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李靖平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定東都,平竇夏……如今朝中盡是改封世民為太子的聲音,你怎麼說?」李淵對藏身暗處的那人說道。

「隋帝楊堅乘時而起,暗於大道,建彼維城,改立儲室。因而滅父子之道,開昆弟之隙,皇上不可不慎。」

李淵答道:「天下之道,需有規則可循。若因天子一人之心意更動,國將不存,朝亦不久。但若不能控制這些人,那所謂天子,也是虛名。」

那人又道:「皇上既明此理,何須擔憂?一切順勢而行便是。」

李淵聞言微怒:「那日便是你說,東都一戰可令元吉與世民平起平坐,如今發展,要怎麼順勢?」

那人走上前來,卻是李靖。

李靖道:「皇上是貴人多忘事。比起元吉世民,更要緊的,乃是山東諸將能否為皇上所用。今東土方平,分封諸將正是良時。」

這麼一說,李淵倒有些印象。

「那麼,世民又該如何處置?」

李靖笑道:「指掌天下,非千軍萬馬可成。皇上難道不知,眾臣支持兵馬大元帥為太子,所為正是皇上重開進士一科?」

進士科,乃前朝煬帝所設。所舉不問出身,應試登科,便可為士。

李淵為抗衡關中士族,故重開此科。朝中雖是議論紛紛,但在李淵身後的謀士指點下,也不成問題……李淵倒是未曾注意,這些人明的不成,想來暗的啊。

一張臉沉了下來,李淵道:「若世民掌權,他們便要關了這條路?」

李靖道:「八九不離十。只要以天下未定,武不能廢為由,世民也會贊同先取武士,文士稍後。」

「民間熟讀五經,卻無士族之名者,眾。但非世家大族出身,要熟習武藝兵馬,難……」李淵沉吟道:「如此說來,只要讓世民來主持這進士科,便能讓這些人死了心?」

李靖拱手道:「皇上寬宏大量,只怕那些人斷了支持世民的念想,又轉而尋元吉生事。臣有一計,還請皇上參詳。」

李淵冷哼一聲:「但說無妨。」

李靖道:「臣以為,秦王此番功高無匹,自古舊官不稱殊功,可別表徽號『天策』,開府治經。取世族子弟,共創建國大業。」

李淵略一思索,方道:「你的意思是,讓關中文士加入世民旗下?」

「正是。」李靖道:「一來秦王諸將受封山東,若不補上人手,難免落人口實。二來令關中世族同享此殊榮,可謂一舉兩得。」

李淵笑了:「還有第三:這些世族子弟入我門下,假以時日,世民要他們往東,他們不會往西。」

李靖一拜到地:「皇上英明,臣這些日子觀察秦王,可說絕無二心。皇上的意志,秦王必能設法落實。即便來日太子掌權,秦王亦會鼎力支持。」

李淵啐了一口:「我自己的孩子,還有不明白的?便依此行事吧。」

聞言,李靖再三叩首。

李淵續道:「至於荊州那邊,僵持日久,就有賴藥師煩心。朕會下旨,以孝恭未更戎旅,三軍之任,一以委君便是。」

夔州總管李孝恭?

李靖愣了一愣。

「皇上的意思是,要自巴蜀進擊?」李靖抬頭道:「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莫不是預計秋後決戰?」

李淵搖頭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若乘秋季水漲之勢,倏忽至江陵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乃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

李靖倒吸了一口涼氣。

道理是沒錯,但如此奇兵速進,只怕抵達江陵的兵馬,十不存一。為什麼,李淵會定下這樣的計策?

這絕對不只是為了奪取荊州……但,又是誰,想要消滅巴蜀的既存實力,符合李淵的利益?

李靖可以想像得到,提供李淵這條計策的人,在巴蜀肯定有巨大的號召力。

但,他卻願意獻上成千上萬子弟兵的性命,來對李淵獻上忠誠?

