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房謀杜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誰也知道,江都楊浩最為正宗。

長安與洛陽不謀而合,同步詔告天下宇文化及篡逆弒帝。太原世族更以溫大雅為首,要求李淵遣使派兵,收復河北。

李淵心裡那是千百個不願意。

打從他聽聞次子世民偕長女秀寧收服關中,心裡就已經定下了計劃。於是煞費苦心找出李靖,來協助他削去關中諸豪,將三輔納為己有。

對李淵而言,關中三輔才是他當前最大的資本,只有好好穩固培養,找準時機反過來壓制太原河東,李淵才能安心。

放著身邊的餓狼薛舉不管,派兵遠征千里之外的河北?傻子才這麼幹。

但終究還不是跟太原世族撕破臉的時候。更麻煩的是,與巴蜀之間的聯盟,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順利。

特別蜀地各郡縣一再拖延回覆。

李淵不傻,他有七成肯定,蜀地已經選定了薛舉支持。

可這話能跟溫大雅說嗎?當然不行,一旦被太原河東世族知道薛舉不日便將入侵,這些人可不會掏身家來協助李淵抗敵。

只要再買進勝利者便行。

五胡十六國,更進南北朝,三百年來政權如此紛亂更迭,便是因著這些趨炎附勢之徒在背後操弄。

多方聽取意見下,李淵決定了三手策略。

第一,命李神通帶兵前進河北。

主要是為了平服太原世族的想望,兵力組成更以太原河東人士為主。

這一路,李淵並不看好。但就算要折損,李淵也希望所耗並非自己的老本。

太原義軍,有大半本是關中人朝廷軍,在李靖先前的設計下,如今多能衣錦還鄉,對李淵正是死忠。

第二手,則是預備面對即將入侵的西秦薛舉。

大敵當前,李淵也只能少些算計,精銳盡出。

主帥,仍是李世民。

論前線民心威望,李世民不及蕭瑀。但要整合新生關中諸將,李世民確是最佳人選。再輔以李靖與劉文靜,更有柴氏夫婦在後方坐鎮……

不過李淵也沒讓建成閒著,要他帶兵往洛陽壓境。又命鄭元璹伐荊。這樣一來,李淵實是出盡身家了。

以至於第三步棋,非下不可:稱帝。

早已挾天子令朝臣的李淵,跟實際上的皇帝有什麼分別?

分別就在於,太尉大將軍李淵可以掌控一切,而皇帝李淵不行。

退入深宮之中,就是李淵給太原、河東、關中等地豪族的「抵押」。

買進李淵的時間,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大唐境內各方勢力,只能選擇投資李建成或李世民。

想在三路同時用兵的情況下,向世族們榨取更多支援,李淵只能這麼做了……

如果那一日,李靖沒有獻上赤誠,李淵怕也不會做此決定。

沒有人知道,李淵的分身,還留在戰場第一線上。

李世民更不會想到,原是摯友的李靖,如今的立場卻是兩不偏幫。

不過,李靖雖為參軍,卻是不常在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從來不曾忘記,兄弟在金城慘死的模樣。

