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harge 和 Plug & Charge ? 電動車充電隨插即充傻傻分不清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次看到特斯拉車主倒車進入Supercharger,拿起充電槍後插入車端充電孔後就可以到車上或者附近休憩一下。非特斯拉的車主則需要增加一個啟動充電及選擇支付工具的步驟,啟動充電的載具很多元,有RFID卡、APP、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信用卡 等等,但如果在啟動驗證過程中碰到載具或者網路連線的問題,就有機會需要重新操作數次,令許多車主深感到困擾與不便,特別是如果碰到下雨天時,那真的會讓人非常氣餒。

下雨天時隨插即充的功能真的讓人放心不少

下雨天時隨插即充的功能真的讓人放心不少

因此近一年來陸續看到歐美地區甚至臺灣地區的充電營運商開始規劃導入類似特斯拉隨插即充的服務,但規劃執行的方案卻都略有不同,我們大概可以把執行的方案分為以下兩種:

  1. AutoCharge
  2. Plug&Charge


AutoCharge

主要是基於早於ISO 15118DIN 70121規範,DIN 70121定義了直流充電通訊中EV和EVSE之間的HLC信號。AutoCharge運行方式是透過車輛上固定的MAC地址(EVCC ID)在啟動充電時交換資訊,並以EVCC ID作為車輛的身分識別來與會員支付載具進行綁定,但很遺憾這不算是一個正式資訊安全的機制,而且某些車輛(例如Volkswagen ID.4)並沒有設計固定的MAC地址,將導致無法使用AutoCharge功能,另外AutoCharge僅適用於DC直流充電設備,使用上可能較為侷限。

Plug & Charge(插槍即充)

主要是ISO 15118中的定義功能,相較於DIN 70121ISO 15118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綜合協議標準,其中很大一部分篇幅涉及到交流和直流充電資訊交換的HLC協議的安全性,ISO 15118導入兩種充電用戶身份識別方法:外部識別模式(External Identification Means) 和即插即充電模式(Plug and Charge)

  • 外部識別模式(External Identification Means;EIM):EIM其實有點類似於AutoCharge,其中汽車駕駛者需要在充電過程開始之前手動使用信用卡或其他的身份識別方法(RFID卡、QRCODE、車牌辨識...等)來進行識別,且不需要PLC即可執行。
  • 即插即充電(Plug & Charge;PnC):PnC所需的識別和計費資訊都通過PLC在車端(EV) 和充電樁(EVSE)之間自動交換,不需要車主做任何付費的動作;當電動車插入充電槍時,充電樁與電動車運用PKI建立一個安全的連線,連線建立後車主的身分會傳達給Mobility Service Provider(MSP),等充電完成後MSP便會用此資料去批准付款,但需要充電樁(EVSE)、營運商(CPO)、電動車廠(OEM)三方同時支援以下事項才可以實踐:
  1. PKI認證單位發放安全認證
  2. 電動車廠將這些PKI認證載入車端
  3. MSP讓車主登錄扣款資訊登錄
  4. 充電樁需通過PKI安全認證及支援OCPP2.0版本
CCS規範推展協會CharIN於2022.06推出Plug&Charge官方徽章

CCS規範推展協會CharIN於2022.06推出Plug&Charge官方徽章

AutoCharge&PnC差異及市場發展狀況

AutoCharge與Plug&Charge主要差別在於後者考量了更多的資安議題,由於充電過程會交換許多資料,ISO15118支援TLS加密傳輸,讓EVCC及SECC使用TLS來實現證書密鑰的交換,因此真實性和資料完整性可以獲得更多的保障,另外Plug&Charge可以用在DC直流充電同時也可以適用於AC充電,就如同TESLA Supercharger體驗一般。

如果回到規範來看,老實說相較於ISO 15118,DIN 70121是作為臨時解決方案創建的,藉以應對在ISO 15118發佈之前的市場發展。不幸地是,因為電動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超過了ISO 15118協定產品成熟並且達到市場化的速度,因此對於市場而言基於DIN 70121是比較單純成熟且複雜程度較低的協議,當市場上開始規劃隨插即充功能時,大部分是採用建立在DIN 70121基礎上的AutoCharge或EIM,例如EVgo於北美導入Autocharge服務、甚至臺灣電動車充電營運商EVOASIS(以EVCC ID綁定)、icharging(以車牌辨識綁定)導入隨插即用服務也是走類似途徑,也因此許多特斯拉車主反饋感覺第三方充電營運商的隨插即用使用體驗不若TESLA Supercharger順暢和直覺。