李靖不敢多言,只能領旨動身。

荊州的資訊,李靖早已透過裴矩那邊知曉,有了自己的一盤規劃。

裴矩自然不是因著老相識白給。他要的,就是李靖建議李淵,改封李世民為文職。盛極必衰,裴矩不用算也知道,當李世民立下這不世奇功,定將成為眾矢之的。

只要能避過這個風頭就行了。

不要說李淵,李靖,就連李世民也不知道,裴矩還留了一個後手。一個李淵到底還是得重起李世民的後手。

卻說李靖前往巴蜀,按照李淵御旨進行安排。李孝恭與一眾巴蜀豪族首領雖有不服,也被李靖一一安撫下來。

空口說白話?那倒不是。

李靖決定捨大船,多聘小舟。更命巴蜀首領讓士卒解甲歸田,以待來日。

解散的軍兵,李孝恭與李靖皆報以戰殤,有撫卹可領,巴蜀首領自是樂於配合。

原本聚集的十數萬大軍,最終,只有三萬人抵達夷陵。

李靖相信,足矣。

梁帝蕭銑,實為荊襄軍閥所挾立,定都江陵。本無實權,但在唐軍幾番侵攻下,竟是指揮若定。

隨著秋來罷兵,蕭銑更打算奪將帥之權。

這就是裴矩賣給李靖的「必勝之策」。

即使李淵不催逼,李靖也知道,只要在秋季進軍,如同一盤散沙的敵軍,定難抵禦。

不過,前提是從襄陽進攻。

蕭銑能夠屢勝唐軍,最主要依靠手下大將文士弘。

就裴矩探知,蕭銑意在奪蜀。所親重兵若無意外,應已在文士弘率領下,在夷陵備戰。

李靖這回被迫由三峽出,一早下令沿南岸而行。果不其然,梁軍於北岸設有大營。

該如何破敵?李靖也早有打算。

順便,給李淵一個交代。

李靖故意以言語激李孝恭挑戰文士弘,趁我軍大敗之際掩殺敵營。敵水軍見大營被奪,水流又湍急,紛紛棄船而逃,一戰下來,繳獲舟艦四百餘艘。

但李靖建議李孝恭:莫要收攏,任其漂流水面便是。

諸將初時不明其意,待到進取江陵,各地梁軍乘船來援,卻見己方船艦四散漂流江上,直覺有詐,紛紛上岸不敢冒進。

便有一二驍將出戰,也一概不敵李靖。

三日之後,江陵城內,交州刺史丘和與其長史高士廉出降。

見到高士廉,李靖一下子都明白了。

高士廉本隋室治禮郎,在楊廣三征高麗期間,受到牽連被貶至南方,為時交趾太守丘和所用。

不久,王命斷絕,兵禍四起,高士廉發揮了過去隱而不顯的用兵長才,協助丘和數退來犯,割據一方。

又與故人聯繫上,高士廉說服丘和假意降梁,實來賺江陵城。

隨著丘和與高士廉的出城,蕭銑也跟著投降了。

也就在這次會面中,李靖方知,高士廉便是當年收養長孫無忌兄妹的那個舅父。

看來,李淵原本是要將這「平梁首功」,送給高士廉的啊。

辨明局勢,李靖索性建請李孝恭,按照李世民平東土之策辦理。一方面請高士廉等發布消息,接受江漢各地投降:立入唐籍,既往不咎。另方面則遣人押送蕭銑回京。

只是,李靖沒有想到。

李淵一年內所收三帝,竇建德被建議處死,那也罷了。

蕭銑,亦為所誅。

就連被下令流放巴蜀的王世充,亦遭仇家刺殺。

至此,李靖完全可以確信,在李淵的身後,那個與蜀地關係匪淺的黑影,正在日漸壯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時間稍稍往前倒回一些,在劉文靜擒獲屈突通之前。 卻說李淵在關中群雄的協助下,進駐京師大興城。在眾多繁忙的事務中,他特別命人清點大理寺罪犯。 有一個人,他得找出來:李靖。 雖說李淵自起義以來,手下文武將帥,人才濟濟。但沒一個及得上李靖。
Thumbnail
時間稍稍往前倒回一些,在劉文靜擒獲屈突通之前。 卻說李淵在關中群雄的協助下,進駐京師大興城。在眾多繁忙的事務中,他特別命人清點大理寺罪犯。 有一個人,他得找出來:李靖。 雖說李淵自起義以來,手下文武將帥,人才濟濟。但沒一個及得上李靖。
Thumbnail