西涼猛漢薛仁杲的那句:「弘化通守令。」更是不時在李世民腦海中迴盪。

幕後黑手不是父親,但必是父親極為親信,甚至有能力代替父親發號施令的人。

雖然李靖是李世民自己在馬邑所結識,但這些日子來,李世民也逐漸感受到,李靖似是與父親有所聯繫,密而不宣。

又想起李靖曾探問金城之事,李世民也多少起了些防備。

即使手下能人異士多數,李世民仍然只敢完全相信妖門人士。

此時,李世民正在閱覽兵甲糧食清單。在他身旁的,就是這樣一個人。

房喬,字玄齡。

在李世民攻略渭北時,房玄齡持裴矩薦書而來。

初時李世民仍有提防,也暗中通知劉文靜查核,幾經往返,方確認房玄齡是可信之人。

只因房玄齡嚴格說來,並非妖門中人。

房玄齡出身齊州,但實際上,他祖上並非姓房,乃是清河山氏之後。其父房彥謙,與先代儒聖王劭相同,肩負著老山家的秘密使命。

但房玄齡沒有興趣。

房玄齡更相信人定勝天。

當皇帝需不需要天命,生於開皇治世的房玄齡不知道。但他很肯定,千秋萬世不在於上天是否眷顧,更在你如何做好皇帝該做的事。

同時,房玄齡也不認為,楊堅是一個好皇帝。

既有此念想,十多歲的房玄齡就在讀書之餘,兼修兵法武藝,更在十八歲那年,當上了羽林軍的武官。

房彥謙知道兒子的志向,也不去勉強他。只在給王劭的書信中提到,「河清啟聖,未必天子」。

僅此一言,不足以改變儒家的目標,與老山家數百年的悲願。

但王劭也給了一個方便。

雖為儒聖,王劭與各門各派都有交流。也許他的心中,一早便是希望能由眾人協力找出答案,脫離天命的桎梏吧。

王劭對裴矩提起了這個房家晚輩,請裴矩在宮中多加關照。

裴矩自然也明白,王劭與他平輩論交,向無所求。此次提起房玄齡,其中必有緣故。

一見之下,裴矩對房玄齡也是十分欣賞。

但妖門不收弟子,所有門人,皆是前朝留下。裴矩也無意對房玄齡表露身分,只道天有不測風雲,勸房玄齡韜光養晦,以待來日之變。

後房彥謙病逝,房玄齡回家服喪,裴矩又舉其為隰城尉。

太原義軍入關中時,房玄齡也很是猶豫,是該死守到底,抑或拋下城池,另尋明主。

便在此時,收到了裴矩來信,要他持信去降李世民。

雖經李世民多方查探,但房玄齡始終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確認可信之後,李世民邀房玄齡一敘。

房玄齡文武雙全,對各家學問皆有涉獵,不論李世民談甚麼話題,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關於用人之道,房玄齡更有獨到之秘,最令李世民折服。

「臣曾任羽林,所轄衛士,皆是精挑細選而來,但用人之道,首重人盡其才……往昔舊例,皆由上官派任,若非升遷退役不改。但臣以為,非戰之時,更應讓下屬接觸各種職務,觀其所長而用之。」

房玄齡這人什麼都好,就是不愛說白話。

李世民也不是聽不懂,但總是覺得難受。

許是少年心性,李世民除了將品士選才的任務交給房玄齡,更要房玄齡與專說大白話的長孫無忌一起辦事。

凡有報告,一律先與長孫無忌說。

李世民倒想看看,是哪個會先被對方改變。

不過像今日這樣,由房玄齡單獨陪伴,倒是少有。

畢竟出征在即,各人在軍中的職銜安排,李世民這邊總要先定下來。

從父親身上,李世民學到,在軍議上公布之前,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一旦消息走漏,會議上哪個有備而來臨時動議,這兵,就不好帶了。