北美最大電動車快充營運商EVgo於2023年導入Autocharge+

北美最大電動車快充營運商EVgo於2023年導入Autocharge+

台灣第三方充電營運商icharging於2022年導入以車牌辨識綁定的隨插即充

台灣第三方充電營運商icharging於2022年導入以車牌辨識綁定的隨插即充

在第三屆年度 ChargeTEC 大會上, Switch創始人&ISO 15118共同作者Marc Mültin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參加了小組討論,並針對Plug & Charge 與 Autocharge發表看法:

 “即插即充Plug & Charge是最方便、最安全的電動汽車充電方式,它為所有充電器和電動汽車帶來了類似特斯拉的體驗。它具有防黑客功能,適用於所有充電場景,而 Autocharge 則更適合車隊充電而不是公共充電。電動汽車行業顯然正在努力在全球所有車輛中採用ISO 15118 Plug & Charge,作為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Autocharge在許多電動汽車中不起作用,因為該功能嚴重依賴於每輛電動汽車的唯一MAC 地址(EVCC ID)且無法確認同一台電動車永遠或經常由同一個車主駕駛,由於缺乏網絡安全很容易成為金融欺詐的犧牲品。”
Founder & CEO Switch | Co-author ISO 15118

Founder & CEO Switch | Co-author ISO 15118

從上述分享可以猜想,在不久的將來Plug & Charge會逐步成為開放市場主流,讓所有車主都可以享受到更簡單便利的充電服務體驗。而且就我所知因為Plug & Charge開發需要車廠的加入,因此目前的推展大多是由電動車廠領銜與營運商&充電設備商進行合作開發,轉頭想想也難怪自己規劃掌控車輛及Supercharger的TESLA這塊可以走的很快,突然覺得一切都合理了起來(笑)。