八月,大雨終於停歇。 烈日當空之下,太原大軍終於準備往關中進發。 師出,終須有名。 在裴寂、溫大雅等人的商議下,李淵決定自稱大將軍,開府治事。 自然,也不能少了從突厥返回的劉文靜。
Thumbnail
八月,大雨終於停歇。 烈日當空之下,太原大軍終於準備往關中進發。 師出,終須有名。 在裴寂、溫大雅等人的商議下,李淵決定自稱大將軍,開府治事。 自然,也不能少了從突厥返回的劉文靜。
Thumbnail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Thumbnail
一日一夜間,李世民已經控制了晉陽局勢。為免日久生變,劉文靜臨時決定搶先發難。 也算是尉遲恭幫了李世民一把。 原本朝廷各營,認為自己是暫居太原,故以王威馬首是瞻。但尉遲恭的反出,隨即讓眾人身陷危機。 若是改奉李淵為帥,那麼尉遲恭的叛亂,就是王威跟他部屬的事情了。
Thumbnail
李靖打了一個冷戰,差點把手中的卷宗跌落。 「嘿,八成是逃往江都的楊廣,又在咒罵那破壞他如夢似幻的天下江山禍首了。」 李靖手裡的卷宗,寫著的正是楊廣「南巡」的命令。 除了通知之外,更命各地奏摺無須送往江都,一律交由大興城留守,越王楊侗總管。 這是連國事都拋下了。 現在,李靖等的就是個調任命令。
Thumbnail
李靖打了一個冷戰,差點把手中的卷宗跌落。 「嘿,八成是逃往江都的楊廣,又在咒罵那破壞他如夢似幻的天下江山禍首了。」 李靖手裡的卷宗,寫著的正是楊廣「南巡」的命令。 除了通知之外,更命各地奏摺無須送往江都,一律交由大興城留守,越王楊侗總管。 這是連國事都拋下了。 現在,李靖等的就是個調任命令。
Thumbnail
大業十一年,正月。 在儒聖崔君肅的建議下,隋帝楊廣前往北都鄴城,與西北蠻夷舉行了新年大宴。 「今天下太平,四夷來朝,宜重修田賦,與民休息。」 神州各地,正與反賊們打得如火如荼的通守們,接到聖旨都是嚇了一跳。四方盜賊未平,接下來的一年卻不准收田租,這是要拿什麼打仗?
Thumbnail
大業十一年,正月。 在儒聖崔君肅的建議下,隋帝楊廣前往北都鄴城,與西北蠻夷舉行了新年大宴。 「今天下太平,四夷來朝,宜重修田賦,與民休息。」 神州各地,正與反賊們打得如火如荼的通守們,接到聖旨都是嚇了一跳。四方盜賊未平,接下來的一年卻不准收田租,這是要拿什麼打仗?
Thumbnail
儒聖王劭的過世,對於楊廣來說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交替的工作很快完成,新任的儒聖崔君肅,也上呈了王劭最後的報告。 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唐,已經在關中出現了。 扶風人唐弼聚眾造反,立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雖然時間點不是那麼準確,但整體來說也不脫天官團的預言。 楊廣一愣,這麼簡單? 崔君肅道:「正是。」
Thumbnail
儒聖王劭的過世,對於楊廣來說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交替的工作很快完成,新任的儒聖崔君肅,也上呈了王劭最後的報告。 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唐,已經在關中出現了。 扶風人唐弼聚眾造反,立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雖然時間點不是那麼準確,但整體來說也不脫天官團的預言。 楊廣一愣,這麼簡單? 崔君肅道:「正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