寫作。足不出戶,劉俠因著閱讀寫作,遨遊天下。歷經無數退稿,磨練寫作技巧,各大報及電視台都可見到她的文章及劇本。有一次她得知婦聯會要成立「南機場社區發展實驗中心」,就寫了一份數萬字的建言書《我國傷殘兒童復健之我見〉給負責人孫德芳女士,獲得讚賞,聘為該機構義工,由此開始劉俠的「伊甸基金會」事工創建影子。

由於劉俠著作出書,得過數次文藝獎,以一國小文憑都沒有的學歷,躋身文學作家之列,與當代文人交好。此傳奇性,讓一些朋友發起推薦她去參選「十大傑出女青年」。劉俠本身並不想如此,家中弟妹們還調侃說她不如去競選「十大傑出女病人」比較合適。劉俠不但選上了傑出女青年,還獲得經國先生的接見。經國先生親手推她的輪椅,還夾點心給她。累積了不少能量,劉俠開始想到許多身體殘障的同胞,沒有獲得重視與照顧,又自卑的在社會邊緣,人生是黑暗的。劉俠與志同道合的基督徒從禱告會開始,一步步成立了以職業訓練為宗旨的「伊甸基金會」,讓盲者瞽者,肢體殘障者,到基金會接職業訓練,目標是讓身心障礙者能有一技之長,活得與正常人一般。 

忍受長期關節變形及疼痛,劉俠與伊甸的同工們一起服務各地有需要的殘障人士,她的工作量往往超過身體所能負荷。但她有著更寬廣的心志,為著殘障福利法的修法,參與了街頭抗爭運動,更要競選中央立法議員以直接爭取。一個嚴重類關節風濕病症的小女子何以有如此大的力量,推動立法照顧社會廣大殘障者?這是因為劉俠對生命的尊嚴與可貴有深刻認識與體驗,又因有基督信仰的愛與憐恤,她付出自己,奉獻給其他「有病的人」,讓他們走上健康的道路。

 

 

(本文刊登於《每日活水》月刊2020年7月,校園書房出版社。2023年4月修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66會員
617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9
好好管理收入
Thumbnail
2025/04/19
好好管理收入
Thumbnail
2025/04/17
抓緊土壤的盤根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17
抓緊土壤的盤根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搭配了許多表情符號,以及令人噴飯的內心戲,反而使主角顯得可親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要「抱走」。
Thumbnail
⋯⋯搭配了許多表情符號,以及令人噴飯的內心戲,反而使主角顯得可親可愛,讓人忍不住想要「抱走」。
Thumbnail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當下,往往僅在一夕之間 伊索寓言告訴我們許多人生哲理。有沒有聽過《放羊的孩子》,那位起初為了方便,開了玩笑引好心人上山抓狼的壞孩子,在濫用完別人的好心後,他失去的信用導致當真正需要幫忙時,沒有人想幫助他。 而最後的結局怎麼了? 大家還記得嗎。 「醫生,拜託你救救她」 這是在急診室中最
Thumbnail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當下,往往僅在一夕之間 伊索寓言告訴我們許多人生哲理。有沒有聽過《放羊的孩子》,那位起初為了方便,開了玩笑引好心人上山抓狼的壞孩子,在濫用完別人的好心後,他失去的信用導致當真正需要幫忙時,沒有人想幫助他。 而最後的結局怎麼了? 大家還記得嗎。 「醫生,拜託你救救她」 這是在急診室中最
Thumbnail
『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就摸了他的大腿窩一下。雅各的大腿窩就在和那人摔跤的時候扭了。 』 《聖經˙創世紀32:25》 阿菲小時候讀過聖經故事,裏頭有一個人叫雅各,是跟神摔角之後跛的。 她當時聽這個故事,只覺得稀鬆平常,以為不過是一場打鬧的遊戲。故事與雅各深埋在她童年森林裡,與一些被遺忘的回憶,一同
Thumbnail
『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就摸了他的大腿窩一下。雅各的大腿窩就在和那人摔跤的時候扭了。 』 《聖經˙創世紀32:25》 阿菲小時候讀過聖經故事,裏頭有一個人叫雅各,是跟神摔角之後跛的。 她當時聽這個故事,只覺得稀鬆平常,以為不過是一場打鬧的遊戲。故事與雅各深埋在她童年森林裡,與一些被遺忘的回憶,一同
Thumbnail
當觀眾以為謝盈萱在《俗女養成記》中已經夠放飛自我了,蔡淑臻詮釋的小劉又瘋出一個新高度。看來公視沒有極限,談論議題的戲劇不見得要從頭到尾愁眉苦臉,笑出眼淚更能讓觀眾同理醫療從業者的辛酸。
Thumbnail
當觀眾以為謝盈萱在《俗女養成記》中已經夠放飛自我了,蔡淑臻詮釋的小劉又瘋出一個新高度。看來公視沒有極限,談論議題的戲劇不見得要從頭到尾愁眉苦臉,笑出眼淚更能讓觀眾同理醫療從業者的辛酸。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根據劉宗瑀醫師的真人真事改編,由蔡淑臻、朱軒洋主演,講述一名外科醫師被調至偏鄉南南灣村後的生活遭遇。劇情不僅體現真實的日常、偏鄉醫療資源的匱乏,更體現出醫療體系內醫護人員將會面臨的各種醫療議題。在輕鬆喜劇的包裝之下,透出了發人深省的思考。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根據劉宗瑀醫師的真人真事改編,由蔡淑臻、朱軒洋主演,講述一名外科醫師被調至偏鄉南南灣村後的生活遭遇。劇情不僅體現真實的日常、偏鄉醫療資源的匱乏,更體現出醫療體系內醫護人員將會面臨的各種醫療議題。在輕鬆喜劇的包裝之下,透出了發人深省的思考。
Thumbnail
在結果出來前,就算有預感情況可能不會太好, 但人們總是會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期望上天眷顧…。 但現實總是無情而且殘忍。
Thumbnail
在結果出來前,就算有預感情況可能不會太好, 但人們總是會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期望上天眷顧…。 但現實總是無情而且殘忍。
Thumbnail
兒子突然說了一句:「媽!你醃的爸爸的肉,該吃得了吧?」 劉月影代表了中國農婦的另一種形象,她是美麗而具有生命力的,隨時尋找自己生命的出路。這是章詒和描寫中國勞改營中女囚故事的第一部。
Thumbnail
兒子突然說了一句:「媽!你醃的爸爸的肉,該吃得了吧?」 劉月影代表了中國農婦的另一種形象,她是美麗而具有生命力的,隨時尋找自己生命的出路。這是章詒和描寫中國勞改營中女囚故事的第一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