如果想要了解ISO 15118執行細節也可以參考其他作者的文章 V2G雙向充電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電趨未來】電動車 | 智慧移動 | 能源 | 企業
20會員
26內容數
M-Torque|Leveraging the Future 在這個電動化、智慧移動與綠色能源快速變革的時代,一個正確的支點,能改變一切。 以理工思維為槓桿,以商業邏輯為力量,沒有生硬的專業用語,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你一看就懂。
2025/03/22
「最強大的團隊是最薄弱的系統服務養出來的」這句話,道出逆境能鍛鍊團隊的強大韌性與應變能力,但並不鼓勵企業刻意維持系統薄弱。文章探討如何在團隊與系統建設間取得平衡,提出補齊系統短板、團隊參與系統建設、優化人機配合等最佳實踐,目標是打造強大系統支持強悍團隊,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Thumbnail
2025/03/22
「最強大的團隊是最薄弱的系統服務養出來的」這句話,道出逆境能鍛鍊團隊的強大韌性與應變能力,但並不鼓勵企業刻意維持系統薄弱。文章探討如何在團隊與系統建設間取得平衡,提出補齊系統短板、團隊參與系統建設、優化人機配合等最佳實踐,目標是打造強大系統支持強悍團隊,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Thumbnail
2024/11/25
職場霸凌成為社會熱議議題,涉及權力不對等和人際壓力。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形式的職場霸凌,包括上對下的壓迫、下對上的反向霸凌以及橫向霸凌,並分析了新世代員工對權威的挑戰。文章強調主管在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雙重壓力,以及如何透過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與支持系統來應對這一挑戰,以建立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2024/11/25
職場霸凌成為社會熱議議題,涉及權力不對等和人際壓力。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形式的職場霸凌,包括上對下的壓迫、下對上的反向霸凌以及橫向霸凌,並分析了新世代員工對權威的挑戰。文章強調主管在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雙重壓力,以及如何透過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與支持系統來應對這一挑戰,以建立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2024/09/26
隨著電動車在全球的普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本文探討了電動車的兩種主要充電計費方式:時間計費與度數計費,分析其優缺點。時間計費簡單易懂,但對不同充電效率的車型不夠公平;而度數計費則提供更高的公平性與透明度,但在推廣上面臨挑戰。最後,提出多元計費模式的必要性,以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
Thumbnail
2024/09/26
隨著電動車在全球的普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成為重要議題。本文探討了電動車的兩種主要充電計費方式:時間計費與度數計費,分析其優缺點。時間計費簡單易懂,但對不同充電效率的車型不夠公平;而度數計費則提供更高的公平性與透明度,但在推廣上面臨挑戰。最後,提出多元計費模式的必要性,以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隨著電動車(EV)日益普及,充電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同的充電規格適應了不同的市場和技術需求。在台灣的充電樁也有各式的充電標準正在使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J1772、CCS1、CCS2、CHAdeMO 和 NACS(TPC)。 J1772、 CCS1
Thumbnail
隨著電動車(EV)日益普及,充電技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同的充電規格適應了不同的市場和技術需求。在台灣的充電樁也有各式的充電標準正在使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電動車充電標準:J1772、CCS1、CCS2、CHAdeMO 和 NACS(TPC)。 J1772、 CCS1
Thumbnail
自從上個月買Tesla後寫了一篇心得文後,至今開了一個月,再來補充一些心得
Thumbnail
自從上個月買Tesla後寫了一篇心得文後,至今開了一個月,再來補充一些心得
Thumbnail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通話、導航、或是音樂,我們需要保持手機充滿電。在駕駛時充電變得尤為重要,而iPhone Magsafe相容車用磁吸充電架為這一需求提供了極大的便捷。本文將為您介紹三款優秀的Magsafe相容車用磁吸充電架,它們分別是魚骨牌、Hoda、ONPRO
Thumbnail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通話、導航、或是音樂,我們需要保持手機充滿電。在駕駛時充電變得尤為重要,而iPhone Magsafe相容車用磁吸充電架為這一需求提供了極大的便捷。本文將為您介紹三款優秀的Magsafe相容車用磁吸充電架,它們分別是魚骨牌、Hoda、ONPRO
Thumbnail
昨天看到好多人在分享,全達國際推出「移動充電機器人」,此概念不乏海外新創業者有提出,其實結合近期智能機器人的投入研發,確實把充電樁+電池+機器人 是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前瞻性產品,不過為什麼市場上遲遲沒有此服務於公共場域大型投放發生? 我想針對此產品提出一些個人的觀察與運營服務的想法。
Thumbnail
昨天看到好多人在分享,全達國際推出「移動充電機器人」,此概念不乏海外新創業者有提出,其實結合近期智能機器人的投入研發,確實把充電樁+電池+機器人 是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前瞻性產品,不過為什麼市場上遲遲沒有此服務於公共場域大型投放發生? 我想針對此產品提出一些個人的觀察與運營服務的想法。
Thumbnail
近一年來陸續看到充電營運商開始規劃導入類似隨插即充的服務,大致可以把執行的方案分為以下兩種:AutoCharge、Plug&Charge,例如EVgo於北美導入Autocharge服務、EVOASIS(以EVCC ID綁定)、icharging(以車牌辨識綁定),到底該如何分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近一年來陸續看到充電營運商開始規劃導入類似隨插即充的服務,大致可以把執行的方案分為以下兩種:AutoCharge、Plug&Charge,例如EVgo於北美導入Autocharge服務、EVOASIS(以EVCC ID綁定)、icharging(以車牌辨識綁定),到底該如何分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Thumbnail
V2G雙向充電是指,電動車及電網具有雙向充放電的功能,電力系統往往都是單向性,由電網輸電力給終端使用者,但在智慧電網的應用場景中,透過有V2G技術的電動車及充電樁,電動車內的電池能反向將電力回饋給電網,作為電力調度使用。 例如:在用電尖峰時段,若區域A的電力不足,可將位於區域B的電動車內的電能調度至
Thumbnail
V2G雙向充電是指,電動車及電網具有雙向充放電的功能,電力系統往往都是單向性,由電網輸電力給終端使用者,但在智慧電網的應用場景中,透過有V2G技術的電動車及充電樁,電動車內的電池能反向將電力回饋給電網,作為電力調度使用。 例如:在用電尖峰時段,若區域A的電力不足,可將位於區域B的電動車內的電能調度至
Thumbnail
近期隨著臺灣電動車數量的快速成長,少數的車主曾經經歷過電動車充電槍無法從車端拔除的狀況,不過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您的電動車充電槍卡住,您都會想知道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以及何時發生該怎麼做。我想分享幾個可以執行的方案,提供各位車主再不幸碰到相關狀況時進行應對。
Thumbnail
近期隨著臺灣電動車數量的快速成長,少數的車主曾經經歷過電動車充電槍無法從車端拔除的狀況,不過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您的電動車充電槍卡住,您都會想知道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以及何時發生該怎麼做。我想分享幾個可以執行的方案,提供各位車主再不幸碰到相關狀況時進行應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