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業界流傳一句頗耐人尋味的話:「最強大的團隊是最薄弱的系統服務養出來的。」乍聽之下,這像是在開玩笑:系統服務不給力,反倒能培養出超強的團隊?然而仔細一想,這其中其實蘊含著深刻的職場智慧。
許多企業的經驗證明,正是在資源不足、系統薄弱的環境下,團隊被迫鍛鍊出強大的應變和執行能力。
這句話的深層意義,其實是在強調「逆境出英雄」的道理。當系統工具薄弱、支援不足時,團隊反而會被逼出潛力,快速成長。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先進的系統可依賴,團隊只能苦練內功,提高自身本事。換句話說,沒有神兵利器,只好練就一身好功夫!
在日常運營中,若每件事都得靠團隊臨機應變、人工介入,他們很快就會熟悉業務的每個細節,學會各種解決問題的技巧。就像玩遊戲開了地獄難度模式,團隊被迫練就十八般武藝,不斷升級打怪,不強大也難。久而久之,一個在弱勢環境中打滾出的團隊,面對任何風浪都更加從容老練——
因為他們曾經「被系統坑過」,也就在實戰中練出了本領。
這種現象解釋了為何薄弱的系統有時反而會“養”出一支身經百戰的最強團隊,此時會觸發三種效應:
鯊魚效應:
系統漏洞像血腥味,逼團隊隨時保持警覺。
某電商大促期間支付系統崩潰,運營團隊手動核對訂單、協調物流,硬生生將客訴率壓到0.5%。事後成員自嘲:「我們人均Excel黑帶三段。」
游擊戰法則:
沒有標準化作業系統,反而催生靈活戰術。
某新創公司用Google表單+LINE群組管理供應鏈,竟比競品ERP系統反應快3倍,員工笑稱:「我們的SOP是Suck it and Proceed(硬幹就對了)。」
土炮創新場域:
限制條件下,人類大腦會爆發補償性創造力。
日本7-11早期IT系統簡陋,店員發明「手繪熱銷圖表」預測銷量,準確率反超電腦演算法,這套方法後來成為零售業經典模型。
以上種種案例都印證了那句話:系統服務的短板,往往逼出了團隊的長板。這些團隊在艱困環境中歷練成鋼,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實力。當然,故事說到這裡,您可能已開始思考:這樣真的好嗎? 這正引出下一部分,我們來看看其中的挑戰與風險。
挑戰與風險
當企業過度依賴強大的運營團隊來掩蓋系統不足時,也會帶來一系列隱憂:
忽視系統改進:
有了英雄般的團隊撐著,管理者可能會心存僥倖,拖延對系統問題的根本解決。「反正團隊都能搞定」,於是系統升級被一再擱置。然而這種做法相當短視。再厲害的員工也有極限,人工處理終究比不上自動化效率。更重要的是,一味仰賴員工苦撐,而不去修補系統漏洞,等於讓問題永遠存在。管理專家指出,一個崗位如果需要不斷靠“英雄式”的努力來維持運轉,正意味著周邊系統的失敗。長此以往,公司的整體發展會受到拖累,因為基礎系統的不可靠限制了業務進一步提升。換句話說,團隊的英勇表現不該成為忽略系統改進的藉口。
可持續性隱憂:
靠薄弱系統鍛鍊出的強大團隊,從長遠看未必是健康的模式。首先,人不是機器,長期高強度救火容易導致團隊過勞和士氣低落。系統缺陷在持續消耗這些“英雄”般的員工,再堅強的人也可能被拖垮。此外,如果關鍵人才離職,隨他們帶走的寶貴經驗會讓企業陷入真空。過度依賴個別強人,企業就埋下了單點故障的風險。一旦業務規模擴大,純靠人力硬撐也難以維繫品質和效率——手工方式很難線性擴張,而錯誤和延誤卻可能倍增。總之,長期用人力救火,就像屋頂漏水只擺水桶不修屋頂,終究不是辦法。這種模式缺乏可持續性,時間一長問題勢必浮上檯面。
最佳實踐
那麼,企業該如何在運營團隊與系統建設之間取得平衡,讓英雄團隊在強大系統的支持下更高效呢?關鍵在於人機並進,優勢互補。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強悍的團隊,若能配以完善的系統做後盾,將如虎添翼。以下是幾項最佳實踐建議:
補齊系統短板:
發現系統薄弱環節後,企業應儘早投入資源改善。不要等問題累積成災再亡羊補牢。優先升級那些最影響團隊效率的系統服務,例如引入適當的軟體工具來自動化重複性任務、消除資訊孤島。完善的系統能減輕團隊日常繁瑣的負擔,避免人力淹沒在瑣事中無法抽身。記住,系統的改進不是為了削弱團隊的重要性,而是為了讓他們把精力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讓團隊參與系統建設:
運營團隊身處一線,最清楚現有系統的坑在哪裡、業務流程的痛點是什麼。因此,在規劃和設計新系統時,一定要聽取他們的意見。讓這些“被逼出絕招”的員工參與到系統優化中來,他們的經驗可以轉化為寶貴的產品需求。例如,將團隊手動整理的Excel表單轉化為系統自動報表,或者把他們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寫進標準流程(SOP)。這不僅能提高系統的實用性,也讓團隊對新系統更有認同感,減少推行阻力。團隊和技術人員共同共創,能打造出真正貼合業務的系統。
優化人機配合:
最理想的狀態,是運營團隊和系統各司其職、相輔相成。企業應該明確機器擅長的就交給系統,人類擅長的由團隊發揮。例如,重複性、高計算量的工作交給軟體處理,而需要創意、判斷和人情味的環節則由團隊主導。透過培訓和流程優化,確保團隊善用系統提供的數據和功能,加快決策和執行。同時培養團隊的持續改進文化,鼓勵他們主動提出新的自動化需求或流程創新。當強大的系統支持遇上敬業有創意的團隊,產生的協同效應將遠超各自單獨的表現——正所謂1+1大於2。屆時,運營團隊在強大系統的輔助下如虎添翼,效率和品質都將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最強大的團隊是最薄弱的系統服務養出來的」這句話點出了逆境鍛鍊團隊的現象,但並非鼓勵我們刻意保持系統薄弱。相反地,它提醒企業既要珍惜並鍛鍊團隊的韌性,也不要忽視打造強健系統的重要性。
最理想的情況莫過於強將手下無弱兵,強兵背後有好槍:團隊和系統俱強,彼此成就。
下次當我們讚嘆某個營運團隊的神勇時,也該想一想,有沒有機會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系統支援,讓英雄們不必老是披著斗篷救火,而是專注在創造更大的價值!