清單跟名單看完,大致也不出李世民意料。

唯獨兩個人的調動,特別吸睛。

杜如晦與李淳風,皆為參軍。

李淳風年紀雖輕,但李世民早有留意。

房玄齡更道:「此人乃道宗子弟,少時便於太史局任職。」

李世民知道,太史局為大行楊廣所建,由道宗首座袁充率領,員額四十,無不是道家耆宿,一時之秀。

李淳風能以未滿十三的年紀加入,若非背景深厚,必有所長。

而李世民更相信是後者。

點了點頭,又聽房玄齡續道:「李淳風亦曾任山東猛將張須陀麾下,臣查閱資料,若無意外,當年張須陀所用八風營戰術,便是李淳風所提出。」

李淳風的名字,當初並未出現在戰報上。

但正因如此,才讓房玄齡留上了心。

雖無實證,但李世民也在懷疑李淳風的真正本領,便是先以起用,倒也無害。

「試試就知真假……不過這杜如晦又是誰?」

杜如晦,京兆杜氏出身,西晉一統大將杜預之後。家世顯赫,因補滏陽尉,不久棄官而去,於李世民入渭北時來投。

李世民奇道:「不過一富家子弟,何奇之有。」

房玄齡一揖,道:「數月之前,大王亦不過一官宦子弟。」

李淵為備西秦之戰,已封李世民為秦王,故房玄齡稱之大王。

聽得房玄齡如此說,李世民正要辯駁,卻像是想到甚麼,住口不說。

房玄齡續道:「識人謀劃,此君不如我。局勢決斷,我不如此君。」

李世民已經想到了。同樣作為三輔武官,房玄齡直到大軍壓境,又有裴矩手信,才決定來降。反觀杜如晦沒有半點與太原義軍的關係,便一早決定棄官後降。

要說決斷明快,又怎知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只聽房玄齡又道:「臣日前先揀可用之才,命各人撰西秦對策,眾人皆謂勝負之數,取之巴蜀。唯杜如晦有另計。」

「喔?巴蜀之外,還有甚麼?」

這一下,可叫李世民好奇了。

房玄齡全不避讓,直視回去,彷彿自己並非李世民的臣子。

「雲州,大野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東都平,竇夏亡。 隨著李靖南征蕭梁,在這武德四年,李唐實已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但我們都知道,距離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有五年。 故事,不因天下統一而結束。 叛亂,外敵,政爭,將一步步把這個新興的帝國,推向兄弟鬩牆的最後一幕。
Thumbnail
「胡大恩果然來降。」李淵道。 站在大唐皇帝李淵面前的,共有兩人。 一是李淵親信,禮部尚書,李綱。另一人,恭恭敬敬的彎下了腰,道:「皇上洪福齊天,毛賊豈敢不從。」 再抬起身來,卻是道宗首座袁天綱。
Thumbnail
「胡大恩果然來降。」李淵道。 站在大唐皇帝李淵面前的,共有兩人。 一是李淵親信,禮部尚書,李綱。另一人,恭恭敬敬的彎下了腰,道:「皇上洪福齊天,毛賊豈敢不從。」 再抬起身來,卻是道宗首座袁天綱。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前線告捷。 由秦王李世民率領的東線先鋒部隊,在一個月內連下六城,對李淵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決定在晉汾之戰後,直接與王世充對決,是賭。李唐旗下各地軍閥豪族,並不是那麼願意參加這場賭局。 所以,李淵需要一個突破口。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薛仁杲高大的身軀,立於折墌城牆上。 不說話的時候,薛仁杲看上去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的眼光,望向了西南方。 涇川折墌城,距離長安不過三百里。薛仁杲感覺自己幾乎已經看得見京城大興了。 父親說過,只有佔領大興,才有活路。 其中的意思是什麼?薛仁杲不是很明白,但父親說的話,總是不會錯的。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李淵不得不稱帝。 直取長安,擁帝自重,本身是一個取巧的方式。 按太原跟河東世族的傳統想法,佔領京師,手握天子,便可爭取到各地支持。 楊廣昏庸,本是天下大亂之始。但楊廣暴卒,新帝立於江都,便破了這運算。更別提東都楊侗不服,亦自行稱帝。 一時間,隋室三帝並立,誰是正統?
Thumbnail
時間稍稍往前倒回一些,在劉文靜擒獲屈突通之前。 卻說李淵在關中群雄的協助下,進駐京師大興城。在眾多繁忙的事務中,他特別命人清點大理寺罪犯。 有一個人,他得找出來:李靖。 雖說李淵自起義以來,手下文武將帥,人才濟濟。但沒一個及得上李靖。
Thumbnail
時間稍稍往前倒回一些,在劉文靜擒獲屈突通之前。 卻說李淵在關中群雄的協助下,進駐京師大興城。在眾多繁忙的事務中,他特別命人清點大理寺罪犯。 有一個人,他得找出來:李靖。 雖說李淵自起義以來,手下文武將帥,人才濟濟。但沒一個及得上李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